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我乖乖的生日三餐:Waffle,Tortellini,Galbi-jjim,Budge-jjigae (2024-10-8) ayeeda · 污渍,让我们大战三百回合 (2005-5-30) coldair
· 我的揾工经验 (2006-3-30) StKilda · Deck DIY 与大家分享 (2007-11-7) homeandaway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4508|回复: 11

[评书论文] 读书笔记:十年一觉电影梦 李安传 [复制链接]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4-11-14 15: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虞宅与美丽 于 2018-2-8 15:53 编辑

看李安的传记,感觉很舒服,大概是因为他涵盖中西的视角,很适合我们在海外的华人。

这本书采写于2002年,正是《卧虎藏龙》大热的时候,距离李安导演的第一部电影《推手》,也刚好十年。十年回顾,没有过分的意气风发,也没有很多的悒郁之气要抒发,书中展现的李安,就是一个天生喜爱电影,又有幸追求梦想的人,热爱和追逐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所以整本书的调子就是心平气和,又真实诚恳。

出生于台湾的李安,中国文化的底子在那里,从他的电影里就可以感觉到他对中国的长幼秩序,感情表达,中国器乐等等传统文化的理解很对路。同时他又在美国读书,在现代工业化电影的核心开始他的电影实践,所以做电影又自然走了一条很务实的路子,在商业和文艺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或者说,是他性格里的温润圆融。

李安在读书的时候成绩很好,毕业作品《分界线》在纽约大学影展中获得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两个奖项,当场就有经纪人与他签约。然而高开却是低走,之后六年他都没有找到机会拍一部电影,这就是李安成名后不停被渲染的“靠老婆养的”六年。其实这六年李安也没闲着,也干过剧务打杂等,因为老婆不要他闲着:“无聊的化找个事做,不一定是赚钱的事”,只要他看起来很忙,她就不管他。——这大概就是独立自强新女性的优点,爱情婚姻务必出于两个个体之间的欣赏和支持,而不用太多金钱现实方面的计较。

六年宅男生活,李安明白一件事 :我真的只会当导演,做其他事都不灵光。

当然他还需要机会,去证明前半句话。

后来就是《推手》和《喜宴》的成功,两部电影都是在台湾拍摄,在国际上有很好的反响。李安没有明说,但我想他在纽约六年的碰壁生涯,说明文化的隔阂,以及人种的壁垒,在电影这样的意识形态领域还是有影响的,尤其对一个新人来说。

现在看这两部电影,不能不说题材本身的取巧,传统的中国中原文化,迁徙到台湾后经历的一次断裂,再到美国的经历另一次冲击,正好是李安的成长背景 ——好吧,剧本就是李安本人写的,他能敏感地体会到这些冲突,又用一种大家接受地电影语言表达出来,这确实是他的成功,也是他的天分。

评分

参与人数 6积分 +74 收起 理由
Be-better + 4 感谢分享
dootbear + 20 感谢分享
大成若缺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4-11-14 15: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比较欣赏地是他拍摄英文电影《理性和感性》的经历。这是他第一次和好莱坞合作,全部电影在英国拍摄,传统的经典名著,一众大牌担纲。唯一的优势是,因为是简。奥斯汀的作品,大家都为艺术作品而来,而不完全为赚钱,合作的基础很好。

李安描述的该剧编剧兼女主Emma Thompson很有意思,说她说女王蜂一类的典型的英国人:”很世故,也很完美,包括她的不完美,叛逆,不拘,调皮,率真,骂人,都完美得无懈可击。人品,学识,见解都好到你无话可说。“和这样得精英团队合作,想必压力和动力都会很大。

李安在这里列举了很多具体的经验,我觉得很好,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智慧,真正要做一件事情的人是需要这样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技巧的。

他说“当导演面对拍摄,要先归纳,再各个击破,先在脑中理出各个元素及变化因素,将之归类,才能逐项处理及透视各元素间互相呼应时如何运作。”--治大国如烹小鲜,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而且他意识到中国人真的不善于表达——这大概也是我们会有的体验——“我们受的教养是: 你听命令到一定程度后,开始给命令,多年媳妇熬成婆,很少中间过程,在成长中也缺乏交流探讨的学习。”

他也比较了中国导演和西语导演的不同:中国导演是爱干什么就干什么不习惯跟人家商量沟通,我们的沟通方式是要不就完全自信,要不就屈就他人,觉得很委屈。我们不太花时间跟人家解释自己的想法给转变的过程。——确实是,文化的折射会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好像李安比喻的:“拍华语片就像做皇帝,大家都听令于我;拍西片就像做总统,要出去取悦每一个人。”


我很喜欢他这种反思的视角:“相形之下,我比较习惯西方对事不对人的工作方式,心理负担不那么大,事情做好我心里面最踏实;二来工作也比较有效率。你尊重的是导演和导演的这个职位与自己职位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凭着效忠个人与彼此的交情做事。“

中国人常常习惯对人不对事,依赖个人对导演的情感,好的时候可以做到西方人做不到的东西。因此华语片导演的压力很重,事事得用力管,人人都得用心带。华语片很难做大,就是这个道理。

在国外生活多年我也非常赞同这一点:有容乃大,这个容,不仅是主观上的气度,还有客观上的操作,局面规模要大就需要制度操作与管理,需要分门别类相互沟通,再加以统合。我想这也是李安在东西方电影圈都能吃得开的技术硬件。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83 收起 理由
patrickzhu + 17
daniello + 8 感谢分享
冬迹之樱 + 20 有共鸣

查看全部评分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4-11-14 15: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继续阅读中......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11-14 20: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冬迹之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冬迹之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文化对沟通的忽视,不比的时候也不知道差距 ……

那种对老祖宗的条条框框都感恩的氛围里,沟通?简直是造反嘛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虞宅与美丽 + 5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1-14 22: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drewmam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drewmam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喜马拉雅听书,听完这本书。

不喜欢藏龙卧虎,太过矫情,尤其是对白。好好的一本小说玉蛟龙,被改成这样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4-11-15 00: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ndrewmama 发表于 2014-11-14 21:45
喜马拉雅听书,听完这本书。

不喜欢藏龙卧虎,太过矫情,尤其是对白。好好的一本小说玉蛟龙,被改成这样 ...

电影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表达会不一样,原著的立意和电影也不一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1-27 12: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ppletree8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ppletree8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4-11-27 12: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W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W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虞宅与美丽 发表于 2014-11-15 00:10
电影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表达会不一样,原著的立意和电影也不一样。

是的,各有各的美。我小时候看过《玉娇龙》,非常喜欢它传递出的那种氛围,虽然内容都不记得了。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4-11-27 13: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WJ 发表于 2014-11-27 11:33
是的,各有各的美。我小时候看过《玉娇龙》,非常喜欢它传递出的那种氛围,虽然内容都不记得了。 ...

书里说,李安改编《冰风暴》的时候,一见作者就对作者申明:这是我的电影,不再是你的小说了。

我相信不同的表达方式是需要很大程度的再创造的。

发表于 2014-11-28 22: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W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W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MWJ 于 2014-11-28 23:05 编辑
虞宅与美丽 发表于 2014-11-27 13:01
书里说,李安改编《冰风暴》的时候,一见作者就对作者申明:这是我的电影,不再是你的小说了。

我相信不 ...


哈哈,有意思,你说得有道理。另外,我觉得好的、有关联的作品,不是此高彼低,而是互相衬托。


文字原著和影视作品的比较,算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记得有人对我说,《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电影比书好,而《玫瑰之名》,可以说书更好看(他说也许是先入为主的缘故。)不知道你看过没,其实我都没看过。。。我个人印象比较深的例子是《山楂树之恋》,书很感人(不过那时心态和现在不一样,还是追爱的年纪),电影看后,感觉泛泛的。(大概也是因为先看书的缘故?)

我挺喜欢你的帖。这种读书、写笔记的做法,我很欣赏。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虞宅与美丽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4-11-30 16: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WJ 发表于 2014-11-28 21:58
哈哈,有意思,你说得有道理。另外,我觉得好的、有关联的作品,不是此高彼低,而是互相衬托。

关于原著和改编,确实有先入为主的情况。我印象深刻的是<活着>,先看原著,非常喜欢,看到电影改编的时候就各种失望。其实现在理解不同语言,文字语言vs电影语言,表达方式必有不同。

印象里比较例外的是李碧华的小说,可能她早以编剧成名,写小说的时候本身画面感就很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2-1 09: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W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W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MWJ 于 2014-12-1 09:43 编辑
虞宅与美丽 发表于 2014-11-30 16:55
关于原著和改编,确实有先入为主的情况。我印象深刻的是<活着>,先看原著,非常喜欢,看到电影改编的时 ...


我回前一个帖时,脑海里刚好盘旋着李碧华这个名字!     只是一时不敢扯太远,就罢了

http://book.kanunu.org/files/writer/8551.html
我常去努努书坊“扫货”,李碧华的作品,故事缠绵悱恻、魑魅变幻,文字精致写意、挥洒流畅,如你所说,原著本身就有了很强的画面感。改编的电影很成功,家喻户晓的有《胭脂扣》《霸王别姬》《青蛇》,等。从剧本,到演员,到导演,整个班子都很强大。

回到李安。

我本来极少看电影(眼睛累的缘故),除了普及度太高避也避不掉的《卧虎藏龙》和《断背山》,另外好像只看过他早期的《饮食男女》,因为自己孤陋寡闻,所以看的时候,并不知道导演是李安。是近年来和先生一起看的,一边看一边唠叨:喜欢这个风格!谁导演的?平常生活拍出了文艺味。

对演员的选择,是导演必备的智慧之一吧?大爱吴倩莲~

上面三部李碧华作品改编的电影,我觉得演员也是一等一地到位。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3 收起 理由
Be-better + 4 感谢分享
大成若缺 + 4 感谢分享
虞宅与美丽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