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婚姻=理性+运气 (2011-6-27) ifthereis · 十年回首两茫茫,返澳半年找工经历回顾有感 (2009-4-17) 北雁南飞
· 自排档使用注意事项 (2008-7-25) 车友 · 小儿女记事系列13-我为读书狂(一个澳洲小学生的英文中文书单,48楼起继续更新) (2009-11-9) 清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575|回复: 11

[其他] 有海归想法的可以参考:也谈上海生活感受(转载)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7-17 16: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f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f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Returnee/13348329.html


我从去年4月到上海,一直待到现在,有一年多了。但严格说,我算出长差,并非成为
当地员工,工资是美国这边发,中国那边提供住处和交通,所以油盐酱醋阿,租房,小
孩上学这些烦心事还没怎么经历。只讲我自己看到的和亲身经历的,如果和你预期不太
一样,请勿谩骂。
先谈谈很多人关心,而且被多次讨论过的物价。因为我住在中山公园附近,所以自己的
了解也多限于这个地区附近,其他地区的情况不明。这附近的房价是相当贵,我在附近
溜达时看到中介公司列的房子,起价基本3,4万一平米,5,6万的也很常见。我租的房
在龙之梦附近,3卧,150平米,月租金2万包括了家具,厨房和卧室用品。因为房租是
公司出,所以我也没怎么和中介搞价,也许价格偏高?房子没有中央空调,每个房间有
单独的空调,夏天还是挺难受。刚住进去的时候还出了点小事。其中的一间卧室常有很
刺鼻的气味,当地同事建议测一下甲醛和苯,发现严重超标。考虑到我儿子才半岁,当
时和中介说希望能退房,换个地方。中介怎么都不干,说不住可以搬走,但押金不退。
开始本想和中介打官司,但一政府里工作的亲戚说,打官司也没有,现在国内装修基本
全部超标。最后找专业公司看了一下,把所有板材做的壁橱都卸掉后,基本还算可以了
。吃饭,请了个阿姨给买菜做饭,一小时18元。因为住在龙之梦旁边,所以在外面吃饭
的时候基本上去龙之梦。龙之梦6,7楼馆子不少,但每天晚饭的时候去基本每个饭馆门
口都是队。有一些,比如港丽,当天预约都不一定能约到。价格呢,不包括酒水,人均
¥100以上很正常。也有别人请客去的一些高档饭馆,人均¥1000也比较寻常,比如说
,海参一根¥300,大龙虾一只2,3千似乎很寻常。路边的小店里价格会便宜很多,1,
20十块也能吃顿饭,但说实话,那卫生条件确实比较差。衣服呢,在正式一点的商场里
,欧美品牌的衣服比美国贵了好几倍,国内品牌的价格也很惊人。GAP似乎也成了高端
品牌。也许路边摊上有便宜得,但没去看过。其他日常用品买的比较少,在超市里买过
牛奶,光明的一斤装,最便宜的¥13,号称好点的,优倍,¥18。酸奶,看不同的味道
和配料,大多¥2~4一瓶。
总之,我自己的感觉是,同样质量的东西,在上海卖得基本比美国贵,有的稍贵一些,
有些会翻几倍。但是,在中国基本上每样东西都有质量差一些但价格更便宜的类似产品
。所以你会看到那么多不同阶层的老百姓在上海都可以生存。

有很多人说过觉得国内的娱乐比美国多。这点我倒认为完全看个人喜好。美国的娱乐室
外活动多一些,爬山,跑步,骑车,滑雪等;上海基本是室内,基本是吃饭,卡拉OK,
桌游。而且上海那地方,上下班单程一个多小时很正常。很多人下班回家都累得半死。
有孩子的,到周末基本上是疲于奔命带孩子参加各种班,娱乐时候确实不多。我同学现
在基本都有了娃,即使在同一个城市,一年也见不了一次。

生活环境方面,在美国待年长了的话,得些时间适应。在上海的基本感觉就是闹,很难
找到个安静的地方。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小孩。在这点上我比较主观,意见仅供参考。我在美国生活在
一中等城市,每天都是我或者我老婆上下班顺利接送小孩,基本不耽误工作。平常两人
带两个小孩,基本不用老人帮忙。在上海这种地方家里没人帮忙带孩子基本不可能。如
果老人身体好,也愿意帮忙看还好。如果老人不能带,还确实挺麻烦。同事说找个能好
好帮着看小孩的阿姨那是相当的困难,看不好不说还怕被把小孩拐走。

个人认为,纯从物质方面考虑,95%以上的海归在中国不会达到在美国的水准。这不只
是人均收入决定的,而且很大程度上由中美两国的自然环境,资源,及人口有关。即使
中国的人均收入是美国的两倍,基本上中国的平均生活条件也会别美国低。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happy4ever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7-17 16:02 |显示全部楼层

海归两年整回来说几点体会供参考(转载)

此文章由 hf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f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 怕折腾就别回国,在米国过过舒服小日子,国内折腾死人不偿命;
2. 国内机会大把大把的,如果不是两类“二代”就需要寻找机会和把握机会—想想几
个Core也是苦出身就有动力了;
3. 国内的隐性收入太多,各行各业都不同,只有进了“圈子”才能利益最大化,工资
神马都是浮云;
4. 国内相对比较正规的行业是外企,但是也是实际上最没有油水,最没有权力,最难
以出头的单位;
5. 国内人想往外跑,最大头是贪官和富人,其次是是受了压迫的,还有就是闲的蛋疼
的。。。

不管选择留在美国还是回国,都没有对错之分,也没有好坏之分,只是选择一种生活和
另一种生活之分。切忌患得患失,一切要向前看。

发表于 2012-7-17 18: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ixinsuiy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ixinsuiy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hfwang 于 2012-7-17 16:01 发表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Returnee/13348329.html


我从去年4月到上海,一直待到现在,有一年多了。但严格说,我算出长差,并非成为
当地员工,工资是美国这边发,中国那边提供住处和交通,所以油盐酱醋阿,租房,小
孩上学这 ...

其他不敢乱评论,中山公园那段生活感受倒是挺真实的!幸好自己当时生活工作都在那个圈子里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tryitagain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7-17 18: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oughBubbl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oughBubbl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比较客观.

发表于 2012-7-17 18: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nny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nny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工资
神马都是浮云

这点还是真实的,在国内高管都不是靠工资过日子的

发表于 2012-7-17 20: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行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行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uh? How did LZ find this forum?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7-17 20: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aoflor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aoflor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可是个相当出名的论坛啊

发表于 2012-7-17 20: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anzhiy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anzhiy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为什么非要去龙之梦吃饭啊?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7-17 20:1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天行健 6# 帖子

此文章由 hf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f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论坛也不错啊,貌似北美的华人生活得比澳洲得舒服,很多都能在大学里做助教教授。

发表于 2012-7-17 20:1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hfwang 2# 帖子

此文章由 frankielyn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rankielyn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国外呆过的,也就是外企最容易回的去,有油水的国企央企位置,海龟就别想了,国内的人都挤破头,都熬了多少年了,海龟也没优势。

发表于 2012-7-17 20: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gw3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gw3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切忌患得患失,一切要向前看。”
在哪边,就想哪边的事儿,别在国外遇到困难就和国内的好处比。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7-17 21: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shi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shi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hfwang 于 2012-7-17 20:11 发表
这个论坛也不错啊,貌似北美的华人生活得比澳洲得舒服,很多都能在大学里做助教教授。


能问问一般大学助教的收入有多少么?
如是心﹐如是境﹐如是念彌陀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