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悲惨世界」音乐剧归来 (2014-10-4) 胡须康 · 涨也好,跌也好,我是这么看的 (2008-12-12) rosyywu1
· 说一说无陪儿童服务的体验 (2019-2-5) echo0803 · 【136mydream美食记】~~辣旋风~~香辣鸭舌 (2011-12-23) 136mydream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2696|回复: 59

使用Raid0提升家用PC硬盘存取速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0 17: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2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2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目前计算机主要的瓶颈是硬盘。
正常使用,几乎很难把CPU跑到100%,内存也很便宜,不够就扩,不是问题。但硬盘,即使是SATA3,速度依然不够快,或者说,我们想让它更快。
通过放狗,找到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
does raid0 increase performance
http://www.hardwaresecrets.com/article/394

SSD当然比较快,但目前肯定性价比太低,比3.5寸盘快1-2倍,价格贵10-20倍,所以,我尝试用两块SATA3的硬盘做RAID0来提升硬盘速度,可以大大缩小和SSD的速度差异,而成本可以接受,容量就非常爽了。

实际配置:
2Xseagate 3.5寸7200转2T硬盘,配置raid0,得到将近4G的硬盘容量。

测试方法:机内拷贝10G以上文件,以最后平均速度为准。
实际测试速度如下:
平均速度大于等于100M/秒,5分钟平均速度约为120-130M,10分钟平均速度约为100M。越长越慢。
开始峰值速度大于200M/秒

顺便测试了常用外部存储设备的拷贝速度,测试方法为从外部存储拷贝文件到机内硬盘,文件均大于10G:
USB2.0接口U盘:32M/s
SATA2 3.5寸硬盘通过USB2.0连接:50M/s
SATA2 3.5寸硬盘通过SATA2接口连接:120M/s

通过咨询朋友,
从HD拷贝到同一HD大约60M/s
从HD拷贝到SSD大约125M/s
从SSD拷贝到HD大约117M/s

结论:同时读写会极大降低存取速度。只读、只写会很快。多块硬盘会快。RAID0是最便宜的提高系统性能的方式来。

我现在的疑惑是不知道RAID0对比2块独立硬盘,速度如何。比如运行两个VM Server,猜想从两块独立硬盘运行,应该比从RAID0快。但这个很难测试。

当然,raid0的缺陷也显而易见,坏一块盘,所有数据都丢失了,但家用,问题不大,对比只配置一块硬盘的情况,风险等同。无论如何也需要至少一块外置硬盘来进行重要数据的备份。

欢迎各位分享自己机器硬盘拷贝速度的数据。测试方法为单一大文件拷贝。

坐等SSD降价。等SSD降到一个可以接受的价位,搞一块用来安装操作系统,raid0硬盘存放数据或运行其他程序,相信是最佳搭配。

[ 本帖最后由 d200 于 2012-6-20 18:21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6-20 17: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ichse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ichse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aid0是个不错的主意。
但是要做好数据的备份。这个一旦一个硬盘坏了,恢复数据比单个硬盘苦难很多。

另外,SSD要完全替代机械硬盘还需很长一段时间。
用来做引导盘还是不错的。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2-6-20 17: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2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2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richsea 于 2012-6-20 17:24 发表
raid0是个不错的主意。
但是要做好数据的备份。这个一旦一个硬盘坏了,恢复数据比单个硬盘苦难很多。

另外,SSD要完全替代机械硬盘还需很长一段时间。
用来做引导盘还是不错的。


硬盘真坏了,一块也很难恢复,即使技术可行,价格是否可以接受也是个问题,所以,2块盘做raid0和只有一块盘,可靠性等同:)

发表于 2012-6-20 17: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2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2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关于这个疑惑:
我现在的疑惑是不知道RAID0对比2块独立硬盘,速度如何。比如运行两个VM Server,猜想从两块独立硬盘运行,应该比从RAID0快。但这个很难测试。

仔细想想,运行一个VM,肯定是raid0快,2块也许持平,或独立硬盘略快吧,1+1<2。
更多的VM,猜想还是raid0快,因为并行读写并不会一直发生,所以,问题可以简化为单一HD和raid0的对比。
除了1个VM的结论肯定是对的,其他都是猜测。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6-20 17: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ichse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ichse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两块硬盘和raid0对比,有一块硬盘坏,除了盘片完全损坏,数据恢复的概率是天壤之别。

一般的硬盘,比如格式坏之类的,都可以通过软件恢复,无须花钱,如果是某些故障需要开盘,也可以通过专业工具恢复数据,这也就是你说的要花很多钱的那种。

但是raid0,你想恢复基本无望。



原帖由 d200 于 2012-6-20 17:42 发表


硬盘真坏了,一块也很难恢复,即使技术可行,价格是否可以接受也是个问题,所以,2块盘做raid0和只有一块盘,可靠性等同:)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6-20 18: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ichse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ichse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没仔细看帖子,你用的是SATA板载的那种raid0把?你确定vmware能认出来你的raid0?

raid0相比两块硬盘的好处就是读写各提升一倍的速度(理论上)

当然,对于双独立硬盘的系统,你可以将虚拟机的文件平均分配在两个硬盘上,但是我认为如果是真正的企业级的硬件raid卡,性能会比单独的硬盘读写效率高。

原帖由 d200 于 2012-6-20 17:46 发表
关于这个疑惑:
我现在的疑惑是不知道RAID0对比2块独立硬盘,速度如何。比如运行两个VM Server,猜想从两块独立硬盘运行,应该比从RAID0快。但这个很难测试。

仔细想想,运行一个VM,肯定是raid0快,2块也许持平,或独立硬盘略快吧,1+1
签名被屏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6-20 18: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2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2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richsea 于 2012-6-20 18:02 发表
没仔细看帖子,你用的是SATA板载的那种raid0把?你确定vmware能认出来你的raid0?

raid0相比两块硬盘的好处就是读写各提升一倍的速度(理论上)

当然,对于双独立硬盘的系统,你可以将虚拟机的文件平均分配在两个硬盘上,但是我认为如果是真正的企业级的硬件raid卡,性能会比单独的硬盘读写效率高。



把标题改了。
说的是家用PC,价格是最重要的因素。比如硬盘,我没有买200刀一块的,只买了100刀出头的。思路是花100-200刀,至多300刀(加上额外内存),可以大幅提高机器的性能。
当然,raid卡也是主板自带的,性能肯定不会好,但好过一块盘。
主要思路是利用2块盘达到接近ssd的速度,价格相对低廉,可以接受。
不考虑钱,选项就多了。搞几块大容量ssd搞raid0:),好一些的主板支持4块盘。企业级,无论raid卡和硬盘,价格都不是一个量级了。

VM工作在操作系统以上,raid0对VM不可见,只是一个硬盘而已。
Raid0工作在操作系统以下。安装系统时,如果不加载驱动,操作系统会安装失败。
另外,win7不能识别大于2T的硬盘,可以看到剩余空间,但无法创建新卷。需要运行disk unlocker,创建新卷以后,win7可以识别。

[ 本帖最后由 d200 于 2012-6-20 18:26 编辑 ]

发表于 2012-6-20 19: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uTuT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uTuT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AID 0做启动盘就是找别扭,虽然家用但也没那时间总重新修补系统,做数据盘就见仁见智了,我攒了10年的AV丢了也不行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kersey + 3 都十年前的啦,该换换新的啦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6-20 19: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uture252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uture252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风险和好处都是显而易见的,大家自己选择了

发表于 2012-6-20 20: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perb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perb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哥们推荐一下RAID 卡没有,想用老硬盘做,80G SEGATE IDE X2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6-20 20: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ichse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ichse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十年前的经典也是很值得收藏的阿

原帖由 TuTuTu 于 2012-6-20 19:50 发表
RAID 0做启动盘就是找别扭,虽然家用但也没那时间总重新修补系统,做数据盘就见仁见智了,我攒了10年的AV丢了也不行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kersey + 3 现在讲究高清,数码修复,洗版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屏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6-20 20: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bers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bers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uTuTu 于 2012-6-20 19:50 发表
RAID 0做启动盘就是找别扭,虽然家用但也没那时间总重新修补系统,做数据盘就见仁见智了,我攒了10年的AV丢了也不行啊。

RAID 0应该用来做启动盘,系统和常用软件放在这个上面已达到最大的存取速度。RAID 0并不会让你老修补系统的,你把它看做两个磁盘合二为一就好了,逻辑上变成了一个硬盘,对系统没有影响。而且,一旦毁坏一个硬盘,你的系统是修补不回来的。因为一半的数据已经毁掉了。存储大容量数据的话,几乎没有人做RAID 0,因为这个是最不保险的,两个硬盘同时使用,故障率就翻翻了。。。而如果是外接的数据盘,则瓶颈不是硬盘,而是USB2.0。他的速度只有480Mbps,也就是峰值60MB每秒...这还是理论数字...

发表于 2012-6-20 20: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bers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bers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uperbspeed 于 2012-6-20 20:00 发表
有哥们推荐一下RAID 卡没有,想用老硬盘做,80G SEGATE IDE X2

IDE的要去EBay上找了。SATA已经普及N年了,你要找新的IDE接口的RAID恐怕不容易。而且当时RAID并不普及,因为硬盘的费用居高不下。。。而且对数据传输速度的需求也没有现在这么高。IDE时代的RAID在民用领域并不普及。
而且,你的硬盘估计撑不了多久了。。。如果做RAID 0,一旦一个硬盘出现坏道,整个系统就会崩溃哦。

发表于 2012-6-20 21: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uTuT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uTuT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berson 于 2012-6-20 20:43 发表

RAID 0应该用来做启动盘,系统和常用软件放在这个上面已达到最大的存取速度。RAID 0并不会让你老修补系统的,你把它看做两个磁盘合二为一就好了,逻辑上变成了一个硬盘,对系统没有影响。而且,一旦毁坏一个硬盘,你的系统是修 ...


绝对不会用RAID 0做启动盘的,一旦崩溃还要重新恢复系统(我所谓的修补),任何系统我认为稳定性永远是第一,运行速度很重要但是还是要排第二。

发表于 2012-6-20 21: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if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f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uTuTu 于 2012-6-20 19:50 发表
RAID 0做启动盘就是找别扭,虽然家用但也没那时间总重新修补系统,做数据盘就见仁见智了,我攒了10年的AV丢了也不行啊。

你真有时间去回顾10年的AV么?

发表于 2012-6-20 21: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bers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bers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uTuTu 于 2012-6-20 21:09 发表


绝对不会用RAID 0做启动盘的,一旦崩溃还要重新恢复系统(我所谓的修补),任何系统我认为稳定性永远是第一,运行速度很重要但是还是要排第二。

嗯,我说的只是我的看法和以前做产品的时候看到的一些分析。家用PC是卖RAID出去主要是RAID 0。用RAID 0的主要是发烧友,需要打3D游戏。大量的贴图数据都是从硬盘捞进显存,所以RAID 0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瓶颈。发烧友们一分钟Loading都不能等至于说稳定性,不是说RAID 0崩溃的几率有多高,企业级的标准是肯定到不了的,但是一般用户,一块硬盘用10年不见得会用坏,即便Double这个风险,也不至于说一年就能遇到一次。通常可能整个系统淘汰的时候都不会遇到。
说道恢复系统,不是我咬文嚼字哦,RAID 0真崩溃了,那就没有什么恢复好说了。如果能够买到同样型号的硬盘替换最好,不行就要两块一起换掉,然后重新安装系统驱动和应用。一切从0开始。不过这个可能性实在是很小,一般家用完全可一不用担心。费用才是最重要的。用RAID 0是无法接近新的SSD的速度的450MB+,因为SSD的特性决定他的随机存取速度快的惊人。硬盘即便做了RAID 0也有机械寻道的反应时间。如果文件大量碎片化的话,在日常的IO Loading不重的情景中,是看不到太多的性能提升的。只有连续的大数据的存取才有机会看到Double的性能,比如说,打游戏。。。。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6-20 22:1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liberson 16# 帖子

此文章由 gif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f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我们这边好几台DESKTOP走RAID0 的都出现过问题,其中一个硬盘坏了.当然都是用来做存储数据用的.
启动盘走万转HDD.
现在的HDD质量感觉没有以前好.

发表于 2012-6-20 22:4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gifox 17# 帖子

此文章由 libers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bers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真的啊,我不是很清楚硬盘方面的事情。我以前是做主机板方面的。。。而且我并不是技术人员的说,我只是小PM。但是因为要跟研发和客服打交道,又要给Sale做技术支持,所以偷师了一些硬件方面的东西。
启动盘万转可能会比RAID 0要有更好的效果吧。毕竟要抓的文件都是小文件,主要看随机存储的速度。不过为什么要用RAID 0存储数据呢?这样不是不安全?是AMD的南桥RAID吗?啥牌子的HDD啊?三星?还是希捷?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2-6-20 22: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berson 于 2012-6-20 21:32 发表

嗯,我说的只是我的看法和以前做产品的时候看到的一些分析。家用PC是卖RAID出去主要是RAID 0。用RAID 0的主要是发烧友,需要打3D游戏。大量的贴图数据都是从硬盘捞进显存,所以RAID 0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瓶颈。发烧友们一 ...
只有连续的大数据的存取才有机会看到Double的性能,比如说,打游戏。。。

copy AV肯定能看到2倍的速度
专攻电子电路

发表于 2012-6-20 22:5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liberson 18# 帖子

此文章由 gif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f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用RAID0存储速度快,基本上都是用来放测试用的VM.经常要LOAD, COPY, SNAPSHOT之类的.需要够快.
而且都是DESKTOP而已,能放进去3块HDD空间就不剩多少,没有什么选择.

发表于 2012-6-20 22: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bers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bers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大饼 于 2012-6-20 22:52 发表

copy AV肯定能看到2倍的速度

前提是在硬盘内部拷贝来拷贝去。不然USB2.0会卡住输入输出速度。太遗憾了,女优们登陆硬盘的时间还是不能减少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6-20 23: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uTuT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uTuT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berson 于 2012-6-20 21:32 发表

嗯,我说的只是我的看法和以前做产品的时候看到的一些分析。家用PC是卖RAID出去主要是RAID 0。用RAID 0的主要是发烧友,需要打3D游戏。大量的贴图数据都是从硬盘捞进显存,所以RAID 0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瓶颈。发烧友们一 ...

你是有些咬文嚼字了,恢复系统是指从硬盘或RAID Controller出问题导致操作系统缺失到重新建立操作系统及其应用软件的过程,包括更换硬盘-重建阵列-重装操作系统/或从备份恢复-重装应用软件,追求速度的前提是你要有个可以工作的系统对吧。从来就没打算对崩溃的RAID 0进行数据恢复,这个设置取名叫RAID 0就是因为没有Redundancy,也就没有什么可恢复的。说到追求极速发烧友,想必会花银子上SSD吧,SATA再怎么折腾也整不出来新科技的效果。还有家用级别的硬盘是不太可能用10年的,返修率是非常高的。

[ 本帖最后由 TuTuTu 于 2012-6-20 23:15 编辑 ]

发表于 2012-6-20 23: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ternit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ternit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aid 0 相当不稳定,故障率也很高,2 x TB 的data 如果不见了可是欲哭无泪,如果真的要跑 Raid 0 的话,我会用 2 x 60G SSD 来跑,大概只要150刀,只装OS和一些要求比较高的软件,再拿普通硬盘做存储。

稳定性比速度要重要,我还想弄个NAS来跑 Raid 1 。

发表于 2012-6-21 00:2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TuTuTu 22# 帖子

此文章由 libers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bers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想RAID 0之所以叫RAID 0并不是因为它不提供redundancy,而是因为RAID 0 was not one of the original RAID levels。Anyway,个人觉得RAID 0在经济角度上上还是可取的。硬盘的MTBF并没有高到离谱。
至于说SSD,如果money不是问题,当然是最佳选择了。是发烧友也不见的有个deep pocket啊:)如果预算有限,那还是应该用RAID 0,把省下的差价花到处理器上,显卡上可能会更有成效。打游戏啥的,数据都是分次捞一次进显存和内存的,应用跑得快慢,还是看处理器和显卡。

发表于 2012-6-21 00: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uTuT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uTuT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对不起不得不纠正你了:

“我想RAID 0之所以叫RAID 0并不是因为它不提供redundancy,而是因为RAID 0 was not one of the original RAID levels”
错,RAID 0是zero redundancy,因此得名。数据算法里0是没有1是有,我就不再多说了。
“至于说SSD,如果money不是问题,当然是最佳选择了。是发烧友也不见的有个deep pocket啊如果预算有限,那还是应该用RAID 0,把省下的差价花到处理器上,显卡上可能会更有成效。打游戏啥的,数据都是分次捞一次进显存和内存的,应用跑得快慢,还是看处理器和显卡。”
从整机的性能来讲,硬盘始终是瓶颈。尽管当今处理器还在继续更新换代,但现实是提升频率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多核也需要程序完全使用多线程,剩下玩的就是低功耗,内存优化,加大1,2级缓存,加入3级缓存,支持虚拟化等等新功能,用放弃SSD省下那点儿钱换取所谓更好处理器并不能提高任何整体性能。显卡就更别提了,连SSD都用不起,可能花1000大元上高端显卡吗?发烧友什么概念?不吃饭省下来得钱都要上最好的,OS今天还用SATA的人不会是发烧友。

发表于 2012-6-21 01: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乘物以游心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乘物以游心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最好买个小点SDD做起动盘。 再弄个Raid 0 装游戏、 部分交换文件、对硬盘速度敏感的一些大个头软件。 另外,整个NAS来放各种文档,如一些个人文档如珍藏10年的av啥的,都可以放里面,弄个Raid 1,当然更好啦?

当然,这绝不是省钱的招,但是物尽其用,扬长补短啊!

(paopaobing(32))
超然世外,欲乘物以游心,
逍遥驰骋,必先了悟宇宙之真谛。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6-21 03: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tace20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tace20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机械盘raid0用了好几年,没出过问题,速度也不错,发热共振噪音却不小,买个橡胶垫笼子才解决。最近偶尔装了intel磁盘管理软件,发现一个盘坏道已经很多,不换不行,估计撒热没解决好留下的隐患。现在用一个ssd做系统盘,速度秒杀raid0,急速选择当然是ssd raid0。总之电脑玩家对储存系统的速度容量可靠性发热量噪音成本都要考虑周全。片面追求某一方面肯定日后会遭遇瓶颈,需费事补救。

[ 本帖最后由 datace2004 于 2012-6-21 03:50 编辑 ]

发表于 2012-6-21 08:2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TuTuTu 25# 帖子

此文章由 libers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bers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hat's okay. A discussion always attracts different options and interpretations and is about what we can learn. I am happy to find out that I am not Mr Know it all:)
However, I am not quite so convienced. We know there are RAID 0 all the way to RAID 6, following your idea, 1 should mean having a extra copy of redundant, 2 should mean having extra 2 copies? I dont see a pattern here.
Also, GFX. I guess people can easily afford a $500 GFX, if they haven't exhausted their budget on the pricy SSD. And that is why I think HDD RAID 0 is more practical and cost efficient solution comparing to SSD. Gives you bigger bang for the same buck.

[ 本帖最后由 liberson 于 2012-6-21 08:43 编辑 ]

发表于 2012-6-21 09: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ng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ng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在家里用主板上自带的Raid组Raid0已经好几年了。用在两台机子上,一台是文件服务器,一台是工作机。即用在存储盘上,也用于启动盘。平均写速度大概在100MBytes/s左右,读速度在140MBytes/s左右。

简而言之,Raid0是一个性价比比较高的家用储存解决方案,但是前提是重要数据要另有备份手段,毕竟Raid0的失败率比单硬盘大得多,比如两个硬盘组成的Raid0的失败率比单硬盘要高将近一倍。

[ 本帖最后由 ranger 于 2012-6-21 09:19 编辑 ]

发表于 2012-6-21 15: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2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2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哈哈,我扔块砖头,来了这么多专家,都是高手!

最便宜、最高效且很可靠的方案:
1. 1X120G ssd做系统盘  --- 130
2. 2X2T Raid0跑应用 ---- 220
3. 1X2T 专门做备份  ----- 110
总共:$460
这个方案还彻底解决了盘内文件拷贝的问题,拷贝基本发生在物理盘之间,绝对快。

我的主要用途是跑VM,一个VM要50G,同时跑几个,用SSD,得很有钱很有钱才行。而且,即使很有钱,目前最大的SSD还是比较小。
主板一共4 sata3+4 sata2,满配512G ssd,也就4T。
512G的SSD $700一块,8块$5600,比2X2T HD的$220贵25倍。省一下,目前装一台机器,1T是必须的容量,2块SSD也要$1400,再退一步,就说只用一块512G,$700,不知道有几位用了这个配置。

对高级用户,性能是第一,性价比高的都是垃圾。
对于普通用户,性价比是第一,性能最好的都是垃圾---阿Q一下,反正买不起。
就像大家都知道法拉利好,但大部分人还是买了几万块钱的车。

另外,说说硬盘的可靠性。
从我第一块1.2G硬盘开始,大盘小盘自己买了十几块,单位的不算,还在服役的也有7块旧盘,也都好几年了,小容量都放弃了。
真正坏过的,就是第一块1.2G,其他都是嫌小不用了。
真正重要的数据,就是文档,其他大部分东西,无论视频还是软件,真是好东西,大部分丢了都还能重新下载。

目前真正的问题是,备份的东西太多,每块盘都交叉备份,时间长了,自己都不知道东西在哪儿,每次把硬盘挨个插上来找,真麻烦,而且,说实话,删虽然舍不得删,但真正有用的东西不会超过一块512G U盘的容量,绝大部分都从来没有看过。
一开始,一堆小盘,搞了个1T的,把所有小盘的东西都拷进来,找东西方便了,但后来超过1T的弄了好几个,时间长了,也都满了,就再也折腾不起来,除非买个10T的,把所有东西拷进去。

每次腾地儿,都是查找大文件,然后从最大开始删。但小文件几万,几十万个,实在管不过来,哪天直接格式化最省事。

文件管理是更大的问题。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