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北非摩洛哥之行(完结) (2018-7-4) gracehyh · 2014 东北亲子游 查干湖冬捕 (2014-1-27) 陈少
· 全文完 (2011-5-31) 葱油拌面 · 废物利用做菜床 (2018-9-13) 小象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851|回复: 6

陈冲89年写得一篇小短文: 把回想留给未来 [复制链接]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08-5-21 13: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蓝月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蓝月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把回想留给未来

             陈冲

    在失去的时候,我们得到些什么?

    在得到的时候,我们失去些什么?

    四年的婚姻生活结束了。我终于是失去了他。好多次我们试着分
居,过不了多久总是又住到一起去了。最后他决定搬去旧金山。由于
告别的次数太多了, 总觉得不久就又会团圆, 告别似乎只是为了重
聚。我一时没有觉得此次告别的严重性。把最后的几件行李装进他的
吉普车之后, 他叮嘱我别忘了交演员工会的会费, 已经晚了一个月
了。他的口吻很随便,我却突然不安起来。这四年来我一直都没有交
过会费或任何其他的费。他把我当孩子似的保护了那么多年,什么生
活上的杂事都一手包办了。关上车门,燃上引擎后,他摇下车窗,深
深地望了我一眼,充满担忧。我呆呆地、固执地看着他,象一个傻孩
子一般。我们没有说再见,也没有互相祝福。他走了。吉普车载着四
年的记忆。当他的车消失在拥挤的街道上之后,我意识到也许这是最
后一次告别了。这是我一生中最孤独、失落的一天。

    我曾经有过那么多丰富多采的希望与计划。

    生活似乎中断了。

    我独自驾车到离L.A.一百多英里远的小镇欧海,一路上眼泪
流得象一股无尽的泉水。上帝将我所失去的变成眼泪又还了给我。

    开到时已是深夜,一只瘦瘦的月亮孤零零地悬挂在半空。月亮下
面是野山乌黑的剪影。我想起多年前读到的一首诗《月亮拽着我的风
筝走了……》,诗里讲些什么记不太清了,但诗的结尾我能背出来,
“把回想留给未来吧,就像把梦留给夜,泪留给大海,风留给帆。”

    我找到一家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小客店,住了进去。客厅里的摆设
简单,生着火,使人感到温暖、安全。我打开书包,取出一位好友去
年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著名德国诗人Rilke给一位青年诗人 的
信。“我相信你会需要这本书的。”他曾意味深长地对我这样说。这
书在书架上坐了快一年了。

    坐在火边, 我一口气念完了一整本书, 似乎每封信都是给我写
的。虽然我的心仍然是孤独的,但孤独似乎升华了,变成宽阔了。我
在反省中找到了孤独的意义与美。这几年来,忙忙碌碌,很少有时候
看看自己心里的地图,旅行一下自己心里的世界。

    孤独是最难忍的, 同时也是上帝所赐的礼物。 爱是最伟大的情
感,因而也是最艰难的。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寻找容易的答案,然而轻易得到的一切都不那
么可靠或可信。

    我在笔记本上摘录了Rilke信中的一段,译成中文大意是:

    人们总是去寻找容易的答案,但只有困难的事才是可信任和值得
去做的。

    我们知道得不多,但是我们必须相信只要是困难的,这本身已是
一个让我们去做的原因,孤独是难忍的,但能从中找到的意义太值得
我们去忍了。

    爱是伟大的, 因为爱也是困难的, 一个人要真正地去爱另一个
人,这是最艰难的任务,这是最后的证实。其他的一切任务都只是准
备工作。

    临睡前,我想起母亲,她老远老远地正在为我操着心。想起小时
候为了手指上的一根小刺,我怎样向她哭喊。今天我就是戴上荆冠也
不会忍心让她听见我的呻吟。父母年纪大了,做儿女的应为他们带去
精神上的安慰, 生活上的安全感。 我却仍然自顾不暇,活得颠三倒
四,心里深感内疚。我躺在床上眼望天花板发誓:明天是新的一天,
我要开始新的生活。

    早上睡醒来,发现自己在一间充满阳光的苹果绿的小睡房里。窗
外的远山衬着万里晴空,不远处有一条小河在低声轻唱。我为自己在
这世界上的存在而庆幸;我为自己能在这苹果绿的房里醒来而庆幸。

     欧海给我的心带来了宁静与希望。 现在欧海成了我最喜欢的地
方,去欧海静静地住上两天是我能给自己的最好的礼物。如果有人问
我有什么养身之道,那么,欧海的山,湖,桔树和苹果绿的小睡房便
是我的回答。

    事业上的进展使我变成了个忙碌的人,整天抛头露面,跑码头,
很不可爱。我脑子里可爱的女人是协和、恬静的,也常常渴望自己也
成为这样的一个可爱的女人。

    但是,在耻辱的溶炉里炼出来的却是另外一个女人。她刚强,顽
固,不撞南墙不回头;她爱大笑,笑得很不文雅,也许这是她保持健
康,蔑视困难的法宝;她提起来一条,放下去一滩,伸缩性极强;她
没有成为一位贤妻良母,她失败了,但在一切挫败中她取得了一些小
小的成绩,学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认为值得;她屡次失望,但仍然
相信秋天金色的阳光,相信耕耘之后一定会有收获。

    不娴雅,不可爱也就罢了。

    从在国内得到的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到在美国餐馆里打工;从演
没有台词的小配角到奥斯卡的奖台,这些年的甜酸苦辣能装好几箱。

    有一次在餐馆收钱,一对衣冠楚楚的犹太夫妇给我的是一张50
美元的钞票,却硬说是一张100的,我知道他们在撒谎,于是坚持
己见。他们大吵大闹。餐馆老板只好让我按一百元找给他们钱,并教
育说,以后千万不能先将钱放进抽屉,必须先拿出找钱,后把收来的
钱放进抽屉里。夜里结完账,少了五十块,我赔。五十块钱在打工女
看来不算是小钱,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毕竟是身外之物。我咽不
下的是谎言战胜了真理。我赌咒下次他们再来的话,我一定要让他们
上吐下泻。 他们没有再来。 今天我倒是有些可怜他们干这种可悲的
事。

    电视台招小配角,我涂上口红,放下骄傲,前去应征。被人家左
看右看之后,得到一个没有台词的小角色:MissChina,在
台上走一走,高跟鞋,红旗袍。

    还有一次,我得到一个电视台的小角色,有一句台词:“Doy
o u wanttohavesometea, Mr. Hamme
r?”我将终生不忘这毫无重大意义的台词。

    今天,我的机会多了,生活好多了。我又得到了承认和被接受,
有时候,我可以飞去跟英国王子喝午茶,和法国总理进晚餐。但我希
望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脚踏实地地生活。

    我仍然相信可爱的女人应该是贤慧、恬静的。今晚我将不在电话
上大笑,或者想入非非,为突然间一个奇怪的念头而激动。今晚我要
静静地在炉火旁织毛衣。

    我渴望深深的夜和银色的月亮。

    也渴望月下的爱情与诺言。

                                1989年12月7日于洛杉矶
意兴阑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08-5-21 13: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蓝月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蓝月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整理电脑, 把以前收藏的一些小文章贴上来.

很短的文章, 现在看起来, 还是觉得写的非常不错.

发表于 2008-5-24 18: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昭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昭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0年前,陈冲也就二十多岁吧,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已经很不错了。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8-5-24 18: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文笔很不错

生活的阅历确实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一帆风顺的人或许不会懂得"爱是最伟大的情感,因而也是最艰难的。"的意义

发表于 2008-8-28 17: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igu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igu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今天再读这篇当年发表在解放日报还是文汇报上的文章,竟还是感慨万千,如今的陈冲已经是贤妻良母式的可爱女人了,演技也日臻完美,在她的blog中你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青春,是失去了的天堂,也是逃离了的地域”,说得多好呀!

发表于 2008-10-14 23: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nflor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nflor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的真不错。 陈冲也是个可爱的女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0-14 23: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l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l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今年四月,奥运圣火传递在国外受骚扰非常厉害的时候,陈冲在《华盛顿邮报》写过一篇文章,看看她的英语文笔::si21




Let the Games Go On


Wednesday, April 9, 2008  By Joan Chen

I was born in Shanghai in 1961 and grew up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During my childhood, I saw my family lose our house. My grandfather, who studied medicine in England, committed suicide after he was wrongly accused of being a counterrevolutionary and a foreign spy.

Those were the worst of times.

Sinc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ended in the late 1970s, however, I have witnessed unimaginable progress in China. Changes that few ever thought possible have occurred in a single generation. A communist government that had no ties to the West has evolved into a more open government eager to jo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 state-controlled economy has morphed into a market economy, greatly raising people's standard of living. It's clear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Chinese people enjoy much fuller, more abundant lives today than 30 years ago. Though much remains to be don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made rapid progress in opening up and trying to be par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Last month I went to China and spent four weeks visiting Shanghai, Beijing, Hong Kong and Chengdu. The people I met and spoke with are proud and excited about the Beijing Games. They believe that the Olympics are a wonderful opportunity to showcase modern China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Like many Americans, most Chinese people are disturbed by the recent events in Tibet. But after watching the scenes of violence and arson by the rioters, the Chinese believe that the government is doing the right thing in cracking down to restore order.

The Olympic torch is in California and is to be carried through San Francisco today. In a resolution criticizing China, Chris Daly, a member of the San Francisco Board of Supervisors, said that demonstrating against the torch relay would "provide the people of San Francisco with a lifetime opportunity to help 1.3 billion Chinese people gain more freedom and rights." To his credit, Mayor Gavin Newsom did not sign Daly's resolution.

This statement could not be further from reality. For one thing, the Chinese are a proud people. They want freedom and greater rights, but they know they must fight for them from within. They know that no one can grant them freedom and rights from afar. The stigma of Western imperialism and the Opium Wars also remains a strong reminder of the past, and Chinese people do not want their domestic policies to be dictated by outside powers. They also do not want the United States to boycott the opening ceremonies of the Games. The U.S. boycott of the 1980 Games in Moscow and the Soviet boycott of the 1984 Olympics in Los Angeles accomplished nothing. A U.S. boycott of the opening ceremonies in Beijing would be counterproductive for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For decades, anti-China human rights groups in Washington have spent millions of dollars denouncing China. To many Chinese, it seems that this lobby is the only voice that's acceptable or newsworthy in the U.S. media and to the U.S. government. But times are changing. We need to be open-minded and farsighted. We need to make more friends than enemies. Remember what a little ping-pong game did for Sino-U.S. relations in the 1970s? Let's celebrate the Olympics for what the Games are meant to be -- a bridge for friendship, not a playground for politics.



The writer is an actress and director. She became a U.S. citizen in 1989.



 1961年我在上海出生,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长大。在童年时代,我目睹了自家的流离失所。我的祖父曾经在英国学医,却被错判为反革命和外国间谍后而自杀身亡。那是一段最糟糕的时期。

  但是,自从七十年代末文化大革命结束以来,我亲身经历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这些变化,没有人能想象过会在仅仅一代人中就发生了。一个跟西方不相干的共产党政府,已经变成一个更加开放的政府,并且期待着加入到国际社会中来。

  中国的国营经济已经蜕变成市场经济,并且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对于三十年前,很清楚的事实是,今天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享受了更充分,更富足的生活。 尽管还有更多的要做,但是中国政府在对外开放和融入国际社会中已经大大进步许多。

  就在上个月,我用了四个星期去了中国的上海,北京,香港和成都。对于北京奥运会,我所遇见的中国人都很自豪也很兴奋。他们相信奥运会是一个很绝好的机会来向世界展示一个现代中国。正如许多美国民众一样,大多数的中国民众也为最近在西藏发生的事件而不安。但是,在观看了骚乱分子的焚烧和暴力行为之后,中国民众相信政府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那就是平息骚乱恢复社会秩序。

  奥运火炬已经到了加州,今天还要在旧金山传递接力。在一项批评中国的议案中,旧金山市监察局的克里斯·戴里,声称对火炬接力的抗议会“为旧金山民众提供一个一生中难得的机会来帮助十三亿中国人获得自由和权利”。好在葛温?纽森市长并没有签署这项决议案。

  这项决议案根本不顾现实情况。首先,中国民众是自豪的民众。他们想要自由和更多的权利,但是他们知道这些必须从自己内部争取。他们知道没有人能平白赠与这些自由和权利。过去西方帝国主义和鸦片战争所遗留的阴影仍然还在,中国民众不需要自己的国内政策被外部政权干涉。他们也不希望美国抵制奥运会开幕式。一九八零年的美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和一九八四年的苏联抵制洛杉矶奥运会根本没有用。美国对北京开幕式的抵制只能会对两国关系不利。

  几十年来,反华人权组织在华盛顿花费上百万美金来诋毁中国。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这些游说只是为了赚取美国新闻媒体和美国政府的眼球。但是,时代不同了。我们需要开放思想并放长眼光。我们需要交更多的朋友而不是制造更多的敌人。还记得一个小小的乒乓球比赛为中美关系在七十年代做的贡献?让我们来庆贺奥运会作为一个运动会应该成为的——一条友谊的桥梁,而不是一个政治的竞技场。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孔武 + 6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岁 月 如 歌

欢迎到我的博客澳洲新闻小屋坐坐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