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mercuria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rcuria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重机枪手 发表于 2013-6-24 11:32 
我不太明白的就是摄影爱好者很多不就是到街上乱拍,怎么好像也没事,为什么是illegal的 ...
因为手机偷拍事件泛滥,各国政府不得不要求拍照手机发出咔嚓声以提醒拍照者不要做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
在日韩欧洲很多国家已经有了立法,中国目前还没有,不过立法机关正在讨论中。这个规定非常有必要,
比如有人在公共场所悄悄靠近你(购物,火车,吃饭对桌,泳池,party.......)在你不知情的时候拍下你的照片。然后经过图形软件(coredraw, photoshop,......)处理上传到各大社交网站上,造谣诽谤你是出逃10年的杀人犯,色狼,同时有7段婚外情8个私生子,贪污犯,行贿奸商,.....间谍,恐怖分子.......人贩子.......同性恋.......
总之一切屎盆子、尿罐子等莫须有的罪名都扣在你头上,例如放在国内各大知名社交网,门户网,继而挑动人的猎奇心理去人肉搜索你。你还在稀里糊涂莫名其妙的情况下,突然一夜之间成为全民公敌..,街头巷尾、公司同事的议论对象,.......这只是侵犯个人隐私权的一个例子,其他案例有过之而无不及。 澳洲有议员提案在校园不得使用拍照手机,以保护孩子们的隐私权。
下面转载中国通信网的一篇文章:
http://market.c114.net/154/a189610.html
拍照手机挑战隐私
可拍照手机的普及给人们的隐私权构成了极大的冲击:在搭客拥挤的巴士上、在购物中心的试衣间和游泳池的更衣室等一些公共场所,这种“隐蔽摄影机”就如针孔相机般,它的存在对个人的隐私权是个威胁。如今,互联网上流行着很多在公共场合偷拍的图片,拍摄地点遍及各种公共场所,包括健身房、餐馆、街道,甚至是卫生间。
西方国家的一些明星杂志或网站还发动读者用可拍照手机捕捉明星在公共场合出现的镜头,然后买给杂志或网站赚取稿酬。一些国家已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正在限制这种“隐蔽照相机”的使用范围。
手机偷拍课题在国外被炒得火热,皆因可拍照手机合法化被视为挑战个人隐私权。在我国,由于人们都法律方面还比较淡泊,有些涉及隐私的事情也大多私下解决,因此投诉率并不高。由于目前关于拍照手机投诉的问题还比较少,因此各方面的责任还没有过多的考虑。但是这对对电信运营商来讲,可能比较难处理一点,肯定会受到社会的指责,因为这里面有图片资料等数据传输的问题,所以需要提醒消费者正确使用拍照手机的规则。
能拍照的手机本身没有问题。至于它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偷拍等用途,那是使用者的问题。任何物品都有可能被人利用当作犯罪的工具,不能因此而否定甚至废弃这些物品。作为合格合法的产品,和所有手机一样,带拍照功能的手机上市需要获得国家信息产业部的进网许可证,但并没有因为多了拍照的功能,而被要求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专门审核。
手机拍照是一种新鲜事物,但不经他人同意就将别人拍下来与用摄像器材偷拍的行为本质是一样的。虽然目前国家对可拍照手机一类高科技产品还没有具体管理规定,但我国民法通则规定肖像权是受法律保护的,如果发现所拍照片触犯个人隐私权或肖像权,受害人可依法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定位手机又惹争议
最近,中国联通的手机定位业务向人们展现了其强大的定位寻人功能。假如你和你的朋友都有一部定位手机,那不管他躲在哪个街角旮旯,你都能在自己的手机屏幕上发现他的位置。定位手机如此厉害,简直让人无法藏身。这是继拍照手机之后出现的又一项有关隐私侵犯的功能。
据联通有关人士透露,在某些城市,手机用户间相互定位业务已经开始试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一旦开放,申请该项服务时,被定位双方必须进行定位授权,即便是太太想定位自己的先生,也必须经过先生许可。据介绍,联通手机定位精度较高,在室外环境下的误差仅在5-50米的范围。据透露,该定位技术是借助CDMA1X网络、采用GPSOne定位技术,并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图数据信息来实现的,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只要有CDMA1X网络覆盖的地方,都可以实现定位。
目前,联通主要开放的还是“自己定位自己”的服务,怀揣一部定位手机,你即便是到一个陌生的街区,也能通过手机定位,查看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并能够查看到周边交通、餐饮、银行等服务设施的位置信息。中国移动也正推出名为“手机地图”的手机定位服务,与联通一样,移动目前也不开放“手机用户间相互定位”。
手机究竟能否引发道德危机
作为一种增值服务,不论是拍照手机还是定位手机,把它们用于窥探别人的隐私,绝非手机生产商和移动运营商的初衷。对于这些多功能手机给人们隐私带来的影响以及对道德的侵害,我们并非束手无策。
例如,对于拍照手机,可以通过立法的形式禁止在公共卫生间、试衣间、游泳池、更衣室、澡堂、考场等比较敏感的公共场所使用拍照手机;立法规定手机生产商在生产拍照手机时要有清晰的“咔嚓”拍照声,以引起周围人们对被偷拍的警觉;立法禁止通过手机传送偷拍的猥琐图像;而引导人们用拍照手机多拍一些有益的东西,比如在路上遇到歹人的时候,可以及时用拍照手机偷偷将对方的尊容拍下来,作为日后的上诉证据等等。
对于定位手机,可以让其服务于出租或公交系统,用来对运营车辆的监控和调度;把定位功能植入“亲子手机”中,以方便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行踪;或通过携带定位手机追踪犯罪分子,并随时向警方发送犯罪分子的方位等等。
总之,科技本身应该用来促进道德的发扬光大,而非通过高科技致使道德沦丧,虽然新技术有时难免会被滥用,但只要有完善的法规政策来约束,有良好的舆论导向来引导,完全可以将科技对道德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