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小迈的第一次社交 (2009-7-28) 风再起时 · 姐只是一个传说 (2010-9-9) 太有才了
· "Cool Edit" 软件录歌教程(附图解) (2009-5-30) 小豹子 · 儿子上prep前的interview (2007-11-6) 花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659|回复: 9

孤岛漂流记及其他 -- 转载自潜3的blog [复制链接]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7-12-6 12: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前段日子先后从图书馆借了3本书,原来每本书有三周的借阅时间,问题是我一下子就借了3本,于是就变成了一周要完成一本,“书非借不能读”,每天读50~100页,硬生生地也就完成了。以前看Sidney Sheldon的《假若明天来临》,劲道都没这么足过。

1.An Island to Oneself (by Tom Neale)

这本书的中译本《孤岛飘流记》,我十年前就读过了,那时正是喜爱冒险的年纪,看到关于探险,旅游,登山的书籍杂志总是出手买下的。记得当时还买了同一系列的日本登山家植村直己的《奔向北极》,也是非常精彩的。这次偶然地想起了这本旧书,于是就借了它的原版来看,也算是重温往昔的岁月吧。

汤姆·尼尔1902年出生于新西兰的惠灵顿,他的早年先是在海军的船上做水手,看遍了南太平洋上的形形色色的岛屿风光,后来的岁月,则基本上是在那些岛上度过的,都是些很平静,很简单的日子。然后在50岁的时候,他带着两只猫来到了当时还未有人居住的苏沃罗夫。苏沃罗夫属于库克群岛,主要由珊瑚环礁构成,是南太平洋上的一个“最浪漫的热带岛屿”。来到岛上后,汤姆修葺了前人留下的旧屋,开垦了果蔬累累的菜园,驯养了岛上的鸡,修建了鸡舍,有了自己心满意足的自给自足的生活。

汤姆分别于1952~1954年,1960~1963年,1967~1977年在岛上生活,度过了一个人的漫漫岁月。他的书是在第二次离开苏沃罗夫后写的,描写了两次在岛上生活7年左右时间的点点滴滴。一个人,一个岛,一片海。

查了网上的百科资料,方知现在的苏沃罗夫,已非昔日渺无人烟的景象了,它的码头,现在停靠着十几艘的渔船,一派兴隆昌盛,我不知人们是否还会想起那一位半个世纪前在此生活过的人?他的生命尽管渺小,但绝非庸碌。

2.Beyond the Sky and the Earth: A Journey into Bhutan(by Jamie Zeppa)

不丹一直是我心目中想往旅行的国家,它静静地藏在喜玛拉雅山麓中,几个世纪来一直不为外人所知,是一个全亚洲最神秘的国度。不丹政府对当地的旅游控制很严,目的是保护自然资源不被过多破坏。因此尽管不丹不是一个发达国家,但若想去不丹旅行的话,唯一的方法是参加旅行社的团队(自助游不被允许),每天的团费是200-300美金。高额的团费,成了控制旅游团数量的最好方法,也是我迟迟未有不丹行计划的主要原因。虽然暂时不能成行,但总想着有朝一日能去看看这心中最后的桃花源,查了几本关于不丹的书,于是就看到了这本题目非常优美的书——Beyond the Sky and the Earth。

一个在加拿大出生和长大的女教师,因为不想过着安逸舒适的现代都市生活,89年自愿申请了去不丹教书,在不丹度过了2年,一开始是在一所没有通电的小地方的中学教书,后来转到了设施齐全的大学继续教大学里的课程。作为一个西方人,当然她的勇气是可嘉的,愿意去适应一种屋内老鼠成群,没有电,冬天没有暖气,又经常停水的穷乡僻壤的生活。

可是我却不太喜欢她的书,觉得她有些过分自以为是了。她在书中写道:旅行应使人谦卑,而非骄傲——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可是我觉得她在两年的教书生涯后,对西方现代化的生活充满了排斥和反感,看什么都很不顺眼,我想,这是否又是一种骄傲,一种否定自己以往一切经验和价值的骄傲呢?若内心失去了平静和睿智,有的只是愤怒和反叛的火焰,那再多看几重山,多涉几弯水,除了使自己更趋于狭隘和偏执外,又有什么用呢?

也许我对她过于苛刻了,因为她去万里之远的那个陌生国度,需要多么多的勇气和耐心。她写的这本书,又是为数不多的关于不丹的英文书籍之一,使西方社会能对那神秘的国家有个生动的印象。可是,在我读到她对抚养她长大的信奉天主教的祖父大声嚷道她弃绝了原来的天主教,已成了佛教徒,而不顾年老祖父的错愕失望;当我读到她在不丹,因为对这新生活的热情,抛弃了远在加拿大日日思念着她的未婚夫,而不念旧日旧日恋人的伤心消沉;当我读到她身为大学教师,不惜为人师表的身份尊严,先后和两个男学生有了性关系(她和后一个男生有了孩子,结了婚,后来因相处中出现了种种问题而分居。)等等后,我的失望已不能用抛掷书卷来代替了。

我在亚马逊网站看了一篇由Avid Runner写的本书评论,其中的文字“于我心有戚戚”,特摘抄于此:

......Reading this one can definitely get the sense of a westerner going through significant periods of adjustment both in terms of routine and of being introduced to a very different culture. Those who defend this book as a memoir are correct -- a memoir is supposed to be about the authors thoughts and experiences and that's what this book is.

Negative: Once Zeppa has become adjusted to her new surroundings this memoir takes on a self righteous tone. Others have commented on Zeppa developing sexual relationships with her students and are wholly correct in calling it "unprofessional" and are also correct in how remarkably unpleasant the book gets when she treats these actions so lightly. In the west, teachers have been fired for such actions, and even gone to prison......

3.Midnight Express(by Billy Hayes / William Hoffer )

我是在几年前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看了《午夜快车》的电影,很具震撼力的情节,因为是真实发生过的故事,看完电影后我情绪低落了很长一段时间。

1970年10月,美国青年Billy Hayes去土耳其旅游,因着想赚些外快,离开伊斯坦布尔机场时身上藏了些在土耳其很便宜的Hashisi(一种类似大麻的毒品),结果被机场警察发现。Billy被判坐4年牢,在土耳其的狱中受尽折磨凌辱,备感孤独绝望。其间不断通过律师联系美国领馆,以期得到帮助得以释放,或转回美国服刑,一直未有成效。就在4年刑期届满之时,传来噩耗:安卡拉不批准本案4年刑期,要给被告来个终身监禁,后来在当地法官伍斡旋下,改为23年刑期。——于是Billy醒悟了,不再等美国领馆这辆正常班车,要坐自己的Midnight Express——越狱。书里写道:Billy对父亲说,我要多少张的弗兰克林先生的照片,原来是给父亲打暗号:100块美钞的图案,就是弗兰克林的头像,我觉得这暗号打得够聪明。

后来Billy终于成功越狱了,1975年10月,他从土耳其逃到了希腊,当时与土耳其交恶的希腊军方听了Billy的故事后,给了Billy一个他最想要的惩罚:将Billy由希腊驱逐回美国。不过回家前还要度过一险:他是经法兰克福飞美,法兰克福与土耳其有引渡协议,也就是说,Billy可能在法兰克福机场再次被捕。别人劝他说:要不要等几天改直接飞美的班机比较安全点呢?可是Billy归心似箭,不想再等了,于是说好:在法兰克福千万别出关,直接过境。后来他也安全过境了,在越狱3周后,Billy回到了纽约长岛的家。

电影好看,书也好看,Billy想走私Hashisi,事属不该,大麻,Hashisi等不同于海洛因等烈性毒品,当年由于外交上的原因,土耳其判23年的刑期应是太重,Billy在狱中反省了自己的错误,反省了6年,在自己的23年的刑期由于大赦等原因而大大缩短,出狱之日已经可待之时,他还是冒着加刑10年的危险,固执地搭上了午夜快车,所幸的是快车未有中途抛锚,一直安全地将他送回家中。

Billy起先是个很固执很叛逆的人,而6年的牢狱之灾却使他变得谦卑,他跟家庭重修旧好,心里面也跟耶稣亲近起来,他将这段经历写成了书,也拍成了电影,用所得的收入还清了父亲为他脱离牢狱所花费的一切;后来的他,一直活跃于影视界。我觉得他的越狱,及至过境法兰克福,非但危险十足,而且不计后果,在书里,Billy在越狱前就说过这样一句话:"God looks out for saints and fools", 的确如此。


****************

这3本书,讲了上个世纪的3个故事,3位主角,因着不同的机缘和命运,在海外有了一段不同众人的经历,这些经历改变了他们,和一些人的生命轨迹,第一个故事的主角辞世已近40年,后面两个故事的主角应该还活在当世,但也已经湮没在茫茫人海中了,当这些经历变成文字后,我想,其中的某些已经流逝了,其中的另一些,应该已是传奇了吧。
于无声处听惊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7-12-6 12: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是我在潜3blog上发现的好东西,推荐给发愁没有书读的同学.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7-12-6 12: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月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月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孤岛飘流记》也是我很喜欢的书,岛上的生活真是无忧无虑阿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7-12-6 12: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几本我一本都没看过,不过她书评写的很好,让我对这些书产生了兴趣

发表于 2007-12-6 14: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f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f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想找一本可以坚持看完,睡前看的时候又很容易放下并很快入眠的书。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7-12-6 14: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又要能吸引读者,又要能随时放的下并能催眠,这两个条件本身就是矛盾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7-12-6 14: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f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f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也许中短片系列的可以。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7-12-6 14: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上次有个同学介绍slow man,或许可以介绍

语言比较通俗,容易看的完,也想知道后面是什么; 不看也不会牵肠挂肚

发表于 2007-12-6 15: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f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f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嗯,不过我觉得把以前的老书翻出来再看一遍,比较容易入睡。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7-12-6 15: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月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月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总记得小时候看过很多好看的书,后来都绝版了,再也找不到了。
看过一本《动物园里的趣闻》,一个苏联的动物园饲养员写的,讲她从小动物被进动物园开始,到照顾他们衰老死亡的故事,当时看得哭了好几次,后来一直想买,但怎么也找不到,那些老书都去了哪里呢?

[ 本帖最后由 月亮 于 2007-12-6 15:32 编辑 ]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