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论学校Bully和孩子的自我保护 (2009-1-14) 最后的武士 · 终于...买房了(纪念贴-Mel) (2008-11-16) nngn
· 再来一篇,写在结婚九周年 (2008-9-11) redsummer · 买车记 - FORD FALCON XR6 TURBO (24楼刚更新,试车完毕) (2006-9-30) Aus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2965|回复: 107

联邦教育拨款的公平性背景研究 [复制链接]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8 21: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澳洲联邦大选来临之际,工党和联盟党在教育政策上许诺的“支票”很多。媒体报道很热闹。我最近看了一些澳洲媒体的报道和分析,续续的编译出来给大家看,这些事情我觉得我们大家都需要关心下,我一向主张我们华人移民要多关心澳洲教育界主流社会的各种意见,不要只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知道的多才能融入,才能把澳洲当中自己真正的家。

同时我也要说明,我编译这些文字的时候从来就是有我个人的倾向性的,也就是说我并不客观,希望大家能够了解。

今天第一篇我们来谈谈最近针对联邦教育拨款对于私立系统和公立系统的分配而导致的差异问题,这从来就是一个焦点议题。

无可否认,每一个澳洲的孩子都有权利得到澳洲联邦政府的教育拨款支持,这是讨论这个热门议题的大前提,也就是说,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都应该得到教育拨款,但是如何分配是个大问题。

下面这个编译就是来看看其背景研究。

澳洲最近有一份新的研究报告是来自于堪培拉大学和国立大学的两位博士Watson, L. & Ryan所起草的。
Choosers and Losers: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on Australian Secondary Schools.
Austral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报告说在过去的四十年里,针对给私立学校政府教育拨款来说,公立学校绝对是最大的“失败者”。澳洲政府给私立学校的教育拨款已经扩大了私校和公校之间的社会经济差距,特别是拨款允许私立学校只提高他们的学校质量而不是减少他们的学费收费。

政府对私立学校的拨款已经导致了公立学校高度集中了大量的低社会经济状态的学生(SES - socio-economic status)。这已经扩大了公立和私立学校之间的整体表现的差距,并且迫使联邦政府对公立学校有更高的费用负担。报告说,结论就是公立学校应该比私立学校得到更多的每个学生的拨款数字。

报告还说私立学校将继续利用联邦政府的教育拨款,通过减少“学生/教师”比率来提升学校的质量,并且吸引有着较高SES的学生离开公立学校转向私校。除非联邦政府的教育拨款对于私立学校学费政策和学生入学条件上有条件限制,否则这个趋势无可逆转。

这份报告的数据上说,政府对私校的周期性拨款按实值计算(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每个天主教会中学学生1970年代初是500刀,2007年增加到了6000刀;
每个私立中学学生1970年代初是不到1000刀,2007年增加到了5000刀;

这些数据说明了私立学校已经利用了增加的拨款来增强学校的质量,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减少“学生/教师”比率,而不是降低学费来吸引低SES家庭的学生。

私校的学费一直在持续上升按实值计算:
天主教会学校的学费从1970年代到2002年上涨了160%,而私立学校的学费同期上涨了70%。私立学校的学费上涨超过了同期家庭实质收入的增加幅度,统计数字是从1972年到2002年澳洲实值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了46%,而澳洲男性作为主要家庭收入者的周薪同期只增加了26%。

对私立学校来说,从联邦政府增加的拨款和日益上涨的学费得到的额外资源,让他们能够显著地改善“学生/教师”比率。在1970年代初,在天主教会中学每个教师对应23-24个学生,到2007年变成了每个教师对应13个学生。私立学校的学生/教师比同期从每个老师对应超过14个学生下降到了10.5个学生。而公立学校同期从15个学生/教师只下降到12个学生/教师。

私立学校对“学生/教师”比率的改善要远远好于公立学校。天主教会学校相对于公立学校的学生/教师比从1.4下降到了2008年的1.0,而私立学校相对于公立学校的学生/教师比从1.1下降到0.9。

研究报告显示了,私校和公校的学生/教师比和学生入学总人数之间有明显的关联。联邦拨款和上涨的学费改善的学生/教师比,从1980年开始,已经成为了公立学校学生向私立学校流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了。

研究报告也显示了日益增加的高昂学费已经确保了,主要是由更高SES家庭对提高私校质量起了主要作用。从1975年到2006年间由公立学校转到私立学校的学生主要是来自于高中端SES家庭。期间有60%的公立学校学生下降的人数是来自于SES高端的家庭。

更高的SES学生流向私立学校已经显著地改变了公立中学的社会经济成分结构。与1975年相反,2006年公立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是来自于平均SES之下的家庭。而且公立学校里来自于低端SES家庭的学生集中度从1975年到2006年大幅增加。

在1975年,澳洲有两种以上的政府公立学校:一种是学生的SES背景明显低于社区的平均水平,而另一种是SES背景在平均水平之上的类型。到了2006年,高于SES平均水平的政府公立学校已经不是主流类型了,相反,所谓相对高的SES的公立学校的平均SES水平其实是低于社区的平均水平的。

报告说他们的发现揭示了对教育政策的两个显著的可能影响。

首先,可以预料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整体表现差距会进一步拉大,这是因为公立系统学生的更低的平均SES所致。现在的研究已经证明学生的SES值对应最终的教育成就获得有最显著的影响。由于目前低SES的学生构成的公立学校入学的大部分,那么可以预期公立学校的平均学业成绩表现会低于私立学校。此外,低SES学生在公立学校的更高集中度也将进一步地拖累现有的学生整体表现。

第二个影响是,可以预计政府公立系统每个学生投入的财政拨款数字将继续增加。这意味着给一个公立学校里学生到一个可接受的教育水平的平均费用总是会远高于私立学校。公立教育系统也要负担接受所有类型学生而产生的额外费用,因为公立学校没有选择,无论学生是何种背景总是要收的,另外在偏远地区的小规模学校也是个不小的负担。

这个报告明确的指出,建议政府公立学校理应比私立学校得到更多的学生单位人头水平上的拨款,报告说:
。。。当政府设立对所有学校的拨款标准的时候,需要预先假设私立学校在同样的低学生单位人头资金水平上比公立学校运营得更有效率。只要私校继续比公校招收更低比例的低端SES学生的现实继续下去的话,这就是一个合情合理的假设,没有例外情况会干扰这个假设。

报告也建议对政府在对私立学校拨款的时候,要求私校放宽在学费和招生政策上的限制条件,这样才能扩大真正的公平教育机会。

评分

参与人数 9积分 +96 收起 理由
daffodil + 8 精品文章
清凉 + 4 佩服您的专业精神
JuJu + 6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8 21: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何老师的发言我引用一下,作为这个帖子的有用补充:


此文章由 洋八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和作者 洋八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ES:socioeconomic status (SES) --(社会经济指标)是霍华德政府在2001年实施的,对非政府学校(私校)财政补助政策时推出的一个概念。是用在校学生父母的职业,教育和收入状况(该数据从统计局的人口普查中获得而不是来自原来的直接调查家长的方法)作为一个样本,计算出学校的综合SES指数值,总体反应在校学生的教育和收入背景。这个指数用来决定邦政府对私校的拨款数额(注:公立学校虽然也有计算SES值,但这些政策同他们不直接相关,因为公立学校是有州政府负责财政的)。高SES的私校获得较低援助;低SES学校获得拨款高。比如,如果全澳洲学校的计算结果,SES值最低80, 最高130, 那么可以从低到高分为四块(80-92.5,92.6-105.1,105.2-117.7,117.8-130),每个期间(12.5)称为SES的Quarter。这样,如果一个学校的SES是120,那么它处于SES的TOP 25%的那一个块,是属于“富人学校”。Patrick 这里指的是私校大多处于TOP 25%的。

一个主要的争议点是,学校的NAPLAN (National Assessment Program in Literacy and Numeracy:全国统一语文数学考试)的成绩同学校的SES值相关性很大,而同学校老师的教学水平关系不大。这样,在NAPLAN成绩全国myschool网站上公布后,学校成绩差的老师觉很受“冤枉”,因为是家长在作怪(比如补习,父母重视程度等),而不是他们自己的能力问题。换句话说,同一首学校,如果一下子只招家庭背景好的学生,SES就变高,成绩自然就好了。老师还是那样的老师,碗还是那只碗,只要将汤换成药,结果就不一样了 --- 注:有争议。

另:ICSEA(Index of Community Socio-Educational Advantage)是一个传统的人口普查指标。SES只是参考借用了它的计算方法,被用来衡量学校学生的家庭教育和收入背景。

又另:现在的竞选中,Julia 答应如果连任,会将原来的SES援助私校政策延长下一个任期。私校很担心这个政策被废除,因为这项政策向来被认为是对富人的补助,所以代表“穷人”的工党是迟早要废掉,到那时,私校费用又要涨了。想上私校的同志们看来选Tony比较划算,因为,Tony答应不会废除此项联盟党原有的政策。

(SES计算方法见https://schools.dest.gov.au/ssp/ ... oreIsCalculated.pdf)以及http://www.dest.gov.au/archive/schools/ses/index.htm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8 21: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另外,把我在另外一个帖子的发言也放到这样,让大家了解OC/Selective High产生的背景和这个主题是紧密相关的。

============================================================================================
另外,NSW的OC和精英体系可以预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可能消失,因为这是一场NSW公立教育体系对抗私立学校集团的“斗争”里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本质是要让穷人家庭有奔头,挽救公立系统的颓势。
州政府或者是联邦政府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大量学生从公立学校系统留向私立和教会学校系统,最后造成公立系统的垮台。NSW采取公立精英学校和班级的政策已经有近二十年了,可以预见,解决或者说是缓和外来移民子弟“占领”精英学校的矛盾的办法可能还是继续扩大Selective High和extension class的规模,更大规模的设立“Partial Selective School”,放权给公立学校的校长和家长委员会以改善教育拨款和师资的合理利用,让公立系统能够留住优秀教师,有好的竞争性的环境培养优秀教师,从而提升公立系统的教学水平。

2007-2008年州教育部的数据说,每个公立小学生平均大概得到州政府(NSW)11000刀,每个公立中学生得到14000刀的资助。如果这个国家放弃公立体系,全面私立学校化,把这笔钱补贴给家长们去交私立的学费,那么对这个国家是种灾难。马太效应只会越来越严重。
一句话,公立系统对澳洲至关重要。

============================================================================================
在教育政策里拨款的分配方式上,我个人是绝对支持工党政府要改革目前的SES Funding模式。无论这件事情什么时候做,也无论Gillard目前是妥协(延长SES Funding到2013年),但是作为工党政府如果在台上,就会一定会去做的。
而自由联盟党就是代表了富人阶层的利益,就一定会继续执行这个模式。
现在的状况是SES低端的学生都在向公立学校集中,越来越多的相对高的SES背景的家庭的孩子正在流向私校。
教育界世界上公认的结论就是SES和schoo achievement关联度最大,为达成相同标准的performance,对于low SES students需要的投入要远远高于top SES students,结果就是政府在公立系统上每个学生上的投入越来越高。
而私立学校得到的政府拨款作为补充,有效的降低了student/teacher ratio,也没有降低或者延缓school fees的上涨。这样就把low SES背景的家庭赶出了私立系统,而公立系统因为接受了大量的low SES背景的孩子,school achievement进一步恶化,势必要求联邦政府的更高财政支持,这个恶性循环最终就可能导致公立系统的垮台,将来很有可能公立系统只能对比如家庭年收入低于5万刀的家庭开放。这就是我说的公立系统的垮台对这个国家的人民是个灾难。

我觉得墨尔本的公立系统就有这个趋势,相比于新州,维州的私立和教会学校势力更强大,对家长的吸引力更大。。。将来如果有公立垮台的事情发生的话,一定是从墨尔本开始的(我个人意见)。

二十年前,NSW的学生从公立流向私立的情况在全国各州和领地最为严重,所以NSW教育部进行了精英学校包括OC的改革,意义就在这里。

很多对OC和精英痛恨或者无可奈何的人也需要了解这些背景,OC和Selective High不是十恶不赦的。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0-8-8 21:1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老猫 + 4 Pat, you know too much.

查看全部评分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8 21: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来教会学校是1:13,公立已经是1:12的师生比啦?不过我有个疑问啊,很多好的公立学校附近的房子贵的离谱,这个不是再说SES高的人也要去公立学校吗?至于拨款是如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我就不清楚了。不然,为什么同样是公立学校,获得差不多的拨款,有的就能特别突出,有的就一点也不好呢?是否同生缘有关?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8 21: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精英学校和各个普通学校里的Selective Class对于公立系统来说有效的留住SES中高端学生的一种有效手段。悉尼是这样,墨尔本也是这样的。只不过在这方面墨尔本没有悉尼一样得到州教育部的大力支持。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8 21: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过几天再来写一个帖子批Tony Abbott的Education Rebate的大选支票,对澳洲的公立系统很不利。
如果你通读这个帖子,到时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澳洲教育界的大部分人都反对自由联盟党的背景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小燕子穿花衣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8-8 22: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at, you know too much. Thx!!!

发表于 2010-8-9 14: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个人以为全精英学校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政绩工程,仅仅是维持了公立教育的一些表面风光,事实上加剧了公校内部的分化,变相把不少人推向私校。而现在精英学校补习教育一定程度上的畸形发展,把更多人推向私校。公校两极分化,悉尼恐怕要比墨尔本严重,如果说破产,仅靠几十所精英学校,已经失去了公立教育的意义。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suel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8-9 15: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从朱版的数据看,私校公校的师生比基本是一样的,这说明公校管理上的问题至少和资金同样严重。有关BER出现的问题,很理解公校的困难,不过管理强敬业热忱的校长,学校的项目就进行的相对好。

澳洲的私校拨款制度有缺陷,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把很多事情都归咎于此并不妥当。过度强调SES带来的问题容易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针对性的对策非常有必要,不过即使关闭所有y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在不同SES分布区的差异一样解决不了。

[ 本帖最后由 Ian 于 2010-8-9 15:0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patrickzhu + 5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9 15: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关于大选里自由联盟党Tony Abbott的支票,具体举措可以看这个帖子
http://www.oursteps.com.au/bbs/viewthread.php?tid=249562

我们这篇就来谈谈阿伯同学给家长们的教育回扣支票有什么害处。

自由联盟党如果当选将通过学费税务回扣的方式给予私校另外一种利好。这种做法会留下一扇后门将来可能提高对私校的拨款数字和让更多的学生流向私校,进一步地损害澳洲公立教育和增加私校和公校系统的之间社会隔离。

自由联盟党说将对教育费用增加税务回扣力度,扩大可报的项目比如学费。
给每个小学生提供50%的税务回扣,也就是最高可以是每年1000刀的教育花费中拿回500刀。
给每个中学生提供50%的税务回扣,也就是最高可以是每年2000刀的教育花费中拿回1000刀。

孩子上私校的家庭可以从这项政策里得到最大限度的好处,因为私校系统里的高昂学费,家长要得到税务回扣的上限很容易。相反因为在各州的公立学校收取的费用不是强制的,大部分都是自愿性质的家长捐献。因此所有针对公立学校自愿性质的费用,家长们无法申报税务回扣。另外,在公立系统里一个典型的小学每年的学费大概是250刀,一个中学的学费大概是500刀,很显然是远远低于联盟党所提出的税务回扣可申报的最高上限的。

如果自由联盟党真得对学校之间的中立性有很严肃态度的话,那么Abbott就应该让公立学校的自愿捐助学费可以申报税务回扣。但是即便如此,私校家长还是可以从回扣政策里收到最大的好处,因为平均私校学费和公校自愿捐献/学费之间因不公正对待引起的差距。

这笔回扣对所有已经有孩子在私校就读的家庭来说是一笔飞来横财。但是这些家长必须要符合拿FTB A的收入要求才行,FTB A的收入限制按家庭孩子数量的不同最高到年收入15万刀。这个数字接近是澳洲平均(周)工资的三倍。在澳洲只有不到15%的家庭的年收入是超过15万刀的。

所以澳洲Daily Telegraph的教育专栏记者Maralyn Parker在7月21日撰文说:“自由联盟党最近许诺如果当选给于中小学生学费上的税务回扣,这是我看到的在澳洲选举里对于中产阶级家庭最无耻露骨的竞选承诺。对于已经在付上万刀学费的选民们会十分欢迎这项举措。但是这肯定不是一项对于孩子上公立学校的工作家庭的税务回扣。”

她说:“这是短视和政治性的自我利益政策的一部分,有潜在的危险带领我们在孩子的学校生涯上走错误的道路。”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 收起 理由
bulaohu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9 15: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回扣政策将鼓励更多的家长转向私校,因为他们要付的学费有有效的减少。这个回扣大概给中等学费的私校10%的补贴,给较低收费的私校25%的补贴,而给最低收费的私校近50%的补贴。

这毕将进一步损害公立教育体系,因为它鼓励在收入分配里边缘阶层转向私校,也意味着公立学校里学生的构成成为低收入家庭的集中地。

当然一些上私立的家庭可能损失部分回扣补贴,甚至于全部补贴。而一些私立学校很有可能借机提高他们的学费。这样这个补贴政策就有可能为私校要求更多的联邦拨款开了一扇后门。

回扣政策最有可能导致有着长长的waiting list的热门私校提高学费。招生名额有限的私校最有可能,当然相反的情况是招不满的私校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限制学费上涨。然而无论怎样,肯定有很多私校要提高学费以获得这个回扣的最大利益。

很多私校肯定会根据他们现有的入学人数和收费情况,结合这个回扣的比例来重新调整其收费,以确保不损失现有的招生人数或者尽量吸引额外的生源以最大化其总收入。

当然上私校的家庭也会尽量在其他地方而不是学费上申领回扣,除非他们确认申请学费上回扣不会导致死校学费的上涨。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学费上的政府补贴对家长们的吸引力巨大。在任何情况下,为了从中分得一杯羹,所有和教育税务回扣相关的商品和服务都可能涨价。

因此,回扣的钱可能留下一扇对私校教育拨款增加或者减少的后门。这个政策为霍华德政府的SES拨款模式提供了一种新飞来横财,如同霍华德政府当初对私校的保证,是no loser的额外担保。

这确保了私立学校在总体资源上对公立学校的继续领先优势。根据澳洲官方每个学生平均总体教育费用的统计,2007年-2008年,除去资产推算成本的花费,每个公立学校学生的费用是10771刀,天主教会学生是10826刀,而私立学生是15576刀。

这是一项给私立系统真正的后门,因为这项回扣政策不需要和直接的教育拨款认可程序一样要经过国会的的常规审核。结果是这个政策程序上的漏洞使得在回扣上增加的钱变成了不需要问责和缺乏了透明性。现在估算为大概是每年10亿刀。这笔钱其实如果用在减少澳洲穷学校和富学校之间整体表现的巨大差距上会更好。或者如果用在提高在那些大部分在公立学校里的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身上也合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 收起 理由
bulaohu + 8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8-9 15: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q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q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只能继续push老板涨工资了。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9 15: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qqyang 于 2010-8-9 15:21 发表
只能继续push老板涨工资了。

呵呵,你说的没错了。
无论给多少补贴,私校的学费仍然会继续上涨,Education Tax Rebate的offer给了私校新的上涨学费理由。(这个和房产里的政府补贴产生的市场后果差不多)
所以前面何老师说的上私校的要投阿伯也未必就好,呵呵。

发表于 2010-8-9 17: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lly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lly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文章!应该投票给工党。

发表于 2010-8-9 17: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点co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点co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人士,我们历来反对自由党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9 19: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想知道“继续扩大Selective High和extension class的规模,更大规模的设立“Partial Selective School”,放权给公立学校的校长和家长委员会以改善教育拨款和师资的合理利用”,这个难度有多大?应该不需要巨大投资,只要适当放权就可以解决。

我注意到NSW的partial selective school 正在增加,可速度缓慢

至于OC,我还是没看出来有啥必要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10 14: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关于SES (socio-economic status)和student/school achievement之间的关联度问题,有一些数据可以来说明。

澳洲的最近的调查结论是:来自于low SES学校里的低收入家庭背景的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上,比来自于high SES学校里的高收入家庭背景的学生最大要落后将近四年。

澳洲的学者们使用经合组织(OECD)的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s)在2003年-2006年间对澳洲15岁学生(Year 10)的学业表现的数据得到这个结论。

在lowest SES学校里lowest SES家庭背景的学生比在highest SES学校里highest SES家庭背景的学生在数学成绩上落后128分,相当于落后3.5年。在科学成绩上落后142分,相当于落后4年。

在相似SES学校里不同SES家庭背景学生的比较数据

如果算平均值的话,在average low SES学校里low SES家庭背景的学生比在average high SES学校里high SES家庭背景的学生在数学成绩上落后60分,在科学成绩上落后68分,相当于落后将近2年。
而算相似SES学校的比较的话,
在high SES的学校里,low SES家庭背景的学生比high SES家庭背景的学生数学和科学成绩落后52分和67分。
在low SES的学校里,low SES家庭背景的学生比high SES家庭背景的学生阅读成绩平均落后89分,相当于落后了2年多。

在不同SES学校里相似SES家庭背景学生的比较数据

相似的low SES家庭背景的学生,在low SES学校里比在high SES学校里数学平均成绩落后76分,科学落后75分,相当于2年的差距。阅读是落后57分。
相似的high SES家庭背景的学生,在low SES学校里比在high SES学校里数学平均成绩落后67分,科学落后74分,阅读落后54分。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学生个人的SES家庭背景,还是从学校的SES平均值来做比较,“富人学生”和“穷人学生”在学业表现上有着巨大差别。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10 14: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除了学生素质(SES)这个因素之外,前文已经说了现存的联邦教育拨款模式政策进一步拉大了富学校和穷学校之间的学校表现,在私立学校实际只招收很少数量的low SES学生的情况下,私立学校还是得到了比公立学校在单位人头上更多的教育拨款。

澳洲最富有的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拥有二倍甚至更多倍于的资源,然而在单位学生人头上仍然收到政府额外的2000刀-4000刀的拨款,这些拨款的理由是因为私校也招收low SES学生,但是实际上私校招收到的low SES学生的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联邦政府给私校的单位学生人头上的教育拨款也高于政府对于澳洲disadvantaged school的人头拨款数字。澳洲政府对于disadvantaged school有新的额外拨款,但是这个额外拨款的数量非常少,大概是每个学生500多刀,占公立学校单位学生人头花费总量的5%都不到。

相反,前面的研究报告说,有资格拿到这个额外拨款的学校如果要提升low SES学生的成绩到国家的平均水平,需要花现在单位学生人头上平均国家投入的2-3倍才有可能。

现在工党和联盟党对此都没啥说法,也没啥具体的长期对策,反正就是妥协加上蒙混。。。     。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11 07: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精品文章! 这两天严重缺分中, 不过这个不欠白条说不过去了.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11 07: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Ian 于 2010-8-9 14:49 发表
个人以为全精英学校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政绩工程,仅仅是维持了公立教育的一些表面风光,事实上加剧了公校内部的分化,变相把不少人推向私校。而现在精英学校补习教育一定程度上的畸形发展,把更多人推向私校。公校两极分化,悉 ...


lan 同学也特别有见解, 每次你的帖子都让我学到东西, 佩服一下.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11 07: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虽然没有研究过这里的教育制度,但是作为一个家长,为孩子今后学习考虑一般都是这样想的:
1.能花多少钱?
2.想让孩子学到什么?
对比公立和私立学校,我会更加偏重于私立,虽然由此会产生很大的经济负担。但是我无法接受这里很多公立小学的教学。我家对面就是个有100多年历史的公立小学,但是我们已经放弃,理由就是他们没有让人信服的教育.尤其对于我们这些技术移民来说,教育是让我们有机会走出国门,我们当然非常重视能学到什么。至于私立,家长支付了更多的钱,那么理所当然希望获得额外的高质量教育,如果私立拿了钱也做不到,那么他们自然无法生存。如果公立能够有私立的教育质量,那么私立也很难真正的普及化。

澳洲公立系统应该好好研究自己的教育内容,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的教材体系,而不是让每个小学自己来,弄的教育质量差距那么多。至于说去公立的学生很多是低SES的,那么我想很多有名的公校的房价是高到离谱吧,那么请问是谁在那里居住呢?低收入家庭造成孩子文化水平不好是个社会现象,不是光在澳洲有的,这个同家庭背景非常重要.如果家长是重视教育的,他们会自己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机会.这里低收入能够获得很多国家的补贴,你说能真的有多穷?除非真的是把钱都花在自己享乐上去了.我认识的本地鬼佬家庭,妈妈不工作,爸爸4万多.2个孩子,一个在读书了.这样的家庭基本可以获得政府大部分的福利吧.,他们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虽然送的是公立学校,但是平时自己会在家里认真监督孩子读书.他们家里有着50寸的LCD电视机,房子有270度的VIEW,人家就是自己辛苦工作,节约下来的.

对于国家对私立学校的拨款,我觉得可以给予专项用途,比如增加奖学金,用于接纳低收入家庭的优秀孩子.不过话说回来,就算这些孩子真的去私立学校免费读书,他们获得的不仅仅是教育,他们更加要面对如何面对富有家庭的孩子,这个其实会更加的影响他们的身心发育.我们虽然想把孩子送去读私立,但是却非常担心孩子将来会无法面对一些来自富人家庭的攀比,因为我们只是普通工薪家庭,送孩子去私立的仅仅出于学习.
我非常痛恨所有的补习班,他们的存在是对现有教育体系的一个严重讽刺.我也非常同意IAN同学提出的精英学校其实就是维护了公立教育的面子,但是结果就是:分裂了公校的体制,内部打造3.6.9等.

最后补充,我不是选举人,所以无法用我的票来说话,但是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感受.简单一句就是公立并没有少受到国家补贴,但是钱不知道用那里去了.公立教育质量不提高,私立现象会更加普遍,就算家长送不起私立,但是这些钱一样会用在补习班.

[ 本帖最后由 suel 于 2010-8-11 05:5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patrickzhu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11 09: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uJu 于 2010-8-11 07:31 发表
lan 同学也特别有见解, 每次你的帖子都让我学到东西, 佩服一下.

同意。ian同学很了解这里的教育情况的。
希望ian同学有更多的发言。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特殊贡献奖章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10-8-11 09:0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的帖子

此文章由 黑山老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黑山老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同意。当初NSW推出精英学校的大环境是这样的:
那时候只有几个老牌精英:James ruth,North Sydney boys, North Sydney Girls等。一只手可以数过来。
公立学校大多教育水平比不过同区的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大量学生流向这些私校和教会学校。
省政府非常难堪,有没有好的办法提高教学质量。于是出此下策,把大量的公立学校变成精英学校。
结果就是,精英学校得利,普通学校遭殃。差的越来越差,好的越来越好。
Happy Wife = Happy Life

发表于 2010-8-11 10:0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到上次那本OUTLIER 的书

此文章由 chatch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atch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就美国的数据看,不同SES学生间的学业差距,更多是在假期造成的!说明还是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影响大于学校。
但澳洲公立学校制度在很多方面是“国营企业”“大锅饭”的感觉,校长没有人权,财权,也不对家长负责,这个是最大的毛病。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11 11: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黑山老妖 于 2010-8-11 09:09 发表
很同意。当初NSW推出精英学校的大环境是这样的:
那时候只有几个老牌精英:James ruth,North Sydney boys, North Sydney Girls等。一只手可以数过来。
公立学校大多教育水平比不过同区的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大量学生流向 ...


谢谢老妖的补充。
现在来看今年前自由联盟党议员Ross Cameron的文章就很有意义了。

新南威尔士州的普通公立学校是在公共政策里还没有改革的的一块。My School网站的出现代表了现任政府(Rudd/Gillard时代)的第一个重大的成功的改革,也代表了工党对于工会几十年来对亟需改革的教育方面的阻扰的修正。

教育是一块充满了神秘和既得利益的领域,对我们来说几乎无法相互告诉对方其真相。冒着不公平责难教师们的危险,我也来说几句。

新南威尔士州的教育体系有五个截然不同的的部分:
-公立精英中学
-顶尖私立学校
-其他私立学校(英国圣公会,穆斯林和其他宗教和非宗教)
-天主教会学校
-公立普通中学

教育主管机关以其影响力来排的话有:
-州教育部
-州教育工会
-联邦教育部(负责教育拨款和考试)
-校长
-老师
-家长

现在所有的努力方向应该集中在提升公立普通中学的教学环境上面。

从“消费者的价值”的观点来看,公立精英中学是在整个食物链的顶端 。上精英中学不需要花很多钱,也不需要家长们过多的参与,是一个最残酷的独特模式。

几乎所有的精英中学的学生都是来澳第一代移民的子女,主要是来自于东亚和南亚次大陆。这些聪明孩子的聪明父母们很快的就领悟到了应该在那个方向上使劲。花费几千澳币的钱在小学阶段的补习班里,他们就可以避免要花可能50倍之多的钱去求得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和他们想让他们的孩子去的那种同龄好学生的环境(指上昂贵的私校)。

从结果来看,这个钱花的很值。英国裔的澳洲人(Anglo Australians)要么太笨要么就是太自大而没法对他们子女的未来做出相同的努力和承诺。

新南威尔士州的公立精英中学制度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有过两次大的发展,这是作为日益严重的学生从公立系统流失到私立系统的风气的应对措施 – 当时在新南威尔士州这样的现象比其他各州都要严重。 州教育部扩展了精英选拔的范围 – 从纯粹的学术和农业学校扩大到了在体育,科技和表现艺术方面有出色表现的学校。这个改革在培育出色的公立学校上得到了巨大的成功,吸引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教师和创造出了一个正面积极的同龄人竞争压力的学校环境。

公立学校的问题总体来说一直是一个文化的真空。非公立学校能够通过一致的宗教,道德和社区文化认同自己。而公立系统在缺乏特定选拔的情况下,仍然庇护在包容宽容的概念之下,因此就缺少对于家长教师和学生承诺的动力。

作为结果,公立学校的文化真空已经被有行为问题的学生和保守的不参与学校互动的家长们填补 – 这个问题在公立精英中学和私立学校吸取了大部分天资聪颖和勤奋好学的学生之后日益恶化。所谓“comprehensive school”失去了学生行为榜样。一个公立高中的校长对我坦白说,他说面对的困难在于,当学生在被公开授予学业成就奖之后他在学校操场上被同学嘲笑和欺负的现象。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业成绩和总体学校纪律就一起堕落了。很多郊区的普通公立中学没有有效的手段对付长期存在的学生行为偏差,这些学校已经成为了故事梗概里的一个章节了。欺凌、虐待、教师员工的高流动率、教室纪律差、破坏公物和校园暴力的泛滥淹没了整个教育系统。

教师成了纯粹的孩子的看护者,忍受着他们所恨的工作,绝望地试图为少数真正想要学习的孩子做些事情。只有有限的政府财政拨款,没有学校社区的支持,没有钱投入到新的教学方案里去。

全制的公立小学经常缺少男性教师。低报酬、低职业奖励的预期、在低信任度文化里的性骚乱指控的风险、和教师工会里的激进女权主义,这些产生了一个对男性极度不友好的环境。缺乏强壮的爱好体育的男老师对于男孩的教育是一个灾难。教育工会对一切可能对其不利的事务极度敏感,采取了反抗任何形式的对老师和学校表现的问责的策略,反对扩大校长的职权而让其领导的学校脱颖而出的做法。大部分校长无法选择他们自己的员工和培养他们自己的道德文化,而只能忍受州教育部的直接人事任命。

教师工会已经在维持一种“受害者文化”,每一个问题的回答都是“更多的拨款”,把他们所有的创造性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政治运动,而这样的运动就是为大部分(不是全部)远郊的全制公立学校(outer-suburban comprehensive public school)的糟糕表现提供保护伞。

然而还是有着希望。所有的研究显示最强的对抗黑暗力量的稳定因素是,要有一个令人鼓舞的校长。我已经目睹了非精英中学吸引各个阶层的学生(包括低收入的区),自豪、激情、礼貌和学习这些特性总是围绕着一个鼓舞人心的校长。。。

My School网站,针对家长自主权和参与度的走出了出色的第一步。它让表现出色的公立学校得到他们应该得到信用,并且能够在昂贵的私立学校的自满氛围里脱颖而出。

My School网站应该进一步扩展包括:教师缺勤的数字,教师员工的流动率,因为压力而休假的教师数字,离职教师和教育部打官司的数字,体罚的数字,男老师和女老师的比例,学校委员会和家长/公民协会运作的有效性。

现在必须有真正的改革,让教育预算的授权和政策自主权从教育部下发到到校长手里,让职业奖励的机会和更多的金钱投入到我们亟需维持的优秀教师上去。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11 11: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hatchat 于 2010-8-11 10:08 发表
就美国的数据看,不同SES学生间的学业差距,更多是在假期造成的!说明还是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影响大于学校。
但澳洲公立学校制度在很多方面是“国营企业”“大锅饭”的感觉,校长没有人权,财权,也不对家长负责,这个是最大的毛病。 ...

Outlier里提到美国的例子,作者说富人阶级和穷人阶级在学业成就和其他社会活动上表现的差距的另类分水岭就是HOLIDAY,富人阶层的孩子在假期里在继续学习(不是单指在academic上的学习,而是指全面的学习),而穷人阶层的孩子在假期里大部分属于idle状态(你也可以理解成一种无所事事),结果在数十年的学校生涯里,产生了巨大的差异。
这是很有趣的观察,结论虽然不全面,但是也是一个方面。

另外我同意chatchat说的,校长(包括家长委员会)的人事权和财政权的确是一个改革方向,逐步的放权对于公立学校至关重要,工党和联盟党在这次的大选里都对此有了承诺,这是一件大好事。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0-8-11 11:23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11 12: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再来说说联邦拨款对于残疾学生的情况。

最近NSW议会否决了私立学校组织要求政府给予私立学校里残疾学生更多的额外拨款的要求。

长久以来,私立学校一直认为对比于公立学校,政府对于私立学校里残疾学生的特别拨款是under-funded。

但是在NSW议会的报告里说,有广泛的证据表明政府对于NSW公立学校里残疾学生的拨款不够,应该大幅增加才是。

这里的残疾学生包括了身体残疾和有学习障碍的学生(SWD – student with disabilities).

和私立学校集团的诉求相反,事实是,NSW的私立学校目前得到的对残疾学生的拨款远大于公立学校。2008年的数据是,NSW私立学校在残疾学生上得到的额外拨款要比公立学校高26%-38%。具体数字是,NSW天主教会学校是每个残疾学生平均24680刀,比公立学校多23%。私立学校每个残疾学生35800刀,比公立学校要高80%。

私立学校声称他们是under-funding是不正确的。因为他们只考虑了对每个残疾学生的直接额外拨款数字,而忽视了实际上对私校每个残疾学生间接的特别拨款。主要原因在于,现在对于私立学校的拨款数字是基于公立学校每个学生花费的数字来计算的,其中已经包括了花在残疾学生上的费用。

公立学校有着比私校高得多的残疾学生比例(在NSW是5.9% 对3.5%),理应会产生更高的花费。而私立学校在即便有着比公立更小比例的残疾学生人数反而得到了更多的特别拨款,这就为私校用这些针对残疾学生的多余拨款转到其他私校的其他学生身上。简单的说,这些拨款就是给了私校“两笔钱”。

现在政府对私校的拨款制度包含了让私立学校限制残疾学生入学的诱因。残疾学生的私校入学人数比例越低(也就是公立学校的残疾学生越高,政府的给每个学生的计算数字就越大),给他们的额外拨款数字越大,或者转到其他非残疾学生的数字越大。是这样的和公立学校残疾学生费用的链接造成了现在的状况 – 那就是在鼓励私立学校不要招收更多的残疾学生(有一定的小比例就行)。

现行拨款制度里另一个荒谬之处是,在NSW最富裕私校里的残疾学生收到了NSW政府最高数字的额外拨款,而那些在最落后私校里的残疾学生反而收到了最低水平的额外拨款。

所以NSW议会拒绝私校的要求看起来就很有理由了。

同时,如果要有改革的话,那么为了避免继续给私校“双重补贴”的现状,公立学校残疾学生的花费应该从公立学校学生平均花费的计算中剔除,因为私校拿的钱是基于这个计算而来的。

发表于 2010-8-12 15: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uJu 于 2010-8-11 07:31 发表


lan 同学也特别有见解, 每次你的帖子都让我学到东西, 佩服一下.


谢谢鼓励。我更喜欢翔实严整的帖子,那才是学习啊。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16 14: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今天SMH的报道,再次凸显了对于education funding的政策问题会是个左右marginal seat选区的重要因素。

This story was found at: http://www.smh.com.au/national/e ... 20100815-1257k.html

Julia Gillard总理曾经是个对霍华德政府260亿的私校教育拨款政策的激烈反对者,现在好像已经屈服于来自天主教会学校和私立学校游说的压力了。

她的立场反映了新的政治现实,那就是威胁改革对私立学校的拨款政策会左右边缘选区的选情。

大选活动以来的三周里,因为天主教会学校和私立学校强有力的游说活动,Gillard总理已经答应延长现有对私校的拨款模式到2013年底,虽然她曾经说过在2012年之后要冻结现有的拨款模式。

这个被澳洲教师工会认为是权宜之计的妥协决定,将在选举之后延迟先前Gillard已经认定的要改革联邦政府教育拨款模式的任何行动。

但是Gillard强调这个决定的现实性,她说这将确定学校拨款,暂时搁置由独立第三方所做的拨款政策的审核结果。

在2000年9月,Gillard告诉国会说,霍华德政府新的拨款模式有很大的问题。她质疑当时政府坚持的对私立学校额外拨款是提供了选择。她说,这个模式其实是在“制造一个最富阶层有最多选择的教育市场”。

她当时说:“这不是一个真正的选择,我们工党认为,如果你真正地要选择,那么你一定要支持一个恰当的对私立和公立系统学校的拨款是基于实际需要的做法。”

后来,当Mark Latham 2004年威胁要从私立学校拿走拨款并当年输掉了选举的时候,工党再也没有勇气去挑战被联邦教育部认定是在保护拨款政策里的不平等现象了。

在2007年选举之前,陆克文大唱霍华德的颂歌 – 他说他将不会从私校拨款里少给一分钱。然而陆克文政府不能忽视在一份政府内部审核里认定的SES拨款模式的不公平性。

这个基于SES拨款模式于2001年引入,使用人口普查的数据来衡量基于居住地的学生家庭富裕程度,由此作为指导来进行教育拨款。学校拿到的拨款不会因为收取学费或者是因为有家长捐助的财富而有所降低。

受前任教育部长Julie Bishop的委托,2006年12月教育部完成了拨款政策的审核工作。但是报告没有被公开和采纳,即使在2007年11月工党上台以后,政府也拒绝公开相关的文件。

澳洲Herald报业在2008年初得到了这份报告并公布在网上,当时的教育部长Gillard发誓说要改革SES拨款模式。

这份分析报告已经认定要改革超过半数的天主教会学校的拨款安排,因为他们在SES模式下得到了超过其应得的拨款。

报告说现有的拨款模式“进一步地维持了历史上拨款分配的不公平性”,大概有27亿刀的拨款是多给了私校系统。

霍华德政府的“no-losers”政策已经确保了即使在非公立学校的SES值已经提高由此应该少给教育拨款的情况下,他们也不会少拿一分钱拨款。

继续增加给私立学校拨款额政策对于Gillard政府政治上的压力,在天主教会教育系统要求拨款保证的游说下,已经很明显了。天主教会系统欢迎联盟党关于锁定拨款的许诺并要求工党给予相似的保证。注意到当今年4月Gillard宣布第三方机构对拨款政策审核的时候,她说“没有一个学校会少拿一分钱”。

天主教会系统的Greg O’Kelly主教说,如果拨款被冻结那么天主教会学校的生存就受到了威胁。

即使一个对于私立学校家长们投票倾向里一个小小变动就可能会左右边缘选区的席位。

NSW绿党议员John Kaye说:“天主教会教育当局和私立学校游说集团已经很快的利用了这一弱点来取得自己的利益,而公立学校在竞赛里落在了后面。”

Kaye议员估计,在工党的Macquarie选区,只要0.3%的倒戈也就是270张票就能够变天,而在Robertson选区只要0.1%也就是90张票就能够席位易手。

澳洲基督教学校联盟的主席Stephen O'Doherty说,毫无疑问对学校的拨款问题的确左右着选票。工党要争取的是在边缘选区里那些送自己孩子去低学费有宗教信仰的私立学校的家长们。工党赢得2007年大选的其中一个因素是工党第一次在教育政策上改变自己不惹恼私立学校。

澳洲教育工会的主席Angelo Gavrielatos则说,现任政府屈服于私立学校的利益。

发表于 2010-8-16 15: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工党除了选票压力外,财政应该也有很大困难,据说现在私校生已经占在校中学生的45%以上了,换言之,可能有超过20%的公立教育经费省了下来,那部分由私校家长自己付了。完全取消补贴是不太可能,调整是应该的。不过保持现有模式也不是特别大的问题。

我认为工党政府目前适当保持私校补助计划,加大公共教育基础投资,加强学校管理和奖励,方向上是不错的。治国是調和鼎鼐,不一定要搞成大食堂。

如果某政府要中产及以上家庭额外交五千教育税,这政府一定会下台的。现在不少这样的家庭却愿意交两万多税后款去上私校,政府的补贴是吃小亏占大便宜。

问题是省下钱来做什么?当真把教育医疗推向市场,去充储备第一,让穷人去练什么功?

我认为自由党或霍华德时期教育方面的最主要问题不在于补贴私校,而是十一年对无论从中小学到大学的投资停滞,在补贴私校的同时,任由公校荒芜,没有负起一个现代政府应该负起的责任。

另一方面教师工会那一套我也并不认同。我觉得澳洲这样半社半资的教育和医疗体制比加拿大的社会主义制度可能更灵活也更有生命力。

我接受的原则就是,中等及以上收入的国民要承担多一点的社会责任,多一点付出,但也不是纯粹的无私奉献,可以享受相对好一点的服务,而给政府腾出一些财力去提高和改善基础公共服务。我认为这是一个双赢的处方,也是两党的中道和平衡,也有助于良性循环。

[ 本帖最后由 Ian 于 2010-8-16 15:1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23 收起 理由
JuJu + 5 well said!
bulaohu + 8 我很赞同
patrickzhu + 10 在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