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猎梦人 谈关于外汇公司的讨论 (2010-6-11) 猎梦人 · 我家嗝嗝出生回忆录续篇------成长回忆录 (2011-4-8) DDXXTTDD
· E&E -- 时令果蔬总动员 -- 橙香烤肋排 & 炸双花 (2011-8-23) 闲夏采薇 · 一个新人的成长记录贴(甜品类)-顶楼各种实验品目录-53#蓝莓麦芬 (2010-7-22) 图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673|回复: 21

[往事如烟] 童年, 遥远的时光,犹新的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2 14: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uckw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uckw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近的《舌尖上的中国2》中有当年的上海支边青年重访当初支边的地方,恰好不久之前父母也开车去到了当年他们奉献了青春年华的地方。电话中聊起往事,我那来到澳洲后被下意识封闭了的记忆闸门一下被打开了,随笔记下发一帖以做纪念。时光有些遥远,想起什么写什么,写到哪里丢到哪里,没有定数,没有套路。有些会只是自己的记忆和感受,各位看官权且只当作故事看吧,要较真和探究历史真实性,要拍砖的敬请免开尊口路过,这贴是为记忆我人生中最初的时光,是完全而永久的美好,所以您看过就好,多谢。

六十年代后期,父母大学毕业,响应号召,有志青年支援边远地区,红旗一挥被挥到了四川三大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的大山上。是的,山上,平均海拔2千多米的城镇算不算山上呢?现在“山上”这个词有其特殊意思,隔壁有个帖子的楼主说从山上回来人生圆满, 那楼主我在山上出生长大,人生是不是圆满得不能再圆满了呢?

父母当年大学毕业,正当热血青年,被一声号召发配到山上,在这远离家乡的陌生土地上生根发芽,恋爱结婚,生儿育女,度过了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岁月。不知道这次他们回去看到青春热土面目已变得不再认识又会有什么样的感慨呢。有些记忆的弦是不能轻易触拨的,那些年那些岁月究竟在每个人的心上烙下了什么样的印记呢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43 收起 理由
wning + 10 感谢分享,谢谢惠顾
bcfc489 + 5 感谢分享
astina + 18 等听故事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5-22 14:23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个家

此文章由 Duckw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uckw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uckweed 于 2014-5-22 15:51 编辑

      小时候人生第一次填表是小学入学, 不知道籍贯的意思,不耻上问得到的答案是父亲的出生地。 后来成人了某天想起这个问题和答案,意识到如果按照这个推理,那我侄女的籍贯岂不是就是这个大山城市了—四川大凉山州府?
      
当时从四川省会成都出发要一天一夜的火车再加上半天的汽车才到得了。感谢那些用生命铺就成昆线的战士和工人, 让被发放的热血青年们在这条路没有那么辛苦。父母最初并不是直接被分到凉山州的州府的。 所有人先被运到另一个山头,是个劳教农场,在农场先接受6个月的再教育。然后再被一拨一拨分到不同的山头。 父母还有其他大部分人的运气算是好的,6个月后被分到了当时的州府。母亲说到的第一天,在汽车站就被偷了托运的行李,值钱的家当全没了。 虽然找回了被扔在烂草地里的箱子和书本,但初到宝地就被关照,心里瓦凉瓦凉的。晚上听着电线被风吹发出呜呜的啸声,这是怎样的一个下马威啊。 我没有办法想象他们当时的心境。

第一个家安置在一个小学,叫工农兵。 那时初中和高中已经被上山下乡代替了,只有小学, 一排平房,或者现在的称法应该叫连排屋, 格局有点像悉尼的villa, 后院一整排相通,各家隔断。我在这里出生然后生活了三,四年吧。 据说门前有父母刚成家时栽下的柳树,苹果树,但我的记忆里却回想不起来了。
     
对这人生第一个家的印象就是我家在厕所这头,出门右转几步路就是了,满方便的哈。 有一年小伙伴们在厕所门前玩,地上堆了几包水泥,小伙伴们没得玩具玩就用树棍捅水泥包挑着水泥玩,然后楼主我就中枪了,水泥被挑进了我的右眼,笑着出门哭着回去,老爸立马用盐水洗。现在他老人家还耿耿于怀当年那位小伙伴,我却已经不记得是谁了。
     
屋子后面各家的后院虽隔断了但都有小门相通,家家户户可以隔着篱笆墙聊天,分享食物。小孩子更是可以抄捷径各家乱窜。 楼主有一次从自家这头一路玩到另一头, 妈妈下课回家怎么也找不到我,满校园呼唤,急得快哭了,后来隔壁家阿姨听见了才把我从另一头逮回去给我妈。老妈当时一把抱住我坐到地上,连说“吓死我了”。妈妈当时以为我跑到校门外去玩出什么事了。 对不起啊,老妈。

那时周围的小孩子都是被放在家里敞养的。各家都是远离父母千百里,背井离乡,是没有老人帮忙照看的。我家还算好,我哥因为是第一个孙子辈,被外公外婆家 接去照看,我就一直在我父母身边,即使以后读大学和工作,从未离开超过两周以上,直到来澳洲的那一天, 从此远隔千万里。 父母有一个同事,大人上班时就把还是婴儿的小孩放床上,两边被子枕头堆得高高的防止小孩滚下床, 长此以来,小孩的后脑勺扁平无比,上幼儿园时被小伙伴们冠以外号“菜板脑壳”。当然只能是在背后偷偷地叫。

住家附近有一个福利院,里面住着一些孤老残疾人, 其中有据说的翻身农奴,腿瘸了,据说是被万恶的农奴主打瘸的。时不时学校会请他来给学生们做忆苦思甜的报告会。但在小孩子的眼中有残缺的人是有点可怕的(汗一个先,不知道为什么)。 他经常会从住家排屋前面过,穿过校园经学校后门回福利院。每一次小伙伴们看见了都会迅速齐声高呼一些不好的顺口溜 ,然后迅速遁逃。即使楼主那年发水痘,再三被告诫不可以被风吹,却仍然冒着会长麻子的危险加入小伙伴们。 惭愧啊,如今想说道歉已是不可能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2 收起 理由
明河素月 + 1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5-22 14:23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家

此文章由 Duckw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uckw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uckweed 于 2014-5-23 16:17 编辑

楼主到四岁左右家搬到了另外一个小学, 叫东方红。这也是以后楼主读书的地方。在这个家住了大概有一年多的样子。 这个学校的后校门处在一个山坡上,一溜羊肠小道下去就是一河流的上游,小孩子被发现如果没有大人陪同下到河沟去玩是要挨打的。 这个河沟之后让楼主领受了一辈子不忘的教训。 这是后话,留待之后细表

学校隔壁是一军分区, 不远处是州文工团, 再远点是州政协,州委,州幼儿园,州医院,州检察院。属于上半城,高大上的地区,全是州党政军机关集中的地方。楼主的第三个家属于下半城,和武警监狱,县政机关为邻,都到城边上了。 其实整个县城也就半小时从南到北,半小时从东到西。 还没有工业城市的一个工厂的厂区大。

楼主住过的三个学校父母这次回去都去回访了,都还在,但住过的房子没了,高大的洋槐树,据说百年老树也没了。军分区被移为平地变成了火把广场。 这军分区其实还蛮让楼主怀恋的,有着很多记忆。

楼主的第二个家在一个两层楼的楼上,底楼的人家的家门在前面,楼上人家则从楼后面爬十来步石阶梯进屋。 楼前面不远有一颗据说百年的洋槐树, 学校外面街上也是洋槐树, 每到花季,白色的花一串串,美极了,同时也是小伙伴们的零嘴。树周围一圈通常都是湿湿的,花蜜弄的。我家楼梯边缘经常被小伙伴用来当作滑梯, 但是很不安全,因为没有护栏, 一不小心就会从边缘摔下去。 即使如此, 在娱乐设施匮乏的年代, 这已是小伙伴的最大乐趣之一。 特别有个小男孩, 经常头上被磕个苞回家以至于我爸妈担心他会不会在我家滑石梯被磕傻了。 四川话里说人笨, 不开窍就会说你脑壳里头有苞。

搬家那一年的前后,全国都在地震的恐慌中。 在第一个家中就经历了在深夜熟睡中被父母挪移到屋前平地上, 之后大人们用课桌搭建起地震棚。那时我哥已经从外公外婆家被接回了山上, 他有幸被允许在课桌地震棚里野营了一回。 楼主我没有捞到机会。搬到第二个家后仍然时不时听闻地震警报, 但人们已经麻木了。 一日军分区拉地震警报, 楼主端着饭碗一路溜到校门口看热闹,被学生告知赶快扔了饭碗找地方躲, 楼主紧紧抱着饭碗对唬弄我的人嗤之以鼻。

在第二个家这个小学经历过一件很神奇的事。 一日小伙伴们在教学楼区“观摩检阅”军分区拉过来的新兵训练棍棒对击, 突然有人高呼快看天上是什么在飞。 众人抬头望天,只见一个燃烧的物体在遥远的天际飞,犹如流星(其实楼主那时并不知道流星哈),而且就是朝着学校校园来的。 这时军分区的警报也响了,大家伙儿也如同炸锅了一般嚷嚷。训练的士兵把围观打酱油的都拦下了。最后那玩意儿落在学校门口的传达室屋顶上,居然没有击穿房顶,黑乎乎的,迅速的就被军分区来的人攀上房顶取走了,楼主无缘得以近前一睹芳容。第二天学校传达室屋檐下挂出了一个铁东西被用作停电时通知上下课敲的钟,有很长一段时间楼主都认为那是那天外来物,但后来求证被告知只是军分区给的半截废弃炮弹筒。至于那个天外来物众说纷纭,有说是卫星,有说是飞机解体,没有定论,楼主至今觉得是个谜。



坑2待续....................

发表于 2014-5-22 14:24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个家

此文章由 Duckw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uckw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uckweed 于 2014-5-22 14:26 编辑

3

发表于 2014-5-22 14:24 |显示全部楼层

童年趣事 1

此文章由 Duckw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uckw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uckweed 于 2014-5-22 14:27 编辑

4

发表于 2014-5-22 14: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bbie201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bbie201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也上山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5-22 14:26 |显示全部楼层

童年趣事 2

此文章由 Duckw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uckw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uckweed 于 2014-5-22 14:27 编辑

5 个坑应该够了,每个坑200 字的话,也有1千字了,小时候作文也没有千字文的,除非发大水

发表于 2014-5-22 14: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bbie201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bbie201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达州?

发表于 2014-5-22 14: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uckw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uckw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unnykelly 发表于 2014-5-22 13:26
达州?

  你指文中的那个城镇? 不是啦,达州不是少数民族自治州啦,达州以前叫达县。 你误打误撞还真撞上了,达州和我也有分不开的关系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 收起 理由
Robbie2018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5-22 14: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uckw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uckw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unnykelly 发表于 2014-5-22 13:25
楼主也上山了。

俺本来就是山上的人,生在山上的

发表于 2014-5-22 15: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uckw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uckw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像坑不够,再占几个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5-22 15: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uckw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uckw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再占2个

发表于 2014-5-22 15: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uckw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uckw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家有兴趣的话要不等养熟了再看吧

发表于 2014-5-22 20: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前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前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山沟沟长大的上海支内后代

发表于 2014-5-22 20: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冰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冰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童年的记忆啊

发表于 2014-5-22 22: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cfc4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cfc4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甘孜阿坝自治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5-22 23: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cfc4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cfc4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呵呵,工农兵小学
那年头,俺在红卫小学,俺哥在红旗中学

退役斑竹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5-23 09: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明河素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明河素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看,楼主请继续填坑

发表于 2014-5-23 09: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uckw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uckw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兔宝和猪宝 发表于 2014-5-23 08:05
好看,楼主请继续填坑

文档存在办公室电脑,上班时间摸鱼写,不会让帖子太监的,感谢关注

退役斑竹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5-23 09: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明河素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明河素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工农兵,好熟悉的称呼。
我上的也是工农兵小学,紧贴小学是一家工农兵电影院,电影院正对着工农兵广场
七十年代末,都改了名儿,五爱小学,五爱广场,还有大戏院,现在前两个还在,戏院没了。
C'est la vie.

发表于 2014-5-23 09: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uckw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uckw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兔宝和猪宝 发表于 2014-5-23 08:20
工农兵,好熟悉的称呼。
我上的也是工农兵小学,紧贴小学是一家工农兵电影院,电影院正对着工农兵广场
七 ...

那时候大概都叫这些名,工农兵,东方红,重庆有条路叫捍卫路,应该还没有被改名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5-23 09: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明河素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明河素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uckweed 发表于 2014-5-23 08:24
那时候大概都叫这些名,工农兵,东方红,重庆有条路叫捍卫路,应该还没有被改名 ...

是的,我们那儿也有东方红,最早是个老字号叫手工业商场,文革时改成东方红,现在叫商业大厦,名字的变迁,历史烙印很重很重,呵呵。
C'est la vie.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