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更新啦~挡雨板挡泥板到了!宝宝也长大了!途锐入手快2月了,发些图片外加一些改装。 (2013-8-26) popxiaoyu · 参加活动——怀念丑丑 (2010-3-2) deepdeepsea
· 心灵涅磐之旅----拾掇前生遗落的南半球回忆 (2010-3-6) 一.休 · 我的海运之路:自己DIY! (2009-3-23) shangpi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7864|回复: 77

看好多私校公校大比较的讨论贴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2 12: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盐商格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盐商格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对华人来说,孩子的教育真是说不完的话题。首先话题笼统地分为私校,公校不太合理;因该分为私校,精英,普通公校。我想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能比的也就是私校和精英了。我承认有些普通公校也很好,可是这真的是凤毛麟角,就暂时忽略了。

我觉得主流媒体的讨论还有三大基本弊端:(1)单纯的把家庭背景(那个ICSEA值)说成是有钱的和没钱的(这个可能是媒体故意制造阶级矛盾,吸引读者);(2)矛头直指私校不公,忽略精英体制;(3)把教育质量归根于教师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家长这一(我认为是最主要的)因素(这一话题主流媒体可能觉得太敏感了,得罪太多的家长)。而这三点其实在本质上是相连的。

(1)ICSEA网页说的很清楚,这个值主要衡量家长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然后根据家庭背景加以调整,它不代表家庭的财富程度。其中我看最主要的一个参数其实是父母受教育的程度。也就是说从统计上来看:父母教育程度越高,孩子在NAPLAN考试中取得的成绩就越可能好。

http://www.acara.edu.au/verve/_r ... rstanding_ICSEA.pdf

简单举个例子,Rose Bay的Kambala听说属于开双B都不好意思去校门口接孩子的那种学校,ICSEA是1192,JR的ICSEA是1181。单看数值差不多,可是从财富收入来讲如果说他们的家长差不多有钱那就是个笑话了,悉尼的恐怕都知道这两个学校的家长组成恐怕差个至少10万7千里。

(2)实在是厌倦了关于政府对私校投入是不平等,因该加大对公校投入的观点。抛开交没交税,公校平均每人拨多少,私校拨多少,我认为一个更不公平的体制是这个精英制度!私校家长用钱买“不公”,精英的家长用补课和周末买“不公”(是华人的不要说什么不补课的例子,我不信)。同样是公校不用交2万多的学费,凭什么精英的孩子就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谁先回答我精英公不公平?那么精英,私校还要不要存在?当然要,一定要!不然澳洲这个靠天吃饭的国家里唯一的一点知识的种子也会被糟蹋了。要绝对公平,代价就是牺牲国家的尖子,国家的未来。这样那些叫嚣公平的人就满意了?不要幻想北欧模式了,看看我们的政府,看看我们的多元化文化,就不要做梦了。

(3)那些叫喊着私校/精英不公,又不管自己孩子的家长们(有的还要bully学校和其他家长), 要知道如果家长不care,政府投入再多,老师再好,10个里面至少9个是白搭!想一想为什么私校,精英的家长们想方设法要走这条路?是因为其他孩子和他们的家长不smart,不rich吗?不是,是因为他们“不care”,这才最可怕。我不能忍受让自己的孩子同不care的孩子在一起。我同情弱势的家庭,也愿意政府多帮助弱势的孩子,可是我不知道是什么强盗逻辑可以让有些家长(特别是有些鬼佬)可以认为自己的孩子要全靠国家教育,自己可以什么都不干,甚至起到坏榜样,反过来怨社会不公?这是一个恶性循环,造成好的老师也想去私校,精英,因为有些地方老师也得不到学生和家长的尊重,不光是钱。为什么政府不研究一下如何有效的刺激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负责?如果政府想提高底层学生的学习质量,有一个很简单很便宜的方法:cut           the          social          benefit          of         their              parents               (if the kids often miss classes or don't meet minimum standard)。澳洲政府和制度最大的问题是过于包容,缺乏有效惩罚机制,所以为了取得任何效果都要弄得花很大代价。可是到头来往往没有效果,因为人根本不怕。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29 收起 理由
缓缓 + 10 感谢分享
马到成功 + 3 我很赞同
limit-2010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2-4-12 13: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月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月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0万8千里,8千里。。

发表于 2012-4-12 13: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盐商格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盐商格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月亮 于 2012-4-12 12:02 发表
10万8千里,8千里。。


故意的,10万8千里在我的字典里就是无限大了,如果JR10万8千里,让Mount Druitt怎么办呀。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4-12 13: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强文。
潜力贴。

另外问一下,最后一点的结论是不是,
澳洲政府应该停止给那些bottom class的家庭任何福利,那么他们就会wake up,然后就会开始重视后代的教育了?

发表于 2012-4-12 13: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猪小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猪小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得很好!非常同意一些观点。

发表于 2012-4-12 13: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ongbing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ongbing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胆估计LZ是上私校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4-12 13: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v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v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是在抨击万恶的教育制度吗?

发表于 2012-4-12 13: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nl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nl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得很好!

发表于 2012-4-12 13: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盐商格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盐商格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2-4-12 12:05 发表
楼主强文。
潜力贴。

另外问一下,最后一点的结论是不是,
澳洲政府应该停止给那些bottom class的家庭任何福利,那么他们就会wake up,然后就会开始重视后代的教育了?


与其加大投入bottom schools,不如penalise那些领福利的家长,可是孩子不上学,课堂里胡闹,或是老是不及格的孩子们的家长(如果孩子没有智力问题没理由这三点做不到的)。这样我想会有很大一部分家长会push自己那些的孩子们的,又没有加大政府的负担,又提高了整体水平,说不定还从侧面解决尊师的问题,当然残障学校不算在里面。虽然这解决不了不领福利的家庭,我也不相信会有很多不领福利的孩子会在以上三项其列。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limit-2010 + 6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4-12 13: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盐商格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盐商格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zhongbingo 于 2012-4-12 12:11 发表
大胆估计LZ是上私校的


哈哈,我的孩子还很小。关于上私校还是精英的问题,我个人观点是:如果条件允许,我愿意给我的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而不会过多注重值不值,回报是多少。这是孩子的人身道路和经历,我觉得很难用钱衡量,可能我觉得自己儿时没能拥有的特别想给孩子创造,再说我也不想每个周末自己的时间都泡在补习学校门外了。 我不会让孩子从K上起(哪个都说是烧钱),我会找一个比较好的公校开始,从yr3或yr5再转私校,但不会是Kambala那种,咱高攀不起。

如果经济条件到时候不允许,恐怕只有精英这条路了。如果精英没考上,要么硬着头皮上私校,要么硬着头皮搬到什么Killara High旁边。还是我前面说过的,我必须给孩子找一个环境其他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是care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飘啊飘 + 4 这就是我们绝大多数的华人家长所想所做的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4-12 13: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想上学的,就让他不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4-12 13: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盐商格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盐商格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vr 于 2012-4-12 12:13 发表
LZ是在抨击万恶的教育制度吗?


没有哪个制度是完美的,我不赞成中国填鸭式教育,也不赞成澳洲放羊式教育,两个折中一点比较好。可是现在媒体在渲染的,和工党政府的论调是凭什么有一群羊吃的草比较好,长得比较肥?我们要把那些草都移植到贫瘠的土地上,把那些肥羊和瘦羊一起弄到贫瘠的土地上养,至少这样对瘦羊来说公平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小水OZ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4-12 23: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reenhous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eenhous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得很好!赞成!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4-12 23: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粉猪妈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粉猪妈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贴,好贴

终于不是标准boring文了

发表于 2012-4-12 23: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q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q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那些领救济的家长MD有钱天天买报纸看这些鸟记者写的阶级斗争文章?他们看报纸吗?那这些文章是写给谁看的?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4-12 23: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qqyang 于 2012-4-12 22:46 发表
那些领救济的家长MD有钱天天买报纸看这些鸟记者写的阶级斗争文章?他们看报纸吗?那这些文章是写给谁看的?

呵呵。
根据我们公司全体蓝领阶级的喜好,SMH和The Australian这样的报纸我们是不看的,原因是报纸尺寸太大,文章也太长,生词实在太多,而阶级斗争的文章这两份报纸最多。我从来没有看到公司有人买过这两份报纸。
最受我们蓝领欢迎的报纸是Daily Telegraph,不过我们不看其他版面,一般就看体育版和八卦版。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2-4-12 22:53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4-12 23: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我觉得他们现在连报纸都不太看,一般都我看。
他们听力好,一般都听广播电台的,呵呵。

发表于 2012-4-12 23:5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patrickzhu 16# 帖子

此文章由 qq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q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SMH和The Age还有The Australian的都靠近list of redundancy,这是我最近的发现。现在我们公司没人敢订这3份lucky paper。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4-12 23: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qqyang 于 2012-4-12 22:54 发表
看SMH和The Age还有The Australian的都靠近list of redundancy,这是我最近的发现。现在我们公司没人敢订这3份lucky paper。

哈哈哈,那现在看啥?也是蓝领八卦报纸吗?

发表于 2012-4-12 23: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关心学习的家长不一定都是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群

发表于 2012-4-13 00: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Z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Z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贴有水平。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4-13 00:17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patrickzhu 19# 帖子

此文章由 qq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q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inancial Review还有就是Daily Telegraph....不过DT是去麦当劳看。

发表于 2012-4-13 03: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yaa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yaa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样的观点能传达的更远就好了...

发表于 2012-4-13 07: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马到成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马到成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盐商格格 于 2012-4-12 12:33 发表

哈哈,我的孩子还很小。关于上私校还是精英的问题,我个人观点是:如果条件允许,我愿意给我的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而不会过多注重值不值,回报是多少。这是孩子的人身道路和经历,我觉得很难用钱衡量,可能我觉得自己儿时没能拥有的特别想给孩子创造,再说我也不想每个周末自己的时间都泡在补习学校门外了。 我不会让孩子从K上起(哪个都说是烧钱),我会找一个比较好的公校开始,从yr3或yr5再转私校,但不会是Kambala那种,咱高攀不起。
...


上私校的话也一样要补习,只是不大张旗鼓的补,是请人回家关起门来给孩子补

发表于 2012-4-13 11: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盐商格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盐商格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qqyang 于 2012-4-12 22:46 发表
那些领救济的家长MD有钱天天买报纸看这些鸟记者写的阶级斗争文章?他们看报纸吗?那这些文章是写给谁看的?


看这些的都是care的人,咱们不都看了吗,看了还回味无穷,想弄个所以然出来。对于政客们来说,话题一出,正好是作秀的机会。

发表于 2012-4-13 11: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云淡风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云淡风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盐商格格 于 2012-4-12 12:43 发表


没有哪个制度是完美的,我不赞成中国填鸭式教育,也不赞成澳洲放羊式教育,两个折中一点比较好。可是现在媒体在渲染的,和工党政府的论调是凭什么有一群羊吃的草比较好,长得比较肥?我们要把那些草都移植到贫瘠的土地上,把那些肥羊和瘦羊一起弄到贫瘠的土地上养,至少这样对瘦羊来说公平了。

工党的意思是回到大同世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4-13 11: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盐商格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盐商格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马到成功 于 2012-4-13 06:46 发表


上私校的话也一样要补习,只是不大张旗鼓的补,是请人回家关起门来给孩子补


对华人来说,可能是的。只有程度不一样,50步笑百步而已。虽然我还没有亲身经历,总觉得孩子补课的外在压力会小一些,要是班里人人都补,搞得自己的孩子不补不行呀。请现任私校家长来说法。

发表于 2012-4-13 11: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ckypeanu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ckypeanu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私校里的孩子 花在extra curricular 上的时间比较多,课外的话顶多也就五分之一的精力能用在学习上吧,能完成作业就不错了(Year 11 12除外)。

不信在shopping centre看看, 放学后很少看到穿着校服晃悠的。一个个sports完了累得贼S的在家躺着呢 呵呵
爱在深秋

发表于 2012-4-13 11: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云淡风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云淡风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忽然感觉,这其实跟婆媳关系很像。心胸放宽点不就行了。政府是婆婆,你是媳妇。婆婆是个富婆婆,爱怎么折腾她那点钱就让她折腾呗。放精英、私立还是公校的,那是她自己的事情。做家长的按照自己的心意教孩子不就行了。管那么多干什么呢。
讨论是讨论,实际还是要顺着自己的心意走。

发表于 2012-4-13 11: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盐商格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盐商格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uckypeanut 于 2012-4-13 10:22 发表
其实私校里的孩子 花在extra curricular 上的时间比较多,课外的话顶多也就五分之一的精力能用在学习上吧,能完成作业就不错了(Year 11 12除外)。

不信在shopping centre看看, 放学后很少看到穿着校服晃悠的。一个个sports完了累得贼S的在家躺着呢 呵呵


这恰恰是我想要的,我希望孩子能有很多课外活动,运动也好,音乐也好,表演也好。希望他们可以尝试不一样的东西,找到自己的喜欢和特长的项目,能够终身受益。我自己就感慨现在除了工作,家庭之外没有一样拿的上手的,或是特别执著的东西,觉得生活却了点什么。回想我们走过来的路,我觉得生活的习惯,如何思考,如何为人处事比较重要,而不是当初学的数理化(做科学家除外)。话说回来,我不担心我们这代华人(出国读书,移民,安家立业)的小孩在澳洲读书会差到哪里去。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anang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