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婚姻就是一纸对赌协议,不可预见。婚前唯一有用线索就是对方的父母和家庭 (2014-4-3) Hillwang · 自己做pest control的一点分享 (2019-1-20) sxfly1983
· 澳洲基础教育中的考试 - NAPLAN (2008-9-16) patrickzhu · 一个钢琴陪练爸的五年心得 (2018-3-5) lingjoy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9122|回复: 49

[全澳] 大脑发育过快,孩子得不偿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8 18: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HNNY9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NY9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JOHNNY90 于 2022-1-9 13:42 编辑

https://cn.wsj.com/articles/%E5%A4%A7%E8%84%91%E5%8F%91%E8%82%B2%E8%BF%87%E5%BF%AB-%E5%AD%A9%E5%AD%90%E5%BE%97%E4%B8%8D%E5%81%BF%E5%A4%B1-11640565938

大脑发育过快,孩子得不偿失

(本文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教授,也是《华尔街日报》Mind & Matter栏目的专栏作家。)

童年不良经历会加速孩子的成长,但同时也让儿童的大脑损失灵活性,而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可以带来明显的长期益处。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过去时常聊起“美国人爱问的那个问题。”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他的演讲足迹遍布全球,一遍遍地向听众们解释儿童的大脑是如何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当他来美国演讲时,听众席里肯定有人会问:“可是皮亚杰教授,我们怎么才能让孩子的大脑开发得更快呢?”

有的美国人觉得,大脑和认知能力发展得越快越好,如今看来,缺乏耐心的不只是美国人。放眼全球,中产阶级家长越来越舍得在孩子的教育上花钱,他们焦虑地追逐着儿童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里程碑,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为人父母的意义就在于加速孩子的成长,而且越快越好。在家长和政策制定者的推波助澜下,幼儿园变得越来越像小学。

然而一波新的研究显示,事实远非如此。如果童年过得慢一些、时间持续久一些、更滋养一些,反而可能是为成年做好准备的最佳方式。当然,培养成年人的技能也很重要,只是长大后若想过得好,一段幸福而漫长的童年时光便是开启这扇大门的一把钥匙。

1998年,凯撒永久医疗集团(Kaiser Permanente Medical)通过一系列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观察了“童年不良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简称ACE)对加州儿童成长产生的长期影响。童年不良经历包括身体或情感上的忽视及虐待、贫困、离异,以及家庭中的暴力、成瘾行为或是精神疾病。继这批最初的研究后,世界各地又出现了数百项类似研究。

不幸的是,童年不良经历事实上竟如此普遍:大约60%的美国儿童至少有过一种童年不良经历,而有过四种及以上童年不良经历的美国儿童大约有十分之一。虽然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儿童遭遇童年不良经历的风险最高,但无论哪个阶层或哪种家庭背景的孩子都未幸免。

这些早期不良经历会对成年后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有过多种童年不良经历的孩子长大后患焦虑症、抑郁症或出现成瘾行为的可能性更高,而且他们罹患癌症和心脏病的风险也更大。可是,你五岁那年目睹了一场枪击,怎么会让你在50岁时更容易得癌症?这些童年经历究竟是如何影响你今后的发展的?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童年不良经历似乎能加快身体发育。大量研究显示,生活压力大的儿童会更早进入青春期。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艾莉森·麦基(Allyson Mackey)及其同事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有着更多童年不良经历的儿童连换牙时间都会更早。这项研究已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然而,最重要的发育器官是大脑。麦基博士及其同事还在另一篇论文中研究了人类和动物身上的证据。他们推断,贫困、压力和其他不良经历似乎还会让孩子的大脑发育得过快。这篇新论文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 Reviews)杂志。

神经科学家告诉我们,最初大脑的“可塑性”要更强——更容易接受各种经验,也更善于学习。随着我们渐渐长大,大脑在变得愈加高效的同时,灵活性却在降低,我们更擅长完成任务,但却不善于探索,我们的行动变得更加高效,但从事新工作的能力却不如从前。

麦基及其同事着重研究了两种不同的脑部发育。一种是大脑物理特征的变化,如大脑皮层厚度或是神经元密度,另一种则是不同脑区彼此连接的方式。无论哪种情况,大脑发育的先后顺序都是一致的,尽管这一过程很复杂。例如在婴儿期,大脑会增厚,到了青春期就会变薄。研究人员发现,对家庭收入较低、并且从不良经历中体会到更大压力的孩子来说,其脑部发育顺序的推进速度也更快。

这篇论文还回顾了一些得出“反之亦然”效果的动物研究。如果动物幼仔的成长环境丰富多样,有很多不同的玩具和其他动物玩伴与之相伴,它们的脑部会发育得比较晚,但持续时间长,而且会在更长时间内保持更强的可塑性。麦基及其同事指出,不断重复的负面经历对大脑发育的加速效果或许最为明显,而更加多样化且不同寻常的正面经历可能更有利于大脑对学习新事物保持一种开放态度。

人类同样如此,良好的童年经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或许是因为它给孩子们营造了一种“可能性”。上过优质幼儿园的孩子在标准化学校测试中的表现通常不会比那些没上过优质幼儿园的孩子好太多。一开始这让决策者认为,学前教育的良好效果会随着孩子长大而逐渐消退。但事实上,这之中蕴含着巨大的“事后效应”,它在很久之后才会显现,它让我们看到,优秀的学前教育最终会提高成年后的收入水平及健康程度,还会帮助儿童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成年人。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因为它不仅向孩子们传授了学术技能,还让孩子们保留下那份“灵活性”,从而在他们面对始料未及的考验时,能够从容应对。

为什么压力与逆境让我们成长得更快,而丰富多变的顺境会让我们成长得更慢呢?最近一个颇有影响的观点认为,这个问题可以从生物学概念“生命史”中找到答案。一个动物的生命史涵盖了它的生存时长、它对幼仔投入的多少,以及幼仔成熟所需的时间。威廉·弗兰肯惠斯(Willem Frankenhuis)和丹尼尔·内特尔(Daniel Nettle)最近在《皇家学会哲学汇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对上述观点进行了评述。

漫长而缓慢的生命史往往与一个聪明的大脑相伴。最聪明的哺乳动物和鸟类,比如黑猩猩和乌鸦,也有一段极其漫长的童年,成年个体会投入大量精力来照顾幼仔。我们人类更是聪明,而我们的童年也尤其漫长,在照顾子女上的投入也尤为巨大。

不同物种有着不同的生命史,但同一个物种中,不同的动物个体或许也有着不同的生命史。有些个体成熟得更快,而有些的童年时光持续得更长。童年时期的经历会对个体的生命史产生影响。毕竟,小时候发生的事会告诉你,当你长大后,你会面对一个怎样的世界。

在资源稀缺,可以预见生活不易的现实下,“长得快,死得早”的生命史符合进化所需。这种情况下,学习大量知识未必有太多好处,幼仔不如尽快掌握几种实用的生存技巧。另一方面,在一个丰富多彩、彼此互助的世界,可以学的东西有很多,而且也有时间和资源来学习,因此,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灵活的头脑就更有价值。童年不良经历所预示的大概是今后的生活艰辛而短暂,而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会让将来拥有更多可能性。

听了以上这些,中产阶级父母再想起“美国人爱问的那个问题”时,应该不会再感到焦虑了。从某些方面说,抚养孩子最重要的“功课”其实是最容易的。比起精心设计一门特定课程,更重要的是爱你的孩子,为他们创造出学习和探索的空间。让童年过得慢一点、久一点或许会更好,至少如果你相信成年人的环境也会同样丰富多姿的话。

不过,人们在研究童年不良经历时发现,有太多孩子和家长根本没有他们需要的资源来支撑这样的童年。涉及政策问题时,最近的一些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无论是儿童税收抵免、育婴假,抑或提供优质学前教育,支持儿童才是确保我们能培养出新一代强健成年人的最佳方式。这些政策之所以有效果,似乎并不是因为它们让孩子成长得更快,而恰恰是因为能让孩子做孩子的时间更长。

(本文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教授,也是《华尔街日报》Mind & Matter栏目的专栏作家。)

https://club.ccmnn.com/266983-1.htm      《园丁与木匠》|一本彻底改变你育儿观的好书! 加 《孩子如何思考》 《孩子如何学习》

网密 um9g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1 收起 理由
axtle + 5 感谢分享
Natio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12-28 20: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tou19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tou19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居然付费了......

华人家庭大部分都是推波助澜型的....

发表于 2021-12-29 12: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udiy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udiy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k

发表于 2021-12-29 14: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HNNY9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NY9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tou1981 发表于 2021-12-28 21:16
你居然付费了......

华人家庭大部分都是推波助澜型的....

认同

发表于 2021-12-29 17: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onhop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onhop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拔苗助长?

发表于 2021-12-29 17: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忽然一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忽然一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烽烟交加 那里是我家
生于今天 仿佛带点抱憾
在不安中长大 在不足中长大
哪里会害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1-12-29 19: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是这么认为的:
小婴儿从出生到成人,大脑发育是一直持续的,所以小朋友尤其是中学以前的小朋友,最重要的事情是吃好饭,睡好觉,让大脑发育的更好点。这样成年后,才会有潜力。
一个自由玩耍的童年,肯定比刷题的童年更能促进大脑发育。现在都倒过来了,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开始辛苦了。。

发表于 2021-12-29 20: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IGO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IGO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高普尼克也是《园丁与木匠》一书的作者。在书中她从进化生物学比较系统的阐述了儿童的成长规律,特别是一个漫长童年的重要性。有兴趣的可以找来读读。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dondon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12-29 23: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errymel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errymel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到【长得快,死得早】这句话,吓坏了
我觉得如果可以活得久一点比啥都强

发表于 2021-12-29 23: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olul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olul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的确看过一些揠苗助长的孩子看起来压力大,也更早熟,更早谈恋爱还会骗父母

发表于 2021-12-30 08: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otlra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otlra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所以, 小孩子越蠢越好。

如果各位家长也这样认可这个理论的话,我替那位心理学教授表示感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12-30 09: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蓬蒿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蓬蒿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激励促进和一味拔苗助长还是有区别的吧。

发表于 2021-12-30 12: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osally574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osally574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xiaosally5749 于 2021-12-30 13:56 编辑

美国加油!!!!!

让小孩“上学” 本身就是反天性反人类的。。还让学“数学” 。。 不能忍,这是在搞 种族灭绝。。。

发表于 2021-12-31 04: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水月境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水月境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早熟看怎么定义了。
对人情世故,对自己需要什么都能把握的很好。比同龄人更加成熟的孩子,将来生活一定不会差。

发表于 2022-1-1 10: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yo201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yo201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otlrac 发表于 2021-12-30 08:28
所以, 小孩子越蠢越好。

如果各位家长也这样认可这个理论的话,我替那位心理学教授表示感谢。


Good thinking.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2-1-1 11: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otlrac 发表于 2021-12-30 09:28
所以, 小孩子越蠢越好。

如果各位家长也这样认可这个理论的话,我替那位心理学教授表示感谢。


我不觉得原文的意思是孩子越蠢越好。
意思应该是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更能促进孩子大脑发育。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2-1-1 11: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ondon 于 2022-1-1 13:13 编辑

大脑具体怎么发育的,我不是行家。但是我认为那些过早训练的技能,比如加法,阅读。并不是大脑发育的主因。甚至如果过早过度训练这些技能会阻止大脑发育。

大脑发育主因应该还是属于物体层面的,比如好的营养,休息,睡眠,良好健康的心理,爱,少压力等等。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快乐童年越长,越有利于大脑发育的原因。

发表于 2022-1-1 11: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myo(∩_∩)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myo(∩_∩)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脑的发育3-5岁基本就完成了。上学前让孩子拼命玩就行了。多做一些益智游戏。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2-1-1 12: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ondon 于 2022-1-1 13:02 编辑
amyo(∩_∩)o 发表于 2022-1-1 12:57
大脑的发育3-5岁基本就完成了。上学前让孩子拼命玩就行了。多做一些益智游戏。 ...


大脑的发育一直到成人,到人不长身体的时候才完成。只要人长身体就有细胞分裂,大脑就会发育,不止大脑其他脏器都在发育。。。
小朋友头跟成年人的头相比还是小不少的,说明脑细胞没成年人多呀。

当然后期发育比较慢而已。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2-1-1 12: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ondon 于 2022-1-1 13:30 编辑

好的大脑好比好的武器,如果不能更好运用这个武器,也是很难有所成就的。
培养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好好的运用这个武器。

所以教育应该是积极鼓励孩子主动探索,自律好的习惯为主。
在一个跟鸡生蛋和蛋生鸡的道理差不多。好的大脑自然去探索有趣的东西,在一定方面又能刺激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当然现实生活中要复杂很多,家庭教育,财务环境,考试升学,。很难顺其自然的让孩子大脑发育处在一个最优的阶段。也是很难去衡量。。

小朋友在中学前最好还是应该无忧无虑的玩耍的,中学后在慢慢加码。。

发表于 2022-1-1 21: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ch02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ch02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的教育质量是对大脑开发过度还是放任过度呢?快五年级的娃好像对乘法交换律很分配律还没有牢固掌握,看完这篇文章是不是可以用下精神胜利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1-1 22: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ll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ll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otlrac 发表于 2021-12-30 09:28
所以, 小孩子越蠢越好。

如果各位家长也这样认可这个理论的话,我替那位心理学教授表示感谢。

爱因斯坦9岁话还说不清楚,爱因斯坦的父亲在他小学开家长会时校长语重心长的跟他说:“你的孩子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不会成功,因此也无前途可谈。”

发表于 2022-1-1 22: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yl42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yl42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遗传学家说 你把我当空气?!

发表于 2022-1-1 22: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chun20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chun20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嗯嗯

发表于 2022-1-2 00: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拙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拙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逆境让孩子成熟更快倒是符合观经验的, 比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也是生存的需要吧

发表于 2022-1-2 07: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abyking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abyking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点读不懂这篇文章,文章说的到底是是贫穷、离异、家庭不幸导致大脑发育过快?还是推娃导致大脑发育过快呢?按理说这是两个不同的群体,前者是低收入群体,后者更有可能是高收入群体?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1-2 07: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ack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ack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种理念的东西,都是从事后倒推推测。其实如果需要,各种例子都有,既有学得早后面发展不好的,也有学得早后面发展很好的。同样也有学得晚后面发展不好的,也有学得晚后面发展好的,取哪些例子完全看主观需要推行什么理念。还是那句好话,没有完美东西,每套方案都有利有弊,自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好。就像每个足球教练都有一套自己的理念,说起来都是有理有据,头头是道,但是要是球队老输球,根本没人在乎你的什么理念。大家都很现实,只要能赢球,随意一套套,不能赢球就换教练,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发表于 2022-1-2 08: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ack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ack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ndon 发表于 2021-12-29 19:24
我是这么认为的:
小婴儿从出生到成人,大脑发育是一直持续的,所以小朋友尤其是中学以前的小朋友,最重要 ...

改天某个著名基因学家发表重大发现,大部分个体发展都是基因里写好的,后天发展影响不大。

发表于 2022-1-2 08: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ack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ack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abyking11 发表于 2022-1-2 07:34
有点读不懂这篇文章,文章说的到底是是贫穷、离异、家庭不幸导致大脑发育过快?还是推娃导致大脑发育过快呢 ...

不能说得太明白,如果成功了是理念好,不成功是执行出了问题,大概都是这种模式。

发表于 2022-1-2 08: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碧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碧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忽然一周 发表于 2021-12-29 18:55
烽烟交加 那里是我家
生于今天 仿佛带点抱憾
在不安中长大 在不足中长大

什么歌?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