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街拍365 之五 (2013-7-4) JerryWu · 5分钟自己做酸奶~~给喜欢中国口味酸奶的mm们~1楼更新全奶粉方子及最简单好吃的奶粉牛奶各一半的方子 (2011-2-9) rongerchen
· 交作业咯-vivien 找工记 (2005-8-28) vivien · 写给女儿的信2022 (2022-12-15) rivaldo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likespring

[其他] 关于Facebook刚自杀的38岁浙大毕业雇员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25 21: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e775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e775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IP

美国据我所知的Amazon,Apple, Google压力都很大,拿钱多也不是件容易事。不仅仅是底层员工压力大经常跳槽,我认识的有做manager的也是一样5年左右就跳另外一家,现在已经跳到Google做manager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9-25 21: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rststep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rststep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38岁了,是该炒老板的年龄了,为啥要自杀?太弱了

发表于 2019-9-26 07: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rststep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rststep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jmd001 发表于 2019-9-26 07:37
笑尿了,搞IT的码农基本上35岁就逐渐被公司驱赶,38正是被老板炒了没人要的年龄 ...

没人要就没人要,反正没财务自由也小有积蓄了,可以潇洒的说老子不干了,被老板骂一顿就去死?这像40岁男人干的事情么?

发表于 2019-9-26 08: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myo(∩_∩)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myo(∩_∩)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美两个帝国就是罪恶的源泉。还是土澳好混

发表于 2019-9-26 08: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brav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brav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jmd001 发表于 2019-9-26 08:10
估计他还没有财务自由,前期花了很多钱留学,移民,美国硅谷消费奇高,也存不下什么钱。另外一旦失业就没 ...

都是被国内这些操蛋的焦虑帖子害的。只要他回去,绝对不会失业。最多是减工资。但那也比一般人强多了。

发表于 2019-9-26 08: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mim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mim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为什么选这条路,结束生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9-26 08: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lueMountain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lueMountain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众生皆苦,苦海无边 回头是岸

发表于 2019-9-26 09: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lueMountain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lueMountain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可怜,自杀是社会现象,普遍存在,归咎于知名公司,钱多压力大,其实就是酸葡萄心理,自己没本事进去然后现在幸灾乐祸沾沾自喜,我们澳洲小破公司,钱多活少离家近,工人绝大多数都是干一辈子,前段时间也有一个即将退休的60来岁的人自杀,全社会应该对自杀重视和关心,而不是简单谴责公司

发表于 2019-9-26 09: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e775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e775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lueMountainAu 发表于 2019-9-26 09:04
可怜,自杀是社会现象,普遍存在,归咎于知名公司,钱多压力大,其实就是酸葡萄心理,自己没本事进去然后现 ...

又来一个高屋建瓴的道德帝

发表于 2019-9-26 09: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torher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torher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自杀都是有坚强的生活信仰的人。

发表于 2019-9-26 10: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sc4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sc4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种IT高科技公司,薪水是很高的,让人眼红,但对应的压力也是常人无法享受的。

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这种压力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9-26 12: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nTheEn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nTheEn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新码工 发表于 2019-9-25 18:13
竟然有人瞧不起浙大也是醉了,足迹上本科比浙大好的加起来有10个么?

北大函授算不算?

发表于 2019-9-29 23: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dbe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dbe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acebook的offer也不是人人拿得到的,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会说浙大 很烂。难道除了第一其他都不值得一提?

跳楼应该是冲动,希望美国司法能给家属一个真相。真心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再发生了。无关种族,只在乎生命不易。

发表于 2019-9-30 03: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ruz71016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ruz71016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天呢,很多人吐槽浙大,弱弱的问一句:你们是啥学校毕业的?

发表于 2019-9-30 04: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jw190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jw190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is5 发表于 2019-9-24 11:05
浙大现在也成了名校了吗?是不是因为马云是那里毕业的?

你觉得国内的名校有哪些?

发表于 2019-9-30 04: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jw190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jw190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ary.smith 发表于 2019-9-24 11:34
还有复旦交大和南京大学,都觉得除了北青就属他们了,其实都和野鸡大学差不多 ...

真牛逼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9-30 08: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kespr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kespr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几个大的it公司turnover都很高,一般工作时间就是二三年。

发表于 2019-9-30 08: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kespr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kespr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es, the U.S. has a tech talent shortage problem. However, the constant headlines on the shortage of high-end tech experts stateside overlook a core piece of the puzzle: Even when companies effectively attract and recruit niche tech talent, they’re lucky if they retain them for more than one year. In fact, the tech sector has the highest turnover rate at 13.2% out of every single business sector, according to a recent turnover report from LinkedIn.

You might not expect it given the success of tech giants like Google and Amazon, but a majority of Fortune 500 tech companies tend to suffer from high turnover rates. Median tenure at Amazon is just one year, and Google performs only marginally better with a median tenure of 1.1 years, according to Payscale’s recent employee turnover report. Apple arguably has the best median tenure among leading tech corporations, boasting just two years.

Considering it takes 51 days on average to fill vacancies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ndustry, companies are spending billions to not only recruit hard-to-find tech talent but to then replace that same talent when they leave in one to two years. Not to mention the impact on project timelines and your bottom line when your best software engineers suddenly put in their two weeks notice in the middle of a product launch.

So, how did we get here and how can you improve retention of tech professionals? With more than 18 years of experience in recruiting and staffing high-end tech professionals at Mondo, where I currently serve as the CEO, here’s what I’ve found.
https://www.forbes.com/sites/for ... nover/#492b62d44201

发表于 2019-9-30 19: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nTheEn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nTheEn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InTheEnd 于 2019-9-30 19:11 编辑

感觉的谷歌的文化要比脸书好很多啊, 这哥们说他妻子离开他那天, 他5点离开公司, 被经理捅刀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