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周末好去处 - Leura Gardens Festival (2008-10-6) patrickzhu · Kluger GX 2wd 2014款 更新 (2014-3-18) jj_1009
· 《流浪笔记》西澳的海,别具风采。(添加几张西海岸的真人秀 20#) (2010-5-8) Tiger_Karen · 参加活动 那一只单飞的鸟儿 (2011-11-10) 明河素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5817|回复: 50

[评书论文] 科幻小说漫谈(更新至儒勒·凡尔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27 17: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asserbogen 于 2022-11-2 17:00 编辑

上个月在线上做了一个科幻小说的讲座,听众反响不错,在给这个讲座做准备的过程中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看了一些以前不会去看的科幻史著作,发现有些概念过去我也是一知半解,可以说是借此机会把读过的或者听说过的科幻系统梳理了一遍,自己也从中学到了很多。我把讲稿整理了一下,先贴最前面的科幻史和概念部分在这里,后面具体书目部分量比较大,我以后再陆续更新。


科幻小说是什么?


谈到科幻小说,不可避免会涉及一个基本问题,即:科幻小说是什么?

科幻小说的定义,如果查阅实体辞典和网上百科,会发现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在中文百科里,还有这么一句话:

从科幻史的角度来看,暂时还没有一个能被所有研究者所公认的定义标准。

由此可见,科幻小说的定义有多难,几代科幻作家、学术研究者、爱好者,都有各自不同的标准,无数名家提出过自己的定义,但科幻小说发展这两百年来,每一次具有影响力的运动和潮流,都是在突破先前的定义,改变人们对科幻的认知。

在这些五花八门的定义里,其中有一条来自詹姆斯·冈恩。这是一位我比较信服的科幻研究学者,也是我很喜欢的科幻作家。他在70年代末编写了一套4卷本科幻史和小说选集《科幻之路》,这套书是美国大学科幻课程的教科书,中文版十几年前出了第二版,改版为6卷本,下面是第一本的封面:



在书中他提出这样一个定义:

科幻小说是文学的一个分支,它描述变革对生活在现实世界里的人们所产生的影响,其范围可以延伸到过去或未来,也可以延伸到遥远的地方。科幻小说所关注的往往是科学和技术的变革;所涉及的事件常常是重要性大大超过个人或集体层面的;在科幻小说中,往往是整个文明或整个种族处于危亡之中。

不过几十年后,他又在另一本书《怎样写作科幻小说》(这本的中文版前些日子在“不存在”网站上连载)中这么说:

但这个定义也不全面。也许真正的定义需要完整的《科幻之路》的全部四卷,加上其中的例文。我一学期的课程实际上是一次追寻定义之旅。



我要做的也是类似的事,虽然我不是做学术的,以下内容相当于一个极简版,并且选书也很受个人口味影响,可能最后也回答不了“科幻小说是什么”,但我想通过介绍科幻小说的历史发展,介绍一部分经典作品,通过这些具体的直观的信息来初步表达:

科幻小说可以是什么

另外说一下我这次主要参考了四本书,除了上面说到冈恩的两本之外还有另外两本:布赖恩·奥尔迪斯的《亿万年大狂欢》(此人是科幻新浪潮名家,我最近在看他的《海利科尼亚·春》,后面新浪潮部分会再介绍),吴岩老师主编的新书《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史》,最后的中国科幻部分基本以此为主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4积分 +72 收起 理由
longbow + 4 粉丝来报
shanqingshuixiu + 2 感谢分享
bobova + 6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9-27 17: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asserbogen 于 2022-10-6 11:47 编辑

“科幻小说”名称的由来


科幻小说,即“科学幻想小说”,Science Fiction。

Science Fiction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在1851年一位叫威廉·威尔逊的诗人在其关于诗歌的一本书里。这本书名为《老题新书》(A Little Ernest Book Upon a Great Old Subject)。但此后到20世纪20年代都并没有广泛应用这个词,不过在19世纪晚期,已经零星可见一些评论用Science Fiction来描述凡尔纳和威尔斯的作品。

科幻小说作为一个文学类型,其第一个正式名称是Scientifiction,是美国著名的出版商和编辑雨果·根斯巴克创造的一个合成词——雨果奖纪念的就是这位雨果。1916年雨果在自己主办的杂志《电气实验家》中第一次使用了这个词。

1926年雨果创办了全世界第一本科幻小说杂志:《惊奇故事》(Amazing Stories)。在发刊词中,他隆重推出了Scientifiction,作为这种新生文学类型的名字。



有意思的是没过多久雨果又开始使用Science Fiction这个称呼,最早出现在1927年《惊奇故事》他撰写的回信栏目里。

1929年《惊奇故事》杂志易主,雨果又创办了另一本科幻杂志《科学奇迹故事》(Science Wonder Stories)。创刊号中,他正式采用了Science Fiction,这就是一直沿用到今日的最终名称了。

Science Fiction还有个广泛使用的昵称:Sci-fi,由美国文学经纪人福瑞斯特·阿克曼首创。福瑞斯特·阿克曼人称全球头号科幻迷,曾成立史上第一个科幻迷圈子,与很多科幻名家是好友,还曾发掘过史蒂芬·金,乔治·卢卡斯。某天他在开车途中听到广播里正在介绍Hi-Fi,灵机一动就想出了Sci-Fi,很快就在圈里流行开了。

至于中文世界,我国从1902年开始翻译凡尔纳,采用的译名是“科学小说”,直译自19世纪的Science Fiction。这个译名从晚清一直用到民国。

1949年后,我国翻译引进了大量苏联科学小说,俄文里的名称译成中文就是“科幻小说”,从此取代了最早的译名“科学小说”。

科幻小说还有过一些别的称呼,比如Scientific Fantasy(科学奇幻),Scientific Romance(科学传奇),Science Fable(科学寓言)。三巨头之一海因莱因后来还提议用Speculative Fiction(推想小说)这个名称,但都没有被广泛认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mhh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9-27 17: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asserbogen 于 2022-10-6 11:50 编辑

科幻小说的发展时间线



上图为科幻从诞生至今的发展时间线。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划分。按我们现在一般所理解的科幻小说这种文学类型,哪本小说是有史以来第一部,其实是有争议的。但科幻界绝大多数人认可把玛丽·雪莱在1818年发表的《弗兰肯斯坦》称为第一部科幻小说。也因此玛丽·雪莱被公认为科幻小说之母。从1818年到黄金时代之间经过了一百多年,这是一段很长的时期,期间的科幻作品是松散的,零星的,不成体系也不着边际的,直到H·G·威尔斯出现后才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经过一番聚集和酝酿,到1926年雨果·根斯巴克创办《惊奇故事》,第一次尝试定义科幻小说,科幻作为一个文学类型才固定下来,所以这段时期可以称为科幻小说的初创成型时期。

接下来是科幻小说史上最辉煌的时期:黄金时代。黄金时代的起止时间也有争议,有人认为黄金时代在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就结束了,当时大部分作家都去参军了。但也有亲历者比如我很欣赏的作家罗伯特·西尔弗伯格,就认为50年代直到60年代初才是真正繁荣的黄金时代,可以称为前后两个黄金时代。但不管何时结束,黄金时代都是从1937年底约翰·坎贝尔接手《惊异故事》主编之后也就是1938年开始的。注意这不是雨果的《惊奇故事》,而是《惊异故事》(Astounding Stories,坎贝尔接手之前它是一本从名字到封面到内容全方位模仿《惊奇故事》的山寨杂志),后来改名为《惊异科幻》。黄金时代不但指一个时期,也指一种风格流派,这个时期绝大部分作品都风格相近,而黄金时代结束后,仍然有人写类似风格的作品,我们就会称之为具有黄金时代遗风,比如《三体》就是一个例子。

其后就是60年代初期开始的新浪潮。新浪潮的划分也比较模糊,50年代末法国电影的新浪潮运动激发了科幻界的响应,具有新浪潮特征的科幻作品在60年代初甚至50年代末已经出现了,但作为一场文学运动是从1964年英国作家迈克尔·莫考克接手英国科幻杂志《新世界》主编开始。当时莫考克一上任,就给杂志用上了更前卫的封面、设计,卷首语也传递出明确的信号就是:“我们这里不一样”,以此召唤风格前卫的,更贴近主流文学的科幻作者来投稿。

新浪潮运动到70年代末就后继乏力,从新浪潮里又诞生了赛博朋克,所以也有人认为赛博朋克是新浪潮的后续,但赛博朋克作为一个运动有明确的题材范围,那就是网络和电子改造人。赛博朋克的赛博,就是赛博空间,赛博格,当时个人电脑开始普及,网络初现端倪,这个题材在80年代开始陆续有人写,但直到1984年威廉·吉布森出版的《神经浪游者》成为这个流派的奠基之作后,才引发了又一轮文学运动。

作为文学潮流的赛博朋克,是在1992年由另一部赛博朋克经典,尼尔·斯蒂芬森《雪崩》终结的。《雪崩》本身是赛博朋克经典,是赛博朋克的集大成者,可以说是写尽了赛博朋克的方方面面,又用各种嬉笑怒骂把这些经典元素给解构、消解了,这也是为何北美科幻界认为《雪崩》终结了赛博朋克运动的原因。赛博朋克是目前为止最后一个主要潮流,从此以后科幻就进入了多元时期,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小流派,如今可以说是各种风格多头并进,多元共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2-9-27 17: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asserbogen 于 2022-9-27 18:33 编辑



上面是我做的一张抽象的简化示意图,从风格方面解释一下科幻小说的五个重要时期和几大风格流派之间的继承和互相影响的关系:

科幻是文学的分支。工业革命之后,社会发生了变革,当文学对这些变革做出回应时,就诞生了科幻小说。初期经过了一个摸索阶段,这个阶段的作品从我们现在来看大多模棱两可,处于跨界、边缘的位置,可以称为早期古典科幻。

后来从早期科幻里脱胎出更注重科学方面,风格严谨的黄金时代科幻。

黄金时代后期,一部分科幻作家为了突破越来越僵化的条条框框,又开始寻求变化,方式就是向主流文学靠拢,同时一部分主流作家也向科幻出击,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催生出了新浪潮运动,被主流文学认可的科幻经典大都出自这个阶段。

与此同时,黄金时代的作家仍然笔耕不辍,两大阵营之间还持续论战,之后新一代的科幻作家觉得新浪潮的方式未免太过激进,科幻的边界太过模糊,于是又向黄金时代的技术派回归,同时又继承了新浪潮文学性很强的写作手法,两者折衷融合后就是赛博朋克。其实这些不同流派的作家也是互相影响的,即使是铁杆的黄金时代作家在新浪潮之后,作品也出现了变化。

赛博朋克作为潮流结束后,三大流派仍然在继续,再加上一些较小的边缘或跨界的流派子类,比如从早期古典科幻直接延续下来的反乌托邦,从赛博朋克衍生出来的蒸汽朋克、生物朋克、丝绸朋克,还有彻底模糊边界横跨类别的新怪谭,这些种种汇合成今天这个多元时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2-9-27 17: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asserbogen 于 2022-9-27 18:37 编辑



以上是黄金时代、新浪潮和赛博朋克的风格意象对比图,我找了一些图片来表达我对它们各自形成的直观印象,作为文字介绍的补充。先说明一下这些图不全和科幻相关,有些是无关的,这些图片表达的是当阅读这个时期的作品后大概会产生一种怎样的印象。

第一条是黄金时代,它给人的总体印象就是:宏伟壮阔的太空,宇宙的终极命运,人类开疆拓土,锐意进取,无数战争和纠纷,总体来说是科技乐观主义,人类怀有“科技可以解决一切”的深度信任感,而情节和人物都相对简单直白,因为这个时期关注的对象主要是宇宙,科技,现象。

第二条是新浪潮,它的氛围是:错乱,扭曲,拼贴,破碎不连续;关注个人的潜意识,内心世界,性;文字上常常呈现出一种嗑药式的迷幻感,大量使用意识流,蒙太奇,充满了虚无飘渺的未知感,孤独感。比如那张高架桥上孤零零一辆车,正是新浪潮名作之一的封面。而第一张的原图是爱舍尔的版画《相对性》,曾用在《新世界》杂志的封面上。新浪潮作家也常常借鉴达利的意象,可见这个时期的科幻与现代艺术的联系很强。

第三条是赛博朋克,其观感应该算是最容易被视觉呈现的了,它本身就有一套审美语言,那就是银翼杀手所带来的并且固化的:高楼,霓虹灯,雨夜,狭窄阴湿的街道,总是在夜里,视点也大多很低,而它写作手法上依然继承了新浪潮的迷乱感错位感。但它文字中还有另一个维度存在,那就是赛博空间,是一个抽象的,干净的,几何化的,数字的空间。

从以上对比图可以看出,三者区别很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30 收起 理由
wangwalter + 5
虞宅与美丽 + 20 你太有才了
mhh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9-27 21: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闲人看海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闲人看海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深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wasserbogen + 3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9-28 21: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h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h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大的工作量啊!
谢谢mm在这里分享
没参加讲座也能读到了
期待书目部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wasserbogen + 4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特殊贡献奖章 新闻达人 三奖

发表于 2022-9-28 22: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花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花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wasserbogen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9-28 22: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404898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404898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卫斯理系列,属于科幻小说,还是奇幻小说?有没有“奇幻小说”,这么一个分支呢?

发表于 2022-9-28 22: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闲人看海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闲人看海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闲人看海 于 2022-9-28 22:36 编辑
s4048987 发表于 2022-9-28 22:19
卫斯理系列,属于科幻小说,还是奇幻小说?有没有“奇幻小说”,这么一个分支呢? ...


我觉得,科幻小说和奇幻小说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前者是以科学技术为必要背景,后者不需要科学技术为必要背景。也许奇幻类小说就不包括在楼主这篇文章的范围内。

再说奇幻小说是不是一个新事物,好像也需要讨论。如果是魔法,巫术,宝物这些东西,那童话故事算奇幻么?光是白雪公主里,就有特殊种族(矮人),魔镜,诅咒魔法这些奇幻小说里常见的元素。如果就此定义,那么我们看奇幻小说已经很久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wasserbogen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9-29 16: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hh 发表于 2022-9-28 21:49
好大的工作量啊!
谢谢mm在这里分享
没参加讲座也能读到了

谢谢MM。是的,时间有限我还舍弃了很多素材,但最终的量也不小,我不停歇地讲了一个多小时
讲座ppt有动态效果更好些,比如风格关系图,过一阵我把它转成视频也发上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9-29 16: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4048987 发表于 2022-9-28 22:19
卫斯理系列,属于科幻小说,还是奇幻小说?有没有“奇幻小说”,这么一个分支呢? ...

算科幻,虽然比较水。我对他的评价是挖坑好,填坑不行,脑洞大,知识储备不行。其实讲座一开始我就用三体和卫斯理做的开场白,这两者可以算有代表性的两代科幻迷的入门书了,从入门书都可以看出时代的变化。像我这个岁数的人,包括国内不少新生代作者有不少是看卫斯理入门的,但等阅读了大量的西方科幻之后很多人就不愿承认这件事了,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发表于 2022-9-29 16: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闲人看海 发表于 2022-9-28 22:34
我觉得,科幻小说和奇幻小说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前者是以科学技术为必要背景,后者不需要科学技术为必要 ...


谢谢 奇幻小说我没有系统研究,我们理解的奇幻小说应该是指现代的奇幻小说,它和过去的童话神话体系相比,也有一点区别的,但不像科幻那么明显,具体怎样容我再去研究一下

发表于 2022-9-29 17: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qhgu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qhgu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科幻是science fiction,首先得科学上说的过去的。。。如果引入鬼神啥的或不符合科学的,应该只是fiction,或称奇幻也行。。。

发表于 2022-9-29 17: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sqhguh 发表于 2022-9-29 17:04
科幻是science fiction,首先得科学上说的过去的。。。如果引入鬼神啥的或不符合科学的,应该只是fiction, ...

符合科学这一条,本身是很含糊的。即使是黄金时代的科幻经典,也有很多不符合科学理论的内容。不妨说科幻建立的根基是科学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而非具体的某一些科学理论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虞宅与美丽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9-29 19: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illk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llk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先赞一下

年轻时看了很多科幻,近十多年很少看了,其实还有很多经典没看,不过不知道为啥看不进去了。
每个人对科幻的定义可能都有不同,我个人比较不喜欢所谓的硬科幻,我觉得科幻小说还是以小说为主,只不过是在科幻的框架内,但最主要的还是要讲一个好的故事。

随意分享一些看过的科幻历程吧,cyberpunk 最先看的是 Snow Crash, 觉得很好看,但是  Neuromancer 看了三次才看进去,看进去之后觉得确实不愧为鼻祖。2001 感觉一般,小说或电影,也许是因为看的比较晚。Starship Trooper 很不错,但对电影无感,不知是否准确,但感觉喜欢小说的大都感觉电影一般,喜欢电影的大都没看过小说。
当初最喜欢的大概是 Orson Scott Card 的 Ender trilogy 了,Ender's Game 、 Speaker of the Dead 应该是唯二的双料 hugo/nebula winner 吧,而且是 back to back. 不过后来 Card 连续炒冷饭,只看过一本 Ender's shadow.
现在回顾起来,最有意思的还是英国的科幻喜剧,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系列 和 Red Dwarf 系列。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0 收起 理由
wasserbogen + 5 感谢分享
mhh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10-4 10: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illkat 发表于 2022-9-29 20:07
先赞一下

年轻时看了很多科幻,近十多年很少看了,其实还有很多经典没看,不过不知道为啥看不进去了。

感谢分享,从你喜欢的名单里也能看出黄金时代典型重科轻文的科幻应该不太是你的菜,Starship Trooper星船伞兵是个例外,不过海因莱因本身在黄金时代也是另类的,他既是硬科幻作家也是畅销书作家,他的叙事结构人物语言这些文学性的元素都比较好,和主流文学很接近,Ender系列也受到星船伞兵很多启发,说星船伞兵是Ender系列的启蒙也可以。而且我也喜欢星船伞兵的小说多过电影,我以前写过一篇书评,我感觉电影为了更有娱乐性加了很多与小说设定相反的东西,不过也算是合格的改编了。安德的游戏和死者代言人并不是唯二的星云雨果双奖得主,星云雨果双奖至今大约有20多部,包括Neuromancer神经浪游者,神经浪游者还同时获得了菲利普迪克奖(相当于新人奖),但安德的游戏和死者代言人是唯一一个同系列连续两年拿到星云雨果双奖的,这个纪录空前绝后,至今还无人能破,在星云雨果双奖名单里还有过两个同系列两次双奖的:勒古恩的黑暗的左手/一无所有,乔哈德曼的千年战争/千年和平,但都不是连续两年,奥森卡德的独一无二的殊荣也得益于他的高产。我也是安德系列的粉丝,我有个好友看完了安德系列的全部十几本,告诉我最后安德死了也就是放弃了肉体的意思,我有点不开心就没再看下去。Neuromancer和雪崩我也是非常的迷,雪崩和Neuromancer的晦涩阴郁完全不同,一开头的两场公路大战就把我给震住了,嬉笑怒骂快意江湖,大概是最有武侠味的科幻小说。神经浪游者最初我看的是网上一个翻译的非常糟糕的版本,但即使翻译那么糟糕我都能透过语言的表象感受到它内在节奏和情绪的魅力。我算是威廉吉布森的粉丝,他的长篇相对比较冗长,但Neuromancer之前的短篇整垮珂萝米、约翰尼的记忆都是精彩而简练,结构很迷人,而且Neuromancer的一些设定、主要人物也直接沿用了这两个短篇,Neuromancer后面还有零伯爵和重启蒙娜丽莎,组成蔓生都会三部曲,后两本我就还没来得及看,要看他的长篇还是需要点勇气的。相比之下我更推荐弗诺文奇的中篇真名实姓,它比吉布森最早的赛博朋克还要早两年,是第一个把赛博空间具象化的作品,故事本身也极震撼,虽然它不够朋克,它的主题更接近超人剧变,但喜欢赛博朋克的朋友仍然不可错过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killkat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10-4 12: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illk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llk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asserbogen 发表于 2022-10-4 11:35
感谢分享,从你喜欢的名单里也能看出黄金时代典型重科轻文的科幻应该不太是你的菜,Starship Trooper星船 ...

没表达清楚,我是说 Card 是两次双料hugo/nebula,有其他人得过两次双料么,不确定,印象中没有吧。

发表于 2022-10-4 13: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凡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凡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70后只读过很少的科幻小说,一本是《小灵通漫游未来》,一本是《金牛号事件》,《神秘岛》也有点象科幻,凡尔纳的应该属于科幻吧,什么海底两万里,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
听雨最好须在夏日山中寺院内躺在竹榻上

发表于 2022-10-4 14: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illkat 发表于 2022-10-4 13:46
没表达清楚,我是说 Card 是两次双料hugo/nebula,有其他人得过两次双料么,不确定,印象中没有吧。

...

有的,我回帖里提了两个人:勒古恩的《黑暗的左手》、《一无所有》,同属伊库盟系列,哈德曼的《千年战争》、《千年和平》,同属千年战争系列。另外还有克拉克的《与拉玛相会》和《天堂的喷泉》,所以至今一共4个人两次得到双奖,但只有奥森卡德的两次是连续两年,这是独一无二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killkat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10-4 14: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凡戈 发表于 2022-10-4 14:22
70后只读过很少的科幻小说,一本是《小灵通漫游未来》,一本是《金牛号事件》,《神秘岛》也有点象科幻,凡 ...

凡尔纳的是科幻,他是最早被评论界以science fiction来称呼其作品的人了。过几天我会在后文里讲到他。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10-4 22: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凡戈 发表于 2022-10-4 14:22
70后只读过很少的科幻小说,一本是《小灵通漫游未来》,一本是《金牛号事件》,《神秘岛》也有点象科幻,凡 ...

同是凡尔纳的粉丝啊!我最喜欢的科幻作品都是他写的!大学时期很喜欢读书,也读了不少,毕业后荒废了。最近一次就是读三体系列了,很震撼!膜拜大刘啊,他笔下的宇宙世界都自成体系了!

发表于 2022-10-4 22: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楼主分享。近几年,不大喜欢读科幻了。因为科幻小说越来越像真实的未来,每次看完都很焦虑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wasserbogen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10-6 10: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2-10-4 23:46
感谢楼主分享。近几年,不大喜欢读科幻了。因为科幻小说越来越像真实的未来,每次看完都很焦虑 ...

感谢关注。勒古恩曾说过:“科幻不是为了预言,而是为了描述。我对未来的了解不比你们多,说不定比你们还少呢。”如果因为真实的未来越来越像曾看过的那些科幻小说而感到焦虑,可以尝试读一些新浪潮流派的代表作,也许会有不同的体验

发表于 2022-10-6 10: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2-10-4 23:45
同是凡尔纳的粉丝啊!我最喜欢的科幻作品都是他写的!大学时期很喜欢读书,也读了不少,毕业后荒废了。最 ...

笔下宇宙自成体系的科幻作家不少的,这大概算是大多数有野心的科幻作家都有的目标吧

发表于 2022-10-6 13: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asserbogen 发表于 2022-10-6 11:42
感谢关注。勒古恩曾说过:“科幻不是为了预言,而是为了描述。我对未来的了解不比你们多,说不定比你们还 ...

哪些算新潮呢?推荐几个呗,谢谢楼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10-6 14: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asserbogen 于 2022-10-6 15:15 编辑
Pippa 发表于 2022-10-6 14:27
哪些算新潮呢?推荐几个呗,谢谢楼主


“新浪潮”是黄金时代和赛博朋克之间的大流派,不是指小说本身新潮,就是我在前贴时间线一图里第三个大圈里写的那个,也是印象风格对比图中第二条的那个。新浪潮大量出现是在60年代-70年代之间,它们的风格和国内读者更熟悉的凡尔纳/威尔斯、黄金时代的科幻有很大的不同,不但在题材上它们更广泛,无不可写,不像其它几种大多局限于探险/太空/技术/战争上,文体和写作技巧上也更丰富,更贴近主流文学。我推荐勒古恩的黑暗的左手,菲利普狄克的尤比克,西尔弗伯格的夜翼,可以先从这几个比较短的看起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Pippa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10-6 14: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asserbogen 于 2022-10-6 18:51 编辑

初成时期  1818-1930s



玛丽·雪莱

1818年,玛丽·雪莱发表了当时被归为哥特小说的《弗兰肯斯坦》,这篇小说在后世被追认为第一部科幻小说。新浪潮代表作家布赖恩·奥尔迪斯在1973年出版的科幻史文论著作《十亿年大狂欢》(1973,后更新为《亿万年大狂欢》1986)里第一次提出了这个观点。这个观点虽有争议,因为在此之前几百年甚至远至古代,都出现过一些看起来具有科幻色彩的文学作品,但它仍被科幻界广泛接受。詹姆斯·冈恩4年后出版的《科幻之路》(1977)尽管从吉尔伽美什史诗和琉善的《信史》写起,却仍明确承认了奥尔迪斯的论点:

“有一点我们必须清楚。我并不是说,上述这些例子(指前文的吉尔伽美什等)都是科幻小说。在1818年玛丽·雪莱发表《弗兰肯斯坦》之前,不存在任何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
……
生物学方面的新进展,以及哥特式小说的出现这两个因素,与电的发现,尤其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亚历山德罗·伏打制造了电流。这种种因素结合在一起,激发了一位18岁的年轻女子的丰富想象,创作了第一部科幻小说。那就是玛丽·雪莱的长篇小说《弗兰肯斯坦》(1818)。
……
布赖恩·奥尔迪斯在他的科幻小说史《十亿年大狂欢》中认为,科幻小说始自《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试图令人信服地描述新科学发展的种种可能性,这一点当然是毫无疑问的。1818年版的序言虽然是雪莱写的,但序言中引用了达尔文和一些德国生理学家的学说,认为‘使人复活并不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使生理上不可能,但这一观点给作家提供了想象力,使其在描写人类的感情时更深刻、更令人信服,而若只是通过现存的普通事例来描写,是不可能达到那样的深度和可信度的’。看来,当今的科幻作家也不可能为自己的作品提供比雪莱更有说服力的解说。”


把科幻小说的起源定于《弗兰肯斯坦》,是因为:“人们在未能摆脱习惯的思维方法之前, 就不可能产生科幻小说。"只有当进入18世纪后期,在工业革命和进化革命的双重进程开始之后,很多新发明、新研究都在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冲击着社会,使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改变了,认为世界是可以被以某种理性方式去理解的,而文学对此做出了响应,这时产生的作品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科幻小说。



在《弗兰肯斯坦》出现之前的几十年间,生物学的发展,电的发现,都对《弗兰肯斯坦》的诞生起到了直接作用。1804年的英国有一位科学家还进行了这样一项实验:用电击方式使一名死刑犯的尸体四肢暂时恢复了活性。当时的报纸生动地描绘了那个时刻,一度成为知识分子们热议的话题。不难看出《弗兰肯斯坦》的核心设定与该实验颇有相似之处。小说中的造人并非以超自然方式,而是以物理学,化学,解剖学为基础来完成。而玛丽·雪莱后来也在再版序言里详细说明了当年那次著名的湖畔聚会,那个鬼故事之夜,雪莱和拜伦讨论伊拉兹马斯· 达尔文(查理·达尔文的祖父)的实验,认为用伏打电疗法有可能使尸体复活,而这些都是她创作的灵感。

单从文本本身来看,尤其是从我们现在的眼光,会感觉这小说不像我们想象中的科幻,它里面的确也有非科幻的因素,但不要忘了我们是已经经历了科幻两百年发展的读者,我们所熟悉的技巧和手法,在那个时期都还没有成型,但玛丽·雪莱创作的出发点、思考的方式已经和现在的科幻作家相差无几了,这也是科幻界广泛认可把《弗兰肯斯坦》称为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的原因。

玛丽·雪莱后来还写了一部半自传体的长篇《最后一个人》(The Last Man),同样也被奥尔迪斯和冈恩归类为科幻小说。这本描写的是全球性的末日瘟疫,可以算是第一部关于未来的科幻小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0 收起 理由
虞宅与美丽 + 20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10-6 14: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asserbogen 于 2022-11-2 16:45 编辑

埃德加·爱伦·坡

在玛丽·雪莱被追认为科幻小说之母之前,更流行的观点则认为科幻小说的鼻祖是埃德加·爱伦·坡。



如果搜索“科幻小说之父”,会发现至少有三位作家被赋予了这样的称呼:爱伦·坡、凡尔纳、威尔斯。其实,凡尔纳和威尔斯都是非常明确地受到了爱伦·坡的影响,而爱伦·坡倒不一定受过玛丽·雪莱的影响。爱伦·坡被追认为科幻的作品中,最早的是《瓶中手稿》(1833),比《弗兰肯斯坦》晚了15年,但从传承的角度来说,现代科幻传承自凡尔纳和威尔斯,而这两人直接传承自爱伦·坡,从这个角度来看把爱伦·坡誉为“科幻小说之父”毫不为过。

根据布鲁斯·富兰克林博士在《将来完成时:19世纪的美国科幻小说》(1966)中的研究,“爱伦·坡是科幻小说之父”这个观点最早出现在1905年的《星期六评论》上,撰文的是一位匿名作者。

相信爱看侦探小说、恐怖小说的读者都非常熟悉爱伦·坡。他开创了好几个类型的先河,他的科幻小说,和《弗兰肯斯坦》差不多,也都属于那种从现在的眼光来看不太科幻甚至很不科幻的,有些是恐怖暗黑多过科幻性的雏形作品,但这些作品已经涉及到现代科幻的好几个常用题材了。比如《被用光的人》,讲机械改造人;《气球骗局》,航空技术;《未来之事》,描述未来世界,《汉斯·普法尔登月记》,星际旅行主题;《瓦德马先生案例真相》,基于他当时很有兴趣的医学上的一项新探索:催眠术;《瓶中手稿》,核心设定的理论基础来自当时的一项科学假说“地球空洞理论”,该理论最早由哈雷提出,19世纪初由小约翰·克里夫·西姆斯完善,称南极和北极地区有两个通向地球内部的入口;《山鲁佐德的第一千零二个故事》,更接近科普向的小说,假借改编传说的面目介绍了同时代的一系列科学发现。

雨果·根斯巴克在全世界第一本科幻杂志《惊奇故事》(1926)的卷首语中第一次尝试定义“科幻小说”这种文学类型时,就曾这样说:

“我所说的科幻小说就是指凡尔纳、威尔斯、爱伦·坡那种类型的小说。”

科幻评论家与学者萨姆·莫斯考维茨认为:“爱伦·坡对科幻小说的全部影响是无法计算的,他对这一流派发展的最伟大贡献在于:他提出了一条规则,即对所有超乎寻常的东西都必须进行科学的解释。”几十年后的凡尔纳与威尔斯,都对爱伦·坡推崇备至,作品也或多或少有模仿爱伦·坡的痕迹,甚至凡尔纳有直接回应爱伦·坡的作品,比如《气球上的五星期》应对《气球骗局》,《冰上的斯芬克斯》致敬《阿瑟·戈登·皮姆历险记》(但有不少观点认为《皮姆历险记》非科幻,所以我没把它列在上面)。而一百多年后仍深受爱伦·坡影响,在作品内容甚至题目上直接间接致敬爱伦·坡的科幻作家,更远远不止凡尔纳与威尔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闲人看海 + 2 这么多人名,你还说鬼子的名字难记。。。.

查看全部评分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2-10-11 15: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这个工作量很大呀!但是和线上讲座一样,功德无量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wasserbogen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