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体验澳洲式医疗 (已完成) (2018-3-16) SSW · 2024首发游——走马观新12天(最新更新到槟城) (2024-2-6) harbridge
· 小茉妈的找工日记 (终结,感谢,附目录) (2011-7-13) dormimi · 用手机追逐光影,记录这个世界,我的世界,我的生活。(953楼iPhone6 Plus,1766楼华为P10 Plus,2217楼华为P20 Pro) (2012-9-11) 路天涯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6867|回复: 48

哪能知道小学数学都是怎么教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6 15: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早就听说澳洲的数学教法跟中国不一样, 现在我家老大才2年纪, 我们已经无法在家教她, 她老说学校不是这么教的. 可是对她的说法我们又非常怀疑(例如, 她说乘法, 老师就让他们一个一个的加, 不允许背乘罚口诀, 不允许竖式计算),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澳洲当地都是怎么教数学,以便我们能配合学校在家帮助孩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8-6 15: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anzhiy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anzhiy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rk

发表于 2012-8-6 16: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nny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nny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跟老师有关系,我女儿班的老师只看结果,如果你会了,要求你正确率,如果不会,就把方法教给你。。。

发表于 2012-8-6 16: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ovesydne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ovesydne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家儿子也是2年级,他们班里就挂着乘法表,儿子说第一个term的时候老师每天都带着他们读一个数字的乘法表,比如今天读2,明天读5... 老师是不像中国一样要求孩子背诵,但是每天都读,日积月累也背下来了。这边的乘法表要求到12呢。这个term ,他们老师就要求速度了。比如1分钟内作多少题了。这边是要求你先懂得原理,再背诵。而且不是强行要求背诵的。

发表于 2012-8-6 16: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SAL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SAL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俺有个朋友是按中国课本教,上了精英呢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8-6 20: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ilkzhan 于 2012-8-6 15:20 发表
早就听说澳洲的数学教法跟中国不一样, 现在我家老大才2年纪, 我们已经无法在家教她, 她老说学校不是这么教的. 可是对她的说法我们又非常怀疑(例如, 她说乘法, 老师就让他们一个一个的加, 不允许背乘罚口诀, 不允许竖式计算),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澳洲当地都是怎么教数学,以便我们能配合学校在家帮助孩子?

大概上的纯aussie的小学,乘法口诀我觉得澳洲的小学还是有要求的,和国内比只是他们的进度比较慢而已。

但是竖式计算方面,的确是让我们华人家长比较困惑的,因为洋人教小孩子喜欢横式的,呵呵。
其实本质是一样的,或者可以说,横式的更体现了进位计数法的本质,
比如,123,洋人的教材很强调这是1x100+2x10+3x1,它本质上意思是123这个数字表示的是1个100的集合加上2个10的集合在加上3个1,这就叫做算术了。

所以,现在来看比如12x3,其实就是表达成:
(1x10+2)x3=1x10x3+2x3=30+6=36

而竖式计算是这样的
12
x 3
---
[30]
[ 6]
36

而我们小时候学的竖式计算法其实是上面横式计算的简化版本,
当然你可以把竖式方法看作是一种伟大的发明,因为只要背出了乘法口诀,那么就可以通过竖式的方法进行很复杂的算术-万事万灵,呵呵。
当然你也可以把竖式方法看作是一种机器人式的机械运算,很可能运用的人对运算/算术的本质其实一无所知,我就是这种机器人中的一员,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9 收起 理由
milkzhan + 5 我现在才明白这里数学是怎么教的.
笨鸟飞飞 + 4 学习了,长这么大,还真没学过这个。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8-6 21: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ngh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ngh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家也是这样的,乘法口诀就没教,直接教小朋友一个一个加。比如:3x3,3-6-9这样得来的,正好也对应了教乘法之前一直学的各种数字pattern,感觉这种教法是让小朋友更加明确乘法的含义。至于竖式计算乘法,可能也不会早早上,因为加法的竖式也是在加法横式练了很久才上的。

发表于 2012-8-6 22: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mmerl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mmerl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习了

发表于 2012-8-7 01: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uddingtu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uddingtu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近我在用澳洲的数学书教孩子数学。很多东西确实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对于数学,感觉澳洲更加的注重对于基础理论的理解以及鼓励学生逻辑思考,当然这个也要看孩子年龄相应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现在我教的是5年级的基础数学(不是奥数什么的,就是非常基础的大纲,我只求他简单的题不要错),里面确实就像朱版说的,很强调每个数字的组成,低年级的1x100+2x10+3x1=123,是为了高年级的1x10四次方+2x10三次方+3x10二次方+4x10一次方+5x10零次方=12345打基础。我今天和大儿子做了点7年级的数学,里面讲到了进制,这个我以前只知道二进制和十进制(文科生,表鄙视。。)。7年级的数学书里面有进制之间的转换,比如说十进制和五进制或者二进制的转换。这个时候这些“10的几次方”就很重要,只要搞明白了十进制的本质,要换成其他进制非常容易理解。

运算方面,到4,5年级也是有竖式的,比如5个6位数相加,4位数和2位数相乘这些。也拿朱版的例子,12*3,老师会说,这是3个12,加起来,12-24-36,这其实是乘法与加法关系的本质,理解了这一点,以后的一些运算和解答题,才可以举一反三。比如说12*29=12*30-12,为了运算容易,从29个12换成了30个12,因为多加了一个,所以要减去一个12。

关于解答题,举个栗子,握手问题(以前在Khan Academy上面看到的)。比如说,10个人去开会,每个人都要和其他人握手一次,那一共会有多少次握手?3年级的时候他只能够明白怎么画图数数,数字一大就不行了,跟他解释了,又给了公式n(n-1)/2,当时看着会算,过一会儿就不知所以然,理解不了。

上周我们又接触这个问题了,书上的解法就是画图,问题是10个人,但是它让孩子从2个人开始数,数到6个人找规律,这时候孩子就找到规律了,1+2+3....,书就到此为止,但是提出了问题让他想想如果是20个人,30个人,怎么算。感觉理念上不是给个公式让孩子去套,而是希望他们自己能够把公式琢磨出来。

其实我记得国内中学的数学书也都是有公式的推算过程的,但小学教材好像不是很注重。

书店很多基础的数学书,对于足迹的牛娃们来说都太小儿科了,但学校就是这样教的,比如说signpost, target math。我现在用的是understanding year 5 math。另外,我翻了一下,7年级和5年级教的内容里面不少重复的,只是深了一些(像上面说的例子)。

小儿子我这学期才结束放养,这个孩子真心不上进。3年级的时候,我发现他乘法口诀都背不全,现在4年级了,我上周发现他居然一位数加法做得奇慢,并且还会出错,晕死!但这些其实是很快就可以搞定的,拿一付扑克牌,挑出数字,一天玩个5分钟的游戏,几天就解决了。这样的速成,建立在孩子已经理解的基础上,是事半功倍的。

[ 本帖最后由 puddingtub 于 2012-8-7 01:4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21 收起 理由
aprilpoon + 3 你太有才了
胖丫丫 + 4 Khan教法有趣
xinghh + 4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8-7 08: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nl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nl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记得我按这里老师的计算教法教小儿,好像是除法,被我那大学物理老师的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说是这种方法对大的数进行计算就很容易出错。当时,只是想先给娃引如概念,这里的教法娃容易懂。可事实证明还是中国的方法计算起来容易,正确率高。我又重教娃一次。

老实说,这里的数学教学注重解决问题很好,但基本的运算训练太少,所用的计算方法也没中国的竖式直接方便,正确率高。个人认为哈,只限小学数学。中学数学真不知澳洲是怎么教的?

[ 本帖最后由 jinluo 于 2012-8-7 08:32 编辑 ]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8-7 09: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旋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旋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们现在更绝,从二年级开始连每星期5-10分钟的数学家庭作业都被取消了,完全不知道学校在教些什么。这样也好,家长倒是省心了,学多学少都是小朋友自己的事情了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8-7 09: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k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k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真长见识,头一次知道澳洲的数学是这样教嘀。我觉得,有一定道理,理解数学才能学的更好,对于数学爱好者,可能是个好的方法。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可能国内的方法更加有效。

不知道二者结合教,会不会有更好的效果,还是更差呢?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8-7 10: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大概就是澳洲数学好的特别牛特别热爱数学的原因之一吧。

发表于 2012-8-7 11: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里的乘除法教的的确和国内的不一样。导致了孩子们以后的思维方式也与我们不同。
不过高年级以后,发现他们的思维不受限制,像是发散的,不是直线的。我们是按部就班地解题,一旦遇到很怪的题往往无从下手。而这里的孩子经常会用一些很巧妙的方式对待这些怪题。

发表于 2012-8-7 11: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ngh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ngh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竖式这里也要学的。家庭作业里反应出的学习顺序:数字的组成,pattern,画图,横式,竖式。还有做应用题,竟然是用竖式表示计算过程,我印象中过去我们是用横式表示的吧。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8-7 11: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olongs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olongs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讨论很有意思,貌似澳洲数学教法更注重概念的建立
国内教法就是会做题,会考试,很多东西不求甚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8-7 11: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in_k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in_k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上海人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2-8-7 12: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悉尼计程车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悉尼计程车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记得我小时候,我是把自己关在家里一个下午就背下来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2-8-7 12: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悉尼计程车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悉尼计程车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记得我小时候,我是把自己关在家里一个下午就背下来了

发表于 2012-8-7 12: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m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m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正愁这事尼~

发表于 2012-8-7 20: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edong 于 2012-8-7 11:12 发表
楼主上海人

上海人对数学有特殊教学方法吗?

BTW, 我不是上海人, 我和我LG家都离上海超过1000公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8-7 20: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2-8-6 20:51 发表

大概上的纯aussie的小学,乘法口诀我觉得澳洲的小学还是有要求的,和国内比只是他们的进度比较慢而已。

但是竖式计算方面,的确是让我们华人家长比较困惑的,因为洋人教小孩子喜欢横式的,呵呵。
其实本质是一样的,或者可以说 ...

谢谢朱版的详细解释, 我现在明白多了. 但是这种思维和概念的不同, 我该怎么辅导孩子数学啊? 难道就完全让学校教, 孩子学多学少就不管了?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8-7 21: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ilkzhan 于 2012-8-7 20:53 发表

上海人对数学有特殊教学方法吗?

没有特殊方法。

他的意思我猜是因为你用了“哪能”,这个词上海方言,意思是“怎么”“如何”,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milkzhan + 3 我还以为"哪能"是地道的北京话呢? 见笑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8-7 21:1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milkzhan 21# 帖子

此文章由 喜洋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喜洋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哪能是上海话吧?不过上海人应该说:"哪能晓得"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8-7 21: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ilkzhan 于 2012-8-7 20:58 发表

谢谢朱版的详细解释, 我现在明白多了. 但是这种思维和概念的不同, 我该怎么辅导孩子数学啊? 难道就完全让学校教, 孩子学多学少就不管了?

低年级小学生教不教都无所谓的,背背乘法口诀好了,这个比较有用。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2-8-8 10: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uoz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oz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低年级也可以按照我们的方法教啊!两种方式本质上没有什么冲突,讲的时候也可以两种方式都讲。关键是平时把生活中的数学拿出来讲给孩子,或者不时的考一考ta们。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8-8 10: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evigation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evigation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习

发表于 2012-8-8 10: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鸡仔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鸡仔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同为二年级孩子的妈妈,学习了。

发表于 2012-8-8 12: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海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海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家知道那里有卖Math 的教科书的,或者补习书之类的。。。。

发表于 2012-8-8 15: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zuozuo 于 2012-8-8 10:08 发表
我觉得低年级也可以按照我们的方法教啊!两种方式本质上没有什么冲突,讲的时候也可以两种方式都讲。关键是平时把生活中的数学拿出来讲给孩子,或者不时的考一考ta们。

我们也以为低年纪没关系呢, 但是女儿已经说, 为此老师都批评她好几次了. 因为她说老师一看她用竖式计算并画道表示进位, 就说她在画画, 上课时间不能画画, 所以老师看到一次就批评一次, 孩子心理能承受得了吗? 总不能在家用一种方法, 在学校用另一种方法吧(这么小的孩子还没有那种见风使舵的本事)? 而且如果在家用的方法跟学校不一致,那么怎么能提高在学校的成绩?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