|
此文章由 sus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s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版主分享,也谢谢给我的帖子加分~~
刚刚喂宝宝吃完饭,准备等下就让她睡觉,趁现在说两句。
版主码了这么多字,赞同的地方我就不说了,不赞同的地方我还是要提出来。请版主多多见谅。
有句话叫 You are what you eat。我觉得说的很好。每个人身体的情况不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直以来你吃的是什么。所以,我觉得吃其实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我觉得不妥的地方,实在忍不住不说。
中国人普遍来说比较鬼老身体要瀛弱,口味重,吃的咸。并且多糖尿病体质,这点从得妊娠糖尿病得比例就可以看出来。生宝宝得时候,听医生这样说:亚洲人得妊娠糖尿病的比例比其他人种高。
这真的是天生的体质问题嘛?或者天生本来体质就不如鬼老强健,后天饮食又不是很合理,所以造成了这种结果?!
宝宝洗澡睡着了,我回来接着说。
其实关于婴儿的辅食,无所谓中国做法和西方做法的。因为宝宝其实吃的不是口味,而是营养。我的宝宝将来也是要和家里人一起吃中餐的,但是1岁以前的辅食,我还是选择按照西方的配比来做。
1、关于婴儿米粉。
相对于自己家熬的粥来讲,米粉其实是宝宝最好的碳水化合物的食品。澳洲市场上卖的米粉,都是rich in iron的。有最早从4+开始的。拿heinz的7-9months的米粉来说,里面rice的含量才占48%,剩下的就是生产商额外添加的营养了。flour 16%,soy flour 16%,pear jiuce&banana puree 3.5%, vitamins C,B3,B1..iron。
自己家里熬粥用的大米,都是精大米,他能提供给宝宝热量,但是不能提供给宝宝足够的营养。
2、关于粥和软烂饭。
粥一般家长也就是弄点青菜碎进去,说白了,还几乎都是淀粉。软烂饭也是以淀粉为主。中国人普遍血糖水平偏高,这和淀粉类食品吃的太多有绝对的关系。青菜有维生素,但是,放在粥里的量实在是太少太少了。软烂饭配的菜有营养,但是相比起饭的比例来说也同样太少了。
3、关于肉类。
宝宝在6,7个月的时候,就可以添加肉类了。猪肉,羊肉,牛肉,鸡肉都应该给宝宝换着吃。因为每种肉各有不同的营养成分。不能因为家长偏食,比如不爱吃牛肉,不爱吃羊肉,就不尝试给宝宝吃。尤其是我们都生活在澳洲,澳洲的牛羊肉品质那么好,如果不吃,就太可惜了。
4、关于食物的切块问题。
从7个月以后,宝宝已经不能光吃稀糊糊了,要添加很多块状的食物。比如整颗蒸熟的豌豆,切成比豌豆稍小的小丁的土豆,胡萝卜之类的。这些食物有一定的硬度,宝宝吃的时候,要用舌头搅拌并且用牙床压烂。这对于宝宝,不光是一个学习咀嚼和吞咽的过程,也是宝宝锻炼了宝宝的语言能力。宝宝不是光看着妈妈天天不停的说话,就可以学会如何说话的。宝宝要在他的舌头到达一定的灵巧程度以后,才有可能开口说话。
5、关于食物调味的问题。
有些食物,如果不加调味料,的确很难下咽(比如肉类。)
在这点来说,罐头食品做的很好。(这不是推销罐头食品,而是说,妈妈想自己给宝宝做新鲜的饭菜,可以参照罐头食品的配料来做。)一般他们会把熟南瓜,或者西红柿搅成泥,配上不同的肉碎,再加上少量的面片(类似pasta碎),之后再加上不同种类的蔬菜来调味。(因为每种蔬菜的味道不同,配合好了,也能很好吃)比如甜玉米粒,红薯,豌豆、南瓜都是可以提升甜味的。butter和cheese可以提供香味。等等。。
这样既营养丰富,味道也让宝宝能接受。
6、关于鸡蛋。
我想中国人有过敏体质的应该也不在少数,不光只是西人。
我曾经在5个月的时候,给宝宝试着喂过蛋黄。喂很少很少的时候,没有什么问题。后来慢慢加到1/4多。结果吃完之后,宝宝的脸蛋就变成熟透的红苹果了。还略微有点发热(脸蛋哈不是脑袋)。那天除了蛋黄,其他都是以前总吃的。所以出现这种反应,应该是蛋黄引起的。我想这多少应该是有点过敏。
不过并不严重,第二天就好了。等我在宝宝8个月的时候,就是前几天啦。我再次喂她蛋黄,她吃了就没有再出现这种反应。我想应该是宝宝的肠胃可以接受蛋黄了。
关于蛋青,护士的要求是不要在12个月以前给宝宝吃。因为蛋青不容易消化。我记得国内也曾说过这个问题。就是有时候,成人或者儿童发烧,胃口不好。家里人喜欢蒸鸡蛋羹给病人吃。我看到有相关的资料表明,这样做其实是错误的。因为鸡蛋清是很不好消化的东西。病人发烧时,肠胃功能很脆弱,这时候吃鸡蛋羹,会给病人的肠胃带来很重的负担。
下面帖张宝宝的辅食怎么做的图。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