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没有去过印度的同志看过来!(图文并茂) (2007-10-6) suel · 生氽丸子三鲜汤 (2007-6-5) bluesummer
· 我们是诚实的商人 - 来自悉尼岩石区的报道(44楼开始连载精彩故事,全部都是八卦) (2011-6-12) patrickzhu · 参加征文活动——三年河东,三年河西 (2008-11-1) queena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3975|回复: 36

关于医科专业引发的 关于 青少年自主权的联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7 21: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mit-2010 于 2015-2-7 21:04 编辑

刚才看到这个关于考医学院的帖子: http://www.oursteps.com.au/bbs/f ... &extra=page%3D1

感谢awo网友的信息分享, 为了不跑题/歪楼, 所以单开了这个吹水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2-7 21: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okggy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okggy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会培养小孩人文素养,等他思想成熟如果他喜欢医学随它去。

发表于 2015-2-7 21: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okggy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okggy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但不希望他留在澳洲。要么去美国深造,要么去第三世界服务。

发表于 2015-2-7 21: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mit-2010 于 2015-2-7 20:51 编辑

首先我们看医科这个问题, 关于学医好不好, 每个人经历,见闻和性格不同, 自然有自己的不同观点。
我个人的看法是, 不一定 。  好, 也不好。(好像是废话  
因为真的取决于具体情况,我们需要觉醒的是 每个小孩都是一个独立自主,与众不同的个人。

说句俗套的废话, 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举个例子, 大概十几年前, 有的家庭就很热衷于一旦小孩感冒,就去输液(静脉点滴),认为“有病就需要治疗”。  而且当时输液的确比其他“感冒的治疗方法”更贵一些(而且当时的效果快一些), 所以他们的逻辑是,为了孩子舍得花钱=对孩子好。

我们现在回头看, 当时似乎普世的观点, 现在来看是多么可笑。
当然, 也有可能有些时候不输液就会更严重引发其他的病。

没有人是全能全知的。 家长不一定了解更多, 孩子的观点也不一定就是错的。

lz语言表达能力很差, 有点语无伦次了, 各位看官请多见谅, 轻拍砖。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1 收起 理由
冬迹之樱 + 5 感谢分享
海之女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2-7 22: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okggyy 发表于 2015-2-7 20:38
我会培养小孩人文素养,等他思想成熟如果他喜欢医学随它去。


如果他读了两年医科,又决定去读其他的专业,您会同意吗?

发表于 2015-2-7 22: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另一个开帖的原因的我的一个来澳洲留学的朋友, 今早刚刚回国。

他从小就是属于在家长的push下, 学习中等的那种学生。 有时候push的严重一点,就中上等。

大学毕业了之后,家长想让他来澳洲留学,但是他不想。所以就造成了很多矛盾和隐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2-7 22: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okggy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okggy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mit-2010 发表于 2015-2-7 22:00
如果他读了两年医科,又决定去读其他的专业,您会同意吗?

按理说读医之前就应该研究清楚了,这也是为什么国外现在都是学士后医制。如果还是发生也没办法把。但也看他心理承受能力到哪,即使同意转科也不会是爽快的yes。

发表于 2015-2-7 22: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okggyy 发表于 2015-2-7 21:23
按理说读医之前就应该研究清楚了,这也是为什么国外现在都是学士后医制。如果还是发生也没办法把。但也看 ...

我想大多数人都应该是这样的看法吧, 毕竟和其他职业相比, 医生工作稳定而且收入相对高。

如果从医科转到别的专业, 估计大多数人都会发对或者至少保留态度。

发表于 2015-2-7 22: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okggyy 发表于 2015-2-7 21:23
按理说读医之前就应该研究清楚了,这也是为什么国外现在都是学士后医制。如果还是发生也没办法把。但也看 ...
研究清楚了


“研究清楚了” 是一个很不确定的概念,如果考了高考满分,不读医 在很多人眼中(尤其是华人)是不是浪费了呢?

发表于 2015-2-7 22: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okggy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okggy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mit-2010 发表于 2015-2-7 22:32
“研究清楚了” 是一个很不确定的概念,如果考了高考满分,不读医 在很多人眼中(尤其是华人)是不是 ...

我自己是理想主义者,所以我的看法可能比较有分歧。 我会觉得medicine根本不缺这些高智商会考试的,每一年前仆后继的一堆尖子抢破头,反而其他很多产业才真的是没有人才,需要这些聪明的人。

发表于 2015-2-7 22: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mit-2010 于 2015-2-7 22:02 编辑

继续我那个来留学的朋友的故事,家长和孩子的视角是不同的, 所以很难有一致的看法,也很难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换位思考。

例如我的看法是, 他不愿意学习或者说真的不擅长学习(他国内大学基本是就是混下来的), 但是他的父母十分想让他来澳洲留学。
前一阵时间, 他妈妈来澳洲旅游看他。  说句不好听的话, 他妈妈关于 “儿子在澳洲留学”的看法, 和我们在悉尼说 “我在Point Piper有套豪宅”是差不多的。
再难听一点儿(对不起我可能有些偏激 ), 一个大学已经毕业的独立的人, 有时候只是她的一个附属品。

而我父母的看法是,他妈妈当初问他想不想来留学, 是他自己决定来的,而现在有出尔反尔,浪费时间金钱, 而且伤害了他妈妈的一片“良苦用心”。

我对他的经历有一些了解, 由于一直以来的这种从小push他的文化, 双方根本就不在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上。  所以即使有“征求过他的意见”, “不”根本就不是一个答案。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冬迹之樱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2-7 22: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okggyy 发表于 2015-2-7 21:48
我自己是理想主义者,所以我的看法可能比较有分歧。 我会觉得medicine根本不缺这些高智商会考试的,每一 ...

感谢您的分享,我也是看了这位UAI 100, JR毕业, 曾经就读UNSW医科专业的人的经历才有所感触:

http://en.wikipedia.org/wiki/David_Fung

http://www.theaustralian.com.au/ ... rgcko-1226559553047

My parents were apprehensive; they thought I should stick with medicine - after all, I had previously not considered music as a profession.

I STARTED a medical degree at the University of NSW. My father has degrees in chiropractic and sports science and lectures at Macquarie University and my brother studied medicine at UNSW. It seemed natural to study medicine. The conflict was that I also appreciated and loved music and the arts.

发表于 2015-2-7 22: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mit-2010 于 2015-2-7 22:00 编辑

似乎12#的第二个链接需要订阅, 这里是全文:

"Following artistic dream proves perfect medicine"
"UNDERSTUDY"
David Fung
From: The Australian
January 23, 2013 12:00AM

Concert pianist and former UNSW student David Fung, who made the difficult choice between pursuing his passion for music or finishing his medical degree. Picture: James Croucher Source: The Australian

DAVID FUNG
Concert pianist BMusic (2007) & Artist's Dip (2009), Colburn Conservatory, Los Angeles Master of Music, (2011) and Master of Musical Arts, (2012), Yale

I STARTED a medical degree at the University of NSW. My father has degrees in chiropractic and sports science and lectures at Macquarie University and my brother studied medicine at UNSW. It seemed natural to study medicine. The conflict was that I also appreciated and loved music and the arts.

At UNSW, I was involved in the Med Show, an annual revue and I was also a principal violin in the university orchestra. In second year I combined medical studies with an arts degree, so I spent time studying music and continued my involvement in music-related activities on campus.

In 2002, I won the ABC Symphony Australia Young Performer of the Year Award, which culminated in a performance with the Sydney Symphony Orchestra at the Sydney Opera House.
I then performed with many of the network orchestras in Australia, including the Melbourne Symphony and Queensland Orchestra. It was really fun for me, and eye-opening. It was such a beautiful experience to play with the highest quality ensembles in the country and these opportunities broadened my horizons. I thought: "Either this is it and I head back to reality, or let's live this dream."

I thought it was then or never.

My parents were apprehensive; they thought I should stick with medicine - after all, I had previously not considered music as a profession.

The then dean of the UNSW medical school (now Macquarie vice-chancellor) Bruce Dowton offered a deferment of study at UNSW for the complete duration of my first degree in the US, so that if I wanted to come back I could.
That was crucial in having my parents on board. He said to them: "If he were my son, I would let him have a go at this."
That really struck my parents, that someone in the position of dean of a medical school - doing something my father and brother understood - was giving equal weight to the arts.

I went to the Colburn Conservatory in Los Angeles because I wanted to work with Professor John Perry, who has taught some of the world's leading artists.

The conservatory had just opened and was set up with a very small group of gifted students, offering full-tuition scholarships and stipends. It had a state-of-the-art concert hall and brand new concert grand pianos.

I chose it over Juilliard or some of the New York schools because it was closest to home. There were only 15 pupils in my first year - eventually there were 80 - so it was on the smaller side for me after the UNSW, where there were tens of thousands.
At first I lived on the 21st floor of a luxury apartment building with a view of the Hollywood Hills and the new Frank Gehry building - the Walt Disney Concert Hall.

It was breathtaking: beautiful voluptuous sheets of metal dancing around this amazing concert space. I lived there until the school completed its residential campus.

After I graduated in 2009 with a bachelor of music and an artist's diploma, I went to Yale School of Music, which is one of the university's graduate schools.

There I did my master of music and I recently completed my master of musical arts, which is the residential component of the doctorate in musical arts.

The non-residential component involves compiling a dossier of concert and musical activities, with a focus on community, innovation and musical entrepreneurship, which encourages graduates to maintain a performing arts presence in the community and internationally.

It turns out my decision to leave medicine for music was the right one. I am lucky to have many concert engagements lined up and am continuing my role as artistic director of the Bari International Music Festival in Italy, in May and June.
I also hope to continue supporting several communities in Australia, including my old school, James Ruse Agricultural High School. I recently performed at the Sydney International Piano Masterclass Festival at the invitation of my former teacher, Margaret Hair. The doctorate is important, but I am also concerned about music for its own sake and the role of music in the community as part of my arts advocacy.

I have been living in New Haven, but now I am apartment hunting in New York. And I am teaching chamber music at Yale.

As told to Jill Rowbotham

发表于 2015-2-7 23: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当然您也可以说这样的人的经历, 不可复制, 但是不试怎么知道呢?
如果他的父亲没有改变态度, 是不是就没有今天的David Fung 了呢?

另一方面, 一边是稳定高收入的医生, 一边是“不是个职业”的音乐。换了谁都会考虑再三的。

发表于 2015-2-8 07: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smine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smine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顶一下小M的帖子。我们家从我父母建议(真是建议)我学医,我没学;到今天我和老公建议我家孩子学医,孩子也不愿意学已经过了差不多30年了。原来不管时代年月,这个是永不凋谢的话题

发表于 2015-2-8 13: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mit-2010 于 2015-2-8 12:20 编辑
jasmineh 发表于 2015-2-8 06:19
顶一下小M的帖子。我们家从我父母建议(真是建议)我学医,我没学;到今天我和老公建议我家孩子学医,孩子 ...


你是愿意,还是乐意,还是喜欢呢? (monkey23)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2-8 13: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asmineh 发表于 2015-2-8 06:19
顶一下小M的帖子。我们家从我父母建议(真是建议)我学医,我没学;到今天我和老公建议我家孩子学医,孩子 ...

这件事过去发生, 现在发生,将来还会发生。

发表于 2015-2-8 19: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smine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smine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mit-2010 发表于 2015-2-8 12:19
你是愿意,还是乐意,还是喜欢呢?

我当时的想法是天天见病人,看到的都是愁眉苦脸,所以不愿意。。所以孩子说不想,我也觉得没什么。

发表于 2015-2-8 21: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栩栩如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栩栩如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asmineh 发表于 2015-2-8 19:14
我当时的想法是天天见病人,看到的都是愁眉苦脸,所以不愿意。。所以孩子说不想,我也觉得没什么。 ...

如有一天,有一疑难患者几经转折来到“您”的诊所或诊室,(来之前已看了几位其他医生),由于您丰富旳临床经验,加耐心,细心和爱心,在短短十几二十分钟内,经简单的必要的体检,诊断出一个十九岁风华正茂的女孩得的是直腸癌,您是否会有个极其自豪的亊业成功感。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作为一位医生,尽早正确诊断出病情,给予合理的治疗,使病人早日脱离痛苦,这是作为一位医生的最大滿足感。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开心。

发表于 2015-2-8 21: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mit-2010 于 2015-2-8 20:52 编辑
栩栩如生 发表于 2015-2-8 20:34
如有一天,有一疑难患者几经转折来到“您”的诊所或诊室,(来之前已看了几位其他医生),由于您丰富旳临 ...


或者像Charlie Teo一样, 治好满脸胡子的大叔 也一样有成就感。
绝对是一个好的医生/讲师, 热爱并擅长自己做的事。

关键是自己得喜欢, 否则要一直学到30多岁,才算有医生资质。
别没能治别人, 把自己先逼得都不行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Purplelight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2-8 22: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栩栩如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栩栩如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mit-2010 发表于 2015-2-8 21:44
或者像Charlie Teo一样, 治好满脸胡子的大叔  也一样有成就感。
绝对是一个好的医生/讲师, 热爱并 ...

谢谢提供这个强有力的证据,来证实一位病人被別的医生诊断为死刑后,被这位敢于挑战的医生救下了一命。我们请求上帝保佑,在需要时可尽早找到这样一位治病救人的医生。而不是那些只看在钱份上的庸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2-8 22: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栩栩如生 发表于 2015-2-8 21:00
谢谢提供这个强有力的证据,来证实一位病人被別的医生诊断为死刑后,被这位敢于挑战的医生救下了一命。我 ...

这样的医生的确值得敬佩和仰慕, 是一个好的 role model 。
但是也有很多混日子的GP, 就看个人怎么看了。

就像当警察, 有的人以为是 和 CSI , NCIS 一样酷。 但是现实中 也有很多警察连个抢劫案都破不了。

发表于 2015-2-9 06: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smine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smine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栩栩如生 发表于 2015-2-8 20:34
如有一天,有一疑难患者几经转折来到“您”的诊所或诊室,(来之前已看了几位其他医生),由于您丰富旳临 ...

每个职业,只要用心去做,满足感自然就来了。这些励志故事和小学生讲还差不多,青春期的中学生,如果想学医的,他们早已有这些成就感的向往;不想学的,只会觉得你啰嗦,尤其是黄皮白心的孩子,什么都降罪在Asian parents的头上。

发表于 2015-2-9 12: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海之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海之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也在思考类似的问题,我家孩子喜欢数理,可是更擅长艺术,比如VA,有Creative的东西。我不知道该鼓励她选择什么专业,如果她HSC能考到99+,读艺术是不是很不可思议?以后出来也挣不了大钱?现在她9,10年级的2门选修课,就选了VA和Music,去年报选修课时,我非常犹豫,不过最后还是顺了她的愿了。

可是,像我家孩子的情况,到底是为了高分考scale up的数理化,还是选自己喜欢的但scale down的art?

发表于 2015-2-9 13: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terjuic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terjuic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海之女 发表于 2015-2-9 11:39
我也在思考类似的问题,我家孩子喜欢数理,可是更擅长艺术,比如VA,有Creative的东西。我不知道该鼓励她选 ...

我女儿学习的老师。也是亲戚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好老师,可一旦考高分都不去做老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5-2-9 13: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xiao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xiao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栩栩如生 发表于 2015-2-8 21:34
如有一天,有一疑难患者几经转折来到“您”的诊所或诊室,(来之前已看了几位其他医生),由于您丰富旳临 ...

电影里看来的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2-9 15: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海之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海之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aterjuice 发表于 2015-2-9 13:32
我女儿学习的老师。也是亲戚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好老师,可一旦考高分都不去做老师。

选择专业是很现实的事,如果老师的收入大幅提高了,就会有高分的学生去读教育,澳洲的教育水平也就会大幅提高,可惜现实并非如此。

发表于 2015-2-9 17: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aterjuice 发表于 2015-2-9 12:32
我女儿学习的老师。也是亲戚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好老师,可一旦考高分都不去做老师。

至少有三个阻碍:

1. 社会的承认度/尊重程度(尤其男老师,就像男会计一样),人们总是会论断人的。

2. 工资的限制, 如果不去担任那些管理职务, 做到头也上不了6位数。

3. 就算你不在乎名和利,或者说你的passion够强可以忽略他人看法。 然而, 现在澳洲整体的教育环境不是那么好。
很有可能校长,副校长,Head Teacher的官僚,  一部分同事的消极工作态度,把理想一层层剥开,只剩下了现实。

发表于 2015-2-9 17: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栩栩如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栩栩如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栩栩如生 于 2015-2-9 17:46 编辑
maxiaoc 发表于 2015-2-9 13:37
电影里看来的吧?


哈哈,这是真人真亊。(严肃点)。我当时在门诊室,就在这位医生旁,见到一切经过,听到所有问诊。在我心里一直留下一个大问句,同样一个病人,同样的诉说,为什么有的医生想不到这条路上去?我给自己的答案,是这位医生的经验够丰富,但看看带这小病人进来的那位医生也是高资医生,这位小病人以前去看过的也都是各科室的主任医生。所以对我自己的解答,还是不满意。对这位医生,我只存一份绝对敬佩的心。

发表于 2015-2-9 18: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erenit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erenit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erenity 于 2015-2-10 10:54 编辑

和大家分享一位Balwyn High 的老师,2009 年以99.85 ATAR 毕业的 Emmeline Be :

http://monash.edu/education/about/student-profiles/emmeline-be/

我们需要更多好学生加入教育系......

感谢 冬版 和 Lavender 分分鼓励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3 收起 理由
lavender_z + 8 感谢分享
冬迹之樱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快乐 = 应该忘记就要忘记,应该记得就要记得。。。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