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原创图文)换种玩儿法 - 拖挂式房车使用心得 (2018-8-7) spanishcaravan · Alfa Romeo 4C 提车作业 (2016-8-11) jimmy9046
· PC--买地建房贴--Carlisle之Albany 35,历时4个半月,终于settle了 (2011-2-6) 可乐33 · 回乡腐败记(剧终了,总结在264楼) (2015-9-12) harbridg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gifox

[全澳] 分享:这些被应试教育筛选出来的能力,成了AI时代不重要的能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18 19: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ango16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ango16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知道这些信息来自哪里,但这些信息里有很多内容不真实,还有很多信息张冠李戴。项目技术负责人是从国外留学的归国人员。别的不想多罗嗦了,太多内容,完全没必要。全称是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年成功没错,1965年5月16日的516通知是文革开始,文革是8个月之后才开始的,所以不是“文革期间”。THE END.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KiwiBear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7-18 19: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uxiaoq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uxiaoq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两弹一星也是归国留学人员领头做的。成果出在中国。留美学习先进科技,开蒙还是在中国。科研过程若干年,即使成功还需要继续做很多,哪有那么多可钉可卯的时间点,大众都是认为是文革期间而已。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上天,妥妥的文革期间。我还记得我父亲很自豪火箭发射有他的参与,虽然他不是搞火箭卫星的,他只是搞胶片,为了用国产胶片记录下历史的瞬间。

发表于 2025-7-18 20: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p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p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正规的学校里面的教育主要还是考虑资源的问题
不可能真正因材施教,折中
而且学校只是满足培养一些螺丝钉一样的普遍适用的生产力
不要期待太多

发表于 2025-7-19 22: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ia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ia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应试教育 和 考试 , 不是简单的合不合理的问题, 是社会的一种安排.

国内讲, 是一个可以打开上升通道, 一个用来筛选晋升名次初级手段, 你总是要给普通人 ,一个没有很多社会资源的人改命的通路吧?

好比澳洲 , trady的高收入也是一种安排, 试想一下 反过来, 各位, 澳洲这个产业能力, 如何保证没有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的生计呢?

就中国而言, 再找到例外一条途径以外, 考试和应试算是最优解了.

也许以后AI发达, 可以有新的教育和选拔人才的方法吧.
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

发表于 2025-7-20 09: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ango16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ango16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自古以来,华夏社会一直是重文轻理,学理属于不务正业。连绘画都以写意为雅,工笔为匠。到了洋务运动时期,理工才逐渐开化,但历史文化的惯性,势头依然,科举选拔方式依旧。在一个重仕轻商轻工的社会,人们不可能弃文从理,只有那些胸怀远大理想的新派知识分子才走出国门学习理工,期望科技救国。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才有更多的热血青年投身理工,以期强国富民。受整体文化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制约,这种小范围的鸡血式浪潮,不可能成功。民国时期文理逐渐拉近,但主流还是以文为主,加上处于战乱期,很多人投身军伍,黄埔军校等吸引了大量人才。几个西式大学理工比例高一些,也只有清华同济西南联大等。一直到了1950年代末期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重理,但依然不轻文。写得一手好字,写得好文章,仍是选拔提升的最重要条件。随着国家选拔制度的变迁,1973年开始,理工科才彻底超越文科成为高等教育主流。应试教育是历史造成的,深入社会各个角落,植根于每个人的思想深处,无论走到哪里都很难改变。从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应试教育,完全不符合现代社会,阻碍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学生时期就对应试教育深恶痛觉,曾立志将来写书,以期改变人们的思想。成年后成熟了,才知道那不过是一腔鸡血,连螳臂都不如,何以撼动历史车轮,完全是不自量力的幻想。网络时代的人们,更加陷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漩涡中,在东西方两种文化和思想中徘徊比较,越发六神无主。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均如此。作为结束语,希望所有孩子都有一个美好未来。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1 收起 理由
Beauchamp + 4 我很赞同
wuxiaoq + 1 感谢分享
华丽转身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7-20 18: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李師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李師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問題不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