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响应号召,烘焙甜蜜的11月,意大利番茄面包和 提拉米苏 (2007-11-2) hattie · 美丽请别忽略细节保养系列——心得之:护唇篇 + 护脖颈篇 (整理完毕) (2009-3-22) Tiger_Karen
· 木瓜的诱惑 (2007-4-29) bluesummer · 我的搬家经历——忆我的澳洲生活(全文终)11/05/08 (2008-4-30) rb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0630|回复: 72

[行情讨论] 11月了我们再来谈谈房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11 17: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syrsy64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syrsy64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先从国内近期新闻说起:新闻具体如下
10月18日报道,习近平在十九大开幕式发表讲话时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此前,多种消息表示,中国房地产辉煌时代已经过去。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趋势已发生逆转,未来房价将会“去杠杆化”,并回归“居住属性”。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当前房地产的形势。 首先,房子正在由不动产变成“冻产”。国庆中秋长假前,全国楼市开启新一轮的楼市调控,而长假刚结束,又有城市开始针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了。 限售的意思很好理解,以前买套房子,只要办好过户手续,拿到房产证,随时可以将房子再卖出去。而现在却完全不同了,因为要限售,大多数城市的房子都要在取得房产证2年后才能进行交易,有的城市甚至3年至5年。

再者,购房者的资金成本越来越高。一方面,通过其他渠道流入房地产的资金越来越少了。过去因房地产市场没设限制,首付贷、房产抵押贷款、消费贷等均可以流入楼市,这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房价泡沫。而最终受影响的,除了普通购房者,还有国内金融体系的安全。 ..

第二条新闻标题:央行行长周小川: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第三条 财政部部长肖捷日前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中谈及房地产税,明确未来的房地产税将按照房屋评估值征收。要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原则,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实施。对工商业房地产和个人住房按照评估值征收房地产税,适当降低建设、交易环节税费负担,逐步建立完善的现代房地产税制度。

重要领导层在19大期间放话从来都是有的放矢的,国内房市和金融市场风险领导层已经意识到危险性了。

第四条 11月1日,长实集团发布公告,正式披露出售中环中心相关信息。据悉,李嘉诚此次将港中环地标75%全部权益,套现402亿港元。据统计,从2013年8月开始,加上此次出售的中环中心,李嘉诚已经连续11次抛售其持有的房地产项目,累计套现1093.78亿港元。

第五条 据媒体报道,目前已经有8成的上市公司抛售了投资性房地产,开始撤离楼市。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共有1238家上市公司在抛售了投资性房地产,其中绿地控股抛售投资性房地产最多,金额达8.8亿元。抛售额超过5亿的企业有中国银行和中国建筑。除了抛售投资性房地产之外,还有不少企业直接清空了房地产,如深大通、青岛双星、扬子新材、双成药业、碧水源、科恒股份、新疆城建和太平鸟等8家。

看到这儿,肯定有人会说,能抛售成功就证明还是有人买,还是不少人看好房市的。不过从股市角度来看,站在高高的山岗上给国家接盘的基本都是大中小散,击鼓传花就看谁接最后一棒了。

回到澳洲来看,RBA还是维持低利率,还是不会严重冲击投资者的信心。但是趋势已经很明显了,已经入市的投资者准备好备单应对风险,观望的投资者准备好子弹,好的投资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这里有一个故事送给大家,请勿盲目对号入座

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阳光明媚,鸟儿欢快地歌唱,辛勤的劳动。其中有一支寒号鸟,有着一身漂亮的羽毛和嘹亮的歌喉。他到处卖弄自己的羽毛和嗓子,看到别人辛勤劳动,反而嘲笑不已,好心的鸟儿提醒它说;“快垒个窝吧!不然冬天来了怎么过呢”。
  
寒号鸟轻蔑的说:“冬天还早呢,着什么急!趁着今天大好时光,尽情地玩吧!”

就这让,日复一日,冬天眨眼就到了。鸟儿们晚上躲在自己暖和的窝里安乐的休息,而寒号鸟却在寒风里,冻得发抖,用美丽的歌喉悔恨过去,哀叫未来:“抖落落,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第二天,太阳出来了,万物苏醒了。沐浴在阳光中,寒号鸟好不得意,完全忘记了昨天的痛苦,又快乐的歌唱起来。

鸟儿劝他,“快垒个窝吧,不然晚上又要发抖了。”

寒号鸟嘲笑地说:“不会享受的家伙。”

晚上又来临了,寒号鸟又重复着昨天晚上一样的故事。就这样重复了几个晚上,大雪突然降临,鸟儿们奇怪寒号鸟怎么不发出叫声了呢

太阳一出来,大家寻找一看,寒号鸟早已被冻死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11-11 18: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exi193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exi193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习主席是个好主席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11-11 18: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数据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数据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记得以前多为讨论澳洲房市,为何今天大幅中国房市?
oty7609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7-11-11 18: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ty7609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ty7609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寒号鸟指的是一直租房没买房的人?

发表于 2017-11-11 18: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syrsy64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syrsy64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数据派 发表于 2017-11-11 19:36
记得以前多为讨论澳洲房市,为何今天大幅中国房市?

因为19大传出来的信息对国内房市太重要了,中国房市的变化对澳洲太重要了

发表于 2017-11-11 18: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syrsy64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syrsy64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ty76090 发表于 2017-11-11 19:40
寒号鸟指的是一直租房没买房的人?

再想想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11-11 18: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数据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数据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syrsy641 发表于 2017-11-11 18:44
因为19大传出来的信息对国内房市太重要了,中国房市的变化对澳洲太重要了 ...

第一点很明确,第二点不确定。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7-11-11 19: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悉尼土地娘娘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悉尼土地娘娘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房子是用来煮,不是用来炒的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9 收起 理由
richx + 2 你太有才了
登陆 + 5 你太有才了
rsyrsy641 + 2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1-11 19: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syrsy64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syrsy64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数据派 发表于 2017-11-11 19:57
第一点很明确,第二点不确定。

澳洲几十年经济未衰退,是沾了中国基建的大光。为什么澳洲上次能度过金融危机,想想中国当时用的什么强心剂吧。前一阵子西澳复苏是国内房产火箭式上升的最终结果

房价下跌不可怕,毕竟机会是跌出来的。现在已经有些捡漏的机会了,等泥沙俱下完,尘埃落定的时候就是挖掘财富的最佳时机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11-11 19: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vst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vst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syrsy641 发表于 2017-11-11 20:07
澳洲几十年经济未衰退,是沾了中国基建的大光。为什么澳洲上次能度过金融危机,想想中国当时用的什么强心 ...

你帮死多头说什么,这种投资小白没跌过大的跟斗,自以为自己是永远正确的

发表于 2017-11-11 19: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syrsy64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syrsy64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vstar 发表于 2017-11-11 20:09
你帮死多头说什么,这种投资小白没跌过大的跟斗,自以为自己是永远正确的 ...

每个人对同一时间同一市场有不同认识,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11-11 19: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liu11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liu11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来这是个中国鸟

发表于 2017-11-11 19: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tou19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tou19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能保证稳赚的市场就别碰

发表于 2017-11-11 19: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tou19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tou19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地产的投资理念是,越中心的位置,才能保证有投资意义。外面的已经守不住了,马上租房大潮要来了。

发表于 2017-11-11 20: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nbv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nbv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空置房率多少?

发表于 2017-11-11 20: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riumph_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riumph_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来谈谈澳大利亚的房地产市场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11-11 21: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syrsy64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syrsy64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riumph_w 发表于 2017-11-11 21:46
来谈谈澳大利亚的房地产市场吧

近期先关注下圣诞节消费情况吧,老百姓手里钱紧不紧,经济情况好不好,看数据可以知道大概。

RBA不加息对房产投资客就是好消息

关注领导人喊话,毕竟他们了解的内情,能看到的数据,比普通老百姓多

在野党工党喊着要动刀负扣税什么的,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发表于 2017-11-11 22: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angtingb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angtingb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寒号鸟的故事有意思 小时候就听到了

发表于 2017-11-11 23: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e.clayt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e.clayt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syrsy641 发表于 2017-11-11 09:46
再想想

是不是没有做好准背的人?
Nev

发表于 2017-11-12 07: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头爸爸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头爸爸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别的不敢说,反正货币是年年在贬值,钱放在银行里就是烂在里面。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投资股票,期指那些东西的,买房也就是比较容易的投资而已。建议现在杠杆不要放太高,尽量挑租金高,比较容易出租的。那些买家200万,才租600的没有开发价值的房子尽量不要碰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RobF + 3 我很赞同!保持良好的现金流吧.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1-12 07: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iam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am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近论坛里好像讨论股市的比较多了..是不是也是风向转的一个表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11-12 07: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iam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am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vstar 发表于 2017-11-11 20:09
你帮死多头说什么,这种投资小白没跌过大的跟斗,自以为自己是永远正确的 ...

没经历过大跌的人不会危机产生敬畏..没经历过生死事故的人不会对死亡产生敬畏

发表于 2017-11-12 07: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pij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pij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实体经济向好,地产才可能实现软着落

发表于 2017-11-12 07: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undl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undl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7-11-12 07:3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gangw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gangw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送楼主一个狼来了的故事

发表于 2017-11-12 07: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bF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bF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obF 于 2017-11-12 08:43 编辑
数据派 发表于 2017-11-11 19:57
第一点很明确,第二点不确定。


+1

又是一个意淫中国购买力能撼动全世界的人。中国有钱人首选美国加拿大,然后还有新西兰和欧洲分流财产,对澳洲真正意义上的影响不是那么大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11-12 07: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巴乔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巴乔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国内限购限贷,资金出海的愿望从来没有这么强烈,澳洲是第一目的地,澳洲在软实力变现上缺乏主动性,但即使是被动承接,以人口数量和市场规模来说,也将有质的提高。

悉尼需要200万有现代金融触觉,家底殷实,学习适应能力旺盛,创业务实的新一代精英移民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YugaYuga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向足迹生活家们学习

发表于 2017-11-12 07: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bF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bF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是第一目的地?呵呵

国内资金周转困难,房子都卖不掉,外币兑换不了,怎么出来?我说的是对中高阶层白色收入人群。黑色灰色收入人群(人数不如前面那个阶层多)的确是花大价钱也能换出来,不过你问问他们,他们选哪个国家?你查一下外交协定先

发表于 2017-11-12 09: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黄瓜切片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黄瓜切片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钱真的出不来了吗?

发表于 2017-11-12 10: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syrsy64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syrsy64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obF 发表于 2017-11-12 08:40
+1

又是一个意淫中国购买力能撼动全世界的人。中国有钱人首选美国加拿大,然后还有新西兰和欧洲分流财产 ...

你说的是个人层面,我说的是国家层面。中国要是陷入经济衰退的泥潭 ,澳洲也好受不了。简单来说,全球化的结果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不要怀疑不可能发生经济危机,国内高层领导人已经从保GDP增长变成重视经济危机的风险就是一个重要风向标。他们能接触到的数据不是我们常人能接触到的,严控金融风险,防止金融危机能从高层嘴里出来,就值得警惕。数据不差到一定程度,周小川不敢在19大的时候发话。

至于个人和企业层次对澳洲房产有没有冲击,我以前发的帖子说过这问题,数据不会骗人。中国限制外汇流出前,流入澳洲市场的金额占外国投资者的比例有兴趣可以查查

澳洲媒体营造的中国投资者推高房价不是空穴来风,都是有数据支撑的。

您信与不信我的观点,数据都摆在那里

这个市场从来都是有升有降,下跌就是投资进场的机会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