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此文章由 daniell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niell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想念你的吻 / 和手指淡淡烟草味道 / 记忆中曾被爱的味道”
相信这首辛晓琪的“味道”,很多人都听过,我觉得,各大烟草公司,应该联合起来,给她这首歌颁发“最佳营销奖”,因为,能将抽烟美化得如此浪漫的,实在是不多。
小的时候,和所有的小孩一样,抽烟被教育成,只有坏小孩,流氓阿飞才干的事,所以,直到大学快毕业时,才第一次接受一个同学的怂恿,抽了一支“三五”。那次的印象很深刻,抽了第一口,就被呛得不行,抽完一支后,受烟草的刺激,一个晚上都睡不着。
毕业后,进了外贸公司,整个部门的男同事,都在抽烟,我自然也不能免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开始抽烟时,抽的是白色的“KENT”牌,这是因为,我们当时的部门经理就是抽这个牌子,经常有事没事就递给我一支,抽着抽着,就习惯这个味道了。
后来,尽管是白色箭牌,还是觉得浓了一点。那时香港电视还没有禁止香港广告,烟草公司财大气粗,自然广告做的漂亮,像著名“万宝路”那在美国西部原野,万马奔腾的气势澎湃;还有“SALEM”薄荷烟,那一望无际,绿油油的草地,一棵一棵翠绿的松树,令人想起了夏天,新疆天山的美景,就为了这广告,沙龙烟也抽了一年多。
在上个世纪93,94年时,红塔山还是很贵的。记得三五在10元人民币一包时,红塔山要20左右。忘了是受什么影响了,喜欢上红塔山,这一抽就是十几年,在这10几年里,物价不知涨了多少,但红塔山却从20元,降到了不到10元,可见烟草业的利润是多么的丰厚。
2006年左右,从深圳到惠州开工厂,要和不少当地的政府部门打交道,难免要烟来烟往,发现,对方对红塔山都报以鄙夷的态度。最普通的交际烟是芙蓉王,部门正职以上,一般是中华,当然大熊猫的也很多。在抽了几次芙蓉王后,觉得还是比红塔山味道要强的多,又比中华淡一些,所以,直到今年戒烟前,专心一致,抽的都是芙蓉王。
在刚开始抽烟时,一直天真地以为,烟味实在是不好闻,抽烟只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咱只是随大流抽抽而已,想戒是分分钟的事。但是,当94年,在印尼拜访客户,抽完了带去的最后一支烟,而印尼街头的香烟古怪,实在买不到常抽的那种烟,这时,觉得心情恍惚,如坐针毡,如丧家之犬,惶惶然不可终日时,我才明白,这烟瘾,是存在的,而且,是很厉害的!在抽烟的20年历史里,也有过无数次的戒烟行为,但是,和绝大多数抽烟者一样,这些戒烟行为,无一不以失败告终。
其实,如果不是有害自己及他人的健康,抽烟的这个行为,还是很有乐趣,而且很有风度很浪漫很有情调的。
在刚上班不久,经常要去广州出差,那时没有高速公路,都是坐火车来回。很多个晚上,夜幕降临的时候,在月台上等从肇庆方向开来,往深圳的最后一班列车。月台上这时都已安静下来,等车的过客也不多,坐在月台的栏杆,斜倚柱子,燃起香烟,一边看着天上繁星点点,一边等车,可以什么都想,也可以什么都不想,就看着一缕一缕的烟圈袅袅。
这个时候回深圳的人一般都不多,往往车厢中没有几个人,车轮和铁轨相撞的声音单调却又有节奏,窗外稀疏灯火和树影相掠而过。有时下起夜雨,沙沙的打在窗上,静看风飘细雨如丝;有时夜阑星稀,明月高悬,窗外一片清辉。一个人站在两节空调车厢的中间连接部分,点起一支香烟,举头望明月,很有天涯孤客的凄清。
好像是从今年的大年初一起,决定戒烟了,也不知是为了什么原因,可能是要放下一段二十年的过去吧?
今年农历新年前,偶然看到一本书,叫“这本书能让你戒烟”,里面列举了一些抽烟的弊端,和如何戒烟的新思维。其实这本书的见解虽然新颖,但也没到读完就能戒烟的地步,否则,每个人看完这本书,不都可以戒烟成功了?为什么我这次会戒烟成功呢?我觉得应该还和戒烟前向神祈祷有关,戒烟前,虽然还没有决志洗礼,但已多次向上帝祈祷,希望能帮助完成一些艰难困苦,看似无法成功的事,这些祈祷,都无一例外地得到了回应和实现,“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所以,我已经坚定地相信神的存在和大能,当然也相信,这次戒烟也不会例外。
没有痛苦的折磨,没有为抽烟而茶饭不思,坐立不安,从大年初一至今,多次经过博士山的烟店,毫无感觉;前一阵子,回中国大陆办事,饭桌上都是烟枪,在吞云吐雾,我除了感觉烟味难闻外,没有任何想抽烟的冲动。这应该是戒烟成功了吧?将二十年的香烟情缘,就这么放下了。
再次感谢上帝,能让我成功戒烟,因为靠我自己,是无法做到的,但是,“在人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