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失业了学学数据分析 (2021-8-24) 酸菜小鱼1212 · Hepburn - 意外的美丽 (2009-6-12) Ronny
· Shall We Dance? (2005-3-17) NT · 南美四个半月全程公交自由行 (2024-10-3) henryniu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3816|回复: 3

参加活动---宽容鼓励和压力并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2 14: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xuan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xuan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是一部好电影。不是从教育角度,而是从人性角度。没有从小在这个环境里的人,是不能感受的。搞乐器搞艺术的,没有压力是绝对成不了人物的。这里一个德国教音乐的老师曾经跟我说过,他最喜欢教中国和德国孩子,因为能push,能承受压力,而澳洲本地的孩子,他直接就是摇头,玩贝。

我儿子的同学妈妈们,经常向我抱怨,怎么老师又布置这么多作业,一周一次作业,她们都认为太多了。我真心不知道,是真抱怨多,还是就在我面前抱怨,回家继续小灶伺候。

教育,在我个人认为,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引导过程。让孩子自己明白道理的效果,比任何强压都有效果。当孩子不能明白道理的时候,适当的强压,比放任自流,要有效果,在强压过后,是继续沟通。

思想的沟通,是时时的,是点滴的,是无形的。思想的沟通,是让孩子自己明白道理,了解这样的行为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去学校上学?为什么要做作业?为什么要弹琴?为什么人要有目标?等等等等

我个人不赞成单纯的鼓励教育方式。的确鼓励可以激发孩子的潜能,让她们有自信心。但是一味的只鼓励,会让孩子听不进去一丝的批评和反对意见。她们对挫折的承受力不强,不习惯接受失败感。我一直认为,一个真的能够成功有作为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相当承受力,承受压力的人。失败不是坏事,批评也不是可怕的毁灭孩子自信心的坏事,能够从批评中接受教训,从失败中找到方向的孩子,才是真的坚强有担当的孩子。

还是回到电影中,能经受住魔鬼神经病教授的强大内心的学生,才能真的走向世界舞台。

当然,做父母的不应该逼迫孩子一定成名成功。做为父母,只要孩子心理生理都健康正常,积极向上,能承受压力,同时能理解他在做的是什么,那就已经是非常好的孩子了,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还是回到,我一贯强调的平衡。凡事都是一种平衡的技巧,过犹不及,而不作为,放任,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每个家长都是自己孩子的榜样,和引路人,想要有什么样的孩子,必须从有什么样的父母开始。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0 收起 理由
冬迹之樱 + 8 感谢分享
wyyy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管理人员评分

Sidnee  在2015-4-12 15:25  +50分  并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5-4-12 15: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让版主带的,开篇跟影评一样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5-4-13 15: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冬迹之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冬迹之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凡事要平衡,这点很同意。

不过,华人家长基本都是给压力的,除了完全不闻不问的

发表于 2015-4-14 11: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uy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uy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平衡,中庸之道,融合中西,在教育下一代的问题上,取长补短!

感谢分享!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