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ayeed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yeed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yeeda 于 2015-5-1 12:04 编辑
我有点极端主义,喜欢的愿意做的我便十分认真,不高兴时我可以极度拖拉。先生对我说:"I worry about the money.You worry about the baby." 好吧,我喜欢baby愿意为她付出,所以,我决定认真地worry。
《学记》讲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古时候君子将学习时刻放在心上,任何时候都不放弃学习,休息时也要做与学习有关的事情,闲暇旅游时也要牢记学习。现代人不需要如此刻苦,但必须珍惜时间,我相信从小培养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会获益终生。
一天之中,除去11小时的睡眠,6.5小时在学校,还有6.5小时属于课外活动,而这其中,除去吃喝拉撒,也还有可观的活动时间,利用好的话,小宝贝可以学到不少东西。3:30放学后,在playground玩一会儿,小朋友们可以social,妈妈们也顺便聊聊天。4:00回家,洗澡、下午茶,算是对白天疲惫学习的放松。5:00开始学习中文。
掌握了中文这种最古老最复杂的语言,其他什么都能迎刃而解,这就是我为什么重视中文学习。"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就是我为什么送小孩去中文学校。周末上中文学校,小孩子可以体验中国小学生学语文的方式,可以和同样说中文的小朋友交流。每周不足三小时的课堂教学,只是起到领进门的作用,修行还得靠课下。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学语言需要长期坚持。所以,每天花30-50分钟读写练习。
从上学到现在,经过一年半的坚持,小孩的中文进步很明显,老师提出跳级的建议。正在我犹豫之时,一次考试没能得满分,错误全在一道数笔划的题目上。"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宝贝的失误属于第一种---贪多而不求甚解,当然这更多是我的失误,没能够及早发现并纠正。欲速则不达,我决定还是让她慢慢学吧。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教学相长。
如果说学中文是受妈妈的影响,那么学钢琴是受邻居的熏陶。邻居家女儿三岁便开始学琴,如今小有所成,晚上听到她优美的琴声甚是享受。我家女儿常常夸姐姐弹得好,我便问她要不要也学,她高兴地点头,于是,宝贝的学琴之旅在对姐姐的葱白中自然地开始。每周20分钟课程,每天5分钟练习,每天放古典钢琴曲全家共赏。
目前学了半年,表说小成,小字连一撇都没有。有一回,因为发烧三天没碰琴,等上课时连我这个乐盲都听出不对啦,果真是三天不练,大家都知道。有时候,弹得不好,女儿自己烦躁,这时,妈妈出手,和她一起来个母女合奏,小家伙马上开心起来,饶有兴趣。对于学琴,没什么硬性指标,只要她喜欢并且愿意继续,我便陪她到底。虽然没有孟母择邻的睿智,不过我有碰到爱好音乐的邻居的好运,也有做"三陪妈妈"的决心。
如果说学琴是因为邻居,那么舞蹈是源于电视。每每听到节奏欢快的乐曲时女儿会手舞足蹈,喜欢模仿节目里的动作。小时候看她表演只是觉得搞笑,长大了再看她貌似舞蹈更像武功的比划,我有点担心,认为有必要专业调教下,女孩家练练形体总是好的。于是,在征得她同意的情况下,报名舞蹈班,每周两小时,每天不练。
一年半的成果是可以保持劈叉等基本功。我对跳舞也没有期望,只要她开心。女儿喜欢穿着粉色tutu,和小伙伴们跑跑跳跳,或者围坐着分享小零食。学校里要求学游泳,两周的游泳课,宝贝学会了使用泡沫在深水区扑腾。我也试图教她,可是软硬度掌握不好,始终未果。每个人接受能力不同,我自己小学快毕业才学会游泳。那就顺其自然吧,不再强求。宝贝不擅长体育,用她喜欢的舞蹈来当作运动,同时还有助于塑造体形,两全其美。
如果说以上都有专业指导,那么只有画画纯属业余爱好。从涂鸦起,我就鼓励女儿。能想到的工具都给提供,她好像有画不完的干劲,从临摹家中生活用品,到记录家人日常生活,或者天马行空地创作,在画本上画,连写字本反面也画满了画。从她的画里,感受到她眼中的世界,觉得amazing,这种未经雕琢的童真,难能可贵。我觉得她字写得工整某种程度应该归功于画画。不过她目前没有参加培训班的愿望,绝不勉强。
每天晚上,女儿有大约一小时自由活动时间,电影,游戏,读书,乐高,串门...自行选择。我负责technical support,找来最新的动画片,下载她喜欢的游戏,读给她想看的书,买给她喜欢的lego,尽力使活动丰富多彩。这些"玩"的活动,其实也是学习。比如玩游戏,往往需要动脑要讲策略的,生活在高科技时代,避免不了地话,不如好好利用,在教她的过程中不经意地灌输一些小常识,而当她兴奋地告诉我认得到说明里的字时,其实已经是学以致用了。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古人很早便意识到课堂学习与课外练习二者关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课下于课上,或锦上添花,或弥补不足,其重要性不可小觑。学校里老师一对多的教学,很难兼顾所有人的接受能力,也很难针对某个人的专长。家长则容易得多,最爱宝贝的人是父母,最了解宝贝的也是父母,多花精力陪陪,多花时间聊聊,亦师亦友。大到社交力自信心,小至耐性爱心,方方面面都与家庭环境密不可分,身边的小不点儿就是一个翻版的自己。
我家宝贝不拙,也不是非池中物,花心思在她身上,不过是希望她健康快乐地成长,于我,能够陪她一起成长,幸甚至哉。最后送一句从《学记》中总结的精髓---教者,须顾其安,由其诚,尽其材,与众家长共勉。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管理人员评分冬迹之樱 在2014-8-8 14:57 +50分 并说感谢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