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带着小A边走边看——澳洲博物馆/科技馆/天文台/战争纪念堂/美术馆——半途而废,终于明白行百里者半九十 (2017-6-23) 小小白虎 · 乡村生意新篇 (2010-6-4) zhubaiyin
· 迷你更新:7月的曼联澳洲赛【省略号MM鸿篇巨制】话唠版25天秋末冬初欧洲行:英国 意大利 法国 (2018-12-13) caridi · 说说游泳池维护 (2009-11-28) Perth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Hillwang

[NSW] 读Selective失败报道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2 20:3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oqi4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oqi4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是如何能扯到一起,得到高材生其他就呵呵了?

实在想不通,上面还在谈自我意识,孩子的独立决定和家长的决定。后面就跳到大学生和家长问来问去。就算问来问去,人又不是全知全能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何就其他就呵呵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10-12 20: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李師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李師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基本生活能力,根本談不上是術有專攻

发表于 2025-10-12 21: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oqi4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oqi4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李師傅 发表于 2025-10-12 20:56
基本生活能力,根本談不上是術有專攻

你到底想表达什么,高材生缺乏基本生活能力,这是你的论点?那你的论据是什么。

层主的回复是如何联系到高材生缺乏基本生活能力的?

发表于 2025-10-12 23: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ll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ll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ucyc 发表于 2025-10-12 18:30
其实我也不太明白,为啥有些中国家长可以那么冠冕堂皇名正言顺的“安排”自己小孩的人生。 ...

有一种可能,中西方意识的区别。中国文化提倡术业有专攻,最好一辈子只搞一个专业,即有效率又能获得最佳效果,但是忽略兴趣的影响因素。
西方并无这样的习俗,还是以诺贝尔奖为例,不少获奖者都是半路出家。
比如有个叫霍夫曼的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但是他一直是学文学的,还出过诗集。
还有一个浪荡公子,家里有钱,后来追求一个女爵士,被人家奚落一番,奋发图强,后来也得了诺奖。
这可能也是补习社里面西人较少的原因。
仔细想想,Selective的人种比例虽然和学校的不同,但是跟补习社的人种比例倒是很契合。

发表于 2025-10-13 08: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oqi4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oqi4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uoqi45 于 2025-10-13 08:44 编辑
Hillwang 发表于 2025-10-12 23:35
有一种可能,中西方意识的区别。中国文化提倡术业有专攻,最好一辈子只搞一个专业,即有效率又能获得最佳 ...


这明明是两件事情,为什么硬要扯到一起。

专业如果只得是赖以为生的职业,当然是专注于一个方面,积累的更深,即有效率又能获得最佳效果。很多职业是需要经验的积累,在职业的后半段有更好的回报。

兴趣是一个人的兴趣所在,如果能和自己的职业契合,那当然很好,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大部分人是无法用职业当兴趣的,这也完全没有影响啊。抛开少部分不为生活发愁,可以自由发展兴趣的人。就算大部分的“牛马”,8小时之外也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只有硬要拿兴趣当职业,但又无法从中获得足够经济回报的,才会比较纠结吧。

回到selective,所谓精英中学的翻译有很大的误导性。考试只是选择了一群符合考试标准的学生,起到了一个筛选的作用。换句话说,通过selective的学生符合selective考试的标准。就算国内的择校考试,也叫重点中学,真的是重点倾斜教育资源的中学,而不会叫精英中学。

按照这里义务教育的标准,HSC丰富的选项,完全不妨碍学生发展兴趣。就算想以兴趣为职业,去花更多的时间,以普通学校的学习强度,很难说学习会影响到兴趣的发展。真的想有很大的自由度,也有在家学习的选项。想要早点学一个谋生的技能,完成10年级的义务教育就可以去tafe。想要在学校内需求好一些的教育资源,可以付费去私校。想要学校外需求好一些的教育资源,可以去补习班。这些完全是根据个人需求,进行教育资源的选择和配置,完全没有强迫你一定要选哪种。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plm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13 09: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ll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ll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uoqi45 发表于 2025-10-13 08:42
这明明是两件事情,为什么硬要扯到一起。

专业如果只得是赖以为生的职业,当然是专注于一个方面,积累的 ...

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不容易。
的确,即是工作又是兴趣所在要求有点高。做不到有时候是不敢想。追寻,有机会。如果没有追寻,没有机会。
隔壁帖子那个22岁女生辍学搞Ai是个例子。这样做的中国应该是很难听找到吧。
我认为西人更愿意尝试,当然多数没有成功,那结果就是做了不喜欢的职业。
少数成功了~喜欢做的事就愿意时时刻刻惦记着,和上班时三心二意,下班就走人能达到的效果肯定不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0-13 09: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n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n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uoqi45 发表于 2025-10-13 07:42
这明明是两件事情,为什么硬要扯到一起。

专业如果只得是赖以为生的职业,当然是专注于一个方面,积累的 ...

我觉得楼主想说的可能是:is selective school children’s own choice or parents’,或者至少是在双方共同商讨之下的选择,就是共赴吧。

然后才涉及到补习班的事。

澳洲的确有很多选择,关键是家长让不让孩子选择的问题,敢不敢让孩子选择的问题。who is the dominant here?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Hillwang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13 09: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oqi4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oqi4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illwang 发表于 2025-10-13 09:23
打破固有的思维方式不容易。
的确,即是工作又是兴趣所在要求有点高。做不到有时候是不敢想。追寻,有机 ...

这也没什么联系啊。即是工作又是兴趣又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也不是做不到,不敢想,去追寻。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要满足A同时满足B当然会narrow你的选择范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必要把两者扯到一起,是不必要的问题。有时候切割开反而有利于追求自己的兴趣。

有些方向如果把兴趣当职业,会吐的,反而会磨灭自己的兴趣。

发表于 2025-10-13 13: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oqi4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oqi4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nob 发表于 2025-10-13 09:34
我觉得楼主想说的可能是:is selective school children’s own choice or parents’,或者至少是在双方 ...

这样的解释就比较清楚了。这个问题可以扩展的很长大,谁的选择占主导都可能有利有弊。可以找到家长占主导做决定的正面例子,也可以找到把决定权丢给孩子的反面例子(街上游荡的teenage可能有非常大的决定权)。

如果只是谈selective,可能更重要的是做决定的过程中children有没有involved。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支持你给与孩子更多的决定权,无论结果好还是不好,因为那是你的孩子。别人的孩子,让不让,敢不敢,你是没有资格评判去judge的。这里有一条非常清楚的line。

5年级的时候,我们和孩子讨论过这个问题,解释了考试的形式和准备中所需要的努力。也说明了结果不重要,考上了是多一个option,更多是测试自己的能力和评价在人群中的位置。和国内周考,月考过多相比,这里能assess的考试反而太少。对于考试技巧的训练更是基本没有,适度的训练其实是必要的。不认为考上top10精英的学生是完全依赖补习的。打个比方,补习可能能帮助50分的水平很快提高到80分,但是80分以上的帮助就很小了。对于能达到95分以上水平的孩子,是因为本身的上限就在那个水平以上,快速的进行一些技巧性训练就可以,并不需要占用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Hillwang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14 10: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ll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ll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uoqi45 发表于 2025-10-13 13:18
这样的解释就比较清楚了。这个问题可以扩展的很长大,谁的选择占主导都可能有利有弊。可以找到家长占主导 ...

别人的孩子,让不让,敢不敢,你是没有资格评判去judge的。这里有一条非常清楚的line。

这个资格是啥,怎么定义?
如果资格就是以后给孩子兜底,那别人确实没有。也谈不上评判,连你家发生了什么都不清楚,咋评判?那不是胡说吗?

只是讲一个基本观念,敢就是敢,不敢就是不敢,和自己觉得对错没关系。

发表于 2025-10-14 12: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oqi4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oqi4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illwang 发表于 2025-10-14 10:55
别人的孩子,让不让,敢不敢,你是没有资格评判去judge的。这里有一条非常清楚的line。

这个资格是啥, ...

资格指的是,评价别的家长让不让,敢不敢的资格。因为不是你的孩子,如何教育,和你无关。

也不需要一个基本观念,因为影响因素太多,执行起来都要摸着石头过河。有两个孩子的家长都会理解老大的方法都不能套在老二上,没有什么统一的观念可以适用,非常case by cas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0-14 13: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ll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ll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uoqi45 发表于 2025-10-14 12:28
资格指的是,评价别的家长让不让,敢不敢的资格。因为不是你的孩子,如何教育,和你无关。

也不需要一个 ...

让不让,敢不敢
这好像是个事实吧,谈不上评价。
另外就算评价也没啥必要的资格,毛泽东,秦始皇等等,评价的人很多,Trump习近平也有人评价,好像也不需要啥资格

发表于 2025-10-14 13: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ll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ll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句话好像是 我评价一个冰箱好坏也不需要自己会制冷

发表于 2025-10-14 13: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n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n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uoqi45 发表于 2025-10-13 12:18
这样的解释就比较清楚了。这个问题可以扩展的很长大,谁的选择占主导都可能有利有弊。可以找到家长占主导 ...

你说的都是特例,我觉得王丘只是want to discuss a general social phenomenon, not even an argument.

No one is judging anyone particularly here.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问题是which side weighs out?

一个家长选择补课,无可厚非。十个家长,一百个,一万个……那就不是个体问题了,它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就值得讨论吧。

系保险带出车祸可能死了,没系保险带可能没事——但是到底系保险带安全还是不系保险带更安全?

你说每个车都不一样,每个人都不一样,需要case by case讨论?也不能judge系不系保险带?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Hillwang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10-14 14: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oqi4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oqi4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illwang 发表于 2025-10-14 13:26
有句话好像是 我评价一个冰箱好坏也不需要自己会制冷

那些是公众历史人物,要么是客观物体,是可以评价的。

别的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明显是一件私事。别人也没有disclose足够的detail,在不知道事情全貌前,你又如何评价呢。

发表于 2025-10-14 14: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ll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ll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uoqi45 发表于 2025-10-14 14:08
那些是公众历史人物,要么是客观物体,是可以评价的。

别的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明显是一件私事。别人也 ...

第一句话双标了哈

可能在

客观事实

主观认知

这两个方面存在误解

家长让孩子做决定。 您觉得这是客观事实还是主观认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0-14 14: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oqi4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oqi4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illwang 发表于 2025-10-14 14:30
第一句话双标了哈

可能在


属于客观事实。

这里有两个概念,公共历史人物的客观事实,是可供人评价的。私人的客观事实,你可以评价,但别人有可能认为是一种冒犯,引起不必要的争端。你需要接受潜在的后果。客观物体不存在这个问题。

第二,一个可供评价的客观事实,需要基本描述全貌。在此之前,即不客观,也不事实。

发表于 2025-10-14 15: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ll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ll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uoqi45 发表于 2025-10-14 14:52
属于客观事实。

这里有两个概念,公共历史人物的客观事实,是可供人评价的。私人的客观事实,你可以评价 ...

好,有共识了。

求同存异吧

发表于 2025-10-15 08: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oqi4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oqi4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nob 发表于 2025-10-14 13:53
你说的都是特例,我觉得王丘只是want to discuss a general social phenomenon, not even an argument.

...

如果就这个general social phenomenon,不嫌啰嗦,可以稍微展开一下。

首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social phenomenon,有一个清晰的定义么。选择补课的家长人数,开始补课的年龄,补课的频率和程度,占所有适龄人群中的分布。没有清楚的数据,如何讨论这个事件。所看到的都是身边的感受,媒体也只是提到几个特定的采访对象,没有一个勾勒出的全貌,提出的结论除了想把读者引导到媒体想给出的结论,有什么意义么。

如果没有清楚的数据,只能定义这个phenomenon as 越来越多的补习班出现,有市场说明有更多的家长选择补习班,暴露出的问题是校内教育无法满足家长的需求,公立教育无法满足只能到市场上寻找教育资源。这是报道中的重点么?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10-15 09:0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李師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李師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樓上講好像是學生對知識的追求和渴望,所以才去補課一樣

发表于 2025-10-15 09: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n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n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enob 于 2025-10-15 08:20 编辑
luoqi45 发表于 2025-10-15 07:24
如果就这个general social phenomenon,不嫌啰嗦,可以稍微展开一下。

首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social ph ...


有意义啊。

很多都是有一个开始,然后慢慢开始形成规模,然后大家开始讨论议论,然后可能有debate,有提案,有投票,最后有legislation 。

当然不了了之也很多,大家没讨论出个结果,比如在这里。

还是拿seatbelt说事。你知道澳洲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强制保险带立法的国家吗?你知道维州是第一个对保险带立法的州吗?

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有一个过程。

我不知道你的argument point是什么。

你是说补习,去考selective是私人的事,别人禁止评论吗?

I can’t get ur point。

我只认为大家都在讨论这个事,每个人发表自己的看法,谁也没有judge someone personally,why can’t we?

Honestly ,你要问我个人的想法,我个人觉得,如果要靠人人都补习才能考上selective,那这个selective的确是失败的机制——而不是学校的失败。

至于文章本身的观点,sorry好像是你们新州上半年的事,我记不太清了。

至于楼主,他标题很明确,就是“有感”,那就是他个人对这个事件的看法喽。

我的理解是,他家孩子没去参与这个事情,我在维州,我们都是outsiders,也许就是看看热闹,也或者你们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I just love to have an open mind.

我的讨论到此为止了。have a good day.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5-10-15 09: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李師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李師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nob 发表于 2025-10-15 09:11
有意义啊。

很多都是有一个开始,然后慢慢开始形成规模,然后大家开始讨论议论,然后可能有debate,有提 ...

不要停,繼續。我西瓜準備好了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25-10-15 09: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天开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天开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真的是这样,我见到过天资真是聪慧的孩子,但家长比较佛系,没有给孩子补习,还有几家是从小就给孩子狂补习跟刷题的,后来到考试,没有补习刷题天资聪慧的孩子,就在分数成绩上,不如狂补习的刷题的那些孩子

发表于 2025-10-15 09: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ll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ll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nob 发表于 2025-10-14 13:53
你说的都是特例,我觉得王丘只是want to discuss a general social phenomenon, not even an argument.

...

我觉得安全带这个比喻说的很对路啊,有些亚裔家长就是觉得Selective是好职业高收入的安全带,而补习学校又是selective的安全带,所以才会趋之若鹜。

发表于 2025-10-15 09: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oqi4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oqi4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只是觉得,很多人并不知道事件的全貌,发表的评论可能是一些主观“偏见”。

比如具体到这件,楼主即没有补习又没有参加selective考试,楼上的两位又不是新州的。得到的感受是不是并没有据于客观现实,而是非常主观,容易误导吃瓜群众。

发表于 2025-10-15 10: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ll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ll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天天开心 发表于 2025-10-15 09:53
真的是这样,我见到过天资真是聪慧的孩子,但家长比较佛系,没有给孩子补习,还有几家是从小就给孩子狂补习 ...

最后成功的基本上都是自己要求奋斗,自驱的。
别人的任务永远都只是任务。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0-15 10: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ll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ll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uoqi45 发表于 2025-10-15 09:59
只是觉得,很多人并不知道事件的全貌,发表的评论可能是一些主观“偏见”。

比如具体到这件,楼主即没有补 ...

这里要澄清一下,我们虽然忘了报名Selective, 孩子可是一直上补习班的。好几年了,没有任何考试要求,他把学习当个乐趣。我每次要交补习班钱的时候就跟他说,要不然别去了吧,或者少补一门两门的,省下钱吃点好的,我等你那么久也太闷了。他十分坚持。他只要提出不去,我马上就不交钱了。

发表于 2025-10-15 10: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ll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ll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uoqi45 发表于 2025-10-15 09:59
只是觉得,很多人并不知道事件的全貌,发表的评论可能是一些主观“偏见”。

比如具体到这件,楼主即没有补 ...

我鉴证了补习班的全貌好多年了。所以我说学习这件事,有些家长给搞反了,本来是孩子自己学习遇到瓶颈,主动要求提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事,现在变成家长逼着去填鸭。
首先来接孩子的家长基本都是亚裔。
其次每次OC,Selective考完,补习的学生人数就锐减,不来了,钱也不要了。这是给谁学习呢?家长的功利心能不影响孩子吗?

所以有感而发

发表于 2025-10-15 10: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oqi4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oqi4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uoqi45 于 2025-10-15 10:12 编辑
Hillwang 发表于 2025-10-15 09:58
我觉得安全带这个比喻说的很对路啊,有些亚裔家长就是觉得Selective是好职业高收入的安全带,而补习学校 ...


所以说真的是,这个感受非常主观,论点从哪里来的呢。

只能说自身和身边家长的谈话,都是很清楚的了解selective是无法保证进入未来所谓的”好职业“,那些”好职业“就算进去了也是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哪有这样一个”安全带“,也根本不是考selective的主要目的。

反而,选择selective最大的原因,是寻找一群追求学术的同学,找到道相同的群体。普通公立中学的”拉跨”,是家长最担心的问题。如果不愿意付出高昂的学费去私校,去selective是一个选择。换句话说,不管你是考天赋,还是考补习努力,知道身边的同学和家庭是愿意为学术努力的人,是selective最大的价值。

发表于 2025-10-15 10: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n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n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uoqi45 发表于 2025-10-15 08:59
只是觉得,很多人并不知道事件的全貌,发表的评论可能是一些主观“偏见”。

比如具体到这件,楼主即没有补 ...


任何comment都是偏见。

who can see the whole picture?

Can u?

所以才要拿出来讨论,才能得到一个更全面的picture。

你听不到不补习家庭孩子的声音,你就只看到图片的一半,甚至更少。


在我看来,别人都没有judge,而是你不停的在judge不参加补课或者selective考试这群人的看法。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