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Pajero Sport Exceed MY 17 提车评测---车卖了 (2017-3-21) iamwhoami · A year's rememberance (2005-3-16) bandf
· 自行车单车选购的一些分享(适合新手) (2020-12-8) YANGWILL · Lanshan: 吃撑了-低脂酸奶开心果蛋糕 Yoghurt and Pistachio Cake (超多图详细过程) (2012-10-5) lansha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4354|回复: 21

[移民入籍] 注销户口绿卡华人回国成黑户 连死亡证都办不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24 06: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engb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engb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文章来源: 侨报社论 于 2018-03-23 08:38:3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33956 次)


连日来,一条“持绿卡华人将被强制注销户口”的新闻在海外华人圈引发关注。

事件缘起于即将于5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版《上海市常住户口管理规定》。其中第四十六条规定:出国定居或者加入外国国籍的,本人应当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注销户口登记。未办理注销户口登记的,公安派出所应当及时告知本人、近亲属、户主或者集体户口协管员,拒绝注销户口或者告知后一个月内仍未办理注销户口登记的,可以注销其户口。

消息爆出后,上海警方连夜回应,称注销户口并不等同于失去国籍,而且注销户籍的规定2003年就已出台。尽管这只是在原有法规基础上细化了操作程序,仍然在华人圈引发不小的波澜。我们认为,按中国现行法律,加入外国国籍者,因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而自动丧失中国国籍,注销户口有其法理依据。但对于出国定居者(如绿卡族)而言,由于他们依然是中国公民,强制取消户口是不公平的。

在中国,户口与诸多民众利益相挂钩,如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诚然,按照规定,注销户口的绿卡持有者回中国定居的可以恢复户口。但在实际操作中,情况极为复杂,有不少华侨在返华定居办理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险、财产登记等事务因为证件过期、护照名字与户口底册不一致等原因无法恢复境内身份。而部分早期回国定居时间较长,所持护照、国外居留证已过有效期,不在华侨回国定居受理范围内而无法办理复户手续,这部分人员成了“黑人黑户”,有的甚至死亡后连死亡证也办不了,着实令人寒心。“早年出国被注销户籍,回国多年变‘黑户’”此类令人尴尬的新闻报道时常见诸报端。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建设日新月异,以及呼应“同圆共享中国梦”的召唤,不少华侨华人回中国的意愿日增。许多科技人才纷纷回乡报效,进行投资、创业、购房、定居、带后代归国接受中国教育等等,再加上早期移居国外的华侨由于年事已高,落叶归根情绪浓厚,申请回国定居。如此拳拳之心,绝不应在身份问题上再遭遇更多不必要的麻烦。

众所周知,中国的国籍法不承认双重国籍,这里有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政治考虑。已经有不少专家学者提出呼吁要放宽,使之更加灵活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其实,在保持中国现有国籍制度的同时,中国有关机构一直在推动给予华侨华人到中国探亲、旅游、甚至就业和长期居留提供更多的便利。如今年2月1日起,公安部对来华探亲、洽谈商务等事务的外籍华人,可签发5年以内多次入境有效签证,对需长期居留的,可签发有效期5年以内的居留许可。这些被成为小“华裔卡”。专家学者们指出,5年期的小“华裔卡”有必要演变成10年期的大“华裔卡”。其实,在刚刚过去的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就“华人卡”问题,公安部也跟海外列席代表开会沟通,释放出一种积极的态度。

因此,当前中国以力度空前吸引海外人才,不断放宽华侨华人返乡便利的大背景下,注销持绿卡人士的户口的“老规定”已经不合时宜。此举不仅会对海外华侨华人造成诸多不便,还释放出令人困惑的信息,此举应该缓行。而且,有关部门应认真考虑,改进现有包括户籍管理在内的各项制度。随着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国内联系交往的日益频繁,充分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回乡提供越来越宽松的便利条件,既符合国际大趋势,也有利于各地利用宝贵的侨务资源。(侨报社论)


德国之声:是否持有绿卡,户口管理部门能否知悉?

上海市公安局日前公布了一份户口管理新规定,其中提到出国定居者可能被强制注销户口。这一新规经社交媒体广为转载,引发了不少持外国永久居住许可的中国人之担心。不过,新规具体应如何操作,目前还有许多疑点。

根据新版《上海市常住户口管理规定》第46条,「出国定居或者加入外国国籍的,本人应当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注销户口登记。未办理注销户口登记的,公安派出所应当及时告知本人、近亲属、户主或者集体户口协管员,拒绝注销户口或者告知后一个月内仍未办理注销户口登记的,可以注销其户口。」

根据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对新规的解读,这一条款并非新政,早在2003年,中国公安部就出台相关法规,规定「出国、出境1年以上的人员可以不注销户口,但是在国外、境外定居的应当注销户口」。

而这次上海市的新规,则对原有规定作出了细化。并且特意针对「未主动注销户口者」,允许公安机关强行注销其上海户口。有国籍无户口,回国诸多不便

这项新规定在定居海外的中国籍人士中引发了不小的担忧。在新浪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不少用户都将其解读为「外国绿卡和上海户口二选一」。不少人担心地指出,注销户口后,绿卡持有者儘管仍持有中国国籍,但是其回国时,仅凭护照、没有身份证,将会在操作银行账户、办理手机合同、乘坐火车旅行等场合面临巨大的不便,相当于部分丧失国民待遇。

一名在北欧国家定居的上海籍人士对德国之声表示:「没有户口就没有身份证,那我还算个啥?逼我改国籍啊!」像他这样在海外定居多年却依然保留中国国籍的人士,并不在少数:持有中国护照回国探亲时不需要申请签证,同时,持有美国绿卡或欧盟国家永久居留证,也能在前往不少其他国家时取得免签证待遇;而拥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大城市的户口,还能在中国国内进行房产及金融交易、安排子女求学、领取退休金、办理医保时获得不小的优惠。

定义依然不明确

根据上海市公安局的官方解读,此次修订是因为原有规定「内容相对滞后,无法提供系统的、可操作的制度支撑。」然而,即将在5月1日实行的新版《规定》中,依然有不少疑点。一些社交媒体公众帐号解读认为,持有外国长期居住证件在上海居住者,将被迫在「绿卡」和「上海户口」之间二选一。而上海本地媒体《解放日报》则援引法律界人士观点认为,持有「绿卡」并不等同于「出国定居」;若仅持「绿卡」、实际并未在境外长期定居的,「应该不属于本规定所指的应当注销户口人员」。

而上海市公安局在官方解读中,也只是模煳地表示:「公安机关经调查,掌握当事人持有住在国签发的载有移民、定居、获得永久居留权等事由的签证,以及长期在外国居住生活的事实等证据,认定其确属在国外定居的,方可注销其户口。」但是并没有明确定义「长期在外国居住生活」的具体时长。

是否持有绿卡,户口管理部门能否知悉?

中国法律一直不承认双重国籍,而定居海外的中国籍人士,长期以来处于户籍管理的灰色地带。儘管中国公安部早在2003年就规定境外定居者应当注销国内户口,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几乎从未认真执行该项规定。2014年夏天,中国公安部曾经发动群众"举报户口乱象",其目的之一是阻止贪官等经济犯罪人员将大量非法资产转移国外、切断犯罪嫌疑人的出逃途径;同期,据《中国日报》报导,「出入境管理部门在海关採取行动,重点稽查拥有外国永久居留身份的移民的国内户籍,发现没有按照规定注销户口的,会禁止其出境,必须返原居地注销户口,方可放行。」同时,该报导也指出,中国国籍管理、户籍管理、边境管理尚未在法律以及实际操作层面实现无缝对接,相关数据没有联网,因此许多定居外国、甚至已经取得外国籍的华人,依然持国内户籍享受相关社保待遇、购房政策。

不过,在2014年之后,出入境管理部门并没有继续大力稽查外国「绿卡」持有者的国内户籍。而此次上海市推出的新规,也依然面临着出入境部门与户籍管理部门的数据对接问题。

在新浪微博等社交媒体上,除了海外华人在担心国内户口,还有许多人在为新规叫好。有人称讚「国家终于把15年前的规定落在了实处」,还有人认为新规「堵住了两头吃福利的做法」、「政策挺好,虽有断人后路之嫌,但封闭了部分半裸官的吃饭跑路的想法」。

此外,对于已经被注销户口的海外侨民,新规也指出可以在回国定居时恢复户口,具体则由侨办、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进行审批。但是,回国定居究竟应该满足哪些前提条件、是否需要作废持有的绿卡,新版《规定》却没有准确定义。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cczz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3-24 20: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xh2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xh2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些声音执政者可能听到?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3-24 21: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国内都知道国外免费土葬

发表于 2018-3-24 21: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tellite201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tellite201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注销户口没那么简单恢复的。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3-24 21: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上海户籍逝者海葬补贴4600元 平均等待时间为半年

澎湃新闻 03月24日 15:34 关注
原标题:受天气影响上海每年仅三个月可海葬,平均等待时间为半年左右

再过不到一个月,上海市民周先生便将前往吴淞口,并随船将已逝父亲的骨灰撒入大海。

“为了遵从父亲的遗愿为他实行海葬,我们已经等待了半年多。”周先生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他的父亲于2017年夏天去世,亲人希望能在冬至前后为其海葬,但受天气影响,冬季并没有海葬,于是便预约了今年4月份的海葬时间。“父亲生前就很喜欢大海,希望我们能将他的骨灰撒入大海。”他说。

3月24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滨海古园举行的“2018年上海市海葬公祭典礼”上获悉,截至2017年底,上海已有4万余具逝者骨灰撒入大海,上海户籍逝者海葬补贴标准今年提高至4600元。

不过,随着参加海葬人数的逐步增加,当前海葬组织运营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比如:航行安全压力逐步增大;受天气影响,船次运能与群众需求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海葬者家属的平均等待时间仍需半年左右。

上海户籍逝者海葬补贴标准提高至4600元

3月24日,以“魂归大海 生命恒远”为主题的2018年上海市海葬公祭典礼在上海滨海古园举行,活动由上海市殡葬管理处、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主办,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和上海滨海古园承办。众多海葬者家属及关心海葬的市民齐聚滨海古园,共同缅怀撒海先人。

“我母亲于2003年去世后就实行海葬了,我们已连续11年来参加海葬公祭日活动了。”来自上海徐汇区的沈女士告诉记者,母亲在生前就告诉他们几个子女,希望自己去世后能够海葬,为国家节约土地,在子女不同意后,还多次做子女的思想工作。后来,他们遵从了母亲的遗愿,将她的骨灰撒入了大海。“母亲的选择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我以后也会考虑比较节地生态的殡葬方式。”沈女士说。

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采访中了解到,为节约土地资源,促进殡葬改革和移风易俗,上海从1991年开始举办骨灰海葬活动,是全国率先推行海葬的省市之一。来自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的数据显示,自1991年3月19日上海举行首次海葬以来,截至2017年底,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已共计举办了357次海葬活动,共有40520位逝者的骨灰撒入大海,有33264户家庭、162784人次为海葬者送行。


柚子舍(UZISE) 【新包装】柚枳卸洗凝胶100g/支男女士孕妇护肤品洗面奶卸妆
广告


SK-II微肌因修护焕采眼霜 15g
广告

1999年,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设立飞思海葬服务部,专门受理海葬业务。同年,上海实行海葬奖补政策,对选择海葬的上海居民,每具骨灰补贴家属150元,2007年将补贴标准提高到400元,2012年又提高至2000元(1000元用于6名随船家属的车船服务等费用,1000元直接奖补给家属)。

今年,上海进一步提高了本市户籍逝者骨灰的海葬补贴,将每具骨灰的补贴标准从此前的2000元提高至4600元。其中,3000元直接补贴给逝者家属,另外1600元提供家属参加撒海所乘坐的车、船费(最多6人,包含保险等费用,也包括委托海葬部代撒骨灰的费用)。

受天气影响,每年仅三个月可海葬

“受天气影响,目前,上海仅有4月、5月、10月三个月,可以举办海葬活动,而即使在这三个月里,如果遇到不适合海葬的异常天气,也只能改期。”飞思海葬服务部副总经理刘维斌告诉记者,在上海,6月-9月多台风、雷雨等强对流天气,11月开始便长期迷雾,一直到3月份开春,天气才会逐渐好转。

为确保航行安全和减少航次的临时改变对家属出行带来的影响,现在只能利用4、5、10三个月进行海葬,适航期有限。因此,海葬者的等待时间,一般需要半年左右。“为便于安排运能,我们也会建议,上半年去世的可以预约在下半年,下半年去世的则可以预约在第二年上半年。”刘维斌说。

除了适航期有限,等待时间较长外,今年来,航行安全压力也在逐步增大。当前,上海实行的是家属随船出海撒散骨灰的海葬方式,海葬航线主要为吴淞至长江入海口,由于长江口航道密布,各型轮船数量多,随着航次的增加,保障海葬活动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此外,由于当前适用海葬的船型主要为客滚船,随着上海隧桥建设的加快,客滚船只逐渐减少,能够协调用于海葬的航班总量不足,导致前几年预约参加海葬的等待时间达到1年以上。不过,近两年,通过优化航次、挖掘余量等,等待时间已缩至半年左右。

据刘维斌介绍,近年来,随着市民观念的改变,选择海葬的也越来越多。“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基本上呈现出线性平稳增长的趋势。”他说,2012年,上海共有2000多具骨灰撒入大海,这一数据到了2017年,已增至3400多具。截至目前,2018年的预约海葬量已超过2000,预计全年海葬量将超过20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3-24 21: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北京户口加家人随迁5天搞定 只要你属于这六种人

央视新闻 03月24日 07:29 关注
原标题:北京户口加配偶子女随迁5天搞定,只要你是这六种人之一

为优化提升首都营商环境,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3月21日,北京市集中发布了《关于优化人才服务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凡是符合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方向并达到一定条件的科技创新人才、文化创意人才、金融管理人才、专利发明者和本市紧缺急需的自由职业者,均可引进北京。

同时,本市还进一步加大人才创新创业扶持力度,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完善在京人才工作生活保障服务措施,真正实现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



新措施有何大突破?

自发布之日施行,1999年发布的《北京市引进人才和办理<北京市工作寄住证>的暂行办法》同时废止。而新措施和老政策相比,对人才的引进、评价、激励、流动、培养、服务保障等重要环节,对人才发展环境进行优化提升。

年龄可放宽至50岁

为更好地为人才松绑放行,解除后顾之忧,人才引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三城一区”引进的可放宽至50周岁,个人能力、业绩和贡献特别突出的可进一步放宽年龄限制。

引进人才无产权房屋的,可在聘用单位的集体户或聘用单位所在区人才公共服务机构的集体户办理落户。引进人才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调随迁。

引智单位扩至各类创新主体引智项目申请单位范围从原来的市属单位,扩大到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创新主体。

特聘岗位引才范围从政府机关扩展到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其按需设置特聘岗位。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特聘岗位不受单位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的限制,不占单位编制。

突出“以才荐才”

在京承担国家和本市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和工程等任务或进行其他重要科技创新的优秀杰出人才,近3年获得股权类现金融资1.5亿元及以上的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创业团队领衔人或核心合伙人,可以为团队成员推荐申请人才引进。

最快5天 最高1000万

开通“绿色通道”,为“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海聚工程”“高创计划”“高聚工程”等国家和北京市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专家、重要科技奖项获奖人直接办理引进,最快5个工作日办理完成引进手续。

加大对创新团队和优秀人才的奖励力度。近3年累计获得7000万元以上(含)股权类现金融资的创新创业团队,可给予最高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近3年累计获得1.5亿元以上(含)股权类现金融资的创新创业团队,可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哪些人有资格落户?

可快速办理引进手续的优秀人才


【香港直邮】Guerlain娇兰帝皇蜂姿精华油女士护肤品系列 6件套(柔肤水+精华+清爽日霜+晚霜+眼霜+面膜
广告


宝妈小鱼 鱼籽眼霜女金鲟驻颜精华霜10g
广告

“千人计划”和“海聚工程”的中国籍入选专家;“万人计划”、“高创计划”、中关村“高聚工程”的入选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主要获奖人,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及以上奖项的主要获奖人。

科技创新人才

“中国专利金奖”获奖专利的发明人、获得3项以上(含)发明专利的独立完成人、以第二作者及以上身份获得6项以上(含)发明专利的主要完成人,其专利在京落地转化并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

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总部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创新主体中承担重要工作,近3年每年应税收入超过上一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6-8倍的;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金融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科技创新服务主体中承担重要工作,近3年每年应税收入超过上一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15-20倍数的。


2016年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为92477元

文化创意人才

在京注册运营、近3年年均营业收入3亿元以上(含)且年均税后净利润2000万元以上(含)的文化创意企业,其任职满3年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

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物保护等领域国家级奖项获奖人和国家级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工程入选人;

社会贡献较大的知名媒体人、自由撰稿人、艺术经纪人、文化传承人、展览策划人和文化科技融合人才,以及著名的作家、导演、编剧、演员和节目主持等人员。

体育人才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赛事策划人和组织人、著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国际级和国家A级裁判员、知名体育解说员和体育节目主持人;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金融管理人才

基金管理人和所管理基金均在京设立并备案,实收资本1亿元以上、近3年实际投资本市高精尖产业5000万元以上的天使投资基金管理人,其任职满3年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合伙人、合伙人委派代表等高级管理人员;

基金管理人和所管理基金均在京设立并备案,实收资本3亿元以上、近3年实际投资本市高精尖产业5亿元以上的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其任职满3年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合伙人、合伙人委派代表等高级管理人员;

在京设立的金融控股集团、持牌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平台、金融组织聘用的贡献突出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业务骨干。

其他高技能人才

具有省级或地市级优质中小学10年以上教学经验,且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

具有三级医院10年以上从医经验,且具有高级职称的医疗卫生健康专业人员;

世界技能大赛获奖人及其主教练、北京市职业技能一类竞赛第一名获奖人及其它国家级以上相应技能竞赛第一名获奖人。

北京市急需的具有全球视野、掌握世界前沿技术、熟悉国际间商务、法律、金融、技术转移等规则的人才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3-24 21: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解读】“中关村人才20条政策”的独家解读
2018-03-23 中关村创业会客厅

近日,“中关村人才20条新政”发布,迅速引发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为了便于大家更加准确便捷地了解此次发布的政策~
为了让新政真正的落地,服务创新创业主体~
小编为大家献上最最独家的解读~

在便利国际人才出入境方面,提出了5条政策:
① 为满足中关村企业提出的中国籍高层次人才的外籍配偶及未成年子女通过“直通车”程序申请永久居留的需求,政策允许中关村示范区内中国籍高层次人才的外籍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享受外籍高层次人才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待遇,可以通过申请永久居留“直通车”的程序,申请永久居留。

② 考虑到来京的外籍知名专家学者及中关村企业海外分支机构外籍员工,主要以短期签证入境,每年多次入境需频繁办理各种手续,程序较为繁琐,政策允许中关村示范区内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邀请的外籍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来京商务访问的中关村企业境外分支机构的外籍员工,凭邀请单位的证明函件等材料,可以申请换发入境有效期不超过5年、停留期不超过180天的多次入境有效F字签证。

③ 为了更好地便利外籍高层次人才团队成员出入境,政策允许中关村示范区内外籍高层次人才的科研辅助人员,凭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和中关村外籍高层次人才担保函件,可以办理与其外国人工作许可证期限一致的工作类居留许可。

④ 为营造良好的外籍人才工作生活环境,政策提出为来京外籍人才随迁外籍子女来华就读提供出入境便利,允许其凭学校录取通知书等证明函件向北京口岸签证机关申请学习(X1)签证,入境后可按规定办理学习类居留许可。

⑤ 为加强对外籍华人的服务力度,方便外籍华人来京发展,政策提出对来京探望亲属、洽谈商务、开展科教文卫交流活动及处理私人事务的外籍华人,可签发5年以内多次出入境有效签证;对在京工作、学习、探亲以及从事私人事务需长期居留的外籍华人,可按规定签发有效期5年以内的居留许可。

这五条是解决“进得来”的问题。
在开放国际人才引进使用方面,提出了6条政策:
⑥ 为争取国际科技竞争主导权,增强对新型科研机构直接引进外籍顶尖人才的支持,政策提出对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外籍人才,在中关村示范区内开展担任新型科研机构法定代表人的制度试点。

⑦ 为进一步激发外籍人才参与北京市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政策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外籍科学家领衔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外籍专家作为候选人被提名政府科学技术奖。

⑧ 为扩大外籍人才在科研领域发挥作用的空间,提升北京市相关领域科研水平,政策提出支持在京从事科研工作、并将知识产权在京落地的外籍高层次人才领衔承担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并可提名市级科学技术奖项。

⑨ 为增强“海聚工程”引才用才的精准性和产业匹配性,进一步释放用人单位活力,政策提出制定北京市“海聚工程”人才引进重点支持单位目录,开展试点工作,允许纳入目录的用人单位定期推荐一定数量的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直接纳入“海聚工程”支持范围。

⑩ 为了提升北京市公共部门国际化服务水平,政策提出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公共部门外籍雇员管理方式和体系,建立外籍雇员的遴选、登记和考评机制。在此基础上,探索在中关村示范区内以及专业性较强的管理部门设置海外专业技术人才特聘高端职位,开展境外高层次人才高级管理岗位聘任制试点。

⑪ 为引进和培养高水平人才,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政策提出在中关村示范区内重点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开展独立招收博士后科研人员试点,扩大外籍博士后招收规模。支持博士后工作站积极与国际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创新管理运作模式,联合培养博士后人才。

这六条是解决“留得下”的问题。
在支持国际人才兴业发展方面,提出了4条政策:
⑫ 为了加强中关村区域国际人才的交流合作, 提升中关村在国际人才交流合作中的影响力,政策提出在中关村示范区内建立国际人才合作组织,举办国际人才大会及高峰论坛,推荐优秀人才到海外国际组织任职。

⑬ 为了推动人力资源市场更好发展,政策提出优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设立行政许可办理流程,创新人力资源服务业监管措施。

⑭ 为了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业国际化水平,政策提出进一步降低外商投资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准入门槛,在中关村示范区内取消 “中外投资者应当是成立3年以上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要求,允许外资直接入股既有内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

⑮ 为加强北京市对国际知名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吸引力,提高人力资源市场对外开放水平,政策提出鼓励更多国际知名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在京发展,对招聘国际高端人才业绩突出的,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这四条是解决“干得好”的问题。
在加强国际人才服务保障方面,提出了5条政策:
⑯ 为进一步便利经常往返中国与海外的外籍人才,政策提出简化外籍人才到属地派出所办理住宿登记的手续,对在京有稳定住所或固定工作单位的外籍人才探索通过网络等方式登记住宿。

⑰ 为了让外籍人才少跑路,政策提出建立外籍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外籍高层次人才提供居留许可申请、永久居留申请以及创新创业等服务;为了更好吸纳全球优秀青年人才,政策提出吸引国际知名高校外籍优秀毕业生来京创新创业,为其提供签证等便利化服务;为了缩短外籍人才在京适应的时间,政策提出推动国际人才社会融入,加大国际人才本土化、本土人才国际化适应性培训力度。

⑱ 为了让外籍人才更方便办理健康体检证明,政策提出进一步落实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外籍人员健康体检证明办理便利服务措施,在北京市区内增加外籍人员服务站点,方便外籍人才就近办理。

⑲ 为了更好地解除外籍人才的后顾之忧,政策提出支持相关保险机构开发设立针对在京外籍高层次人才的保险产品。

⑳ 为了让外籍人才安心发展,政策提出扩大中关村示范区内中小学招收外国学生资质校规模,支持北京市中小学为外籍人员子女随班就读创造更好条件。

这五条是解决“融得进”的问题。

发表于 2018-3-24 21: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李十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李十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uigua 发表于 2018-3-24 22:03
国内都知道国外免费土葬

这是谣言吧

发表于 2018-3-24 21: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Thar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Thar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正好推销funeral insurance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3-24 21: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guigua 于 2018-3-24 22:17 编辑
zhxh28 发表于 2018-3-24 21:53
这些声音执政者可能听到?


当然听到了 而且国内群众支持销户、防止华侨两头甜的声音    远远高于    国外华侨反对销户的声音

发表于 2018-3-24 21: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tellite201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tellite201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老规定确实还是毛时代的闭关锁国思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3-25 08: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rankkkk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rankkkk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uigua 发表于 2018-3-24 22:16
当然听到了 而且国内群众支持销户、防止华侨两头甜的声音    远远高于    国外华侨反对销户的声音 ...

请问华侨两头甜的定义是什么,在海外和国内享受了什么福利待遇就算两头甜?有没有列表,如何认定。

发表于 2018-3-25 12: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iw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iw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木有相关政策说入外国籍的话人的房产卖售和原来交缴的退休保险等等怎样办理凭什么可以办理? 因为这些原本是需要户口薄才能办理的。

发表于 2018-3-25 14: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engb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engb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rankkkkk 发表于 2018-3-25 09:36
请问华侨两头甜的定义是什么,在海外和国内享受了什么福利待遇就算两头甜?有没有列表,如何认定。 ...

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嫉妒,你没享受到什么也认为你占了便宜,要不然你往外跑什么?就是要断你后路,让你跑!

发表于 2018-3-25 14: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Thar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Thar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永生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3-25 14: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hengbao 发表于 2018-3-25 15:46
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嫉妒,你没享受到什么也认为你占了便宜,要不然你往外跑什么?就是要断你后路,让你跑! ...


很简单的道理
如果国外比国内差 你为啥移民?如果国外没福利 你为啥移民?
为啥国内移民中介生意红火?
人都往高处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3-25 22:1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xh2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xh2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据市公安局官方微信“警民直通车上海”,3月13日市公安局发布了《上海市常住户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近段时间来,大家对《规定》十分关注,参与度很高,比如,有的对《规定》如何有效实施提了很好的意见建议,有的对《规定》中一些条文如何理解表达了疑问。这是中国法治进步的体现,也是大家对公安工作的支持。

通过梳理,大家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房屋交易后上家户口拒不迁出,权利人向派出所提出申请时需要提供什么材料;派出所对社区公共户口人员签发个人户口卡,个人户口卡有何用途等。大家还关注《规定》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有的人有疑问,对出国定居的人员,派出所会强制注销其户口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的有关精神,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实施细则》和公安部有关规定,市公安局制定了《规定》第四十六条(关于出国定居和加入外国国籍人员注销户口的规定,自2005年以来的《规定》皆有表述)。鉴于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的实施细则尚未制定,关于“出国定居”的法定内涵尚不明确具体,因此,现阶段上海公安机关对出国定居人员不注销户口。

发表于 2018-3-25 22: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xh2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xh2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此重大的政策像儿戏,岂能一个城市就能决定的了。

发表于 2018-3-26 13: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dacctm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dacctm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上海真这么做就是领头违宪。不过现在宪法已经可以说改旧改了,只要GCD喊改就改,今年不是刚改得连国家利益都在X党利益之下,普通老百姓的利益更不用说,反正有权势的换基本护照回国都和走大路一样宽松。

发表于 2018-3-26 15: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ameagle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ameagle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8-3-26 18: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engb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engb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hengbao 于 2018-3-26 19:50 编辑
zhxh28 发表于 2018-3-25 23:12
据市公安局官方微信“警民直通车上海”,3月13日市公安局发布了《上海市常住户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 ...


上海公安局这是缓兵之计,将矛盾上交,现在就看人大怎么立法,如果全国人大立法规定,出国定居要注销户口,那上海公安局会以疯狂的行动清剿定居海外华侨的户口。所以,各位别高兴太早。举目环球,只有中国等个别国家还实行过去保甲长制度下的户口制度,别的国家都是实行身份证制度,也就是ID。而且对定居海外的本国公民在政治上一视同仁,连国内的选举也让旅居海外的公民参与投票。反观中国,不仅在国内用户口刁难自己的人民,就是人到了海外也不放过。与其说是注销户口,实际上也是为了提高国内人均GDP,试想,一下子注销几千万人的户口,人均GDP可以提高好几个百分点,脱贫也会很快完成,唯一不幸的就是海外华侨成了牺牲品。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3-27 07: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zeri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zeri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的政策从来就是拍脑袋决定的呀,管你什么p民呢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