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简单分享一些分析 澳元/人民币(或其他货币) 走势的技巧和思路 (2011-12-15) 猎梦人 · 幸运来得突然--IT找工经历 (2006-9-4) 月亮
· 简简单单--牛油曲奇 *1月3日更新:巧克力曲奇* (2010-1-1) cctang · 参加九月美食活动---甜甜的爱心:“琥珀核桃仁” (2009-9-3) 无翼而飞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5279|回复: 15

感觉这次iPhone的3D Touch会和retina屏幕一样 是个game changer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0 14: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oud22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oud22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cloud226 于 2015-9-10 14:30 编辑

感觉苹果在用户体验创新方面真的还蛮有一套的

当初乔布斯不愿意放弃单手操作而保持小屏幕  因此引进retina screen让用户可以不zoom看清楚内容 这个创意不仅改变了移动设备 也改变了PC

现在苹果为了拼市场 增大了屏幕 但即使4.7 用苹果的UI也不可能实现单手操作 所以现在苹果引进3D Touch 让用户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和app交互 不得不说很聪明 相信不久也会成为业界标准 大家感觉如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9-15 12: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y_Su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y_Su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3D Touch还没怎么上手,看着挺酷,所有的交互提升都是让电子产品对人意图的反映更聪明。UI交互媒介一直是玻璃,以后可能是各种的传感器了,所以我更关注watch,但是这次watch的升级倒是没啥感觉,看第三代吧

发表于 2015-9-15 13: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oud22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oud22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ay_Sun 发表于 2015-9-15 12:29
3D Touch还没怎么上手,看着挺酷,所有的交互提升都是让电子产品对人意图的反映更聪明。UI交互媒介一直是玻 ...

Watch确实是连接传感器的很好的媒介 只可惜现阶段只能作为iPhone辅助 传感传递的信息和watch OS能够处理的信息也很有限 所以不温不火

可以看出苹果做一件事情真的是很有目的的 面对手机屏幕小 苹果多次试图改变单一的触碰的交互方式 比如siri语音交互 又比如现在的3D Touch。相对来说 3D Touch试用场景更多 使用起来也更符合传统习惯 应该和多点触碰一样会成为业界新标准

发表于 2015-9-15 14: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y_Su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y_Su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loud226 发表于 2015-9-15 13:25
Watch确实是连接传感器的很好的媒介 只可惜现阶段只能作为iPhone辅助 传感传递的信息和watch OS能够处理 ...

哈,说句玩笑话,我觉得以后库克可以把老乔讨厌的东西列个list,按照这个发展就行了,从扁平化到大屏到触控笔,虽然褒贬不一,但消费者还是挺认的。

发表于 2015-9-15 20: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lyplagu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lyplagu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ay_Sun 发表于 2015-9-15 12:29
3D Touch还没怎么上手,看着挺酷,所有的交互提升都是让电子产品对人意图的反映更聪明。UI交互媒介一直是玻 ...

watch没升级。。。

发表于 2015-9-15 23: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j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j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atch硬件不能升级,要升只能升软件,不容易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9-16 13: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oud22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oud22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第一代产品不可能那么完善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发表于 2015-9-16 14: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舍本逐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舍本逐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3D touch在新macbook pro上也有啊。

没有感觉到任何区别。

发表于 2015-9-16 14: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war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war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连LED都没有,骗钱

发表于 2015-9-16 16: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oud22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oud22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舍本逐末 发表于 2015-9-16 14:54
这个3D touch在新macbook pro上也有啊。

没有感觉到任何区别。

3D Touch比Force Touch多一层感应器

但最重要的是使用场景不一样 放在iPhone上 屏幕和程序会直接对你的深压有反应 为交互增加一个dimension 而在Macbook上 系统还是由鼠标操作的 这些重力感应只是给鼠标下达指令(现阶段) 这种交互是不自然的 所以用户体验增强有限 (其实多点触碰也是一样的 即使是苹果的触摸板的交互也比直接触屏差了一个档次)

发表于 2015-9-16 21: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舍本逐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舍本逐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loud226 发表于 2015-9-16 16:10
3D Touch比Force Touch多一层感应器

但最重要的是使用场景不一样 放在iPhone上 屏幕和程序会直接对你的 ...

......请问在macbook上和iPhone上深压有什么神奇的作用?

在我看来这个功能比siri还要鸡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9-17 00: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oud22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oud22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cloud226 于 2015-9-17 00:03 编辑
舍本逐末 发表于 2015-9-16 21:30
......请问在macbook上和iPhone上深压有什么神奇的作用?

在我看来这个功能比siri还要鸡肋。 ...


具体什么神奇效果肯定需要开发人员慢慢挖掘 一般说来苹果倾向于模拟自然动作 所以可以现阶段是"挤压peek" “放开收回”

游戏方面应该是会最先反应的 比如挤压程度控制油门 挤压程度控制弹跳 用户可以直接得到反馈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在画面而不是操作上 等等

相信这种transition应该是不经意间和舒服的 用户的反应可能就是一个简单的“哦” 但这就是苹果追求的效果

发表于 2015-9-17 09: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j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j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两点还没搞明白怎么玩:

1、以后一段时间的UI设计要兼顾iphone6s和以前的设备。就是说深压的应用要分开设计?那样岂不是会增加代码维护量?
2、如果深压会弹出新UI,那平时这个新UI不就完全隐藏了?这样不是很不直观吗?以后任何应用都要在屏幕各个地方深压一下,看看有没有东西弹出来?这个可能以后需要一个标准图标提示一下吧?类似ajax刚出来的时候用那种转动的小图标表示后台运作。

游戏应该会最先应用。终于可以有办法区分长按和深压了。像那种长按控制普通攻击,深压放大招的感觉应该还是很爽的。

发表于 2015-9-17 10: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oud22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oud22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ji 发表于 2015-9-17 09:27
有两点还没搞明白怎么玩:

1、以后一段时间的UI设计要兼顾iphone6s和以前的设备。就是说深压的应用要分开 ...

1. 如果出现新技术 程序员和代码就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2. 我不觉得按压屏幕任何地方都可以出现反馈 应该是只有indicative UI element才会有反应 而这时设计人员需要调整设计 区别无按压和有按压UI的区别 这种东西用户学习一次就会适应 我不认为会有很大问题

对啊 对于高频率高强度游戏 比如FPS 现阶段只能用眼睛找半透明buttons切换action 有了浅压 深压 手不用离开 一个button实现跑步 下蹲 跳跃等 简直酸爽

发表于 2015-10-27 23: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Coop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Coop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还没有到game changer层次。

发表于 2015-10-28 11: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oud22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oud22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Cooper 发表于 2015-10-28 00:37
还没有到game changer层次。

No one knows... ye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