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9月美食活动——老婆饼 (山寨版) (2009-9-18) degra · 参加活动-蝈蝈厨房之豆腐(3 )豆腐韭菜水晶虾饺&绝对健康小点心26# (2010-8-15) t_guoguo
· 多图详解!---自制福州鱼丸(包馅)!把握两浮是关键! (2014-4-5) 高歌 · 我要葱绿地每天走进你的诗行——Batemans Bay (2005-1-6) 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3120|回复: 28

[评书论文] 世界读书日回顾《人类群星闪耀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3 23: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spiri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spiri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flyspirit 于 2022-4-23 23:26 编辑

今天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借此机会回顾一下不久前刚看完的《人类群星闪耀时》

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闻名已久, 但一直没有时间看。 直到年初再吴军的《硅谷来信》里面再次听到此书名,决定每天晚上用半小时读一下。我选择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版本。

书的故事性和历史感很强, 适合我这种喜欢历史的人阅读。 此外茨威格的文字描述极为优美, 即使看的是中译文也能轻松勾勒出画面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全书讲的是14个历史人物, 14个事件, 14个瞬间。最后汇聚成一句"“一个影响至为深远的决定系于唯一的一个日期、唯一的一个小时,常常还只系于唯一的一分钟"。 这14个人和他们的事迹是。

1. 不朽的逃亡者, 1513年9月25日, 第一个同时看到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大洋的人,努涅斯·德·巴尔沃亚
2. 1453年5月29日, 土耳其在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领下攻陷拜占庭, 东罗马灭亡
3. 1741年8月21日,  亨德尔创作《弥赛亚》的过程
4. 1792年4月25日,  《马赛曲》的创作和流传过程,而它的创作者开始却鲜有人知。
5. 1815年6月18日, 格鲁希的盲目服从导致滑铁卢的失败。
6. 1823年9月5日, 歌德创作玛里恩巴德哀歌
7. 1848年1月,  祖特尔发现黄金国却被洗劫一空
8. 1849年12月22日  陀思妥耶夫斯基涅槃重生
9. 1858年7月28日, 赛勒斯·韦斯特·菲尔德完成铺设大西洋海底光缆的壮举, 欧美实现电报通讯。
10. 1910年10月底, 列夫托尔斯泰《在黑夜中发光》续作的尾声。
11. 1912年1月16日, 斯科特尝试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南极探险
12. 1917年4月9日, 列宁二月革命后神奇的穿过德国回到俄国。
13. 公元前43年12月7日, 西塞罗因反对独裁被安东尼杀害。
14. 1918年底到1919年, 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建立理想国际秩序的尝试以失败而告终。

其中令我感触较深的韦斯特在大西洋底铺设光缆的壮举。 可以想象这件事请在当时的难度极大,风险极高。 但还是有人愿意不惜搭上自己的所有财富,家庭, 生活,名誉。 孤注一掷去尝试。 项目一共失败了5次, 直到第6次才成功, 前后历时十年。 最终完成。有时候我想, 中国在科学技术上的落后, 其中缺乏敢于挑战风险极大的未知世界和领域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吧。 例如, 郑和下西洋比大航海早100多年。 但郑和是奉成祖的命令出海,还有强大的军队和当时先进的舰船。 而哥伦布是自己想要探索新大陆,到各国去找资助者。 两者还是有本质不同。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7 收起 理由
Klisa + 3 感谢分享
icicle + 6 感谢分享
缓缓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2-4-24 08: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农耕社会和狩猎社会的本质区别?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4-24 10: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旧手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旧手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前年在SBS On Demand 看过根据茨威格的小说改编的老电影,名字忘了说的是一个小孩发现他妈和别人私通。另外10几年前去过茨威格在巴西最后居住的城市

发表于 2022-4-24 10: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vid72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vid72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时候看过他的象棋的故事,印象非常深刻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flyspirit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4-24 11: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spiri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spiri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缓缓 发表于 2022-4-24 08:32
农耕社会和狩猎社会的本质区别?

确实是个主要原因。几千年来无论上层还是下层都希望都希望大家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流动性较强的商人是社会最底层的。

思想上也是, 落叶归根, 衣锦还乡,客死他乡这些思想,都是对远方的抗拒和对故土的崇拜。

发表于 2022-4-24 11: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spiri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spiri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旧手迹 发表于 2022-4-24 10:26
前年在SBS On Demand 看过根据茨威格的小说改编的老电影,名字忘了说的是一个小孩发现他妈和别人私通。另外 ...

他的书我还读的不够多, 无法根据你的描述猜出是哪部, 先标记一下,读到了来回帖。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4-24 11: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spiri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spiri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vid72s 发表于 2022-4-24 10:57
小时候看过他的象棋的故事,印象非常深刻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22-4-24 12: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en3r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en3r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這部書曾經在中國很流行。但我覺得寫得有點日本式的熱血,鼓吹個人英雄主義(須作一生拚,盡君今日歡),與歷史事實有不少出入。千萬不要拿它儅歷史書看。裏面很多描寫出於作者的想象和杜撰。

僅僅作爲文學作品來看,它的人物塑造和文學描寫是非常優秀的。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4-24 12: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旧手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旧手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lyspirit 发表于 2022-4-24 11:38
他的书我还读的不够多, 无法根据你的描述猜出是哪部, 先标记一下,读到了来回帖。 ...

找到了。SBS已下架了。YouTube上有

[yt]On0BvD1NYzc[/yt]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flyspirit + 5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22-4-24 12: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icl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icl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的读书笔记里面有些句子是这本书里的

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
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
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


一个民族,
千百万人里面才出一个天才;

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流逝过去,
方始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性时刻人类星光璀璨的时辰。

---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闲人看海 + 2 感谢分享
flyspirit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4-24 14: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spiri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spiri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en3rd 发表于 2022-4-24 12:01
這部書曾經在中國很流行。但我覺得寫得有點日本式的熱血,鼓吹個人英雄主義(須作一生拚,盡君今日歡),與 ...

热血我觉得是个好东西。 在还有热血的时候,知道自己生活的意义,然后向这个方向努力, 是太幸运的一件事情了。

国内知乎上很多人问”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那些回答想买房,买车,赚钱的还算好的, 至少有个目标。 有人连这些都不想,只想打游戏玩手机。 实在是同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4-24 22: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mwqdxy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mwqdxy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思想根源上的差异决定了东西方文明的发展方向

虽然有祖训: 有容乃大  ,后人或者说后世的领导者没有这种远略,注定是要落后的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2-4-28 16: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人类群星闪耀,同时一地鸡毛。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2-4-30 22: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perd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perd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 郑和下西洋比大航海早100多年。 但郑和是奉成祖的命令出海,还有强大的军队和当时先进的舰船。 而哥伦布是自己想要探索新大陆,到各国去找资助者。 两者还是有本质不同。

最大的不同在于,郑和是沿着海岸线南下,并未深入海洋。

和哥伦布探险相比,就难度而言,类似于长城和金字塔。完全不同的难度级别。
认知决定命运。异议并非敌意。质疑不代表恶意。我的观点当然可能是错误的。
舆论自由是现代文明的基石。舆论管制:为了预防男性强奸而直接阉割。

发表于 2022-4-30 23: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spiri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spiri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uperdigua 发表于 2022-4-30 22:16
》》 郑和下西洋比大航海早100多年。 但郑和是奉成祖的命令出海,还有强大的军队和当时先进的舰船。 而哥伦 ...

航行路线只是表象。 关键是原动力不同。

郑和是完成老板的任务,任务就是沿着海岸线出访各国,宣扬一下国威。

哥伦布是自己创业,探索去东方的另一条道路,不管用啥方法, 沿海也好, 深入大洋也好,只要能达到目的。

发表于 2022-5-4 15: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春泉街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春泉街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郑和是政治驱动。哥伦布是商业驱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5-4 16: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am78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am78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 不朽的逃亡者, 1513年9月25日, 第一个同时看到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大洋的人,努涅斯·德·巴尔沃亚


所以当地的土著印第安人都不算人。

发表于 2022-5-4 20: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wusy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wusy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旧手迹 发表于 2022-4-24 10:26
前年在SBS On Demand 看过根据茨威格的小说改编的老电影,名字忘了说的是一个小孩发现他妈和别人私通。另外 ...

《灼人的秘密》

发表于 2022-5-4 22: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spiri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spiri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team785 发表于 2022-5-4 16:40
所以当地的土著印第安人都不算人。

你又怎么知道当地的印第安人同时看到过两大洋呢?

发表于 2022-5-4 2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商务车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商务车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商务车 于 2022-5-4 22:35 编辑

郑和所到之处宣传政治的目的是让万邦来朝好进行贸易,朝贡关系实际上朝贡队伍带回去的东西往往比朝贡的多。贸易驱动。属于大陆贸易文明的做法。

哥伦布目的是找到亚洲大陆印度建立殖民地,目的是掠夺。所以才有大航海时代,才有股份制,一家亏不起要合股才能担当的起损失,如果占领到殖民地掠夺到了财富大家按股份分配,掠夺利益是驱动力。属于海盗文明的操作。

个人理解
个人理解。

发表于 2022-5-4 23: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spiri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spiri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商务车 发表于 2022-5-4 22:31
郑和所到之处宣传政治的目的是让万邦来朝好进行贸易,朝贡关系实际上朝贡队伍带回去的东西往往比朝贡的多。 ...

哥伦布的目的主要还是找到东方的印度和中国。 那个时候丝绸之路被土耳其占领走不过去。 西欧和东方失去联系。 因此哥伦布想是不是可以从西方找到印度或者中国。 他估计的路途大约是4000多公里。 所以到了美洲他以为是到了印度。

出发时只有三条船几百个人, 这点力量不会妄想去征服东方的,不管印度还是中国都是以大出名。至于掠夺和殖民,那是后面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事情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6-5 10: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闲人看海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闲人看海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闲人看海 于 2022-6-5 11:04 编辑

貌似楼主的论点是,个人动机比上级命令的效果更好。我很赞同。

不能忘记,历史上众多华人也远征东南亚,而且落地生根,站稳脚跟。但是明清朝廷和老百姓的利益都不一致,不支持反而打压,最后海外华人输给了同时代的欧洲殖民者,接着明清朝廷也输掉了自己。个人权利永远是社会进步的起点,思考是个人权利的核心,有了思考和行动才会进步。

多年个人权利的差别,造成的后果是,即使是在哥伦布时代(1450年-1506年),和东方文化相比,西欧文化至少在开拓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上领先数百年了。

如果有人好奇我是怎么得到这个结论的,可以了解一下蒙元终结南宋的大杀器是从哪里来的。金庸只写了郭靖黄蓉一家是何时何地殉国的(1273年,樊城),可惜没写他们殉国的过程。

发表于 2023-2-26 09: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spiri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spiri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闲人看海 发表于 2022-6-5 11:51
貌似楼主的论点是,个人动机比上级命令的效果更好。我很赞同。

不能忘记,历史上众多华人也远征东南亚,而 ...

个人的动力比上级命令效果要好很多。

举个最简单的团队管理为例, 如果team member个个把团队目标看作自己的事情。 团队效率高出太多。如果要管理者每个人都去盯, 类似不说,效果还不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闲人看海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2-26 10: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闲人看海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闲人看海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闲人看海 于 2023-2-26 11:54 编辑
flyspirit 发表于 2023-2-26 10:46
个人的动力比上级命令效果要好很多。

举个最简单的团队管理为例, 如果team member个个把团队目标看作自 ...


嗯,要让团队成员充分灵活自治,又不和团队目标脱离,最好的办法那就是统一利益,如《孙子兵法》说,“上下同欲者胜”。我觉得,中国古代王朝治乱循环的原因就是“上下不同欲”,皇室,文臣武将和老百姓利益不统一。

发表于 2023-2-26 10: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spiri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spiri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闲人看海 发表于 2023-2-26 11:51
嗯,要让团队成员充分灵活自治,又不和团队目标脱离,最好的办法那就是统一利益,如《孙子兵法》说,“上 ...

所以能够统一上下所欲的, 叫领袖。 不然只能叫管理者。

发表于 2023-3-14 10: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lish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lish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1. 1912年1月16日, 斯科特尝试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南极探险
这一次探险失败了,就算不宜成败论英雄,但是这一次有什么成就那?我倒是看到有很多失败,没一个中继点都没有足够的燃料,也许是类似与泰坦尼克号一样是个深刻的教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3-4-13 13: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闲人看海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闲人看海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据说这句是出自这本书?

“A life hit the biggest lucky, in his way of life midway, namely in the prime of life in he found his mission.”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3-4-13 13: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perd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perd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郑和下西洋比大航海早100多年。 但郑和是奉成祖的命令出海,还有强大的军队和当时先进的舰船。 而哥伦布是自己想要探索新大陆,到各国去找资助者。 两者还是有本质不同。

郑和的船队是沿着海岸线慢慢爬,不是进入一望无际的海洋。两码事。
认知决定命运。异议并非敌意。质疑不代表恶意。我的观点当然可能是错误的。
舆论自由是现代文明的基石。舆论管制:为了预防男性强奸而直接阉割。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3-4-13 13: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perd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perd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商务车 发表于 2022-5-4 22:31
郑和所到之处宣传政治的目的是让万邦来朝好进行贸易,朝贡关系实际上朝贡队伍带回去的东西往往比朝贡的多。 ...

》》哥伦布目的是找到亚洲大陆印度建立殖民地,目的是掠夺

当时普遍认为大地是平坦的,所以,如果在大西洋一直向西,就会在某个点落入无尽深渊。

又因为没人理解坏血病的起因,木头船也扛不住大风暴,远洋航行一直九死一生。

殖民地什么的,当时完全谈不上。

认知决定命运。异议并非敌意。质疑不代表恶意。我的观点当然可能是错误的。
舆论自由是现代文明的基石。舆论管制:为了预防男性强奸而直接阉割。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