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百天小回放(坑已填满) (2009-6-18) jyy_jessie · Xtrail 倒车雷达 DIY (2013-12-24) training
· 不一样的眼睛看Mardi Gras 2014 | Sydney 同性恋游行 (2014-3-3) 陈少 · 我对澳洲生活的感想暨回答lesli1109夫妇的问题 (2006-12-17) qianliww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952|回复: 27

女孩,男孩,电影和蓝精灵 [复制链接]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2-1 14: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
楼主特别声明
============
本帖原创翻译于
www.essentialbaby.com.au 2011年1月23日的文章,其文章内容不代表翻译者也就是本人的立场,翻译者和新闻中所涉及的公司、团体或者人物没有任何商业利益关系


很有趣的文章,翻译出来给大家看。

Girls on film
Emily Maguire
January 24, 2011 - 9:40AM

This story was found at: http://www.essentialbaby.com.au/ ... 20110123-1a1fc.html


The Smurfette principle...
who needs a personality when you're literally the only girl in the world?

我侄女三岁的时候,她告诉我她最喜欢的电影是【侏罗纪公园】。当然她不应该被允许在她这样的年龄看这样的电影,但是请让我们暂且把该不该这样的讨论和她的看护阿姨不负责任的指控放在一边。重点是,她看了这部电影并马上被吸引住了。她会恳求让她看这个电影,然后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看看上两个小时,然后过不久又会要求再看一遍。我们做大人的试图要改变她对此的上瘾而给她和其年龄相符的关于恐龙的书和卡通片,但是她没有兴趣,她只是盯着【侏罗纪公园】不放。

她现在快五岁了,终于让我们知道了她到底喜欢这个电影里的那个部分."是Lex (电影里的小女孩)!她是个小女孩,但是她爬过了围墙,修复了电脑并拯救了所有的人。”我侄女的解释突然让事情变得明了起来了。针对她这样年龄的儿童书籍和电影要么是男孩们的冒险故事,要么就是女孩家的公主王子的故事。我侄女喜欢这两种题材的故事,但是在【侏罗纪公园】的电影里她发现了很多小朋友热切想要的东西,那就是受人景仰的和想象自己能够成为其中的一个角色。

十年以后,我又想起了我侄女在看到了一堆恐龙的时候所强调的一个强有力的女孩英雄,在我写作班里有一位8岁的女孩写了一个故事是关于凶狠的但是又很英雄式的海盗,她的名字叫做Jessica。但是班级里的另外一些小朋友则抗议说:“海盗不会是女孩”。

8岁的小作家回应道:“那么电影【加勒比海盗】中的Anamaria呢?”,反对的小朋友回答说:“她不是一个主角,大部分的海盗都是男的。”因为大部分的海盗都是男的,所以大部分的机器人,怪物,虫子,士兵,玩具,汽车,火车,老鼠和狮子也都是男性化的。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1-2-1 15:3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33 收起 理由
JuJu + 5 感谢分享
bulaohu + 8 感谢分享
旋木 + 10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2-1 14: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根据Geena Davis传播媒体性别研究所的调查,这位好莱坞女演员发现儿童电影和电视节目里缺少女性的角色,2006年到2009年间所有上映的评级为G和PG的电影里只有29.2%的角色是女性。

这不单单是关于一个统计数字,而是关于这些少数比例的女性角色在电影里的位置。分析所有的电影发现,每四个女性角色中的一个在电影里被描绘成”穿着性感、紧身和暴露”,而很多女性角色在电影里根本无足轻重,Davis说,当然除了看上去很养眼就没别的了。而同样的例子在男性角色上的比例只有25分之一。

在这点上反对者们认为,儿童电影是以娱乐为目的的,那些担心性别模式问题的人正在把成人的担忧投射到无辜的孩子身上。这是非常幼稚的。对于成人来说通常他们是基于自己已经存在的偏好和价值观来选择和评价传媒,和成人不同,孩子们则是通过观看各种传媒来发展自己的偏好和价值观。

虚构在孩子的社交和道德发展方面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因为虚构的东西在促使孩子们想象他们会成为生活在不同世界有着不同生活的别人。虚构鼓励孩子们提出种种问题,比如这个世界是怎样的,推究有关友谊、勇气和同情心方面的哲理思维,思考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正常的,并且会思考最令人激动的问题 - 什么是有可能的。

好的儿童电影可以达到上述的各种方面,不仅仅是因为好的儿童电影可以在最后表达出有价值的信息而提高积极向上的道德观,而是因为有一个对孩子有强烈吸引力和生动的故事,也是因为电影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来讲述和确立这些关键因素。每一个花很多时间陪小朋友的人可以看到孩子们和某些特定的电影之间的紧密结合是非常强烈的。孩子们会竭尽所能地用他们想看相同电影反复的坚持来挑战父母们容忍度的极限。他们会模仿他们喜爱角色的说话和穿着,有时会坚持要求别人用角色的名字来称呼自己,和自己兄弟姐妹因为谁扮演哪个角色而争执甚至大打出手。

因为孩子对待他们所喜爱的电影时总是很一本正经的,所以电影人就有责任要思考下当他们反复地选择电影里的角色是男性的时候他们正在传递给看电影的孩子的信息。总之,编剧和制片人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需要考虑故事的每一个方面包括主角和配角的性别。

有时候选择是很明显的,那【Finding Nemo】来举例,这部影片是关于父子关系的。但是选择经常不是那样明显的,大部分的角色都是男性是因为编剧默认男性就是主角。加入女性角色往往是因为影片需要多样性,或者因为在编剧阶段需要取悦女权主义者,或者是因为需要一个女性来丰富故事,或者很可笑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正在讨论的儿童电影里需要一些养眼的角色。

近20年前,在一篇关于女孩在儿童媒介节目中露面次数比例过低的论文里,美国作家Katha Pollitt创造了一个专门的词叫做“女蓝精灵原理”(the Smurfette principle)。那些成长于80年代的人会记得,Smurfette是整个蓝精灵世界里唯一的女性。男性蓝精灵们有着各种不同的特征和个性,女蓝精灵Smurfette则有着长头发和长睫毛。但是,请注意,当你确实是世界上唯一的女孩的时候,还有谁会需要她有个性?

现代电影里的女性配角(比如在玩具总动员2里有着出色声音的牛仔女孩Jessie)有着个性强,好争辩,时髦漂亮和聪明多智的特点,所以这是一个进步,但是一个出色的Smurfette仍然还是一个smurfette。在儿童电影里女性角色的比例仅仅不到30%,而女性角色在电影人多的的场景里的出现率甚至只有可怜的17%。

出色的有爱心的或者是无私的母亲,或者是可爱的有些笨拙的人物可能是女性,但是英雄和他大部分的朋友,反派角色和他的同伙,战士,或者城里的市民,或者是蚂蚁王国的蚁口则都是男的。

是,我知道大部分儿童电影设定在一个幻想的世界里,不应该用来映射现实世界。但是年复一年,虚构世界里所创造的人口有超过70%是男的,而作为少数的人口里的每一个女性角色都毫无例外的是聪明/漂亮/出色的吗?这不是幻想,这是根深蒂固的几乎确定是无意识的男性至上主义(sexism)。

当然,如果在这里讨论的是一部单一性别电影或者是一个需要加强这样单一性别模式电视节目之类的,那么就没有如上的问题了。这里讨论的是过去长久以来男性至上主义信息的一再重复的现象,特别是当缺少女性角色的信息所创造和加强了这样的现象。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3 收起 理由
JuJu + 5 感谢分享
bulaohu + 8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2-1 14: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当我在开儿童的写作补习班的时候,我看到如下的模式一再的出现:女孩写作的主人公是男生女生各半,而男孩写作出现的主角百分百是男性。

女孩的写作故事里男性和女性角色参杂,而男孩写的故事里通常所以的角色都是男性。这并不令人吃惊,因为大部分儿童作家们在一开始的时候总是模仿他们所喜爱的故事,女孩们一般会是给予角色性别同等机会的爱好者,而男孩则很少会被有关是女孩的故事所吸引,这不是男孩子们的错。

过去十年里最流行的和对孩子最有影响的电影,比如【玩具总动员】,【哈利波特】,【汽车总动员】,【海底总动员】,【怪物公司】,【料理鼠王】,【驯龙记】,【马达加斯加】和【卑鄙的我】,即使这些电影里的主角和大部分配角要么是男孩要么是有男性特征的玩具/动物/机器人,但是这些电影还是被一致认为是非特定性别的电影。

同时,有女性主角的电影通常被会贴上“女生电影”的标签,这样这些电影就有了一半的观众观看。

我听过很多次这样的说法:男孩不会去看“女生电影”。但是我们怎么会知道?如果这些电影没有被明确地贴上“女生电影”的标签,没有被广而告之这些电影只适合女孩,或者如果小小孩并不理解性别差异的取向,他们并不总是表现为男孩认为女孩等同于沉闷或者尴尬,那么也许有更多的男孩会来看有着女性主角的电影。

我们来想一下,如果一个小女孩想成为巴斯光年会怎样?不赖吧?想一想如果一个小男孩想成为小美人鱼艾丽尔如何?我问过的大部分人的反应会是 -不喜欢。有一位家长对我说:“艾丽尔是个傻美人鱼。我不想让我的儿子或者女儿景仰这个角色。” 好吧,那么哈利波特里的小女孩赫敏格兰杰,或者史瑞克里的菲奥娜公主,或者是朵拉,或者是Roald Dahl笔下的Matilda,或者是Eloise,怎么样?也不行吗?

列出一张有着出色女主角的儿童电影单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不是电影制作者的错。大部分成人对小男孩想要模仿电影里女孩角色的念头很感冒,认为这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

如果成人没有用女性特征是可怕观点来影响孩子们的话,那么像女孩喜欢有关男孩的故事一样,男孩也可以喜欢关于女孩的故事。因为这些故事本身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因为电影是这些故事传递到孩子那里的主要媒介之一,限制男孩们只接触关于男性或者男性化角色的电影,其实我们正在做一件伤害男孩和女孩们的事情。

现实是,女孩和女人占了总人口比例的一半,为儿童而制作的媒体也应该反映这一事实。请注意,这不是作者在要求每一部电影或者每一个电视节目都要满足角色的性别分配比例,这是作者在要求儿童娱乐的制作人思考下为什么大部分角色默认就是男性,家长和教师应该思考下他们为他们的女孩所选择的故事和他们为他们的男孩所选择的故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为什么所有的人要让男孩们不学到一个这个世界真正的事实 - 那就是,女孩和女人和男孩和男人一样有趣,一样有能力,一样有勇气,一样有冒险精神,有时候一样有笨拙,胆小和羞怯?女孩们已经知道她们可以成为一个她们写的故事里的主角是海盗,而男孩们还没有如此的想法。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3 收起 理由
JuJu + 5 辛苦了
bulaohu + 8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2-1 15: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孩子拒绝看电影长发妹,但是愿意接受《花木兰》。只要女生不像女生,他都愿意看。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2-1 15: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当我在开儿童的写作补习班的时候,我看到如下的模式一再的出现:女孩写作的主人公是男生女生各半,而男孩写作出现的主角百分百是男性。
女孩的写作故事里男性和女性角色参杂,而男孩写的故事里通常所以的角色都是男性。这并不令人吃惊,因为大部分儿童作家们在一开始的时候总是模仿他们所喜爱的故事,女孩们一般会是给予角色性别同等机会的爱好者,而男孩则很少会被有关是女孩的故事所吸引,这不是男孩子们的错。


D妈妈问问小D,这是不是事实?

发表于 2011-2-1 15: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胖丫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胖丫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是个很好的话题。 对于女孩子的家长来说,文艺作品中能够激励女孩子的role model太少了, 女孩子被塑造成成功男性的附庸,玩物和奖励(trophy),  缺乏自己的个性,成就和光辉。

从关注女孩子教育出发, 我赞成女孩子一定年龄应该送女校。这样女孩子们至少可以不用为自己的性别自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2-1 15: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1-2-1 16:39 发表


D妈妈问问小D,这是不是事实?


不用问,我看过他大部分的作文,里面没有一个女性角色,连配角都不带女孩的。最多是一句台词的群众演员(例如主角的妈妈)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2-1 15: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胖丫丫 于 2011-2-1 16:51 发表
这是个很好的话题。 对于女孩子的家长来说,文艺作品中能够激励女孩子的role model太少了, 女孩子被塑造成成功男性的附庸,玩物和奖励(trophy),  缺乏自己的个性,成就和光辉。

从关注女孩子教育出发, 我赞成女孩子一定年龄应该送女校。这样女孩子们至少可以不用为自己的性别自卑。


现在的女孩会为性别自卑?我以为她们都看不起小男生哎(嗯,其实是小男生们这么认为吧)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2-1 16: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1-2-1 16:57 发表

现在的女孩会为性别自卑?我以为她们都看不起小男生哎(嗯,其实是小男生们这么认为吧)

在澳洲我认为不太会,男孩和女孩在两个group里,至少在小学阶段我看到的是这样的。

不过,最需要认清的一个事实是,现实世界是男人在主导,这无关偏见或者作者所说的sexism这样的大帽子:si89

女权主义者千万不要来拍我,我辛苦翻译的这篇文章的立意完全是female-oriented的,我个人认为写的不错,呵呵。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1-2-1 17:14 编辑 ]

发表于 2011-2-1 17: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胖丫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胖丫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1-2-1 16:57 发表


现在的女孩会为性别自卑?我以为她们都看不起小男生哎(嗯,其实是小男生们这么认为吧)


看不起同龄的小男生,并不等于就否认这个世界上整体女性的成就还是未能赶上男性成就这个事实吧?

曾经跟一个本地长大的华人女孩讨论过这个问题。她大学毕业了,很优秀,也很driven, 但是她也承认她有焦虑,有不确定。她不知道自己的成就和前进的动力是不是会在将来的某一刻静止,甚至会认可回归家庭做个与世无争的主妇。 现代女性最期待的还是事业和家庭两全其美, 但是男性就没这么多想法。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2-1 17: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胖丫丫 于 2011-2-1 18:01 发表
曾经跟一个本地长大的华人女孩讨论过这个问题。她大学毕业了,很优秀,也很driven, 但是她也承认她有焦虑,有不确定。她不知道自己的成就和前进的动力是不是会在将来的某一刻静止,甚至会认可回归家庭做个与世无争的主妇。 现代女性最期待的还是事业和家庭两全其美, 但是男性就没这么多想法。

对于女性来说事业和家庭很难两全其美,如果两全其美这是个普遍现象,随随便便就可以的话,那么这真的是对于我们男人是个好消息,呵呵。
事业有成又能够回归家庭的女性是最出色的,她们绝对是最顶尖的人才。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1-2-1 20:04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2-1 19: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胖丫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胖丫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1-2-1 18:06 发表

对于女性来说事业和家庭很难两全其美,如果两全其美这是个普遍现象,随随便便就可以的话,那么这真的是对于我们男人是个好消息,呵呵。
事业有成又能够回归家庭的女性是最出色的,她们绝对是最顶尖的人才。


所谓家庭---最核心的概念还是抚养后代吧。

女性如果既能独立觅食,并抚养后代,那么除了受精,还要普通男人做什么? 有个精英精子库就行了。。。

不知道这是不是未来人类社会的趋势? 呵呵。。。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2-1 19: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胖丫丫 于 2011-2-1 20:31 发表
所谓家庭---最核心的概念还是抚养后代吧。

当然不是。
家庭所包含的要素很多,养育后代只是其一。

发表于 2011-2-2 11: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ora22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ora22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养育后代只是其一,但也是最重要的一项。

发表于 2011-2-2 13: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lly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lly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1-2-1 18:06 发表

事业有成又能够回归家庭的女性是最出色的,她们绝对是最顶尖的人才。


所以,做女人还是难于做男人。。。

原帖由 flora222 于 2011-2-2 12:10 发表
养育后代只是其一,但也是最重要的一项。


那么,怎么解释丁克一族呢?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2-2 13: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Holly2010 于 2011-2-2 14:03 发表
所以,做女人还是难于做男人。。。

我同意你的说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2-2 14: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胖丫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胖丫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也不见得。

做男人也好,做女人也好,凭一己之力做到顶尖出色的都不容易; 闭眼睛混日子的,都不难。

女孩子前进道路的不确定性更多一些,但是硬币的另一面就是多一些选择。

女孩子进可以当学者教授,公司老板高管,医生,艺术家,退还可以做个朝九晚五小职员兼足迹推妈,或者开个小店,或者就在家当个与世无争的主妇。只要生的出孩子,基本上没人跟她为难。 如果嫁给明理开通老公,甚至连生孩子的压力都没有。  

但是男孩子不一样,这个版上哪个男孩妈不是眼巴巴的望子成龙,哪个不是“ OC--精英中学--名校大学--高薪工作” 华山一条路? 男孩子没有退路,只有往前冲。 如果慢了,不但生存有压力,配偶权都没有了。

富二,官二,红二不在此讨论之列。

发表于 2011-2-2 14: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nz200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nz200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华裔男孩女孩碰到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听美国的华裔妈妈聊天,她们还有一种担忧,在西方长大的华裔男孩很多都有缺乏自信的问题,相比较女孩反而过得比较好,更适应周围环境。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2-2 14: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胖丫丫 于 2011-2-2 15:26 发表
也不见得。

做男人也好,做女人也好,凭一己之力做到顶尖出色的都不容易; 闭眼睛混日子的,都不难。

女孩子前进道路的不确定性更多一些,但是硬币的另一面就是多一些选择。

女孩子进可以当学者教授,公司老板高管,医生,艺术 ...

也有不少选择私校>快乐童年>快乐人生的。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2-2 14: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unz2009 于 2011-2-2 15:51 发表
华裔男孩女孩碰到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听美国的华裔妈妈聊天,她们还有一种担忧,在西方长大的华裔男孩很多都有缺乏自信的问题,相比较女孩反而过得比较好,更适应周围环境。

why???

发表于 2011-2-2 14: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ulao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ulao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阿朱自己翻译的?辛苦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2-2 15: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nz200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nz200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1-2-2 15:54 发表

why???


是不是在文化认同上男孩比女孩更难融入,或者说更容易感觉到白人对其他族裔的排斥,又从小在西方的主流文化中长大,需要克服更多的冲突了。相比较他们父亲这一代,由于都在国内受到良好精英教育,到美国又有很好的职业和收入,反而不会有这些问题,或者说也没有强烈的融入主流文化的需求。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2-2 15: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ulaohu 于 2011-2-2 15:56 发表
阿朱自己翻译的?辛苦了。。。

是的,文章很长每天翻译几段。
这个写的挺好,我让女儿也看

发表于 2011-2-2 15: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胖丫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胖丫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1-2-2 15:54 发表

也有不少选择私校>快乐童年>快乐人生的。


所以说富二不在此讨论之列。 嘿嘿。

一般家庭的男孩子,如果花了家长大笔私校的学费钱,还是会被有所期望的吧? 即使是富二,也会要求继承家业,光宗耀祖。

哪个男孩子的妈又能跳出来说,俺花了20多万澳币培养出来的孩子, 以后放弃自己事业去伺候老婆,俺也一样开心?

但是作为女孩子妈,如果我女儿以后如此,我再不甘心,也没有办法。

发表于 2011-2-2 15: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胖丫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胖丫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unz2009 于 2011-2-2 16:13 发表


是不是在文化认同上男孩比女孩更难融入,或者说更容易感觉到白人对其他族裔的排斥,又从小在西方的主流文化中长大,需要克服更多的冲突了。相比较他们父亲这一代,由于都在国内受到良好精英教育,到美国又有很好的职业和收入,反而不会有这些问题,或者说也没有强烈的融入主流文化的需求。


其实你的问题又回到我说的主题上来说了。 因为社会对男孩子在事业,能力,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期望更高,但是不是所有的男孩子,特别是移民家庭的孩子,能很好适应这种期望。 而且第一代移民父母,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就跟主流社会有差距, 所以生在移民家庭的孩子更是挣扎在两种不同的期望之间。

女孩子相对容易,因为女孩子有退路,所以能过的更加从容一些。 当然女孩子的退路也是要花代价的,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华裔的男孩子还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同族裔的女孩子的择偶对象是包括本地其他族裔的,比如白人,只要这些男性足够成功,能负担起家庭。但是华裔男孩子能够并且愿意找其他族裔女孩子的,可能不会很多。

[ 本帖最后由 胖丫丫 于 2011-2-2 16:5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patrickzhu + 3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2-2 21: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nz200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nz200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从这个角度考虑,孩子在宗教背景太浓的学校也不好,好像圣经里就没有出现过华裔人物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2-3 08: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对于华裔男孩的适应性问题,我还没深入考虑过,上面两位发言很有参考价值

发表于 2011-10-8 22: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lyc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lyc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深刻的议题,学习学习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