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酥皮系列——又是超简单,迷你蝴蝶酥 (2009-6-25) edith921 · 骑驴找马--痛并快乐着 (2006-11-23) baolqun
· 新足迹读书半月谈 2009年7月下 -- “书中自有颜如玉",我呸! (更新中...) (2009-7-17) rosyywu1 · [面子产品大交流]之不成系统版 (2007-3-12) moth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302|回复: 4

摩罗:学习爱,学习和平--(为了身边的一些争斗而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 20: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eswei200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eswei200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爱需要学习



以人去爱人:这也许是给与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试验与考试,是最高的工作,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做的准备。



所以一切正在开始的青年们还不能爱;他们必须学习。他们必须用他们整个的生命、用一切的力量,集聚他们寂寞、痛苦和向上激动的心去学习爱。



——以上是里尔克在《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写下的几句话。里尔克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爱除了来自生命的天性以外,还有需要学习的一面。爱既是人类本性,又是从社会文化生活中习得的教养。建设一个充满爱意的文化,就是建设一个培育爱的精神的环境,也就是建设拥有爱的灵魂。


◎到哪里去学习宽容与和平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倡导者甘地无疑是世界上最宽容的人。关于他的宽容精神的来源,他在《我体验真理的故事》中有过非常简明扼要的交代。甘地说,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养成了一种对印度教所有宗派和其他姊妹教的容忍。”因为他的父母常常带他们兄弟去朝拜各种教派的神庙。他的父亲有各种教派的朋友,那些朋友常常来拜访,他们常常谈论宗教和世俗等等各方面的问题。父亲“总是尊敬地、常常是有兴趣地谛听他们的言论。”



正是这样的成长环境,养成了甘地“容忍一切宗教信仰的态度。”也就是说,是宽容的环境造就了人们宽容的文化习惯和文化品性,是和平的氛围造就了人们和平的文化态度和文化气质。



一个人只有在受到尊重的环境里才能学会尊重别人。对于我们这些在备受凌辱和掠夺的环境里成长起来并按照斗争逻辑和掠夺逻辑安排自己的生活的人来说,从来意识不到尊重和宽容是什么东西。即使我们某一天忽生顿悟,立志要学习宽容,学习和平,我们又能到哪里去学习呢?



其实宽容与和平一点也不神秘,它不过是一种文化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养成的习惯。我们无从养成这样的习惯,只好求之于道德,企图以道德的力量实现宽容。可是,道德的力量比文化习惯的力量要小得多。中国人对于道德的指望太多,所以总是落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7-1-12 20: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eswei200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eswei200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谁爱得最多就必不可免地受到伤害



德兰修女对那些从垃圾堆里寻找来的垂死者“不只给予各种帮助,更处处考虑到被帮助者的尊严……他们在自己的信仰基础上帮助别人,但也尊重别人的信仰。在这里的临终者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宗教举行礼仪。她们为印度教徒取用恒河水,为佛教徒诵经,为伊斯兰教徒诵《古兰经》,为基督徒敷油。死后遗体属印度教的送往火葬场,伊斯兰教徒、基督徒、佛教徒送往各自的坟场。收容在这里的人有一半可以恢复离去,她们就鼓励印度教徒做个更好的印度教徒,佛教徒做更好的佛教徒,伊斯兰教徒做更好的伊斯兰教徒,基督徒做更好的基督徒。”



在萧潇所写《行动的爱者德兰修女》中,这是最让我感动的文字之一。无论什么宗教,她们的根底都在于一个爱字。德兰修女与那些垂死的各种教徒之间既然有了爱的沟通,也就决不会在乎谁是哪一宗哪一派的信徒。



处在德兰修女的位置,她很容易进入这样一种状态:你在垂死中得到了我的帮助,我是你的大救星,因而我有权利支配你的生命,有权利决定你的幸福,你必须服从我认定的真理,必须服务于我确信的伟大理想。



世界上有多少从来没有帮助过别人却自居为大救星的人,按照这样的思维逻辑,把那些不幸另有信仰或者信仰他们稍稍少一点坚定的人都逼到了垂死的状态,其中许多人惨遭杀戮。这些自以为赏给了别人幸福的“大救星”们,这些逼迫别人跟着他走金光大道的人,实际上是要大家都成为他的工具。就像那些肮脏的老板要求全世界的人都为他免费打工一样,那些肮脏的“大救星”们天天都在声嘶力竭地叫喊,无非是要求全世界的喽罗竭尽全力满足他的私欲。



德兰修女的心理能量,都被组织到了为世界传播爱的事业之中。爱本身就是她的信仰。尊重别人的信仰,成为她爱世界爱他人的方式之一。一个人的信仰就是他爱这个世界的方式,让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信仰中死去,也就是让每个人都在爱中死去。



那些强迫别人牺牲自己的意志和肉体将他喂饱,以便他更好地爱世界爱他人的人,从头到脚都是可疑的。徐晓女士在怀念赵一凡的文章《无题往事》中写道:“在这个社会,谁爱得最多谁就必不可免地成为弱者,受到伤害……”中国没有诞生甘地,也没有诞生德兰,固然因为我们缺乏文化底蕴和人格力量,同时也因为我们缺乏照耀到一个个受难者身上的具体的爱的光辉。那些企图成为德兰的男人和女人,当他们尝试着“为印度教徒取用恒河水,为佛教徒诵经,为伊斯兰教徒诵《古兰经》,为基督徒敷油”的时候,马上就会“受到伤害”并“成为弱者”。他们永远不可能发育起来,永远不可能站到诺贝尔和平奖的演讲台上。



如果我们真的“为印度教徒取用恒河水,为佛教徒诵经,为伊斯兰教徒诵《古兰经》,为基督徒敷油”,我们每个人都不会因此失去什么。即使是那些立志要支配别人的“大救星”们,也同样不会因此失去什么的啊。孔子、孟子及其门徒们,用了一生大部分时间给这些弱智、弱灵的“大救星”们讲这些浅而又浅的道理。2500年过去了,今天,中国的知识分子实在太累了,再也不应该将力气投注于此了。

发表于 2007-1-12 2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delin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delin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f

发表于 2007-1-12 21: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知不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知不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赞,写得真好

发表于 2007-1-13 00:20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此文章由 fantergar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antergar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爱是非常不容易做好的事情,谁都容易强调自己的爱,而缺乏关心别人需要什么样的爱,宽容对方,去不一定被对方宽容,所以人心大化是多莫艰难的事情啊,发达国家的发达无疑是建立在民主和内部民众相互尊重的大文化基础上的,这种大化产生的宏观效应必然极大的减少内耗,也方便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整合,由此产生的巨大经济和人文效益又自然的回馈到具体的每个人身上! 所以爱即使艰难,也会最终演化一个良性循环; 恨即使简单,却不被救赎!最后,这个世界还有发达和落后,大化的爱也都还有范围,我们爱人的时候,一定要正确的选择啦!!!
天运世行
南主生,北主死;各司其轨,天下太平;若离其位,众生不宁。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