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三鲜烩面,响油芦笋,椰丝轻乳酪蛋糕... (2010-11-11) 黑巧克力 · 蔬菜种植新手如何入门 (2009-4-22) aquaponics
· 断篇儿-迁徙 (今天有点忧伤) (2012-8-10) bosstong · 终于通过Customs Broker National Exam (2006-11-18) fighting010605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limit-2010

[NSW] 请问家长们如何教乘法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13 09: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臭脚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臭脚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死记硬背,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7-13 10: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tisperfec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tisperfec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背下来。 但是学校不鼓励, 非常难执行。
对一般人来说, 背出来肯定有好处。 对数学有天赋的人来说, 也许无所谓 。

发表于 2025-7-13 10: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挑灯亮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挑灯亮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家孩子直到越南同学妈妈和印度同学妈妈来问会不会乘法口诀,才开始教。那是小学一年级。没有窍门,得空就问问孩子7x9、3x7等于多少。。。。

发表于 2025-7-13 11: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ndon 发表于 2025-7-13 09:11
澳洲小学对基本运算切入是很好的。像国内那样直接背乘法表,反倒容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但是5年级开始,在 ...

我觉得中文背乘法表是捷径 但的确跟“数学理解”没有太多正相关
实际情况中我可能觉得记忆+理解可能比较有效
例如如果记得5x8是40 那么万一不记得6x8 如果理解的话只是40再多一个8

一大部分不喜欢数学 数学差的学生在乘法表就被落下了(无论用记忆还是理解的方法)
要是6x8可能都要想个一分钟还不一定算对 那以后6x*8x,6x/5-8x/3等等 还需要浪费cognitive load去想6*8 就更糊涂了
这就就像一个永远没有正反馈的游戏 每次刚进游戏就被最小的怪物打死 肯定就不想玩了 我想这可能是一部分澳洲人不喜欢数学的原因

最理想情况下 应该尽可能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
例如在中学低年级index law, Pythagoras等等 理解能力好好的学生应该好奇并理解为什么 当然有一些是当前知识证明不了的 例如volume of cone/sphere

这些原理和证明 对好的学生来说是蜜糖 对稍微没那么好的学生可能是毒药让其糊涂/恐惧  所以有人觉得11-12年级的Cambridge教材很好 有人觉得太复杂看不懂考试又“不考”

例如微分 d/dx x^n 如果不去理解原理的话 基本上就是算术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哪怕到了HSC 2u数学 也不太需要“知其所以然” 很多题的本质是算术 重复着和教材例题差不多难度的算术
例如2u数学在trig里面用ASTC 但是很少有学生记得ASTC只是个帮助记忆的口诀 不是其定义和原理 :
https://www.ringomok.com/2024/08/15/astc-is-bad/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dondon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7-13 11: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n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n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mit-2010 发表于 2025-7-13 11:16
我觉得中文背乘法表是捷径 但的确跟“数学理解”没有太多正相关
实际情况中我可能觉得记忆+理解可能比较 ...

关键问题是:小学的test都是像游戏一样的。学校墙上贴着的slogan都是:everyone can learn maths.  Speed is not important.

孩子们做essential assessment的时候,无论是pre test,还是post test,第一:大家看来看去,老师也不是太计较。其次,今天做不完明天再做,做多长时间都没所谓。

所以最终结果就是:五年级孩子做一个什么:一个校车可以装8个孩子,现在有67个孩子,需要多少辆校车。这种题,孩子们都是一个个手指头掰过来的,就这么眼睛瞄一下,甚至都不用计算的题。对的,它给了四个答案,估值一下就可以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基本上2-3秒就可以process的题目,孩子们可以做5分钟还做不出来的。

对grouping概念的理解和教学,我觉得澳洲很棒,但是。。。其他真的是一言难尽。。。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limit-2010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7-13 11: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nob 发表于 2025-7-13 11:27
关键问题是:小学的test都是像游戏一样的。学校墙上贴着的slogan都是:everyone can learn maths.  Speed ...

所以小学到中学过渡期 有些人就会被落下
中学老师也不可能从头去教这些基础 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能择优
所以差的班 无论7年级还是一直到10年级 可能一直还不会乘法表这些基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7-13 11: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管閒事的路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管閒事的路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這二三十年西方教育受某意識型態荼毒,背乘法表這種低投入高回報的事竟然不作為KPI。
不過好像只是教育界某部分受影響。數學界的看法可以參考這位仁兄
https://mathematicalcrap.com/2020/08/13/a-simple-message-to-primary-schools-about-multiplication-tables/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limit-2010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7-13 13: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nkaish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nkaish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娃学校有教啊,而且还鼓励同学们记下来,最大到12*12。
当然英文怎么背的,我没问过孩子。
应该是二年级时候有一段时间乘法教学的时候教的。
从学校拿来的乘法运算也是从按照顺序到打乱顺序的方法。
老师给的课堂练习厚厚一打,学期结束都有带回家。
ps 维州远东公立小学,local为主,
难道我们这个学校还卷计算不成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limit-2010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7-13 13: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n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n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inkaishi 发表于 2025-7-13 13:41
我娃学校有教啊,而且还鼓励同学们记下来,最大到12*12。
当然英文怎么背的,我没问过孩子。
应该是二年级 ...

那个数学练习册后面都有,没人背的。

会的孩子看看就记住了,不会的孩子七年级一样掰手指。

发表于 2025-7-13 13: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nkaish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nkaish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nob 发表于 2025-7-13 13:46
那个数学练习册后面都有,没人背的。

会的孩子看看就记住了,不会的孩子七年级一样掰手指。 ...

我很清楚的记得孩子说过,
他们班里是有要求尽量记住的,
当时她还很佩服几个全记下来的同学,
她最多就记到9*9而已。
而且厚厚的一打练习题也都有做啊,
这和国内小学背完以后,看运算速度不是一个意思吗?
只不过,有的孩子就是不记,老师也不会怎么样。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limit-2010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7-13 14: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n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n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inkaishi 发表于 2025-7-13 13:52
我很清楚的记得孩子说过,
他们班里是有要求尽量记住的,
当时她还很佩服几个全记下来的同学,
只不过,有的孩子就是不记,老师也不会怎么样。


楼主讨论的就是你这最后一句话。

这句就说明了一切啦。

Perp水平的到六年级还不是照毕业升到中学,没压力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7-13 14:1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mit-2010 发表于 2025-7-13 11:16
我觉得中文背乘法表是捷径 但的确跟“数学理解”没有太多正相关
实际情况中我可能觉得记忆+理解可能比较 ...


这跟一个人学习特点有关。
比如我就一定要知道原因,给我一个公式不告诉我公式怎么来的,学不会。只要知道公式怎么来的,不需要太多练习就能灵活运用。
所以从前上学时候,只要把课本弄通了,就通了。

发表于 2025-7-13 14: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nkaish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nkaish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nob 发表于 2025-7-13 14:03
楼主讨论的就是你这最后一句话。

这句就说明了一切啦。

问题是哪都有迷迷糊糊总记不住的学生吧?
这和在澳洲或者其他国家没什么关系。

另外现在国内的数学教学也不是完全的死记硬背,
模式也很多样啊。







发表于 2025-7-13 14: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n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n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inkaishi 发表于 2025-7-13 14:20
问题是哪都有迷迷糊糊总记不住的学生吧?
这和在澳洲或者其他国家没什么关系。
问题是哪都有迷迷糊糊总记不住的学生吧?


这句万金油一出,就没有讨论的意义了。

我到此为止。

发表于 2025-7-13 14: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ndon 发表于 2025-7-13 14:13
这跟一个人学习特点有关。
比如我就一定要知道原因,给我一个公式不告诉我公式怎么来的,学不会。只要知 ...

我觉得至少要有这种思维 才是适合学4u数学的

有一部分学生只为了所谓拉分/scaling 忽视了本质
连基础的内容都没吃透 不明原理 这样学4u会非常吃力的

发表于 2025-7-13 15: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mit-2010 于 2025-7-13 15:14 编辑
xinkaishi 发表于 2025-7-13 14:20
问题是哪都有迷迷糊糊总记不住的学生吧?
这和在澳洲或者其他国家没什么关系。


比例问题

澳洲有些中学老师会发愁学生7年级了还不会乘法表(例如超过一半不会)
或者不发愁 就让学生“自然选择” 会了的就入好的班 不会的就差的班一直“不喜欢数学” 所以最后HSC数学选standard的人最多 人数还每年逐升

国内 哪怕普通中学 很少有初一的数学老师纠结这种算术问题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7-14 09: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vjul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vjul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99表的乘除就是个记忆力的活儿,都不能算是计算。
至于dondon分享的过来人体会其实很值得细究。

发表于 2025-7-14 09: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司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司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vjulia 发表于 2025-7-12 23:10
刷题,高小最好能背大19乘法表。

别这么正式,潜移默化就好,当年教老大时老二在边上玩一年级还是二年级自己就会了。
加分怎么加?加满啊!分用完了?加金币啊!没金币?买啊!

发表于 2025-7-14 09: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vjul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vjul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司机 发表于 2025-7-14 09:21
别这么正式,潜移默化就好,当年教老大时老二在边上玩一年级还是二年级自己就会了。 ...

楼上有人说了6*6=36,60*60=120的问题,其实背不背表根本就不是问题。
正真的考验是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是和大脑发育和基因出厂设置的博弈。

发表于 2025-7-14 12: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恰好是翠希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恰好是翠希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来看帖取经嘿嘿!

我家现在给三岁幼崽看BBC的数字积木 number blocks动画,里面也会讲解加减乘除,也算是看个眼熟,她目前非常喜欢。
前阵子尝试给她念乘法表口诀,她现在还胡言乱语的阶段,乱说反而让我更担心就打消念头了(笑哭.jpg)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