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警惕Barry Plant: Cooling-off白蚁房3周至今未退款-终于拿到退款了。 (2008-9-25) megajet · vivid sydney不是只有歌劇院.....!! (2011-6-11) jmms_smmj
· 买了个KIA,现在车到手了,FULL LICENSE也拿到了 (2005-5-1) yoocool · 高中学历,38岁重返学校,40岁遇到疫情,离婚,41岁找到工作,和大家分享一下一个中年人求学求职的艰辛历程 (2021-5-28) babaozhouxu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jhjhjhjhjh

给孩子听觉的享受,求推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6 15: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hjhjhjhj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hjhjhjhj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ayaaz 发表于 2013-4-23 01:29
要怎么给孩子系统的引导呢?我家的是一听到音乐就会特别留心去听,但我不知道该给他们听什么.. ...

多看看楼上‘闻木樨香’的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4-27 22: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闻木樨香 于 2013-4-28 00:04 编辑
jhjhjhjhjh 发表于 2013-4-26 15:22
多看看楼上‘闻木樨香’的帖子


谢谢! 没关系,我们不在同一个城市,但是不影响我们分享音乐。我安顿好以后恢复我一贯的弹琴读书生活后会继续慢慢地和你分享音乐。我前面说的很多音乐,确实需要一些背景知识才能领略。比如,古琴曲,一般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会欣赏古琴的美。对于小孩来说,尤其是生活在澳洲的小孩来说,一时是很难理解。但是,我认为即使我们生活在南半球,还是可以照样享受我们的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我常常觉得,自己可以欣赏唐诗宋词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毕竟外国人怎么学习中文也很难达到理解红楼梦的水平。并且唐诗宋词的意境大大增加了我弹琴的想象空间。我认识的很多西方音乐家也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汲取养料。

我在论坛里写的很多东西,其实是想给家长们提供一些信息。有一句话:孩子要学琴,家长先上课。家长的素养提高了,再逐步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小孩,那个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在阿德莱德教琴之所以很愉快,和家长的素养整体很好有很大关系,他们大多是来自英国或欧洲其他国家的移民,去音乐学院学琴的大多都有家庭音乐背景。当然了,我们中国家长是最有潜质的,学习能力最强的,所以我常常来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音乐感想。

我们学习任何一门东西都是要有创造个良好的大的环境,就是我常常说的,当成文化的一部分来学习,这样很有乐趣也很有成效。我自己也是这样,除了练琴,每天都browse大量的音乐的文字资料,看很多music critics, blogs,t听各种音乐台,还和很多musicians保持email交流,让自己一直处于这个环境,所以我的热情从没有消减。小孩子学琴不用做到我这种程度,但是可以适当活在有音乐的氛围。

我以后慢慢帮你推荐更多适合小孩听的音乐,也推荐更多家长可以一起听的,也推荐一些家长可以自己增加艺术素养的。我给学生听音乐,我会非常expressive的解说,并且很有针对性地听,还有各种tricky and interesting的手段和辅助手段一起,然后小孩子都会很专心地听还会回答相关问题,并且引导多了学生都能猜到所听音乐的时期。当然了,学生听老师总是比听家长认真的。这些非常需要老师的技巧和心思。所以,你在家给小孩泛泛听就很好。

发表于 2013-5-6 12: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rlene60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rlene60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贴!留个记号!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