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此文章由 ItsThe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tsThe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ItsThere 于 2017-11-3 22:36 编辑
巴梨是小时候的梨。
小时候的意思是,一辈子都记得。
北方话带儿化音,所以打小听到大人们对它的称呼是:巴儿梨。
恍惚记得大人们也笑说不知这梨的名儿是怎么来的,跟巴黎到底有什么关系,那时候没人知道巴厘岛。
巴梨好吃,因为它的香味浓郁又甘甜软糯,于是小时候对它印象极其深刻,那时印象深的还有伊拉克蜜枣和哈密瓜。
巴梨的味道很特别,与鸭梨蜜梨雪花梨京白梨的香味完全不一样,就像,哈密瓜之与甜瓜、伊拉克蜜枣之与红枣,而且这种异香还很强烈。
巴梨的果肉会变化,又青又硬的巴梨买回来一定要放到颜色黄了才吃,有时母亲拗不过我馋火攻心闹腾也会给个青的,偶尔也能碰上甜的但香味就很淡了。熟透了的巴梨果肉软糯细致,整个巴梨只有梨籽和梨把儿不能吃,所以吃完了并没有扔梨皮梨核儿的动作,洗洗手就行了。
想起木偶匹诺曹的童话,把梨皮和梨核儿都吃了是他们当时勤俭的传统吗?吃巴梨可太符合了!
不过,那些喜欢脆桃脆梨脆苹果的爽快干脆利落人,可能不太喜欢这么面糊糊的玩艺儿,老妈就不爱吃巴梨,牙不好了也一样要吃脆的。
长登澳洲时住在Hurstville,一个开心的发现是在Coles超市居然有巴梨,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那如意之一二或许会选巴梨呢。
每次买上十几个沉甸甸拎回家,用熟透的水果和塑料袋的透气程度稍微影响一下巴梨的成熟速度,就可以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每天吃香香的巴梨了。
巴梨皮薄肉甜不宜久存于是上市的季节性太强,长大以后在国内吃到的机会并不多,也听别人说起过洋梨、香蕉梨、烟台梨这样的别名儿。
不知为什么澳洲的超市里一年四季都有巴梨,或许有特殊的运输和保鲜技术吧。
昨天聊天跑题说到巴梨,稍微搜了一下就发现了巴梨名字的由来。
1、中文结果排在前边的互动百科上,蔷薇科Rosaceae、苹果亚科Pomoideae、梨属Pyrus Linn都有相应的英文,在种的位置只写了巴梨二字却无英文,提到了1871年由英国传入。
http://www.baike.com/wiki/%E5%B7%B4%E6%A2%A8
2、英文结果的维基百科,第一句话The Williams' bon chrétien pear, commonly called the Williams pear or the Bartlett pear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is the most commonly grown variety of pear in most countries outside Asia. 威廉姆梨=巴梨,巴梨分明就是Bartlett pear音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lliams_pear
3、随便找个词典:Bartlett : a large, yellow, juicy variety of pear. Also called Bartlett pear. 大、黄、多汁的梨,也叫巴梨。
4、Bartlett的定义:Definition of Bartlett. :a pear that has yellowish-green or sometimes red skin and whitish flesh and is the principal commercially produced pear in the U.S. First Known Use: 1828.一种黄绿皮有时红皮的,白肉的梨,是美国主要商业生产的梨,首次披露在1828年。
在超市里发现,别的各色人种买巴梨从来没有像我一下买这么多的,我只知道鬼佬们在烤食物时有时会加上巴梨,顺便搜一下有巴梨的食物,蛋糕、派、烤肉、沙拉、酒、罐头。。。琳琅满目。
有机会要去尝试一下这些食物,生活很美好,要努力找寻和创造机会去感受和体会。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