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Kluger GX 2wd 2014款 更新 (2014-3-18) jj_1009 · 看图说话-告诉你我曾经来过 (2004-12-17) sail
· 青蛇 (2009-4-11) 妖花痴艳 · 扫地僧满地乱走之一个人的旅行 -- 塔斯马尼亚 (2012-3-4) 扫地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4143|回复: 38

老牛舔犊一一 为<<寄生情>>作些注解。 移民,最大的辛福莫过于解决思念之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4 05: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老  牛  舔   犊

                 -一为<<寄生情>>作些解释
                       
      
   先说''住''与''行''  丁伯两老所居住之宅,是两年之前所置,连前后花园合共700多平

方米,要供房贷近百万。对方父母比老丁两早一年移民,是按照其指令必须住华人区所置。

晚辈考虑到双方父母将接踵而至,所以置大点,每家一房,有两厅两厕。原以为四老有的是时

间,一起逛街购物,修理院庭,打麻将又够''脚'',三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善哉美哉也!再

说经济上也不允许同时购两或三间房啊!但他们疏忽的是老人的生活方式习惯不一样,胸襟及

气度容量都不同,即使同一血缘的至亲都尚且''相见好,同住难'',更何况三家人同处一

室呢?此址正是三个埠最偏远的交汇之点,最近者即所谓华人埠,老人家步行不同后生,且都

是山坡路,丁老两歩行40分钟不夸张。一年下来,老丁反觉脚板硬郎了,因为一出门就爬白云

山(广州一景点,形容爬坡)。如今两老反觉不算远,倒怕半路突然起风下雨,除树下往哪儿

跑?早成落汤鸡了,幼的可遭殃啰!所以每天必带雨衣。大巴站是有一个,好几条线呢!最快

候车十多二十分钟,最慢40多分钟,几乎都空载。一天特意不购物,前往设在火车站旁的大巴

站,下决心两人共花5元坐巴士过过瘾,问准回家的线路即刻上车,第一次停车时才大叫死啦

,鬼佬唔(不)报站!他们原以为,此地像广州用粤丶普丶英三种语言报站。望望车内才有三

位洋老太坐车,无法询问,赶快第二次刚停马上下车,估计差不多是回家的路程了,但四处望

不到自己所熟识的房子!站在树荫下想问人,两个小时中所经过的车子成百上千,都是闪电般

呼嘯而过,倒不见一个人影,问谁?如果没法去接孙,那就不得了!幸好带了手机,接通后儿

子叫到路口抬头望路牌,吿知英文字母。也幸好丁婶比丁伯本事,还识得26个字母!儿子连忙

请半天假,花了个半小时从悉尼赶来接到他们了。车子走不多远,才转个弯丁伯又大呼鬼整(

迷)我啦,我们傍晚散步都来过啦,不用10分钟呢!儿子笑曰,以后想坐大巴预先说我知,我

写下目的地名字,给司机看就行啦。丁婶说,就算不花錢我也不坐,等车比坐车时间多几倍!

如果在幼儿园到火车站去坐大巴士回家有可能吗?这却是相反方向呀,因而一年多来,他俩仅

领教过一次坐大巴的滋味。

    再说''接送小孙''与''购物''  居所附近还有三间幼儿园,最近的步行不用10分钟,最

远也不需30分钟。接送时间是7.30-下午6时,包午饭及水果,但都暂无空位,就算有也不想

去,因与后辈的上班方向背道而驰,反正老家伙闲着,不做点贡献或者会闷死呢。如今去
      
的幼儿园是8时半至下午4时,托费较平宜,但要自带水果及午饭。老丁夫妇未来之前,早餐是

由儿子承担,因他和小孙都习惯早起。自老丁俩移民后,全由丁婶包了。儿子可烫衣服兼看管

小孩。8时10分必须吃罢早餐起程,开车3分多钟即到幼儿园。因没够钟,两老与幼孙在公园的

小亭内或继续吃早餐或逗玩。儿子即刻去找停车位泊车,他必须8时20分前赶到火车站上火车,

若再等下趟车,必迟到无疑,作为头目,影响不好。小车是公司配备的,不开车上班也决非公

公私分明,而是怕进悉尼之前大塞车。而另一位倒是开自己车上班,不需半小时,但写字楼集

中,塞车也是家常便饭,这就不止半小时了。刚来不久,别人就声明孩子姓丁的,你们全负责

啦!老丁俩心想,管好孩子责无旁贷,还在乎姓甚?因而,每天下午5时左右回到家,一个管

看孩子,并帮洗澡洗衣服,另一个下厨。他孙爷三人必须6时半前离开厨房,换别人进去了。

晚辈7吋多后下班,另一泼4口人才进餐。日日如此,已成规律。

    老丁儿子几乎毎周六都要无偿加班半天或一天,不是见客就是开会或洽谈业务,只有周日

才做''车夫'',载家人去消费购物,顺带孩子玩耍。原先是买足一周的肉菜,但不久冰箱常温

部分坏了,新鲜蔬菜第二天就被粘死冰箱壁,每把菜的外围都冻霉了,於是乎七口人的买菜

任务就落在老丁俩身上。而儿子倒是放心开心,因两老能在外游荡一整天,说明身子还可以。

    有时买平价东西会受指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有次一买了1块钱1棵大白菜超过1公斤,

但才剝开表面的两层菜叶,里面全霉烂了!儿子笑骂专买垃圾,这么寒酸,碰到我的朋友或

客户,我面子搁哪啦?老丁回驳,上当机会又不多,若说这么巧会碰见你的熟人,不如说我

会中巨奖!丁伯夫妇寒酸了大半辈习惯了,一去购物就情不自禁地往特价区走去。他俩也如

众多师奶那样,知晓不同区域,或清倉的丶大造的东西价格会很不同的。如西红柿,有的区

要几块钱1公斤,有的区相同的质和个头才1.45 块,鲜嫩靑瓜也只0.88一公斤,夏天买件羊

毛内衣,好运碰上清仓货两三块钱可买到,冬天买要好几十块钱!不胜枚举,也有满足感。

    三说最心足莫过于解决两地思念之愁

    三家七口人同一屋檐下,没磨擦谁信?老丁初到时,四老闹过几次矛盾,毎次过后总见

儿子阴沉不语,老丁俩深感愧疚。心知年轻人手捧泥饭碗,上有老下有少,在外混口饭压力

和危机感足够大了,回到家见到此情景,教他如何调解?到底帮谁?还要加压罪大唷!从此

他俩总是多干少说,况且嘈吵大多是为儿孙的瑣事,这又何必呢?再说儿子不在家时他俩倒

喜欢呆在外,一只手拍不响巴掌,平静了。

    两老社保合计不足6000元人民币,两年前听儿子说想买大点的房,他们赶忙把多年从牙

缝里剔出的牙垢--20多万元汇出,儿子笑纳了,很开心,但一听兑换成澳币不足首期的一

半,又心绞痛了!移民前兑换了2000澳币,以防不顺心也有钱回大陆,那时是5.8几的兑换率

,可一年后的今天却5.3几,两老又心绞痛好几日。当儿子周日偶尔载他倆上馆子吃饭,有的

小馆只收现金时,儿子正处尴尬中,一百多块的澳币,丁婶很高兴也很豪爽地买单了,但过后

又懊悔,百几澳元相当於500多元人民币,在广州三人至少可吃他三餐!他们声明以后只能

偶然吃3至4碟点心......两老总是在此种纠结中过日子。近来见到儿子夫妇几乎逢周六偶尔


有空就去''睇楼'',暗中明白他们是想多供一套房,或者放租吧?老丁常听说年轻人趁年富

力强之际尽力多购一两套房作投资,缓解后顾之忧,心里踏实。毕竟还要捱30多年才到70岁

,才可以歇下来啊!如此漫长的岁月,谁能预料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两老醒悟过去儿子老被

查银行卡,在外管别人,回家却被人管很气忿,是错怪儿媳了。于是更觉自己省钱的大方向

很正确,诚然任凭他们怎样抠门节俭,也买不了几平方米地皮,但总可以添块砖加片瓦吧?

    三年前老丁心脏要动手术,手术前夜10时许,蓦然见到儿子风尘仆仆来到病床前,刚下

飞机,晚饭还没吃呢!两老惊问你怎么知道的?答姑姐吿知,这么大件事,独仔也保密,有

没搞错啊!......两老觉得如今移民了,最大的福气是毎天可以见到儿子,又可以''含饴弄

孙''足矣。

    时值盛夏,两老见接孙时太阳还很猛,不得不在幼儿园附近的公园儿童娛乐场玩至下午

5时后才归巢。依然如此_推着儿童车,拖着购物车,一前一后地走完那40分钟的路程!

    夜,8时半后都静下了。老丁俩在前房,还有俩老在最后一房,亙不干涉,各自精彩。丁

婶在电脑前煲她永远煲不尽的香港连续剧,老丁看他永远看不完的免费报刊;而小孙子未入

睡之前跑到哪间房那间房总是喧闹一阵子;儿子夫妻在前厅时而看叽哩咕噜的电视,时而又在

电脑前小声争论什么,老丁俩只听只看,从不打岔。10时后丁婶要睡了,因为明早必须6点起

床准备早餐及小孙的午饭,而其他倆位老人要9点后才起床煮他们自己爱吃的早餐,因为厨房   

只一个,亙不阻碍。每晚10时睡觉前儿子必定进来嘘寒问暖,天南地北聊个十分八分钟,这也

许就是他们的所谓天伦之乐吧?

    不吝笔墨赘述了老丁夫妇坐移民监的经历和心迹,没必要虚构跌宕起伏的情节,平谈无奇

得很。新移民有千百家,毎家都有个故事,他们的故事或许更加精彩动人

评分

参与人数 7积分 +44 收起 理由
qingniao11104 + 3 感谢分享
maodouzi + 2 感谢分享
yang5637 + 2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诚其意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1-24 06: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war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war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 看孩子,并帮洗澡洗衣服,另一个下厨。他孙爷三人必须6时半前离开厨房,换别人进去了。


别人是谁?

发表于 2014-11-24 08: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eu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eu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指令”,“老家伙”,“孩子姓丁”。。。这措辞。。无语了
再者说,肉,可以分割完冷冻;菜,可以冰箱温度调低。存放一周不成问题,双职工没长辈帮忙的家庭都是这么过来的。
还有,老丁儿子的态度,很令人心寒。。。不知是不是男人心粗,在体谅父母上天生比女人迟钝?
我喜欢同班的静静,从出生那天就喜欢。至于谁是静静的班主任,只会影响我偷看静静的方式,而决不会削减我对静静的爱。

发表于 2014-11-24 08: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eu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eu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至于老丁儿媳,毕竟不是老丁生养的,就算对二老 照顾有所不周,只要没出格儿,作为公婆,确实不该挑剔太多。儿媳首先考虑的肯定是孩子老公,然后是自己父母,最后才是公婆,人之常情。

照顾家人,家庭亲情维系,从传统上,都是以女人为主。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女儿当儿子养,再加上女人也不得不出去赚钱。再把孝敬父母的责任和期望寄托到媳妇身上,不现实。被宠坏的儿子们,也该学着照顾别人,尤其是自己父母了!
我喜欢同班的静静,从出生那天就喜欢。至于谁是静静的班主任,只会影响我偷看静静的方式,而决不会削减我对静静的爱。

发表于 2014-11-24 08: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x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x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awara 发表于 2014-11-24 06:36
- 看孩子,并帮洗澡洗衣服,另一个下厨。他孙爷三人必须6时半前离开厨房,换别人进去了。

估计是孩子的外公外婆

发表于 2014-11-24 08: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x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x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换作我是老丁夫妇,我宁愿住在国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1-24 08: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gnish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gnish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awara 发表于 2014-11-24 03:36
- 看孩子,并帮洗澡洗衣服,另一个下厨。他孙爷三人必须6时半前离开厨房,换别人进去了。

双方老人+小两口一家三人同居一个屋檐下。

孩子姓丁,于是就归同姓的老人管。

Put all my soul into it, play the way I feel.

发表于 2014-11-24 08: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gnish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gnish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些事只能自己想通自己放下。可怜老丁夫妇没有这样的悟性!

发表于 2014-11-24 08: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ache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ache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謝謝分享!

发表于 2014-11-24 09: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我爱猫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我爱猫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老人家好累

发表于 2014-11-24 09: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om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om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同是老人,但是觉得这两老不自觉,有这样的父母只有让自己的孩子难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1-24 09: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om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om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xyz 发表于 2014-11-24 08:26
换作我是老丁夫妇,我宁愿住在国内。

我也是。

发表于 2014-11-24 09: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urrel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urrel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而另一位倒是开自己车上班,不需半小时,但写字楼集中,塞车也是家常便饭,这就不止半小时了。刚来不久,别人就声明孩子姓丁的,你们全负责啦。

--对自己的儿媳妇称呼"另一位",还有这里说的"别人"估计是亲家吧。也不知道是先因为儿媳亲家对老丁夫妇态度不好,心里产生疙瘩才这么称呼,还是一开始就在心里这样称呼对方。

整个文章看完之后的感觉是通篇在叙述老丁夫妇的贡献委屈隐忍,儿媳和亲家对家里的贡献只字不提,有失偏颇。老人家很辛苦,对儿子孙子照顾颇多。但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如果一味诉苦,就只能这样继续下去了,大家都不愉快地凑合着过

发表于 2014-11-24 09: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om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om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tom2010 于 2014-11-24 09:20 编辑
turrella 发表于 2014-11-24 09:17
而另一位倒是开自己车上班,不需半小时,但写字楼集中,塞车也是家常便饭,这就不止半小时了。刚来不久,别 ...


应该是结婚前就不喜欢的了。估计认为自己儿子可以找更好的。而由爷爷奶奶照看自己的孙子这是我们广州人的传统。

发表于 2014-11-24 13: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海之韵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海之韵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awara 发表于 2014-11-24 05:36
- 看孩子,并帮洗澡洗衣服,另一个下厨。他孙爷三人必须6时半前离开厨房,换别人进去了。

看内容应该是亲家要进去了
俺要败种子阿败种子
热切期盼走过路过滴TX踊跃给俺加分分阿加分分,千万别手软

发表于 2014-11-24 13: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海之韵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海之韵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eur 发表于 2014-11-24 07:08
“指令”,“老家伙”,“孩子姓丁”。。。这措辞。。无语了
再者说,肉,可以分割完冷冻;菜,可以冰箱温 ...

这措词是楼主自谦
俺要败种子阿败种子
热切期盼走过路过滴TX踊跃给俺加分分阿加分分,千万别手软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1-24 13: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eu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eu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海之韵 发表于 2014-11-24 13:30
这措词是楼主自谦

为啥看起来更像是带着情绪,故作“弱势”的complain?

好吧。。。是俺想多了。。。俺面壁去。。。
我喜欢同班的静静,从出生那天就喜欢。至于谁是静静的班主任,只会影响我偷看静静的方式,而决不会削减我对静静的爱。

发表于 2014-11-24 13: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rceres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rceres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住百万房子,冰箱坏了舍不得买新的

发表于 2014-11-24 13: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海之韵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海之韵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eur 发表于 2014-11-24 12:36
为啥看起来更像是带着情绪,故作“弱势”的complain?

好吧。。。是俺想多了。。。俺面壁去。。。  ...

你没想多。。。
俺要败种子阿败种子
热切期盼走过路过滴TX踊跃给俺加分分阿加分分,千万别手软

发表于 2014-11-24 14: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eu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eu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老人家不是普遍起的比较早么?8:10出门,应该不是不能接受的吧。来了一年多,时差也不该是理由了
2、8:10出门,开车3分钟到CC,CC 8:30开门,等上不到20分钟。看长辈怎么理解了吧,有些觉得还好,有些可能觉得时间太长。。。
3、从描述中看,老丁夫妻负责自己老两口和孙子的吃喝,儿子、儿媳、亲家的饭菜,由他人(目测是亲家)负责,也算公平。
4、冰箱不会是坏了1年多都不修也不买吧?何至于老丁夫妻,要一直负责7口人饭菜的采买?再者说,儿子干嘛不去修冰箱?
5、亲家起的晚,煮早饭也晚,可人家晚上休息的也晚啊,7点多等着孩子下班才吃饭,吃饭还得收拾。还有,儿子和儿媳,上班得带饭吧,带得饭是谁做的?按照LZ的描述风格,如果是老丁夫妻准备,不可能不写,所以,我推测是亲家准备。老丁夫妻照顾孙子,亲家两口照顾小两口,没觉得有啥不公平的。
6、两篇文章读下来,看到了老丁夫妻在经济上的精打细算,对儿子的理解和疼爱。同样也看出了老丁夫妻对儿媳以及亲家的种种不满!唯独没看到老丁夫妻对儿媳的关心,还有对亲家付出的描述。不知道是先有的这种心态才导致双方家长矛盾重重,还是先有了矛盾才加深了这种成见。总之,若想一家和睦,互爱互敬是必须的。一味沉浸在自怨自艾的悲悲切切中,既不从行动上做些什么,也不肯从观念里改变些什么,对7个人,都没好处,而最受伤的,不是老丁夫妻,就是老丁夫妻最疼爱的儿子。
我喜欢同班的静静,从出生那天就喜欢。至于谁是静静的班主任,只会影响我偷看静静的方式,而决不会削减我对静静的爱。

发表于 2014-11-24 16: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张翠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张翠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丁老的亲家也上网来说说,可能就全面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bl_helen + 2 人家可能没有那么好的口才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1-24 16: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g563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g563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天才也!字里行间处处彰显民国章回小说风范,俺细细研读,掩嘴自笑!人物刻画,入木三分!他分明写滴就是俺啊!莫非您是俺老汉肚里滴蛔虫?俺滴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概末没逃出您滴法眼!不解渴,望您接茬写下去!顶!赞!
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发表于 2014-11-24 19: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x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x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不觉得老丁夫妇不自觉,我觉得他们太自觉,太为儿孙做牛做马了,还不如自己在国内乐得逍遥。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qingniao11104 + 2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1-24 19: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eu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eu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ang5637 发表于 2014-11-24 16:53
LZ天才也!字里行间处处彰显民国章回小说风范,俺细细研读,掩嘴自笑!人物刻画,入木三分!他分明写滴就是 ...

您也是个长辈,能否请您,站在长辈的角度来帮我们分析分析:
作为中学就离家求学的独生子女(我和老公都是这样)赶上了改革开放,赶上了留学潮,和经历过特殊时代(文革)的父母(尤其是对方父母),到底怎样相处?
父母倾其所有的爱着子女,有那么点粘孩子,也有那么点护犊;子女并非不孝之人,但有多少有那么点“独”,有那么点小自私。。。亲生的倒也罢了,没有隔夜的愁。可就是对方父母。。。很想问问您的想法,像老丁夫妻那样的,晚辈该怎样做,才能让他们开心点?他们那样,我看着也心酸。。。。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yang5637 + 2 理解万岁!

查看全部评分

我喜欢同班的静静,从出生那天就喜欢。至于谁是静静的班主任,只会影响我偷看静静的方式,而决不会削减我对静静的爱。

发表于 2014-11-24 20: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g563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g563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eur 发表于 2014-11-24 19:28
您也是个长辈,能否请您,站在长辈的角度来帮我们分析分析:
作为中学就离家求学的独生子女(我和老公都 ...

别客气。俺认为:谁滴孩子谁疼啊,仅仅如此。对对方父母要从内心里孝敬、尊重和关心。千万别让儿子OR女儿夹在中间难受!往往悲剧就在这里产生喽。其次,双方父母要与子女形成朋友关系,特别是到了儿女家,咱就是客人了。千万千万不能指手画脚,当家做主。第三,家长要学会放手和示弱。孩子成家了,特别是有了下一代了,咱当老人滴就基本完成了人生滴任务了,就该靠边稍息啦。能帮忙就帮,千万千万不能添乱!第四,最好不要长期和儿女住在一起!!!尤其婆婆和儿媳是一对天敌!据考证这是一道世界性滴难题,比哥德巴赫猜想难几万倍!至今无解啊!以上几点,仅供参考。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7 收起 理由
coeur + 3 感谢分享
landwhelen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发表于 2014-11-24 21: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eu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eu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ang5637 发表于 2014-11-24 20:54
别客气。俺认为:谁滴孩子谁疼啊,仅仅如此。对对方父母要从内心里孝敬、尊重和关心。千万别让儿子OR女儿 ...

谢谢您的分享。
站在长辈的角度,我们晚辈怎样做,才能让很爱我们但有有点固执的父母开心点?包括公婆,我也不想他们不开心的,真的不想,可老是被上课,很郁闷,堵的难受只能躲,躲完又让长辈多心。。。
我喜欢同班的静静,从出生那天就喜欢。至于谁是静静的班主任,只会影响我偷看静静的方式,而决不会削减我对静静的爱。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1-24 23: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g563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g563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eur 发表于 2014-11-24 21:09
谢谢您的分享。
站在长辈的角度,我们晚辈怎样做,才能让很爱我们但有有点固执的父母开心点?包括公婆, ...

一句儿歌:小白兔去上课,左耳朵听,右耳朵冒,你说可笑不可笑!在家里老人絮叨、上课和啰嗦很正常啊!为神马称之为“老人”啊?你们作为孩子就是老人滴倾诉对象啊!你们就是捧哏滴啊!很简单,就是那几个字:对、是、奥、嗐、真逗、行啊、是是、太对了、有道理、就按您说滴办。不信,你们可以试试。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coeur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发表于 2014-11-24 23: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eu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eu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ang5637 发表于 2014-11-24 23:16
一句儿歌:小白兔去上课,左耳朵听,右耳朵冒,你说可笑不可笑!在家里老人絮叨、上课和啰嗦很正常啊!为 ...

您说的有道理。。。我们代独生子女,是有点任性。

出嫁前跟自己爸妈耍小性儿习惯了 ,遇到没啥感情基础的公婆。。嗯,还是提高自己的耐性先。。。还好不长住。。。否则真怕自己憋出内伤
我喜欢同班的静静,从出生那天就喜欢。至于谁是静静的班主任,只会影响我偷看静静的方式,而决不会削减我对静静的爱。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11-25 10: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ang5637 发表于 2014-11-24 23:16
一句儿歌:小白兔去上课,左耳朵听,右耳朵冒,你说可笑不可笑!在家里老人絮叨、上课和啰嗦很正常啊!为 ...

我有次回贴说我基本就是这么回复父母的,但立刻有阿姨说这么回复缺了点感情色彩。

所以,只这么捧不够,应该象综艺节目主持人一样,面带微笑专心地注视嘉宾的眼睛,认真听取对方意见,在某些点适当提问,在某些点表示同情关爱,在某些点大笑表示对对方的欣赏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yang5637 + 2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1-25 10: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eu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eu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妈妈 发表于 2014-11-25 10:26
我有次回贴说我基本就是这么回复父母的,但立刻有阿姨说这么回复缺了点感情色彩。

所以,只这么捧不够, ...

要不要先去北影进修一下(monkey24)
我喜欢同班的静静,从出生那天就喜欢。至于谁是静静的班主任,只会影响我偷看静静的方式,而决不会削减我对静静的爱。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