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老朱进军面食之 - 葱油饼 & 芝麻饼 (2008-11-16) patrickzhu · 新加坡游记(160楼新加坡的天气) (2009-11-4) 蒲公英
· 王思涵小朋友过春节 (2007-2-20) poloand · 回复”儿子的一些经验教训“一帖,谈谈我对孩子阅读、兴趣班、成功等的一些看法 (2014-1-30) JuliaTun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7670|回复: 62

[NSW] Parramatta12岁男孩步行20公里求学Sydney Grammar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 21: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on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on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fiony 于 2021-3-3 11:04 编辑

好吧,我承认标题党了。但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近两百年前。

1832年,Parramatta还没有高中,12岁的James Martin为了求学悉尼最好的中学,又不愿让作马夫的父亲为难,步行20公里从Parramatta走到Sydney Grammar。父母担心路上有劫匪,但是他说“劫匪抢代数几何书干什么用呢?”


30年后,这个12岁的男孩,担任了新州总检察长,后来连任三届新州州长,从州长退休后,又担任了新州首席大法官。

1892年,在他去世后6年,以他命名的Martin Place正式开放。

2020年11月,为了纪念他的这段求学经历,一个等高的真人铜像在Martin Place揭幕。


今天无意中路过,感慨一下悉尼人民还是有注重教育的优良传统的。在Martin Place商业气息这么浓的地方,有这样一个艰苦求学的故事,也算是铜臭中的一股清流吧!




再感慨一下,这其实是一个1岁跟随父母来到悉尼的爱尔兰移民的澳洲梦的案例。徒步上学只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https://lysicratesfoundation.org.au/james-martin/
He would walk to school every day until the family moved to Sydney. Yes, it was every bit of 13 miles and he was only 12 years old, but had they forgotten he’d not have the road to himself? Bushrangers? But father, mother, what would a bushranger want with books on algebra or arithmetic?

He walked, he hitched rides, he slept overnight at school, and he walked again. His parents made sacrifices to pay for his schoolbooks and uniforms. His fees were paid by friends.


https://greekcitytimes.com/2020/ ... ation-james-martin/
Martin went on to become a journalist, editor, Attorney-General of NSW, Chief Justice of NSW and Premier of NSW three times- the only person to have ever held all three positions.


https://www.dpie.nsw.gov.au/news ... tin-honour-unveiled
The son of a horse groom from Parramatta, the young James Martin famously did whatever it took to get an education at what would later become Sydney Grammar, including even walking and hitching the 20km from home to school because his family couldn’t afford to live nearby.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8积分 +26 收起 理由
donner + 2 感谢分享
SYDTUTU + 4 感谢分享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3-1 21: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mzhl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mzhl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文章意思是说明天步行上学来回40公里?咳咳,马拉松也就是42公里

发表于 2021-3-1 21: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on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on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mzhli 发表于 2021-3-1 21:42
文章意思是说明天步行上学来回40公里?咳咳,马拉松也就是42公里
He walked, he hitched rides, he slept overnight at school, and he walked again. His parents made sacrifices to pay for his schoolbooks and uniforms. His fees were paid by friends.


应该没有那么夸张,也有搭便车(应该是马车),晚上可能住在学校。

发表于 2021-3-1 21:4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zkids20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zkids20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应该是寄宿,有提到sleep overnight

一个人坚毅乐观的个性,会为他吸引众多的朋友和支持者

发表于 2021-3-1 21: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urpleligh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urpleligh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应该是单程二十公里,然后隔一晚在学校睡一夜.这样每天其实总共也就二十公里.

话说前两年微信运动,咱每天两万多步 好像也是二十公里

发表于 2021-3-1 21: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quariu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quariu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小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3-1 21: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on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on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zkids2011 发表于 2021-3-1 21:46
应该是寄宿,有提到sleep overnight

一个人坚毅乐观的个性,会为他吸引众多的朋友和支持者 ...

感觉Martin place商业气息那么重的地方,有这么一个艰苦求学的铜像,也算是铜臭中的一股清流吧!

发表于 2021-3-1 22: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途中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途中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奇那个时候报考SG是否需要推荐信?他住parramatta,离Kings岂不更近,难道那个时候SG学术的名声就高于Kings?

发表于 2021-3-1 22: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on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on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途中 发表于 2021-3-1 22:24
好奇那个时候报考SG是否需要推荐信?他住parramatta,离Kings岂不更近,难道那个时候SG学术的名声就高于King ...

Sydney grammar的前身是Sydney college,1830年成立。 Kings两年后才成立,估计Martin他爹还是觉得城里的学校更好些,对新开的Kings不太放心。

In 1830, Sydney College was founded. Sir Francis Forbes, Chief Justice, became President of the College and laid the foundation stone of the present building in College Street on the 26 January 1830.

While the opening of The King's School on 13 February 1832 started somewhat inauspiciously with just three young boys in attendance, numbers quickly grew and by the end of the year, with numbers approaching a hundred, accommodation at the rented premises - now known as Harrisford in George Street Parramatta, was already stretched.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途中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3-1 23:0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ffight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ffight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00年前,sg就是最好的学校了啊,厉害

发表于 2021-3-1 23: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SD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SD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你的parramatta可以改一下拼写吗 看着有点不一样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fiony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3-1 23: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on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on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SDS 发表于 2021-3-1 23:19
楼主你的parramatta可以改一下拼写吗 看着有点不一样

抱歉,这下应该记住了正确的拼法

发表于 2021-3-1 23: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ngn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ngn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励志。

发表于 2021-3-1 23: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on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on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iony 发表于 2021-3-1 23:38
抱歉,这下应该记住了正确的拼法

Parramatta也是历史悠久啊!

Parramatta was founded in 1788, the same year as Sydney. As such, Parramatta is the second oldest city in Australia, being only 10 months younger than Sydney.

The Darug people who lived in the area before European settlement regarded the area as rich in food from the river and forests. They called the area Baramada or Burramatta ('Parramatta') which means "head of waters", "the place where the eels lie down" or "eel waters". To this day many eels and other sea creatures are attracted to nutrients that are concentrated where the saltwater of Port Jackson meets the freshwater of the Parramatta River.

发表于 2021-3-1 23: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白雲山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白雲山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为何不坐飞机?

发表于 2021-3-2 02: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1943194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1943194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可贵的学习精神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3-2 03: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aa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aa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穿越时空的求学者

发表于 2021-3-2 03: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aa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aa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21-3-2 03: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aa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aa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志者事竟成

发表于 2021-3-2 05: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远飞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远飞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初中上了四年,每天来回走十公里,风雨无阻!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Pippa + 1 偶对你的景仰如滔滔江水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3-2 06: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bbie201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bbie201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白雲山民 发表于 2021-3-1 22:59
为何不坐飞机?

没降落伞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白雲山民 + 5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3-2 07: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远飞 发表于 2021-3-2 05:55
我初中上了四年,每天来回走十公里,风雨无阻!

太厉害了坚持了四年

发表于 2021-3-2 07: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on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on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远飞 发表于 2021-3-2 05:55
我初中上了四年,每天来回走十公里,风雨无阻!

我们初中也有差不多的一个同学。到初二的时候,运动会所有径赛冠军拿了个遍,纪录多年无人打破。

退役斑竹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1-3-2 07: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明河素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明河素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还是很励志的

发表于 2021-3-2 07: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on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on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iony 发表于 2021-3-1 23:43
Parramatta也是历史悠久啊!

Parramatta was founded in 1788, the same year as Sydney. As such, Parr ...

Parramatta也有同样的一个铜像,之前在Smith street,后来应该搬到Parramatta CBD去了。改天去参观一下。

https://www.cityofparramatta.nsw ... ficant-local-figure

发表于 2021-3-2 07: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忽然觉得很感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3-2 07: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ppyhero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ppyhero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21-3-2 08: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远飞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远飞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al 发表于 2021-3-2 07:27
太厉害了坚持了四年

没办法,要上学,不过我觉得那时很开心啊,没觉得累。从小一直到高中没去过医院,

发表于 2021-3-2 08: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guan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guan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ffighter 发表于 2021-3-1 22:07
200年前,sg就是最好的学校了啊,厉害

貌似一直都是悉尼最好,直到90年代才被JR取代。

发表于 2021-3-2 08:1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远飞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远飞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iony 发表于 2021-3-2 07:35
我们初中也有差不多的一个同学。到初二的时候,运动会所有径赛冠军拿了个遍,纪录多年无人打破。 ...

我冠军不敢说,奖牌无数,哈哈。踢足球我能踢一天不累。然后上班以后身体就不行了,一天比一天差。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