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moneyc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neyc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oney Cat: 又是另一個美好的星期﹐看來股市也許真的觸底了﹖
Thomas Su﹕這還是言之過早﹐不過至少我們看到一些有利的消息﹐美國房屋銷售開始上漲是這些消息中最重要的之一﹐表示美國的經濟的最大隱憂真的也回起的現象﹐但不斷上漲的失業率將會是各國的最大挑戰﹐而目前來看﹐這個問題短期內不太可能可以解決。
Money Cat: 什麼樣的公司會因美國地產業回升受益﹖
Thomas Su﹕這包括不少類股﹐不要忘了﹐建築業是很多國家最大的行業﹐其中包括數百萬人的就業機會。不過整體來看﹐建築業﹐地產開發公司﹐建築材料公司是會受益最多的類股。從澳洲的角度來看﹐目前CSR ﹐James Hardie, Boral許多業務來源都是來自於美國的房地市場﹐但這些現象還不會那麼快發現﹐主要是要先 清除掉美國現在的眾多無法賣出的空屋﹐而不是開始興建新的項目。
我個人認為﹐最大的受益者還是美國的銀行﹐剩存下來的銀行運用在過去12個月低價收購其它銀行﹐成為更大的市場領先者。還有就是收購了金融公司美林﹐GOLDMAN SACHS等美規銀行也會從這次風波受益不少﹐如JP Morgan, Bank of America, Wells Fargo ﹐所以我個人是偏向於投資美國的金融公司﹐目前該倒的都倒了﹐剩下的金融公司一般來說﹐債務處理上都比較僅慎。 澳洲的金融公司中﹐也許你不相信﹐但我正打算開始買進MQG (Macquarie Bank) ﹐看到它將不少高債務的基金賣出應當是轉機的開始﹐可惜BNB無法撐到現在已經跨掉了。
有些投資者問我﹐在$20不買﹐現在$30才買﹐投資是永遠無法預測到最高或最低點。 銀行股中﹐我曾提過在WBC和ANZ之間決擇很久﹐最後兩個都各買一點﹐下不了決心真是一個大問題﹗一個是看好擴充澳洲境內的地產房貸市場﹐目前澳洲的房地市場有些反彈趨勢﹐至少在交易數量上有進展﹐擔心在是否這是因為政府干預而將導致地產過高﹐如90年代早期的問題﹖不論如何﹐WBC在收購了SGB後的確佔了不少新市場﹐但ANZ積極擴充亞洲市場﹐以低價收購不少歐美銀行在亞洲的業務也被看好。 C
BA則是另一個選擇﹐收購BANK WEST是個不錯的策略﹐特別是價格又很便宜﹐CBA想收購BANK WEST好多年了﹐最後以低價收購成功﹐這些分析的過程和理念 和我們分析美國的銀行類似﹐還有在英國我們買進HSBC是一樣的道理。
Money Cat: 最近有做出那些新的投資嗎﹖
Thomas Su﹕唉﹐別提了﹐提了就傷心﹗不過股市上昇真好﹐開始上昇才告訴自己應該早點買﹐下跌時就說該早點賣﹗哈﹐這就是投資者矛盾學。太早賣掉SUNLAND掉(SDG) ﹐忘了買進FKP這都是讓我扼腕的決策﹐不過我每一個月都有持續的投進REIT基金﹐所以還是受益 -礦產資源股中﹐在$35沒買到RIO實在可惜﹐但BHP ﹐GMI都上漲不少﹐而LST更是上漲更多﹐我們在$0.75買進﹐現在是$1.01。不過黃金這幾天下跌﹐對我們黃金股有帶來下跌影響﹐原油股買的不夠快﹐如WPL ﹐STO還有最近上漲的Beach Petroleum ﹐
不過在海外﹐我們有投資BP ﹐SHELL等公司﹐還有最近買進的iShares Energy ETF ﹐目前還是看好ETF或是類股集中的基金減少過渡集中風險。 但我說過很多次﹐中小股的潛質很大﹐而看來不少基金也開始投資這些公司﹐我們買的IT公司iiNet (IIN), Melbourne IT (MLB) 都有成長﹐我們也正在考慮是 否要加進更多電訊類股如西澳的Amcom還有M2 Telecommunications ﹐電訊類股還是成長滿快速的行業。
Money Cat: 您好像一直有在投資基金﹖
Thomas Su﹕沒錯﹐生意忙碌﹐說真的﹐有時根本沒時間看股票。所以﹐基金是最好的方法﹐現在看來﹐股市上漲的可能性開始提高不少﹐開始加入一些過去有投資的基金 -特別是在國際股市上的基金﹐最近加進投資Perpetual Small Companies Fund, Hunter Hall等基金﹐我一直在找澳洲的生化投資基金﹐可惜少之又少﹐現在只看到Perpetual Healthcare Fund, Colonial Biotechnology Fund ﹐生化健保業是很高成長的業務﹐但澳洲的投資業就是一直缺乏興趣﹐讓我覺得很可惜。
Source: http://moneycat.com.a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