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强烈推荐《Immune》-视频已经加上,书图片加上,方便感兴趣的朋友,感谢一起讨论 (2022-1-24) yuxuanlin · 澳洲生活Q&A-公共交通(墨尔本) (2004-12-22) leeshine
· 母亲节又到了, 录一首给俺娘.【烛光里的妈妈】BY 往事随风 (2008-5-10) 往事随风 · 看图说话:小妖 shops for a day (2008-6-2) 蓝山小妖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3891|回复: 7

[NSW] 关于饵料比重一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5 12: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arpen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arpen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钓场比较深,水流相对比较急的情况下是应该用粘性大比重大的饵料。如果说此时用粘性差比重轻的饵料,那么饵料很快会被流带走并消散,鱼也就随之带走了。可是我有个疑问,那就是用比重大的饵料,料沉底确实是比较快,但是鱼群不就都被引到底层了吗?虽然说饵料经过吊棚还有雾化效果和飘散残留,但是终归料团还是沉到底层了,而且不断在底层雾化消散释放火力吸引鱼,这要是不玩沉底的话,岂不是鱼群也被带到底层偏离钓棚了吗?

对于饵料的水下最终状态我还不是特别清楚,我觉得理想状态应该是把握好比重和粘性,当料团进入钓棚后就基本完全散开了。不知道我这么理解对不对?要想做到这一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1-25 14: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shinggu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shinggu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fishingguy 于 2015-11-25 15:13 编辑

我也坐等大师们高见,不过分享点个人小经验:之前去外海试诱饵的新比例,那次用两包面粉代替了麦片,超黏,密度(比重)也比平常高(感觉重了了20%)。当然雾化是比较差,只有平时的40%,不及格。扔下水后一团的不怎么散开,但可能因为目标大,即使是在水的上层,立刻看到了一堆小鱼飞过来围着疯咬,所以楼住疑问的那种比例的诱饵集鱼的效果应该还是有的? 而且虽然比重大,但是由于比较粘,沉下去比平时好像缓慢很多,估计是里面的面粉不断与海水混合,密度降低,缓慢了下落的过程。 但是由于一大团不散和雾化不好,所以我觉得这种比例是错的
不过那天盗饵很厉害,歪打正着,这种“饵”(已经不能算诱了)执行诱钓分离好像不错,所以中了N白鲳后受不了了,打了个巨窝在流尾,终于在流头中了条BREAM 和一条大黑鲳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Sharpening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Iso fisho

发表于 2015-11-25 14: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xdai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xdai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流頭中魚餌在流尾,這是啥運氣

发表于 2015-11-25 14: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arpen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arpen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xdaily 发表于 2015-11-25 15:50
流頭中魚餌在流尾,這是啥運氣

我想应该是说反了吧

发表于 2015-11-25 15: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shinggu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shinggu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fishingguy 于 2015-11-25 16:26 编辑
fxdaily 发表于 2015-11-25 15:50
流頭中魚餌在流尾,這是啥運氣


那天是日落钓的 小鱼和白鲳好多,两竿基本一条白鲳,所以当时思考解决方法,记得之前看日本矶钓视频学习时候某大师提过用多点的饵将小鱼聚在一个点,然后打较少量的铒跟钓组同步在另一个点,小鱼跑来了又可以打重饵聚集他们然后自己转到之前小鱼的点。所以那天大概是4勺一个小鱼点,1勺我钓的地方吧。

说是流头流尾,其实没有那么夸张, 大概就是1.5跟杆子的距离左右。

不知道这种杂鱼处理是否正确,有误的话请个路大师斧个正啊!!   感激感激
Iso fisho

发表于 2015-11-25 15: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enjian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enjian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一般是一根沉底杆架在那,绑上铃铛,然后手上一个矶竿。。嘿嘿。两不误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1-26 15: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公平孩子街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公平孩子街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如果饵团已经粘到见水不会分散的程度,基本上是要决心把子线放很长贴底做钓了。一般这样的话可以把标点放到暗礁根底处,能钓底物。不过吧,这么钓真的比沉底麻烦很多。。。。

欢迎各位向我狠狠砸分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5-11-27 11: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字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字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场深、水急、不钓底,可通过打玻璃的手势将玻璃打散些、不成坨,然后是少量频打,便可解决。另,中上层的鱼,不容易因玻璃而变换水层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Sharpening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