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_^,终于得到offer了,发帖庆祝一下 (2006-4-5) sunshinelily · 保险系列之—如何对COLD CALL说不 (2005-10-7) yoocool
· 回国礼品分享篇 (2008-11-30) amandaff · 也来谈谈我十年的护肤历程 (2007-5-18) m_q1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658|回复: 4

默默 [复制链接]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6-12-25 20: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蓝山小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蓝山小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家休假无聊,买了几个韩剧消遣。《我叫金三顺》里,那个谁谁的小侄女,因为目睹了父母车祸而不再说话,三顺就给她讲“默默”的故事开导她。突然想起来,因为小时候特爱看书,妈妈给买了好多好多书,里面不就有本《嫫嫫》?那真是个无忧无虑的年代,每天放学先写作业,等吃好晚饭,出去和小朋友嘻哈一会儿,天一擦黑就回家,窝在房间里看小说。我曾经有那么多的小书:《普希金童话》、《柳林风声》、《小王子》、《洋葱头历险记》、《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小布头奇遇记》、《夏洛的网》…那些我曾热爱的童话早就被尘封在了记忆深处,今天却又随着我的翻箱倒柜,活泼泼地逃将出来。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终于找到了《嫫嫫》,重新温习。摩挲着有些残破的软软的书皮,对纯真的怀念顺着鼻子冲到头,酸酸的。《嫫嫫》是这么多年来我还保留着的为数不多的童年丛书之一了。

《嫫嫫》是前联邦德国儿童文学作家夏埃尔·爱恩德的一部非凡之作,曾获德国少年儿童文学奖。《我叫金三顺》里把它翻译成“默默”,倒也不无道理,在我看来还更贴切。作家塑造了一个鲜明有力的形象,主角“默默”,一个善良的小姑娘。她善于静静地坐着,倾听人们的叙说。她用明亮的眼睛凝望对方,使人们获得心灵的安慰。她倾听所有美好的声音,天空的声音,星星的世界,美丽的故事,金丝雀的歌声。然而有一天,抽着时间雪茄的灰先生来到了默默的城市,利用人们的弱点,以虚幻的和平幸福之名,从人们手中夺取最宝贵的财富—时间。于是,人们拼命模式化的工作,把节约的时间统统存进灰先生们开办的时间储蓄银行。他们不再探望父母、陪伴家人、听朋友倾诉,不再读书、看电影,不再帮助别人。虽然大家都觉得节约下来的时间好像不可思议地流逝了,却没有人愿意承认:生活变得越来越可怜,人与人之间也越来越冷酷,整个城市仿佛成了一个“死城”。由小乌龟卡西奥倍亚带领着,默默找到了掌管时间的霍拉师傅,在霍拉师傅的指引下,她避开灰先生们的追捕,找到了灰先生的雪茄库,把灰先生用骗来的时间卷成的雪茄放了出来。雪茄展开,原来全是时间之花的花瓣,他们化成云朵,重新飘落到僵死的大地上,渐渐消融,回到他们自己的住所—人们的心里去了。灰先生们没有了维持生存的时间,全都化成了灰烬。默默胜利了,人们得救了,美好的生活恢复了。人们又有了时间帮助他人,体验美好的事物,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一本真正的好书,每读一次都给人以新的启迪,生发出新的感悟。今天重读了一遍《默默》,忽然觉得书中关于时间的情节暗含深意,这明明是一本给成年人的童话。霍拉师傅说:“人们如何使用时间由他们自己决定,他们必须自己守住时间。”时间的脚步、岁月的流逝是不可阻拦的。没有用心灵去体验的时间便是无谓的、损失掉的时间,这就犹如瞎子观赏彩虹的颜色,聋子倾听鸟儿歌唱一样。有些人的心脏经管跳动着,可却不去体验,自然什么也体验不出来。霍拉师傅领着默默去到她自己的心里,那是一个平静的水池,闪光的时间钟摆从水面轻轻拂过,美丽的时间之花次第开放。每开出一朵新的花,旧的花就枯萎、死去。因为默默的善良,乐于助人,不畏强暴,静静倾听,她的心才能发出歌吟,她的时间之花才能展现各异的风采。如此看来,如何应用自己的时间,渡过一个问心无愧的人生,和很多因素无关,却无可置疑地和一个人的品质有关。大概有些人心里,就只剩下恶液质了。思维跳跃,我又想到了前几天看过的李国豪的访谈,她的妈妈流着泪自豪地说:“他努力认真地去做每一件事,坦诚友好地对待每一个人,虽然他只活了28年,但是他短暂的生命比很多垂垂老矣的人们更充实更有意义。” 话到这里就此打住,不然就有了说教的嫌疑。仅以我喜欢的一句名人名言作个结尾,相信大家都很熟悉,TZ们不要拍砖:

“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你的生命和精力献给什么?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1 收起 理由
mileswei2006 + 3 为“默默”加分
我爱猫 + 8

查看全部评分

芬芳旅途,淡远人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6-12-25 21: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antergar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antergar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默默地笑一下:)

发表于 2006-12-25 23: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pingl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pingl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近想起了小时候看得一本书,大草原上得小房子,准备邮购。不知道有没有人也看过。

这部小说发表于1935年,但故事发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它讲述的是作者一家的真实故事,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传,因为故事里的女孩罗拉比真实的罗拉稍微大几岁。
    介绍这个故事之前需要先讲一点历史背景。在白人到来之前,美国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当白人占据了东部海岸后,逐步向西部扩张,印第安人被迫西迁,不愿意迁移的要么被迫同化,要么遭到灭绝性的屠杀。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西部的广阔疆域还是印第安人聚居的区域。为了推进西部的拓疆运动,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一个法案,只要白人移民过去开垦农场,住满五年,就可以拥有自己开拓的土地和家园。而且只要开垦10英亩,就可以获得160英亩的土地。

    英加尔一家原本居住在威斯康星大森林里(槐尔特在《大森林里的小房子》中讲到这一段),爸、妈决定,带着女儿玛丽、罗拉和刚出世的小婴孩卡里,还有忠诚的看家狗杰克,一同到西部大草原去拓荒。
那里是印第安人的居住地。谁也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一家人的全部家当都装载在一辆篷车上,爸爸赶着马车向西部行进。在冰河快要解封的晚冬,他们越过密西西比河,一路还经过了不少森林、丘陵和河流。当他们连人带车泅过密苏里河的时候,全家人差点被汹涌的激流卷走。
    他们终于来到了一片大草原上。在这片辽阔的大草原上,没有迹象表明从前有别人来过这里。篷车孤零零地停驻在广阔的土地和天空之间,一家人搭起了宿营地。这里距离最近的小镇——独立镇约有40英里,爸爸很满意,决定从此就在这里开始新生活。他们在这里搭建了小木屋、马厩,开辟了自己的农场,与相邻的其他移民和睦相处。生活虽然很艰难,但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这片陌生的地方充满了危险。到处有狼群出没,夜里时有群狼围着小木屋仰天长啸;白天常有赤身裸体的印第安人经过,他们有的很有礼貌,有的却很野蛮,时常闯进屋里来拿东西;夏天的蚊子传播可怕的疟疾,全家人染病都卧床不起,幸好有黑人大夫来救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有一次,草原起了大火,火势差点吞没了整个农场和木屋。
    不过这片陌生的地方也生机勃勃,天上的云雀,地上的野兔、肥松鸡,印第安旧营地的彩色珠子,都令孩子们着迷。上面是蓝天白云,下面是一望无际的草原,绿草在风的吹动下,如波浪般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暗淡。在繁星密布的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露天的餐桌旁。爸爸一边拉着小提琴,一边低沉地歌唱:
    “噢,我是吉卜赛人的国王,
     过着称心如意的生活,
     临睡以前我要喝上一杯美酒,
     世界任我逍遥自在。”
    一家人还与邻居爱德华先生结下深厚的友谊。在一个寒冷的圣诞夜,爱德华先生冒着生命危险游过河,他给玛丽和罗拉带来了圣诞礼物。他说自己在小镇上遇到了圣诞老人,老人说没法渡过河,就请他来转交圣诞礼物。虽然礼物很简单——只有两个杯子,两根棒糖,两块饼子和两个便士,但足以让孩子们激动得欣喜若狂。爸爸握着爱德华的手,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可惜好景不长。政府又决定把这片土地还给印第安人,并派出军队准备驱赶大草原上的白人移民。英加尔一家只好把家当装上车,告别了大草原和小房子,又开始了新的漫漫迁徙路。

    当罗拉在自己的故事里回首这段往事的时候,已经接近70的高龄了。这位老奶奶非常平静地叙述着一家人坎坷却也特别值得留恋的平凡故事,以一个小女孩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拓荒时代的艰辛和激情。她虽然叙述得特别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刻意夸张的技巧,但听完她的故事,心情却特别激动,久久不能平静。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6-12-26 01: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蓝山小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蓝山小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pingli 于 2006-12-25 22:42 发表
最近想起了小时候看得一本书,大草原上得小房子,准备邮购。不知道有没有人也看过。

这部小说发表于1935年,但故事发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它讲述的是作者一家的真实故事,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传,因为故事 ...


哇,那是著名的《草原小屋》啊,怎么会有人不知道,很朴实感人的作品,90年代还被改编成电影和连续剧,买来看吧,很不错。
芬芳旅途,淡远人生

发表于 2006-12-26 14: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eswei200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eswei200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抽着时间雪茄的灰先生以“虚幻的和平幸福”之名,从人们手中夺取最宝贵的财富。

我们要擦亮双眼,别再被”伟大和光荣“的口号蒙蔽啊。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