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iam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am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orin 于 2010-2-5 02:47 PM 发表 
你说的那个听说训练我做了大概四天以后的某天晚上,碰到一篇非常难,怎么读都不顺的文章。我就拼命读了一个半小时,读到夜里一点半。
结果是嗓子哑了,差不多一个星期连话都说不了。
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还 ...
哦抱歉呢没想到你有回复
一般原则是挑选有点难度,但又不是特别难的,比如从头到尾都觉得不好理解的那种英文新闻。
你不会是在自己读文章(article)吧?那个是没有用的
因为没有native speaker带着你,自己读的时候不清楚断句的时机,语腔语调的变化,所以读起来会很累。
实际上一个句子读起来,是以成分为单位进行划分,语气会随着句子成分而不时进行调整,以一个成分一个成分的读出来意思就变得特别清晰。
这个情况适用于中文,也同样适用于英文,这是我的个人经验。
仔细观察的话,你和我都是中文native speakers,一句中文看过去,能立刻明白他的意思,比读的速度还快。
就是因为中文看得速度比读的快,所以在读中文文章的时候,会知道一个中文句子到哪里需要略微停顿,到哪里语气需要升降变化。
读的抑扬顿挫,听的人也特别能明白意思
这个情况到了英文的时候就不成立了,
因为刚开始学习英文的时候,看的速度比读的速度慢,所以眼-大脑的理解速度跟不上口的发音速度,自然而然的读起来就来不及思考一个英文句子到哪里需要略停,到哪里需要升调降调。如果来不及进行断句判断的话,你一定是读不顺的。
同理,你找一个非常简单的初级英文,单词,句式都是一眼都看得明白的那种,你就又能读的抑扬顿挫了,就是因为容易理解断句的时机,所以读的就顺。
你那个一星期都说不了话的做法是在啃硬骨头。其实那天你学的东西等于以前一个星期的学习量,因为你看的都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所以会这么费时间。虽然学的快,但是会容易疲倦而受到挫折,导致放弃,最好不要这么做。学习英文像长跑,匀着速度的快速跑向终点是最有效率的策略。
跟着播音员,复述一个新闻,说一分钟就是一分钟。质量重于数量.一分钟太长就缩短到5句话.方法还是我说的那个,定的量要合理,简单的说是以自己不累不烦为标准,感觉烦了累了就是量多了.每天都有些自己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
从最近你的帖子你的英文已经有了很大的起色,量变最终会导致质变,但是要避免贪功冒进!
[ 本帖最后由 iami 于 2010-2-14 23:02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