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征文活动:梦想和现实的差距 (想看澳洲经历者,直接看3楼) (2008-5-2) 月亮 · 榛子蛋白脆饼 (2010-2-11) cctang
· 墨尔本的火车 (2005-10-5) goldenapple · 9月20日——登陆两周年纪念,分享入籍面试全过程实录 (2006-9-21) eshao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2004|回复: 38

Lambing Flat 暴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8 22: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da-奔跑中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da-奔跑中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da-奔跑中 于 2014-3-28 22:28 编辑

Lambing Flat 暴乱
Lambing Flat riots

(不知道发这个版块对不对,这两天看新闻于是上网搜澳大利亚往事,码了几个字)

杨格镇,这个新洲中部,距离悉尼376公里的内陆小镇,以出产樱桃闻名,华人旅行社的热门项目之一就是杨格镇摘樱桃。去年还同表弟一家驱车前往。现在才知道,这个小镇,之前不叫 Young, 它曾经叫 Lambing Flat,在淘金热的19世纪中后期于1860-1861年曾发生大规模排华暴乱。

在10个月的期间里发生了6起暴乱,最严重的暴乱发生在1861年7月14日,大约2000名欧洲淘金者袭击了中国来的矿民,中国淘金者尽力回避这些暴力袭击者,大约250人严重受伤,几乎所有的人都失去了全部身家,这起悲剧之后,Lambing Flat 改名为 Young (杨格)。

在公众排华压力之下,新洲政府在1861年通过了《限制中国移民法案》,昆士兰在1877年通过类似法案而西澳也在1886采取同样政策。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24 收起 理由
ItsThere + 4 感谢分享
Duckweed + 4 感谢分享
patrickzhu + 8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3-28 23: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妈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妈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Linda-奔跑中 + 1 谢谢关注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3-29 00: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goyu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goyu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hugoyung 于 2014-3-29 01:12 编辑

最近5、6年Young算是中國政府或學者團體來澳公幹考察造訪的重點(也因為距離坎京不遠),行程主要除了參觀Chinese Garden、拜訪當時保護過受暴華人的白人農場主James Roberts的後人,還有Young博物館(當時的反華旗幟roll up flag - 示意要華人捲舖蓋滾蛋,還保存在那裡)。

暴動說是自1860-61年,其實都是來來回回,華人被趕走又回來,最後都是在強力軍警保護下暫時解除危機,但最後政府“順應民意”警力還是撤離了,只留下20人左右,於是華人在1861年6月30日終究被大襲擊,死亡據說不少但人數不明一直沒有統計數字,那天之後1200名左右的華人正式被驅離當地的Blackguard Gully以及附近其他的金礦區,附近的金礦區自此之後就沒有華人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乘物以游心 + 3 感谢分享
Linda-奔跑中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3-29 16: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da-奔跑中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da-奔跑中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据说是当地的黄金矿是冲击矿,富矿。来淘金的欧洲人喜欢单独行动,而且挑挑拣拣只拿大的,细碎的金子都没捡拾。华人来了就抱团,吃的俭省,住得俭省,搜到任何含金的都不放弃,都收集起来。总之就是生活方式和淘金方式方式大相径庭,欧洲人感到威胁。再加上来的华人越来越多,终于爆发了。

发表于 2014-3-29 16: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goyu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goyu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da-奔跑中 发表于 2014-3-29 17:09
据说是当地的黄金矿是冲击矿,富矿。来淘金的欧洲人喜欢单独行动,而且挑挑拣拣只拿大的,细碎的金子都没捡 ...

的確是富礦,具體點說是分散在土壤層裡面,開採容易的淺層金礦(alluvial gold mine),您描述的其實就是19世紀中晚期在澳洲各地普遍的情況,這是當時的歐裔人士甚至是當今的某些澳洲主流歷史學家如著名的Geoffrey Blainey分析歐裔人士對華人暴行的一貫解套說辭,合理嗎?大家可以花點時間想想,其實這個主題,與你我作為少數族裔在澳洲生活的情況都有很大的關聯性,值得深思。

发表于 2014-3-29 18: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da-奔跑中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da-奔跑中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ugoyung 发表于 2014-3-29 16:57
的確是富礦,具體點說是分散在土壤層裡面,開採容易的淺層金礦(alluvial gold mine) ...

感谢分享

我个人主观的,首要的想法就是,这个源于文化歧视,种族歧视。

用历史放大镜去看,当时正是中国清末时期,1856年-1860年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或许欧洲人对这个偏远古国发生了什么毫不关心,可是现在的我们可以想象从中国来到澳大利亚的淘金者,是个什么生存状态。我特意强调是生存状态,不仅仅是生活状态;从帝制古国到这个异邦,一切以隐忍为主,自己也没有人格力量强调平等。

欧洲人对中国人的歧视应该是基于文化优越感的吧。1857年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法国等其他欧洲各国也野心勃勃发展殖民地,欧洲人认为他们的人种与文明高于其他人种和文明。

中国人,在那个时候可能还没听说过人权宣言。在这个异乡,没有主人翁感觉,没有与异族平等对话的愿望和底气,克己不被认为是美德,而是“自认低等”的卑微,这个愈发鼓励了当时欧洲人的暴力倾向。

一时间,只想到了这么些。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3-31 20: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goyu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goyu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hugoyung 于 2014-3-31 22:03 编辑
Linda-奔跑中 发表于 2014-3-29 19:02
感谢分享

我个人主观的,首要的想法就是,这个源于文化歧视,种族歧视。


我認為您敘述的都沒錯,是比較複雜、理論性、結果論的說法。

也分享我的看法。爲什麽我們會覺得牛糞是髒的呢?有人會說因為牛糞本來就是牛的廢物啊!那當然是骯髒的是不乾淨的。那爲什麽東南亞的某些民族當牛糞是美食(還在腸子裡面尚未排出的)??爲什麽非洲有人拿牛糞來蓋房子、當燒柴??同理,爲什麽白種人就比較高尚?爲什麽有所謂的種族優越感、種族歧視呢?人類的思想、邏輯不少都是經由上一代傳承而來的,原因可能是爲了減少競爭阻力、也可能是爲了生存或者其他的原因,來源可能是父母、某人的著述、學校、政府、政黨、領袖、阿狗阿貓、隔壁的大姨媽.....等等,當多數人都贊同一套說法的時候,原本不認同的少數者爲了生存,不被多數排斥,常常也得被迫接受,久而久之、經過一陣子,若沒人指正,自己又沒有辨別力,往往就成了合理的事了,牛糞屎尿再怎麼臭、怎麼骯髒最終也成了香餑餑的了。

发表于 2014-3-31 21: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da-奔跑中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da-奔跑中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ugoyung 发表于 2014-3-31 20:40
我認為您敘述的都沒錯,是比較複雜、理論性、結果論的說法。

也分享我的看法。爲什麽我們會覺得牛糞是髒 ...

好奇心驱使之下,刚才去略略翻了一下您的帖子,原来您曾经修习东南亚历史,呵呵

楼上这段观点,我想想

发表于 2014-4-1 04: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goyu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goyu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da-奔跑中 发表于 2014-3-31 22:51
好奇心驱使之下,刚才去略略翻了一下您的帖子,原来您曾经修习东南亚历史,呵呵  

楼上这段观 ...

還有澳洲華人史,以前調研的時候有機會走過很多個澳洲的淘金小鎮,也翻了不少的檔案資料,看多了,感觸自然深了。

发表于 2014-4-1 04: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aurayin20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aurayin20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Linda-奔跑中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4-1 22: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xxnx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xxnx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很多新闻比喻来买房的大妈,大叔和中国富豪就好比那时的淘金者。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Linda-奔跑中 + 1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4-1 23: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da-奔跑中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da-奔跑中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ugoyung 发表于 2014-4-1 04:03
還有澳洲華人史,以前調研的時候有機會走過很多個澳洲的淘金小鎮,也翻了不少的檔案資料,看多了,感觸自 ...

像那样且走且读的方式,那些感慨,只怕是写出来都未必能有人全然“同情”的,真是很难得的经历。

您上楼所说,归结简化,其实就是舆论导向的作用。说的人多了,就仿佛成了真的。

我们华人进入现代文明晚,不代表我们就不能与欧州裔平等、平权。慢慢改变

发表于 2014-4-1 23: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da-奔跑中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da-奔跑中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xxnxs 发表于 2014-4-1 22:58
现在很多新闻比喻来买房的大妈,大叔和中国富豪就好比那时的淘金者。

是的,看新闻颇有同感,历史总是换件衣服重复。。。

发表于 2014-4-2 06: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goyu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goyu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da-奔跑中 发表于 2014-4-2 00:09
像那样且走且读的方式,那些感慨,只怕是写出来都未必能有人全然“同情”的,真是很难得的经历。

您上楼 ...

我們看歷史容易犯一個錯誤,就是容易以自身的價值觀以及現代人的角度來觀察,說來簡單做起來難,必須要以當時人的立場以及思考模式來看事情才客觀。

发表于 2014-4-2 06: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goyu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goyu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da-奔跑中 发表于 2014-4-2 00:11
是的,看新闻颇有同感,历史总是换件衣服重复。。。

很好奇,您的學習背景是?也是文科出身的嗎?

发表于 2014-4-2 07: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abymonic5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abymonic5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华人买房不亚于淘金热,不能也发生暴乱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Linda-奔跑中 + 1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4-2 07: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uckw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uckw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习了,增长不少知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Linda-奔跑中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4-2 17: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da-奔跑中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da-奔跑中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ugoyung 发表于 2014-4-2 06:39
我們看歷史容易犯一個錯誤,就是容易以自身的價值觀以及現代人的角度來觀察,說來簡單做起來難,必須要以 ...

是的,我们必然受自己所处时代观念的洗礼。

看历史,得像拼图一样,多方考证与合理地推理和想象,要把自己套进当时那些当事人的鞋子里,很难的。

我学的经济,后来在澳大利亚修了金融,又修了个会计。算是文科类别,呵呵。

虽然是蜻蜓点水似的,但是一直喜欢历史,优点就是有个还算是开放的心灵。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花叶四季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4-2 17: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da-奔跑中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da-奔跑中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da-奔跑中 于 2014-4-2 18:01 编辑
babymonic515 发表于 2014-4-2 07:06
现在华人买房不亚于淘金热,不能也发生暴乱吧?


只要法律氛围不变,大规模暴乱是不会有的,个人观点。

感谢启蒙时代,感谢人权先驱,少数族裔纳于《种族歧视法》的保护之下。

从执政者角度看,少数族裔从来都是无足轻重的。法律,是少数族裔必须守住的底线。修改法律,就可能为底线失守开了窗户。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虞宅与美丽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4-2 17: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江东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江东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习了

发表于 2014-4-2 20: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goyu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goyu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da-奔跑中 发表于 2014-4-2 18:43
是的,我们必然受自己所处时代观念的洗礼。

看历史,得像拼图一样,多方考证与合理地推理和想象,要把自 ...

原來如此,理論性質重的經濟學當然也是文科啦!難怪您的文筆這麼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4-2 20: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da-奔跑中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da-奔跑中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ugoyung 发表于 2014-4-2 20:25
原來如此,理論性質重的經濟學當然也是文科啦!難怪您的文筆這麼好。
...

谬赞了

您才是文笔好,娓娓道来。

看了您的回忆,我还很佩服您的执着和冲劲。  

发表于 2014-4-2 21: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king66699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king66699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的大妈和以前的淘金者大不同,以前可以说是和欧裔抢饭碗,现在是给这个国家来送钱,难道这样也不行?那真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了?如果他们吓跑了投资者,却非常喜欢船民,那只能变得和船民一样,一无所有。

发表于 2014-4-2 21: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da-奔跑中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da-奔跑中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inaking666999 发表于 2014-4-2 21:16
现在的大妈和以前的淘金者大不同,以前可以说是和欧裔抢饭碗,现在是给这个国家来送钱,难道这样也不行?那 ...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即使是送钱来,也会有人不高兴的:地税高了,无房的更难入市了等等。

即使,华人并非最大外资购买来源。

最近自由党那个修改18C的提议,是倒退。如果公开场合对少数族裔的羞辱、挑衅被法律认可为所谓的“言论自由”,可以想象一定会有更多人在电台、电视台和报纸上渲染威胁论。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花叶四季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4-2 21: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king66699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king66699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da-奔跑中 发表于 2014-4-2 22:42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即使是送钱来,也会有人不高兴的:地税高了,无房的更难入市了等等。

你分析的很对呀,可是该如何应对?毕竟是势单力薄。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4-2 21: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enato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enato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Venator 于 2014-4-2 22:52 编辑
hugoyung 发表于 2014-3-31 21:40
爲什麽非洲有人拿牛糞來蓋房子、當燒柴??.


中国大把地方把牛粪当柴烧,为什么?没有树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4-2 21: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og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og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习历史

发表于 2014-4-2 22: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da-奔跑中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da-奔跑中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inaking666999 发表于 2014-4-2 21:49
你分析的很对呀,可是该如何应对?毕竟是势单力薄。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

新闻版有帖子,里面贴了链接,是征集签名,反对移除18C的。签完之后,会收到电邮。

至少现在我们可以做这些。

工党也表明了要组织反对移除18C条款的活动,所以少数族裔们在这件事情上不是孤军。

将来,还是寄希望二代、三代之后有更多华人律师、议员,群体从政意识增强。这片土地上,华人终究是少数族裔,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得接纳他们的游戏规则,保证自己的生存权利。

民主,保证的是少数人的最底限的需求;民主,并不是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这个,才应该是真正的民主。

发表于 2014-4-2 22: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king66699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king66699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da-奔跑中 发表于 2014-4-2 23:05
新闻版有帖子,里面贴了链接,是征集签名,反对移除18C的。签完之后,会收到电邮。

至少现在我们可以做 ...

签过了

发表于 2014-4-2 22: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goyu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goyu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enator 发表于 2014-4-2 22:49
中国大把地方把牛粪当柴烧,为什么?没有树林。

是的,這不稀奇,其實在臺灣也有但在某些地方就沒有,其實我只是舉例說明每個地域在認知上的差別性罷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