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1-7-13 13:12 发表 
回报,孝顺,养儿防老,应该的,都是应该的。
但为了这份"应该",我现在被家里四位老人折磨得想哭,想吐,想死。全都是老年慢性病。。。。我很累很累。
版主tina50所讨论的这个问题太大,太复杂了,估计在坛上有各种不同看法,公说公有埋,婆说婆有理,很难一致.但如果我们把地域切割开来,我认为也许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点.
切割方法就是你是生活在中国为主,还是生活在沃洲为主.
如果是在中国生活,我认为主流社会会认同养儿防老这个观念,因为这是几千年传统观念,特别是城镇农村. 中国政府也需要这个传统,因为政府还没有能力解决这些老人问题(若无儿女养老的话) 而且这还涉及孝顺这个被誉为几千年优良传统的大问题,这也就是养儿防老会在中国这大地仍会长期存在的基本理由. 而教育是一种投资这个新观念在我看来在中国仍然只是养儿防老的一种新包装,其本质仍是将来更好的防老,仍有回报成分.
当然现在大中城市里,一些人的观念也在改变,教育投资也只是希望儿女将来有个好前程,不求回报,也不企求养儿防老.不过这些人都在经济上完全独立甚至还能给儿女补贴.
当这些人越来越来越多,国家财力越来越强,三公消费和贪污越来越少,全民都享受老年金,养儿防老这个观念就会逐渐淡化.
如果是在沃洲生活,教育投资那就基本上为子女将来有好前途为目标,回报最多是父母觉得高兴自豪,子女有出息自已的心血没白费,仅此而己不会要求经济回报.
养儿防老这观念在沃州移民的下一代将迅速淡化,他们出生或很小就在沃大利亚生活,受这里的教育,思维的方式是沃洲主流价值方式,一代管一代,没有养儿防老观念,父母老了有政府,而且确有法律与财力去支持.
另外还有就像有网友所述以房养老,在沃洲若有自已自住房,那养老金足够你安渡晚年(当然指经济上,精神上没人能解决)
目前最纠结的就是象版主D妈妈这种情况,一人要关心四个老人. 这一代移民大多在35-45岁之间, 受几十年中国传统的影响他们不会不关心老人,但有时觉得力不从心,很累. 在我看来,条件许可的话,与父母保持一汤之距,动员先生也出力,带老爸,泰山去看病,争取让老人学会看病,或许能减轻担子.
一家要照顾四老人这是一个大难题,多年前就有学者提到这状况,无人有妙方. 只有条件到位时, 一代管一代才能根本解决.否则只有尽量减少矛盾,千万别冲动,平稳渡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