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那年,今天,我心里一直有你 (2012-3-3) 偌儿 · 除夕夜的家庭联欢会 (2010-2-13) tritri
· 做板凳记 (2009-7-9) ranger · 分辨率画廊今夜开张 (2007-8-23) 分辨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2280|回复: 19

[评书论文] 读张爱玲《赤地之恋》有感 [复制链接]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6 21: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ffodi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ffodi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虽说张爱玲的名气大到似乎没有读过她的著作的人不算新时代知识女性,我却一向拼着不做知识分子,也不读她的书。我的这种固执是有理由的。初一时曾随父母为一朋友送行,该朋友将去日本继承一笔遗产。席间该朋友的夫君黄某,一位中文系的讲师,告诉我爸爸他正在研究张爱玲。几个月后传来了黄讲师和他家保姆的风流韵事。其时我虽懵懂,却也懂得不是张爱玲教唆的,然而心中总朦胧以为她是拖不了干系的。

去岁年底彻底闲了心,找些闲书看,于是下载了一部张爱玲文集,共10本。《赤地之恋》是我读的最后一本。我不喜这个俗气的书名所以很轻慢它。然而没等读完第一页我就眼睛一亮:“他们都是北京几个大学的学生,这次人民政府动员大学生参加土改,学校里的积极分子都抢着报名参加。这一支土改工作队就是完全由学生组成的。内中也有几个是今年夏天新毕业的,像刘荃。” 从张爱玲笔下简易颠簸的卡车上,我分明看到了自己父母年轻的背影。三十年后,当爸爸妈妈宣布“我们家的孩子,一个都不许从政”时, 他们还记得曾经沸腾的热血吗?

刘荃这个心思缜密稳重正直的北大毕业生,一开始就受组织倚重,然而他参加工作的第一项任务就超极限地挑战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刘荃的土改工作队进入的是一个非常贫穷的村庄,村里最富的韩廷榜家只有50多亩地,忠厚老实的中农唐占魁身家11亩地而荣登该村首富排行榜三甲。大学生们心里装着“中间不动两头平”的定律,坚信绝大多数村民的财产是在政府的保护下的。然而村干部老干部们不干,老干部没斗地主怎么出工作成绩?村干部不分财产哪能公报私囊?于是群众被胁迫发动了斗地主的运动,领袖的语录可以有不同的栓释,谁让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字有多种解读呢?谁敢保证领袖的真实用意呢?人和人的仇恨被激发到了极致,空气中残留的只是几丝兽性的腥气。

亲历了杀戮,目睹了家破人忙,良心似存似失的刘荃意外地被调到上海某处。他小心翼翼地周旋与几个老干部及其家庭的明争暗斗,倒是过了几年清静日子。可惜好景不长,三反运动开始。报上义正言辞地批判某高干“与地主阶级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挪用公款两亿两千万元,与商人合伙作投机买卖,并曾接受部下礼物价值一千万元上”,读着这些熟悉的例文,我不尽感慨,到底是我们的新闻人还是我们的公仆,几十年如一日无聊之至没有任何新意?在这场运动中,一贯明哲保身的刘荃没能幸免,被别有用心的人陷害入狱差点被枪毙。看到这段,我不尽想起父母的二位同事,都是在三反运动中被退党的。一位在自我检讨中承认自己因家境苦难,捡了马路上的电车票报销;另一位绰号叫“四分钱邮票”(被人检举了),谁也不知道他到底犯了什么事。这二位同事终生没有平反。

出狱后的刘荃心灰意懒,志愿参加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志愿军,后面的故事,在红旗下长大的我看来虽然未必不可信但非常反动,所以不再展开。读完全文,我恍然大悟,赤地之恋,并非男欢女爱之恋,而是年轻知识分子对祖国的热爱,1949年他们中的很多人可以选择去国外,但他们对共产党解放的新中国充满信心和眷恋。张爱玲在自序中强调这是个真人实事的故事,对这段历史略知皮毛的我,的确嗅到了一点真实的生活气息。

感情戏是任何一部优秀小说不可缺少的。《赤地之恋》的另一条主线索就是刘荃的感情生活。简而言之,刘荃的生活中出现过三个女人,一个是中农唐占魁的女儿二妞(17岁),一个是土改工作队的同事燕京大学的女毕业生黄娟(20多岁),一个是上海的同事来自老区打过游击的老干部戈珊(30多岁)。刘荃对二妞的好感,同情占了多数;对黄娟,是珀拉图式的纯洁爱情,我想我们中的大多数在大学前后都体会过这种甜蜜;对戈珊,则是赤裸裸的肉欲。我是个感情迟钝的人,经常不能领会委婉幽怨爱情的精髓。刘荃这样一个还算有良知的男青年,为什么裤兜里揣着心上人的情书,却主动和另一个荡妇行乐?就因为黄娟在千里之外的济南?我读的十本张爱铃作品里,男主角或多或少有类似情节,作者想借她的笔,传送给读者什么信息呢?亦或当年黄讲师的出格,确实领悟到了这位旷世奇才的深意?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67 收起 理由
villa + 8 你太有才了
eurekana + 3 一点点癞头分。。。
big_beast + 18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Faith Hope Lov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6 21: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猫晒太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猫晒太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呃,号称张迷的我,好像没有看过这部小说。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11-1-16 22: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赤地之恋是张爱玲离开大陆以后写的,以前的普遍评论是张闭门造车之作,没有生活来源,很多事物凭空想像而来,难免多处贻笑大方,因而评价不高。作为一个容易受舆论影响的不用脑的读者,理所当然也就没有去读了。

还好我不是张迷,算不上损失:)
于无声处听惊雷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11-1-16 22: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过要恭喜楼主如此能静下心来又读书又看画的,很多人理想的生活状态了。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6 22: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ffodi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ffodi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希望没有冒犯张迷哟, :)  不过我现在也挺迷张爱玲的, 追着她的书读,

我想《赤地之恋》应该是禁书, 它符合反动作品的所有特征。

退役斑竹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6 22:0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的帖子

此文章由 老猫晒太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猫晒太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貌似我从来就不知道有这部小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6 22: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ffodi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ffodi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stina 于 2011-1-16 22:02 发表
赤地之恋是张爱玲离开大陆以后写的,以前的普遍评论是张闭门造车之作,没有生活来源,很多事物凭空想像而来,难免多处贻笑大方,因而评价不高。作为一个容易受舆论影响的不用脑的读者,理所当然也就没有去读了。


我却不这么看, 我身边听到的看到的, 除了朝鲜战争这一段, 都有张小说里的类似原型。 很有兴趣知道以上论点的源出处。
Faith Hope Love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6 22: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ffodi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ffodi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stina 于 2011-1-16 22:02 发表
不过要恭喜楼主如此能静下心来又读书又看画的,很多人理想的生活状态了。


无非是闲人作些无聊闲事, 对社会是无用没有贡献的,
Faith Hope Love

退役斑竹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6 22:0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的帖子

此文章由 老猫晒太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猫晒太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那就解释了我买过的全集里面从来没有出现过这部小说。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11-1-16 22: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affodil 于 2011-1-16 22:05 发表


我却不这么看, 我身边听到的看到的, 除了朝鲜战争这一段, 都有张小说里的类似原型。 很有兴趣知道以上论点的源出处。


是我在大学时代看张时看到的评论,当然,那个年代只能看见评论本身,而是看不见这样的禁书的

现在这样的评论放狗一下网上还是有的,比如这个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wwx200804007.aspx



这些不过是主观观点而已,不是客观的事物,见仁见智而已。
于无声处听惊雷

发表于 2011-1-16 22:1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的帖子

此文章由 pink_maom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nk_maom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去看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11-1-16 22: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affodil 于 2011-1-16 22:09 发表


无非是闲人作些无聊闲事, 对社会是无用没有贡献的,


文学,艺术,从某些角度来看,就是”无用“的东西。但是要是没有了这样的”无用“的东西,这个世界将多么无趣。
于无声处听惊雷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6 22: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ffodi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ffodi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stina 于 2011-1-16 22:11 发表


是我在大学时代看张时看到的评论,当然,那个年代只能看见评论本身,而是看不见这样的禁书的

现在这样的评论放狗一下网上还是有的,比如这个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wwx200804007.aspx

这些不过是主观观点而已,不是客观的事物,见仁见智而已。


拜读了,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袁良骏, 果然是主流文化。
Faith Hope Love

发表于 2011-1-16 22: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pc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pc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stina 于 2011-1-16 22:02 发表
赤地之恋是张爱玲离开大陆以后写的,以前的普遍评论是张闭门造车之作,没有生活来源,很多事物凭空想像而来,难免多处贻笑大方,因而评价不高。作为一个容易受舆论影响的不用脑的读者,理所当然也就没有去读了。

还好我不是张迷,算不上损失:)

这个评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六七十年代,好一些华文作家,(中国大陆外的)都“顺应潮流”写了好些类似的文章。另一位可以和张爱玲有一比的华文作家白先勇,也写了几篇,文章和他们一贯的风格是有很大差别的, 那是个疯狂的年代,任何事都有可能,他们写得也有可能是真人真事,但不是他们所擅长的题材,所以读起来,感觉不是很好。

发表于 2011-1-16 22: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西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西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本书当年我是网上下载了打印出来看的。
当时年轻,觉得非常残酷,不敢细看,粗粗看完了事;现在年纪大了,又静不下心来看书啦;老的时候希望能有时间把我喜欢的书统统再看一遍。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6 22: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ffodi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ffodi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pcw 于 2011-1-16 22:25 发表

这个评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六七十年代,好一些华文作家,(中国大陆外的)都“顺应潮流”写了好些类似的文章。另一位可以和张爱玲有一比的华文作家白先勇,也写了几篇,文章和他们一贯的风格是有很大差别的, 那是个疯狂的年代,任何事都有可能,他们写得也有可能是真人真事,但不是他们所擅长的题材,所以读起来,感觉不是很好。


写书的是一个人, 读书的是成千上万的人, 每个读者带着自己的经历和视角去读, 自然体会不一样。
Faith Hope Lov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16 22:5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的帖子

此文章由 pink_maom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nk_maom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说的好,一千个人有一千零一个张爱玲。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收起 理由
daffodil + 3 有共鸣
老猫晒太阳 + 1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16 23: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cec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cec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类作品我是不敢去看的,太影响人的心情了。说闭门造车倒不见得,恐怕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当初做不到的吧。某个历史阶段,真是把人所有的黑暗面丑恶面都表现的淋漓尽致了,可这一切到底都是为了什么呢?
谁最近回国去天安门瞻仰下和毛大人对其门的孔夫子吧,这都是为了什么呢?
今天看了篇刘瑜的文章,里面说她和朋友去厨房切瓜吃,听到很细碎的叫声,这里就不形容这种声音了,朋友说一定是厨房柜子底下的粘鼠板粘住了老鼠,然后两人探讨这只老鼠多久能死,其中一人说,上次是这样叫了两天。然后文章里也是哀叹,快乐吃瓜的两个人和无助等死的老鼠只有两米之隔,生为老鼠也不是老鼠的错。看完这个故事心里很翻腾,某些发生过的和正在发生的事情何其的近似呀。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老猫晒太阳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18 23: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ureka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ureka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后一句似有深意。。。哈哈。

原帖由 daffodil 于 2011-1-16 21 begin_of_the_skype_highlighting              2011-1-16 21      end_of_the_skype_highlighting:30 发表
虽说张爱玲的名气大到似乎没有读过她的著作的人不算新时代知识女性,我却一向拼着不做知识分子,也不读她的书。我的这种固执是有理由的。初一时曾随父母为一朋友送行,该朋友将去日本继承一笔遗产。席间该朋友的夫君黄某,一 ...

退役斑竹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11-1-19 10: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g_beas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g_beas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俺一向对伤痕文学不感兴趣……
正如LZ在看画帖里所引用:
“为什么艺术不能是美的呢?世界上丑恶的事已经够多的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