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Lom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om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omo 于 2017-10-2 15:41 编辑
百分之一 发表于 2017-9-28 21:55 
有关量化解惑: 量化概念包括量化选股和量化交易,都是靠电脑操作,量化可以是每天量化,也可以是每小时量 ...
偶也是干量化的, 抛砖引玉几个方向:
(1) 量化选股
这个有两个分支
一个基于基本面的选股, 比如过去20 ASX的盈利, ROE, 分红 每个看成一个因子, 写一个算法.筛选出来. 一个最简单的量化策略 : 我只投资过去20年,每年分红超过当时股价5%的股票(这个逻辑是 如果过去20年分红超过5%,那么未来分红超过5%的可能性也大). 这种只要有完整的数据, 机器写代码到跑出结果也就是1小时的事情.
另外一种是基于技术分析的选股 比如 突破 20天均线建仓, 当日线和5日均线偏离5% 止盈. 这种写成代码.
然后就回测什么的, 看看历史结果, 找个asx的指标 比对一下...看看成绩. 好放在实盘里面跑.
(2) 统计套利
统计套利就是赌概率, 把历史数据比较一遍,比如将A股和H股都有的股票 价格, 做一个价格差的曲线, 你会发现,根据同股同权的原理, A股和H股的招商银行, 本来价格是一样的,但是实际上价格相差5%, 这是由于两地制度和交易供给产生的波动. 所以如果你卖出一个A股的招行银行, 买入一个H股的招商银行, 从股东权益来说,其实你没有招商银行, 但是你干了这个事情就可以有价差. 根据历史数据分析, 这个价差长期在一个区间内波动, 所以就有获利的可能.
(3) 剥头皮
很多人高频交易觉得很神秘, 其实这个策略很简单:假设你要在排队, 你排队的前面一个人叫 Bob 他准备5.3 卖出 A2的股票, 你后面一个人叫Jack, 他准备5.5 买入A2的股票, 你就high了, 在从Bob 里面买过来股票, 然后转身卖给Jack 不就很快赚了0.1刀了吗.(为什么赚了0.1刀不是0.2刀,大家可以猜一下)
由于我们的报价, 其实需要计算机在不同交易所撮合成交,在美国还有暗池... 所以当你挂出一个价格给broker, 这个broker首先是在自己的系统里面撮合, 然后没有成交, 就会通过交易线路在个个暗池里面撮合,并最后被赚到纳斯达克. 而在这个过程中, 有大量的量化程序在侦测这些信息,并根据这些价格修改自己的报价. 比速度 当一个从Bob手里接货并卖给Jack的人. 不过因为这个竞争太激烈了.基本上个人干不了.
(4)其他方式 概率,聚类, 对冲,动态再平衡, 网格.. 这些都基本上量化了.还有一些利用社交媒体的交易模式
一个公开的量化例子, 利用twitter的开放API 接口, 加上机器分析就读川普的twitter, 如果这个大嘴发布了的twitter里面有一个美国上市公司的名字, 就马上为这个公司做一个交易策略,
我想说的量化没什么神秘的. 其实就是人类利用计算和互联网 将产生的数据(历史上和我们刚刚产生的)用人类过去没有计算能力的方式进行分析或者交易.本质上量化是一个有利的工具, 不算是交易思想.
量化交易目前已经成气候的, 多数还是基于以前的技术分析发展出来的套路. 因为均线系统和蜡烛图本质上可以看作人类在计算力不够的情况下通过采样 进行的统计学描述. 所以在日本100年前那个天才米商的带领下, 外汇交易上面有一大票的人盆满钵满, 以花花姐为代表.
另外,澳洲个人是可以进行量化交易的, 这点在法律上没有限制,相关信息只要会用google 也能找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