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兄弟:
同组的还有2个同学,都是另一个班的(我们专业一共2个班),都是男生, 姓开头都是H, 都是上海人,就叫大H和小H吧. 后来一问,都是有不同的门道,才有这个机会的,哈哈.
大H, 是另一班的班长,当年高考上海前10名, 乃一神人, 功课很好,人也不错,全面发展,尤其擅长踢足球, 因为我大一刚进来也是班长,所以很熟.大学毕业后,大H直接去了美国继续深造,以后也失去了联系. 大H, 不知道你现在还好吗?希望你现在,在和你老婆(希望还是小D)回忆大学生活的时候,仍能记得我们曾经在一起走过的那一段难忘的日子.
小H, 平时沉默寡言,成绩也不错,平时交流不多,擅长编程.毕业后聚会时见过一次,也是一直从事技术行业,是个老实人.做课题的时候,我们都把最重的编程的任务交给他.做,哈哈..小H, 几年前见面的时候,你还是单身一人,希望你现在已经成家,过着你想要得生活.希望回上海的时候,还有机会见面叙叙旧.也希望你不要记恨做课题的时候,我和大H欺负你哦.
插一段:
我们的导师,是上海微型计算机协会的理事长,我们的课题是在外面的一个公司做的,公司的一个合伙人老总是他的朋友.第一天把我们3人带到公司后,他就撒手不管了.
这个公司,是一个多媒体的制作公司,主要为上海各大电视台和广告公司作多媒体片头和动画.公司用的,是清一色的SGI工作站, 再加上各种图像编辑软件, SONY Betacam后期编辑机(和电视台用的一样的). 要知道,90年代中期,pc都还是486时代,我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穷学生,可是觉得老鼠调进米缸里面的.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UNIX, 虽然最后也只学了个皮毛.
那个时候,公司不大,有2个办公地方(后来才知道,是因为有2个老总),主要的那个,也是我后来一直去的,座落在陕西路的一座老式洋房的底楼,人也没几个.2个老总,2个做技术的(也是后来我的2个师傅), 3个销售,还有一个行政,一个财务. 后来,公司越来越大,搬了好几个地方,现在应该也是上海滩数一数二的多媒体制作公司了吧.
第一天报道,我们导师认识的老总(就叫他L吧), 接待我们的.简单介绍了下情况,说我们愿意,可以天天来,包一顿中饭,每个月给300作为补贴.我差点把下巴笑掉下来,心想,真是瞎猫撞倒死耗子了,不光有工作站玩,还有钱拿.哈哈.
第一天,还谈了谈老总L 眼中的3个小课题,让我们自己选.经过”激烈”讨论,一致决定,小H接编程为主的课题,我做纯多媒体制作的课题,大H居中,做一个2者兼顾的.其实,最后我大部分时间都帮2个师傅做他们的事情,写论文的时候,随便找了个师傅的作品,大谈技巧制作,自己都觉得没什么东西和技术含量.可笑的是,最后论文答辩的时候,我们3个全是A, 大概这在其他的课题组里面也是罕见的.其中的原因,我想一半是系主任的牌子在那,还有一半是听答辩的人没人懂我们到底在做什么.回想起来,真是很爽,先进的机器玩到了,工资也拿到了,论文的结果也很好,什么都没耽误,哈哈.
2个老板:
这家公司,有2个老板.大老板Z, 年少得志, 父亲是市里的高官,也是凭他父亲的关系,从香港拉来的投资成立的这个公司.平时Z总是西装笔挺,头发铮亮,一副大老板的样子.Z主要的工作,是拉关系,找客户. Z 人不错,也是我们一个学校毕业的,大师兄,所以对我们几个很客气,也很照顾,但是我们具体课题的事情,他基本不管.另一个老板L., 一看就是技术出身, 打扮朴素,说话甚至有点木讷,负责技术, 是我2个师傅的直接老板,. 平时经常呆在另一个在中山南路的办公室.我们的课题也是他负责,最后还作为评审,参加了我们的论文答辩.2个老板,风格完全不同,后来我们才知道,这2个老板那个时候其实也只是合作关系,彼此谁都不服谁,也有矛盾,在我们课题结束没多久,也各自拉了一票人马,分道扬镳了.L 的公司,后来好像也做的不怎么地。
[ 本帖最后由 frankielynna 于 2009-9-10 22:4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