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保险系列之—如何对COLD CALL说不 (2005-10-7) yoocool · 墨尔本大学的那些事 : 分水岭(终于开始连续更新,大家久等了) (2010-9-14) starchu
· 跟流氓的Strata中介打交道,身心俱疲,上来说点经验。换管理公司已经时隔两年多,我回来说说感想 +_+ (2010-11-23) JuliaTung · 女汉子系列四:自己动手设计施工的farmhouse style可爱小厨房(付真人秀) (2020-11-20) 不是随便的虫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2452|回复: 18

[音乐] 参加活动---和学琴有关的事//好像写的太感性了,新增两篇不同风格的番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16 14: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racehy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acehy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gracehyh 于 2013-11-19 19:00 编辑

我学乐器算是挺非主流的事情,非主流在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段必然的,毫无疑问的,理所当然的经历,包括我自己在内。当小时候被别人问起我为什么要练钢琴时,我脑子里的回答只有一种,那就是“不然呢?”是啊,好像我的生活内容中默认设定了一定要练琴,即使什么都不为。。。

外婆家算是个音乐世家,上个世纪30年代外婆18岁还是20岁的生日礼物就是她父亲送给她的一架钢琴,好像是罗宾逊的,后来这架钢琴也随着外婆一家辗转地从上海搬到了北京,在她去世4年后的今天,还躺在北京的家里。外婆大学学的是音乐和美术,后来一直在音乐教学的道路上做了一辈子,也谱写过很多学生时代音乐课本上的曲子。外婆所有的孩子也都从小耳濡目染,对钢琴或多或少都能弹几下,有的还更会拉手风琴,所有的孩子识谱乐理耳音都没有问题,甚至还出了一个经历过那段特殊岁月依然坚持不懈终于大器晚成的职业钢琴演奏家。奶奶虽然大学师范学的是数学,但是自幼也有很多机会接触音乐,也弹得一手钢琴,在学校工作时除了教数学,还经常代音乐课。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在我还不是很了解钢琴是怎么回事时,家人就已经给我准备了一台玩具小钢琴,让我听音,让我弹着玩,教我开始识谱,那时我才4岁多。

在小钢琴上玩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家人给我买了一架真正的大钢琴,黑白键加起来88个琴键---这是我当时对于大钢琴的唯一也是最直观的概念。然后便开始了每天的练琴生活和每周一次的回琴时间,在我的小伙伴们每天以出去玩为主要生活的年代。说来惭愧,我对于学琴的态度一直都是不积极也不反感,你让我练我就练,你不说我也就不主动弹的状态。家人在我开始学琴的第一刻就一直给我明确一个概念:让我练琴不是为了成名成家,是为了培养我毅力,锻炼我意志。这个出发点从来没有变过,直到我放弃练琴的那一刻。

然后我就开始了和其他所有或自己主动或家长抱有希望的琴童一样,从拜厄大小汤,到599-849-299,练会了耳熟能详的献给爱丽丝,土耳其进行曲,少女的祈祷,整本小奏鸣曲弹得滚瓜烂熟,还有巴赫的创意曲,海顿的奏鸣曲,等等等等,开始了每天的练琴生涯,直到现在我也必须承认,那并不是那么欢乐的经历,尤其是在不断进阶的时候。记得在最初都是单手练习的,在练老师第一次布置一个需要双手配合的练习曲时,我怎么也配合不上,总是没有办法两只手同时敲出不同的旋律,即使就是那么简单的和弦。那时候我还是个几岁的孩子,急得一边哭一边练,越心急越配合不上。妈妈这时走过来冷静地说,你现在感到困难是因为你在上台阶呢,过了这关就会越来越顺了,现在正是需要毅力的时候,你要坚持,etc。我哭着继续死磕,泪水把眼睛都模糊了看不清琴谱,抹一把继续练,终于,在第N+1次的尝试中,终于配合上了,并且亲耳听到比单手旋律更加的饱满动听,我一下子欣喜若狂,也更加明白了毅力的重要性。我一直认为,自己那种“要么生抗,要么死磕”的劲头就是来源于此段经历。

我的第一个钢琴老师是家人的同学,总政的钢琴伴奏,那是个特别严厉又高标准的老师,这对于我这个纯粹玩票性质的学琴者,是件挺痛苦的事;而更痛苦的是,在我向她学琴那时候,她可能正值更年期,脾气更加急躁,训斥格外厉害,而我几乎每次都几乎会经历眼泪汪汪。但是多年后回想,她给我的基础打得很扎实,尽管我先天的手指条件一点也不适合弹钢琴。家人也说在她的严厉调教下,我弹琴没有什么“臭毛病”,当然后来那个老师更年期过去了,多次和家人说起我,还觉得很不好意思。这段经历也培养了我的意志力,和克服困难的坚毅。之后换过2,3个钢琴老师,都是家中那个职业钢琴家的同学朋友,最让我脱胎换骨的是最后一个老师,她是舞蹈学院的钢琴伴奏,是个和蔼的老太太,我在她那里学琴的时间并不久,但是她从根本上改善了我弹琴的力度和手指的灵活程度,我也惊喜地发现,原来训练后的我也是可以用并不长的软软的手指在琴键上敲出那么干脆利落的音色。

正经地练琴规律地回琴坚持了8年,在中学以后,我暂时中断了,甚至都没有赶上过考级开始盛行的时候就金盆洗手了。但是钢琴一直都是个可以随时捡起来的爱好和需要,比如学校唱歌比赛需要伴奏,或者家庭聚会营造个气氛什么的,钢琴都是我的工具甚至武器,甚至中学上音乐课每个人要表演节目时,我都拿听音作为“神秘的技能”,或许因为家庭的氛围也或许是因为先天遗传,我识谱非常快耳朵非常灵,没经过专门的视唱连耳训练却也一点不比谁差。音乐课上我让同学随便上来同时弹三个音黑键白键不限,我总是能马上说出弹的是什么音,当时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当然,音乐老师和其他练琴的同学都知道这只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

随着家中老人的逐渐年长,外婆和奶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老年痴呆,可是唯有音乐,唯有琴声,能唤回她们清晰的记忆。我长期在澳洲,每次回家时都会在她们各自的琴上弹着玩玩,外婆总是笑眯眯地说,“这个我也会”,可是她其实已经忘记了我是谁,却记得这一段段旋律;拿着奶奶的歌本弹歌曲即兴用左手三度和弦伴奏时,奶奶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唱,很认真的神情。可是如今,外婆和奶奶都已经离我而去。她们的墓离得并不远,就差几行,如果放在我们的世界,就是同一幢楼里不同层吧,我相信她们这两个年轻时的好朋友好同事现在仍然会在音乐的熏陶下,在彼岸快乐生活的。

前两年父母来澳洲时给我买了架二手钢琴,希望我有空时还是弹着玩玩,练练以前的曲子。现在的我已经没有要去练什么曲子或者回琴的需要了,这架钢琴纯粹成了我回忆童年,怀念家人的载体。我至今非常庆幸我这段被“强迫”的理所当然的学琴经历,因为我真的有个更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做任何事情都是认真地死磕到底。我更感谢家人从没有强迫我一定要如何如何,他们充分了解我的兴趣和能力,为我创造了有质感有色彩有一定磨练但是一点也不残忍的童年。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26 收起 理由
Feb + 4
清墨水 + 4 喜欢
astina + 1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管理人员评分

虞宅与美丽  在2013-11-16 22:54  +50分  并说谢谢参与
Me, a typical Aries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13-11-16 21: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得好。可见没有什么是白费的,当年痛苦的经历,都化为如今温馨的回忆。

发表于 2013-11-16 22: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清墨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清墨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我的孩子将来能有LZ这般感受,那也不枉他如今在钢琴上"浪费"的时间了。

发表于 2013-11-16 22: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racehy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acehy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idnee 发表于 2013-11-16 23:33
如果我的孩子将来能有LZ这般感受,那也不枉他如今在钢琴上"浪费"的时间了。 ...

相信将来会的!
我的心理断奶期格外地晚,是在25岁来澳洲以后,可从断奶那一瞬起,我迅速地长大懂事了!
Me, a typical Aries

发表于 2013-11-16 22: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racehy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acehy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stina 发表于 2013-11-16 22:54
写得好。可见没有什么是白费的,当年痛苦的经历,都化为如今温馨的回忆。 ...

呵呵,是啊,其实痛苦也没痛苦到哪去。一直相信艺不压身,所有的经历都会丰富自己的性格,直接或间接
Me, a typical Aries

发表于 2013-11-16 23: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后一段很感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11-16 23: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nl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nl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你是几岁时跟和蔼的老太太学琴的?

"但是她从根本上改善了我弹琴的力度和手指的灵活程度"你是怎么顿悟的呢?好像老师反反复复地强调如何用力,如何触键,孩子弹着弹着就又回到了固有的不正确的方法上。不知几岁孩子开始孩子能自然而然地运用正确方式弹琴,毕竟难度大的曲子,不使用正确方法,弹出的音乐不够完美。
赠人茉莉,手留余香

发表于 2013-11-16 23: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racehy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acehy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inluo 发表于 2013-11-17 00:28
LZ,你是几岁时跟和蔼的老太太学琴的?

"但是她从根本上改善了我弹琴的力度和手指的灵活程度"你是怎么顿 ...

我那时候已经11岁了吧,以前也不是完全不正确,就是不会用力。她是让我从头不停地用五个手指轮番依次用力触键(就是另外四个手指不动每次只focus在一个个指头),无论在琴上还是桌上,力保每下都力度直下不分散(同时纠正了手形),最薄弱对其他手指依赖性最强的四指也要尽量做到没有差别,有空就在桌上敲打,然后在琴上找感觉。当然,这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事了,记忆也比较模糊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jinluo + 3

查看全部评分

Me, a typical Aries

发表于 2013-11-16 23: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racehy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acehy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eb 发表于 2013-11-17 00:14
最后一段很感人。。

谢谢,真实简单的感情才更有力度
Me, a typical Aries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3-11-17 06: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得真好。

不厌烦但也不主动。

看到外婆和奶奶是好朋友,猜一下,爸爸妈妈是青梅竹马吗?

发表于 2013-11-17 07: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racehy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acehy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蚝姐 发表于 2013-11-17 07:32
写得真好。

不厌烦但也不主动。

倒也不算,但确实是小时候就认识了
Me, a typical Aries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11-17 08: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清墨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清墨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特別喜欢LZ这篇,物因人事而愈发生动,读了好几遍了

发表于 2013-11-17 08: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racehy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acehy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idnee 发表于 2013-11-17 09:37
我特別喜欢LZ这篇,物因人事而愈发生动,读了好几遍了

谢谢支持!
Me, a typical Aries

发表于 2013-11-17 10: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nl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nl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racehyh 发表于 2013-11-16 23:35
我那时候已经11岁了吧,以前也不是完全不正确,就是不会用力。她是让我从头不停地用五个手指轮番依次用力 ...

呵呵,这个我们老师也一再强调,one finger plays, all the other fingers help.

娃有时手不自觉的地就 stretch to the next note。娃也是不反对不积极状态。

LZ顿悟好早。

赠人茉莉,手留余香

发表于 2013-11-17 15: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racehy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acehy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inluo 发表于 2013-11-17 11:00
呵呵,这个我们老师也一再强调,one finger plays, all the other fingers help.

娃有时手不自觉的地就  ...

倒也不是顿悟的早,而是那个时候十来岁孩子的生活中的元素很简单,没有那么多新鲜事物去分心去占用大脑,就是简单的你说我做你教我练,是一种习惯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jinluo + 3

查看全部评分

Me, a typical Aries

发表于 2013-11-18 14: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人间彼岸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人间彼岸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感人,音乐可以远离生活,但又与生活息息相关。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11-19 17: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racehy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acehy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番外一

幼儿园大班时,不知道老师从什么地方弄来了一批口风琴,就是类似一个小小钢琴边上接了跟管子,吹气同时触键就会出声那种。老师煞有其事地教大家边吹边弹,小伙伴们也装腔作势地荒腔走板。。。我不知道别人,当时我已有一定的钢琴基础,于是,经过一段时间,我惊喜地发现我的肺活量提高得格外快。。。
Me, a typical Aries

发表于 2013-11-19 17: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racehy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acehy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gracehyh 于 2013-11-19 19:03 编辑

番外二

小学时,音乐老师要求大家都买口琴上课学吹口琴,而且还指定要买双音口琴。那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口琴,不过很快就掌握了口琴的原理,可是我吹口琴有个毛病,就是一顿一顿的,不习惯顺当地换气,吹出的旋律也不那么流畅。记得有次老师叫一组一组地小朋友站起来吹多来米法索拉西多的和弦,每个组无一例外地有人到拉以后吹错,即使吹的对的也是特别大的移动嘴的动作,听着不和谐音看着那夸张的动作,着实搞笑。

高中后我还真又沾了一次口琴。那是高一军训的最后一天,全年级学生和战士们开联欢会,自己学生们得出一些节目。那荒郊野岭的显然是找不到什么钢琴电子琴录音机和舞蹈伴奏带什么的。据说老师去县城小卖部看到有口琴卖,就马上问有没有人会吹口琴。我是诚实孩子,就说我知道吹口琴的原理,于是老师让我和另一个同样诚实的孩子表演个节目。我们两个人商量后,决定挑个又简单又应景的<送别>,并且同学还可以合唱,气氛也有。这是个挺好的主意是吧,我们还合练了好几遍,可是联欢会那天,不知道哪个脑残领导出的主意,让我们在同学们围着篝火坐着的大圆圈中一边吹一边往相反方向围着圈走直到再碰头,所走途中正好给同学们的齐声合唱伴奏。那是野外啊,露天啊,好大一个圈啊,好大的风声火声啊,我和我那个搭档是同时吹的,当我们越走越远之后我既听不到她了,再当我们越来越近时,我才听到好好一首送别竟然成了N部轮唱。。。
Me, a typical Aries

发表于 2013-11-19 18: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人间彼岸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人间彼岸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嘿嘿,小时候我也有把口琴,至今还在我的百宝箱里。据说是妈妈年轻时收到的礼物。
我看着琴盒里的说明书和琴谱自学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