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参加活动:我的幸福梦想 (2013-4-30) 小Q新视野 · 糖葫芦 (2012-5-20) Y叔
· 【更新】给你的小宝宝一个好睡眠 - 睡眠训练的一些体会 (2012-10-17) catstyle02 · 话痨帖--唠叨唠叨学琴那点儿事儿 (2011-8-3) beta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8358|回复: 91

[行情讨论] 为什么说中国印钞机开动房价上涨,澳洲却未必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7-3 19: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vst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vst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evstar 于 2019-7-3 19:31 编辑

转贴某人2005年的旧文,这也是为啥我说不要用中国的经验套澳洲,下面红字部分是中国房价上涨的最根本因素 -- 强制结汇(所有出口商品强制按照1:8强制换成人民币,赚1美元印8元人民币)和逐步成长为世界工厂(外资持续投资美元持续流入),这个因素是澳洲以及其他任何国家没有的,所以指望QE后澳洲房价大涨的,我很怀疑

相反澳洲有的是自由结汇,产业外移,工作不断消失


《人民币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乍一看这个题目,很多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写错了。人民币应该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何来贬值而言。

不错,对外升值,对内贬值。

事实上,所谓的升值贬值,其实是二个概念。一是对外,国际市场上,人民币 vs 美金将要升值。二是对内,路边大排档,人民币 vs 大排面将要贬值。

1) 美元公式
有一个很重要的公式,作为我们一切分析的基础:“美元报价=人民币报价 * 汇率”
好比一只中国产的茶杯,价格4元人民币,人民币汇率8.27,则该只茶杯卖到美国,报价即为4 / 8.27 = 0.5元美金。
如今美国抱怨中国货太便宜,0.5美金的价格实在令美国人难以竞争。小布什想尽一切办法,要让美国市场上的中国货,从0.5涨价到0.7~0.8美金。
大陆的官方媒体,翻来覆去地总是强调,美利坚强迫压制人民币汇率升值,“美元报价=人民币报价 * 汇率”。如果汇率升值至1:5,则美元报价自动涨至4 / 5 = 0.8美金,也就没什么竞争力了。
而事实上,等式的右边有二项,汇率和人民币报价。美国人还有另一种阴谋,如果让中国通货膨胀,中国产的杯子要卖到7元一只,则7 / 8.27 = 0.8美金,一样也没有什么竞争力了。
通货膨胀和人民币汇率,美国佬只要能操纵一项,就能使中国货变得更贵,也就达到他们的目的了。

2)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说来就来,一夜之间,物价就涨上去了,电煤矿油就缺口了,经济就过热了。
是什么导致经济过热,按一些央行官员的口径,是汽车,钢铁,电解铝等行业的过度投资。但接着问下去,过度投资的根源,是价格上涨。价格上涨的根源,是需求过热。需求过热的根源。。。。。。央行官员就瞠目结舌,答不上来了。
在8.27汇率下,美国人的一个手段,就是用尽量多的美金,来冲击人民币体系。
固定汇率类似于一种“坐庄”系统,当卖盘太多时,“庄家”就必需要进场,维持价格。美国人抛多少,中央银行就得要接多少。不然你这个8.27就名存实亡了,也达不到资助出口企业的目的。
在过去的一年中,美国人的行为可谓疯狂。大量的热钱,涌向中国。由于中国的基本面很强,美国财团充满信心,投机资金源源不绝。
年终总结,中国央行,大约每天买进5亿美金,一年累计买入了1600亿美金。今年1~6月份,短短的六个月,又再买入了700亿美金之巨。使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量,达到了4700亿美金。
央行和普通的商业银行,有很大的区别。商业银行资源有限,而且用的是“旧钱”。商业银行买卖外汇,并不会影响金融稳定。
而央行是发钞行,拥有“铸币权”。从理论上来讲,央行的接盘能力是无限的。当手中一些有限的流动资金用完后,央行可以开动印钞机,大量印制“新钱”,接下美金。
但新钱有新钱的坏处。新钞一发,后患无穷。美国人就是要这个效果。当大量新印制的人民币流入市场,将导致物价系统的灾难。
中国的商业银行,放大系数约为2.5~3.5。中国去年的M2货币总量,由18万亿增长到了22万亿。总的来说,如果没有美金潮,放贷额甚至是缩减的,商业银行甚至是惜贷的。所谓信贷失控,纯属无稽之谈。
但即使新增40000亿货币总量,对一个GDP总量约为10万亿的经济体,仍然太大太大。一下子多了这么多新钱,物价岂能不涨?
物价一涨,生产企业岂能不大干快上,尽量多快开工。这就是所谓的经济过热。
联系汇率,导致人民币被低估,导致美国人冲击人民币,导致货币供应量太大,导致物价上涨,导致经济过热。
引用格林斯潘的一句话,“如果他们(中国)坚持不升值,他们自己的货币就会出问题”。

3) 鱼与熊掌
如果人民币被低估,美国人必然乐意将美金兑换成人民币,并最终导致人民币过多,通货膨胀。
“美元报价=人民币报价 * 汇率”。美国人总有办法,让中国货价格上涨,失去竞争力,经济是均衡的。你坚持固定汇率不动摇,我就用美金冲你人民币,最终导致你通货膨胀。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选择固定汇率,还是选择稳定物价呢。
中国政府的态度很明确,固定汇率是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去年顶住七国财长压力,被认为是外交纵横的一项重大收获。
按照中国人一贯的鸭脑思路,“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美国的劝告,反着做就可以了。美利坚要我们升值,我们偏不可以升值。
事实究竟怎样,还是先分讲清楚,二种不同的选择,谁是受益者,谁是受害者。
  如果汇率上涨,则受益者是人民币持有人,也即是十万万老百姓。你可以很轻松地去加勒比海滩渡假,去希腊看奥运会,甚至娶一个年轻漂亮的马来西亚太太。
  而如果汇率不涨,国内通涨的话。受益的是政府和银行。作为最大的债务人,几万亿的坏帐将相应缩水,从而更容易偿还。政府将获得大量的铸币权,以应付财政开支。
  财富就只有一笔。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总而言之,百姓是没什么指望去加勒比渡假了,更没钱娶一房马来太太。这些钱将用来填补国有银行的亏空。
  我们同意就总体而言,国家利益,填补银行,总比海滩渡假要重要得多。但还是应该跟民众解释清楚,在这项选择中,谁是受益者,谁是受害者。
  
  4) 房地产
  本轮热钱潮的另一个奇怪现象,游资收购的是房地产,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股票与债券。
  国际换汇资金,讲究的是光速划拨。要求高流通,低风险,固定收益。从这个角度讲,债券是最好的选择。一些短期债票面受益率,甚至成了一国汇率的基准。
  相对而言,股票都不受宠。因为股票波动还是太大,而且收益率也不确定。
  至于房地产,一般而言根本不是游资的选择。房地产的流通性实在太差,而且千房千面,每一套房源都要单独评估,单独销售,简直是游资的恶梦。
  真正的原因,还在于公式“美元报价=人民币报价 * 汇率”。经济是均衡的,好比二道水闸,水位最终会渗透到同样高度。
  但在中国价格,逐渐向美国靠拢的过程中。到底是“人民币报价”变动,还是“汇率”变动,游资心中仍没有底。事实上,中国政府坚守固定汇率的决心,也是不容小勖的。
  最好的选择,就是购买中国房地产。一旦8.27的汇率不变,而是中国内部通货膨胀,房产会随物价上涨。无论是汇率涨,还是物价涨,房地产二相得宜。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从目前看,8.27牢不可破。简单地将美金兑换成人民币现金,“初级投机者”们,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5) 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有一个很大的漏洞,即其对于内资外资的影响,是不同的。内资奄奄一息,外资如鱼得水。
  企业获得资金,无异二个路径。国内资金和国外资金。
  经过宏观调控,江苏省十几家银行集体停贷。民营企业几乎已被屠戮殆尽。中国的内资企业,再也没有能力获得贷款,再也没有能力扩大产能,再也没有能力抢占市场了。
  而你可以管得了国内银根,却管不了国际银根。中国目前的银根空前紧张。而在国际市场上呢,却是45年来最低利率,宽松得要命,外资企业可以大量融资。
  我们很痛心地看到,当国内企业普遍停产的时候。外资公司却是心口二面。当某些外资学者大喊“中国必需减速,减速,再减速”。而他们自己的外资公司,却在中国加强扩张,增大投资,急步跑马圈地。
  德国大众新加了二条生产线,广州本田加了一条,大摩在上海投了几十亿的地产项目,转手又买了建行的几十亿抵押物业。全银行系统违约率最低的个人房贷,中国的银行被行政命令规定不许做,而天津的一家德资银行却连5.04%都不要了,干脆开出来了3%的优惠利率。。。
  我们不知道“外国专家”究竟是看多还是看空。但我们知道总产能并没有下降多少。唯一的区别是,内资让几步,外资就进几步。
  在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体系中,抽紧银根,则货币减少,供应紧张,汇率相应上升。
  当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内资固然借不到贷款,外资由于汇率上升,一样需要付出更多的投资成本。对内外资是平等一样的。
  引用一句老话“在固定汇率下,外资涌入,将会抵销紧缩性货币政策”。固定汇率下实行宏观调控,只苦了内资,而松着外资。
  国内银根很紧,而国外银根很松。国企奄奄一息,外企如鱼得水。固定汇率+宏观调控,导致了一个大漏洞,在这样的漏洞下,等于国企不战而溃,将大好市场份额拱手让人。
  解决的方案也很简单,对某些特定行业,征收“投资调节税”。凡国企受行政命令不许增加产能的,外资也不许进入。进则征收额外税。
  更进一步讲,如果觉得某行业产能过大,第一个应该砍掉的是外资的工厂,宏观调控应该从外企开始。如果觉得汽车业产能过大,第一个被砍掉的,应该是广州本田,广州马自达。
  残害民族企业取媚洋人,砍掉民企市场份额让给洋人,奇怪。
  
  7) 日本模式
  从宏观经济讲,中国是越来越象80~90年代的日本,越来越复制着日本模式。
  中国和90日本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都希望用较低的汇率来补贴出口。都同样面临外汇储备急剧增加的情况,都不得不解决外汇占款引发的通货膨胀情况。
  怎样在货币泛滥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出口竞争力,从而将出口导向型经济,维持尽量长的时间。
  日本的对策方针是,进一步扭曲国家价格体系,让不出口的东西都涨价,让出口的东西都不涨价。
  日本的葡萄,可以卖到1美金一粒。日本的西瓜,可以卖到30美金一个。但无论如何,都比不上日本的房地产价格夸张。
  房地产是一个很好的部门。或者说,房地产是一个典型的“内销”型部门。为房地产买单的,99%都是国内百姓。
  很多人都认为,房价过高,会导致一个城市商务成本过高,丧失竞争力。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在一家大型跨国公司中,房地产和员工房贴,只占总成本的8%。甚至还比不上一些公司的电话费。
  而房地产的价格,99%是由本地百姓来负担的。在这剩余的1%中,还要分工业地产,商业地产,和民用地产。普通城市的住宅楼可以很贵,但工业用地可以很便宜。政府可以有意识地补贴,土地也是要分种类的。
  而正相反的,政府可以从房地产中获得大量的税收,获得大量的财源。用这样一笔巨额财富,政府可以用来造机场,造码头,改善基础设施。或者高额出口退税,或者提供优惠项目。
  房地产事业,是一种典型的“剥削内贸补贴外贸”。用国内老百姓的负担,来补贴出口竞争力。甚至可以说,“房价越高,出口竞争力越强”。
  中国也即将走上日本的老路。低汇率,导致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引发通涨压力。而政府将通涨压力引向房地产,让国内百姓为此买单。外贸出口业始终不受损伤。

  99%内销的部门,始终是宣泄通涨压力的好去处。房产,交通,医疗,教育,莫不如此。
  “美元报价=人民币报价 * 汇率”,这也是让汇率,出口物价,同时保持低价竞争力的唯一办法。
  日本出口一台彩色喷墨打印机,大约价值750元人民币。对中国一年出口10万台,大约总价值7500万人民币。当东京都一套很普通的公寓,其价值和出口一个国家的打印机相等时,东京都的房地产事业崩溃了。扭曲的价格体系再也无法维持。
  日本的土地是全世界最昂贵的,日本的出口是全世界最强的。即使经过了一次崩溃,无论国内民生痛苦指数如何,仅就出口而言,日本仍是全世界最强劲的国家。
  
8) 结语
  经济是一具活物,任何扭曲都不能长久,并且要为扭曲付出代价。
  中国为追求出口优势,人为地扭曲人民币汇率。无论人民币升不升值,只要背离基本面,美国都能从中找出弱点,并借而打击人民币。
  如果中国长期坚持固定汇率,美国就会用美金冲击人民币,扩大货币供应量,并最终导致中国通货膨胀。
  如果中国学习“日本模式”,进一步扭曲国内价格,用房地产宣泄通涨压力,则能人为地延长汇率扭曲。
  “美元报价=人民币报价 * 汇率”。所谓人民币升值贬值,这其实是二个概念,对外和对内,二者是反比关系。
  如果中国长期坚持固定汇率,对外不升值,最终会导致对内贬值。

  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对内贬值压力,大排面迟早要涨到30元一碗。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26 收起 理由
desktop + 5 感谢分享
jack2k + 4 2005的预测真准啊!
excellentcarol + 4 偶对你的景仰如滔滔江水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7-3 19: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vst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vst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evstar 于 2019-7-3 19:33 编辑

这也解释了为啥过去20年间,同样的100万美元,投资中国和投资澳洲,澳洲全面跑输中国

过去20年间,因为中国房价大涨而获利的,绝大多数更多是运气享受了制度性红利,而不是因为投资水平比较高



发表于 2019-7-3 19: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51migrat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51migrat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委屈你了,呆在澳洲

发表于 2019-7-3 22: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n@220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n@220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51migrate 发表于 2019-7-3 19:32
委屈你了,呆在澳洲

说这话的人最没劲,有事儿说事儿,有观点说观点,楼主在哪儿,屈不屈才,跟帖子主题无关,也跟你无关。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5 收起 理由
stardust058 + 3 我很赞同
大悉尼居民 + 2 我很赞同
excellentcarol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7-3 22: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n@220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n@220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vstar 发表于 2019-7-3 19:28
这也解释了为啥过去20年间,同样的100万美元,投资中国和投资澳洲,澳洲全面跑输中国

过去20年间,因为中 ...

非常同意

发表于 2019-7-3 22: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ula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ula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是啥年月的文?
大排面早就不止30一碗了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7-3 22: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irbe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irbe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ulala 发表于 2019-7-3 20:24
这是啥年月的文?
大排面早就不止30一碗了吧

是的

发表于 2019-7-3 22: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ordonye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ordonye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o what

发表于 2019-7-3 22: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游得好小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游得好小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像是郎咸平的观点,中国的民营经济,那个时候基本就败局已定了,说温相打垮了民营经济,一点不为过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7-3 23: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ademar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ademar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回国吧,在澳洲多难受

发表于 2019-7-3 23: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51migrat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51migrat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nn@2209 发表于 2019-7-3 22:20
说这话的人最没劲,有事儿说事儿,有观点说观点,楼主在哪儿,屈不屈才,跟帖子主题无关,也跟你无关。 ...

和你也无关不是么
you see what you want to se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7-4 00: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xy123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xy123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rk

发表于 2019-7-4 00: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nmin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nmin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整天为了房价这破事儿累不累呀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7-4 00: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vst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vst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evstar 于 2019-7-4 01:45 编辑

正是为人痛恨的每年5万美元兑换额度造成的麻烦和强制结汇让超额印刷的人们币大多数出不了国,大多普通老百姓只能在不断国内炒房,正因为无法自由兑换引起房价一路走高,有办法突破土共换汇限制的人才能高位抛房换成高额外币


另外大胸妹也没说错,美国的加息本来应该是一路顺风的,美国加息将使其他被割羊毛各国失血资产崩盘--包括房价崩盘,美国人的剧本本来是这样写的。可是她/他没考虑中国的抵抗。美国人周期性降息加息本来玩得很好,美元降息周期让美元泛滥抄高各国资产,美元加息周期引导资金从各国向美国流动,从而周期性地割世界各国羊毛。可惜这个周期碰到已经吃胖的大块头中国,各种防范甚至耍赖,非但割不到资金最多的中国的羊毛,反而因为中国汇率相对稳定市场广大,各国资金向中国流动(比如你看深港通沪港通沪伦通能顺利上马说明海外资金对中国的巨大兴趣,英国新加坡还抢着做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已经贸易战下继续投资中国的巴斯夫宝马大众法国航空工业等等,一带一路国家我们就不说了,大金主和石油美元的根基沙特甚至给中国投名状,合作在巴基斯坦搞工业园区,还拖延阿美石油在纽约的上市,不肯把沙特自己最重要的资产放到美国证监会的枪口之下)。本来美国一心割中国羊毛,不过经历了2015年股灾的中国已经把大多数资金外流渠道给封了,最想要的那一大块资金无法流向美国,无法给美国自己补血强行加息只会伤及美国自身。川普又要打贸易战收各国关税给他自己的减税政策补血,否则美国政府都没钱运行了--你看美国今天给韩国台湾某些产品加关税到300%多,小国家没能力报复。中黑对中国各种骂,因为主子撸不到羊毛,如果按美国要求各种开放,那种印钞机印钱速度+老百姓普遍崇西方的心态,中国房价早就应该崩好几回了。正是因为中国的各种抵抗甚至对外资的吸引,让其他国家的资产在美国加息周期下跌价没那么快甚至让美国加息周期没法按既定剧本走。所以中黑的脑子里面都是浆糊,竟然与自己的钱作对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8 收起 理由
jtj + 3 感谢分享
ann@2209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7-4 01: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vst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vst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游得好小鱼 发表于 2019-7-3 22:49
像是郎咸平的观点,中国的民营经济,那个时候基本就败局已定了,说温相打垮了民营经济,一点不为过 ...

写这个文章的恰恰是国内某炒房大神,人家学以致用,理论基础不错,2004年即喊出上海房价内环5万中环3万外环2万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7-4 01:3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vst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vst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evstar 于 2019-7-4 01:38 编辑

这波降息会引发手里有现金的持币代购人士入场--主要还是手里现金充沛的已经移民过来的中国人,引发一波房价上涨,然而澳洲经济将持续恶化--澳洲的问题是工作流失,无法大量创造有效工作岗位,这不是单靠降息等货币政策能解决的。所以过不了多久,本次入场的多军就会发现无人接盘!无人接盘!无人接盘!

本地Local还在与不断上涨的基本生活费斗争,没法接盘。因为没有多少新创工作机会,选票压力下政府还是不敢增加移民口子,也就没有外国接盘侠。同时由于工作机会少,现有移民可能再次去别的国家找机会,接盘侠更少


参考西澳,2012年后一路降息房价一路下跌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收起 理由
jjys + 2 我很赞同
excellentcarol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7-4 02: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mpanz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mpanz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vstar 发表于 2019-7-4 01:31
这波降息会引发手里有现金的持币代购人士入场--主要还是手里现金充沛的已经移民过来的中国人,引发一波房 ...

是 当地人现在明显生活更加精打细算了

发表于 2019-7-4 02: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库克风飞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库克风飞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vstar 发表于 2019-7-4 01:31
这波降息会引发手里有现金的持币代购人士入场--主要还是手里现金充沛的已经移民过来的中国人,引发一波房 ...

还是很有道理的,可惜,你说真话是不受欢迎的,马上跳出一堆人给你胡搅蛮缠,澳洲房市已死,降息只是吸引一些人接盘而已,至于以后会如何?不看好,阿根廷化或者委内瑞拉化也是有可能的,除非重新放开移民,2张工资单贷款,海外收入贷款,即使这样,吃了大亏的华人,是否还会继续上当,也是个问题

发表于 2019-7-4 03: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lovefami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lovefami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太执着了,除了房价没别的事了。买一个不就完了吗,也不用这么纠结了,总等腰斩等不到,也不也是办法啊

发表于 2019-7-4 08: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utebab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utebab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7-4 08:4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vst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vst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evstar 于 2019-7-4 09:27 编辑

房价涨不涨关键是你收入扣除开销后能拿来还房贷的钱,这部分余额是增加还是减少

别拿中国例子来比较,中国人这部分余额过去20年是稳步增长,根本原因是作为普通人最根本收入的随着产业转移工作增多而不断增加,更别说投资收益和外快

日本美国房价疯涨的时候也是经济最好工作最多的时候

像香港这种经济变差房价上涨,原因是房地产涨价主要依靠大陆富豪的做法,只适用于不用直选的特首,澳洲都是选票政治,没法这么做


澳洲QE后收入和开销的差额大概率是缩小的,原因是澳洲很多商品要进口,能源价格被寡头控制不断上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7-4 09: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p-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p-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前后左右都不可比,故无意义。

最关键的是,如果钱不能出来,一切等于零。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7-4 10: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vst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vst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evstar 于 2019-7-4 10:40 编辑

相反大规模失业潮来临,鬼佬有的也就是一套房子,手里存款不超过5000,只能卖房救命

刚才回某个股票贴的句子

做头阶段股市的各种疯狂都是违背常识的

房事也一样,因为人性是一样的

发表于 2019-7-4 10: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abhornsb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abhornsb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vstar 发表于 2019-7-4 10:39
相反大规模失业潮来临,鬼佬有的也就是一套房子,手里存款不超过5000,只能卖房救命 ...

鬼佬也会排队去中央快线的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7-4 11: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vst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vst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abhornsby 发表于 2019-7-4 10:40
鬼佬也会排队去中央快线的

中央连线会帮他们还房贷吗?

房地产市场只要有2-5%的交易逆趋势就可以改变整体的趋势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7-4 11: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数据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数据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的思路和大胸有些类似,即假设现行政策方向不会改变。

去年大胸,叱诧论坛,每日一贴,风光无限,无人能敌,无论理论与文采,均非常过硬。每一键均刺向贪婪投资客心头,外加地狱烈火焚烧。

然,为何今日不再?因为全世界都不加息了,澳洲抢着降息,他的立论基础不存在了,那个id也就不用了。

今日楼主文章有些类似,移民减少,经济衰退,工作消失,汇率下跌,资本外流,委内瑞拉。用楼主的眼光看去,同样无人能敌。

但是,政策随时会变。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Zexi1935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屏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7-4 11:3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vst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vst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evstar 于 2019-7-4 15:09 编辑
数据派 发表于 2019-7-4 11:28
楼主的思路和大胸有些类似,即假设现行政策方向不会改变。

去年大胸,叱诧论坛,每日一贴,风光无限,无人 ...


选票政治啊,大家都知道问题在哪

工会,最低工资,移民数量,能源价格,核电站,基础设施,过多的监管和法律成本,环保,各种政治正确,各种compliance,私人土地神圣不可侵犯,土著人利益

民主政治谁敢动?或者没20年能动得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7-4 11: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数据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数据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高明的执政者,通常都很有创意,搞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出来。

整个gfc在我看来,都是一个自断一臂直刺敌心的惊天大阴谋,10年后最终击垮中华人民共和国几十年来精心构筑的金融长城,由川普收关。
签名被屏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7-4 11: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vst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vst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evstar 于 2019-7-4 11:44 编辑
数据派 发表于 2019-7-4 11:35
高明的执政者,通常都很有创意,搞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出来。

整个gfc在我看来,都是一个自断一臂直刺敌心的 ...


省省吧,至今还认为美国能搞掉中国的不适合混投资版,大千比较适合

你自认为你眼光比沙特国王,德国法国总理,巴西总统,英国首相强?看看这些国家贸易战中怎么做的,看看G20安倍怎么打哈哈的

再看看新加坡总理为啥呼吁大国不要强迫小国站队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9-7-4 12: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数据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数据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vstar 发表于 2019-7-4 11:39
省省吧,至今还认为美国能搞掉中国的不适合混投资版,大千比较适合

你自认为你眼光比沙特国王,德国法国 ...

我也想说,省省吧,至今还认为中国没有被美国搞得七荤八素的,也只能在投资版混混。(开个玩笑哈)

我的“名言”:演员不一定能当好政客,政客很可能能当好演员。不把政局当戏看,便是在戏中。

以上个人见解,不构成投资建议。

签名被屏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