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E&E -- 简单易学的weekday家常菜-29道菜更新完毕!Bon Appetit! (2009-5-12) 闲夏采薇 · 新疆大盘鸡 (2004-12-14) sduwei
· 如何坚持母乳喂养——我的点滴经验 (2008-8-21) 仰望星空 · 老狼和他的校园民谣 (2008-6-21) rb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5002|回复: 63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 [复制链接]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4-7-3 10: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澳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澳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别对孩子说“快点”

  “起床!起床!快去洗脸,快去刷牙……”前不久,一段名为《妈妈之歌》的视频在国外网站被疯狂点播。整首歌只听到一位母亲急切的、不容置疑的催促声:“快点啊,快点啊,不然就来不及了!”中国人听了忍俊不禁——原来普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

  《妈妈之歌》描述了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孩子与大人一样,每日生活在催促之中,快速、高效、忙碌、省事,成为最基本和理所当然的生活状态。曾经,父母叮嘱孩子的口头禅是“慢慢走,小心跌跤”“慢慢吃,小心噎着”,现在孩子听到最多的是“快点吃饭”、“快点做作业”、“快点弹琴”、“快点睡觉”,甚至“快点玩”。



谁的节奏被打乱?

  父母为什么要不停地催促孩子呢?因为父母觉得孩子太磨蹭,打乱了自己的节奏,于是反过来打乱孩子的节奏。

  少儿科技馆里,4岁的梦梦在运动传送装置边,不厌其烦地跑来跑去,转动把手,看小球前进、落下、再前进……在一旁的妈妈烦躁地走来走去:“老玩一个有什么意思?再玩这个就没时间玩其他的了!”不容分说,她拉起孩子就走。孩子则不停地挣扎回头……

  “每次看到两岁半的女儿笨拙地、慢慢腾腾地举起小勺子吃饭,我就在一边按捺不住。尽管女儿也能慢慢地把饭吃完,可我真的忍受不了她的慢节奏,于是干脆拿勺舀饭往女儿嘴里塞,而且成了常态。”32岁的何女士说,自己也知道这种做法不对,“但只有看到饭菜被女儿吃进肚子里,我才能安心。”

  这样催促乃至代劳的场景,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并不陌生吧?大人总是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节奏行事。其实,大人与孩子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以及生命节奏都是大不相同的。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对他们而言,感觉最舒服、最顺畅、最有利的就是顺应自然的生理节奏。如果孩子的生活节奏过快,会影响身体的激素分泌,对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损害。

  经常被打乱节奏的孩子,一般都会有早熟、易烦躁、耐性差的特征,或截然相反,表现为反应迟缓、自我压抑、对某些事物过分依赖。

  第一类孩子学会了取悦他人并优先满足他人的愿望,第二类孩子却因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而感到自己是“坏孩子”,从而失去自信。这两种情况都容易让孩子丧失自我。



停不下来的父母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功论导向的教育方式、更高更快更好的标准……都促使父母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标准去催促孩子,就像妈妈带着孩子匆忙地走在学琴的路上,打仗一般紧张。这其中,孩子的节奏问题普遍被忽视了。

  周末、节假日,父母让孩子赶紧吃饭,吃完饭赶紧做作业、画画、弹琴……孩子们不仅在学校里承受着各种快节奏的压力,出了校门依然不得清闲。家长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周末不仅应该是放松的日子,也是用来深切了解孩子各种需求的时机。

  42岁的李女士在儿子8岁生日那天大受打击:孩子想要的生日礼物竟然是“一个什么都不用干的周末”。她说:“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觉到孩子内心的痛苦,这种痛苦深深地震撼了我。”

  1970年,于贝尔·蒙达涅教授带领科研团队,以儿童的生物心理节律为课题,根据不同儿童的年龄、发展及生活环境展开了完整的研究。基于此,西方发达国家把学龄前儿童每天有效的学习时间定为3个半小时。这个时间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延长至4个半小时。一般情况下,小学生每天上课的时间为上午9∶00到11∶00、11∶30或12∶00,对于年龄较长、级别稍高,或对信息接受、消化更快的孩子,则在下午适当添加几小时,一般从14∶30到15∶00、16∶00或16∶30。



尊重孩子的磨蹭

  催促孩子,在生活中是一种正常现象,它能教育孩子,帮助孩子适应外部世界。但是,当催促过多地表现在与孩子的关系上时,通常是因为父母自身的焦虑。当父母无法克服这些焦虑,将这些焦虑转嫁给孩子时,伤害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经常被父母催促来催促去,孩子会质疑自己的生活节奏,认为是自己出了问题,要么逐渐认同父母而变成一个同样焦虑的人,要么以一种极为拖沓的方式生活,以这种被动拖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愤怒。

  当然,一味地指责家长也是不公平的,因为家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社会现状已经不存在有利于人体自身发展的节奏,找到一个适合照顾孩子和指导孩子的方式更是越来越困难。从深层意义上研究,热衷快节奏,与时间赛跑是人类的一种潜意识。如果时常感到被迫加快生活节奏,很累却不能停下来,那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需要战胜某种恐惧:幼年对长辈和老师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对消极状态的恐惧,以及对抑郁、空虚与迷茫感的恐惧。

  作为家长,当务之急是尝试和孩子一起放慢节奏去生活。这样做不仅事关家庭生活品质,而且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父母只教会孩子自主使用自己的身体和头脑,却没有让孩子学会如何产生自己的思想,去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岂不是一种失败?而勾画并形成各种概念的技能,孩子往往是在游戏中获得的。

  放慢速度绝不仅仅是为了停下来喘口气,而是为了感知和感受周围,去想象,去思考。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节奏去吃饭、穿衣,从而让他了解自己是谁,会做些什么。让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玩耍,以促进他把事物形象化、概念化,从而区分想象与现实,言语与行动。这一切能够使他发现自己并了解他人,最终形成对自我以及世界的认知。

    一行禅师说:“从容地让自己生活得更深刻一些。”对家长来说,让禅宗哲学在忙乱的早晨给自己带来一丝恬静的气息,也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课。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台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慢慢来,慢慢来……”


评分

参与人数 8积分 +22 收起 理由
dna + 3 谢谢奉献
xuemei + 2 感谢分享
sydfuzhou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7-3 10: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牛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牛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受教了

发表于 2014-7-3 10: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tmum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tmum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等你孩子三小时下不了餐桌时再说。。。。:(
我儿子就是典型的磨蹭,做啥事情都容易打岔(尤其是日常吃喝拉撒等),不要求他和我们同时吃完饭,但总的有个时间限度。
不要求他早上和我们一样快速,但求不要天天迟到。。。。
我已经很接受孩子就是个慢腾腾性格,但总得设法教他适应现代生活节奏,将来社会不会等他磨蹭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记不住 + 2 我很赞同
Tasmanzhu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7-3 10: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y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y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父母慢下来看孩子像蜗牛一样慢慢的成长。

发表于 2014-7-3 10: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yat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yat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4-7-3 10: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豆汁小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豆汁小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不用上班,再给我三个佣人做家务,我也愿意随着孩子磨蹭。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Tasmanzhu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7-3 10: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上海兔兔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上海兔兔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一直觉得很多的儿童教育书都是纸上谈兵,而且更适合全职在家的妈妈们,偶们每天都忙死,哪里有时间等啊。适当的等没问题,可是要等多久啊?!我儿子要是不催的话,基本就没完没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Tasmanzhu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7-3 10: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sDonIsGoo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sDonIsGoo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文章的人搞清楚磨蹭和不同节奏的区别了吗?这种纸上谈兵外加动不动就引用匿名国外专家研究结果的文章真是烂大街了。

人只有24小时一天,大部分人活不过100岁。所以时间是有限的,父母也是人,也只有这么多时间。磨蹭是什么?磨蹭是浪费时间,难道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养成拖拉和浪费时间的习惯?!

文章里说的孩子看球起落的例子那不是磨蹭,那是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天性和节奏也根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节奏快的是整个社会不是父母,有谁不愿意悠闲滴生活?!
2020目标: 活着

发表于 2014-7-3 10: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ckb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ckb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快慢要看具体情况,这篇写得太想当然了。

专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的确是可以让孩子慢慢来、享受够、仔细做。

但是每一天的作息时间也应该是有规律的,在考虑了孩子的做事习惯节奏的前提下,引导孩子有时间概念地去做每一件事情,按时准时的行为习惯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世间生死劫未尽,天下苦乐事不停。(Copy right reserved.)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4-7-3 12: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澳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澳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S几位很好地阐明了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如果上述现象没发生在你身上那只能算是奇葩了。哪个父母不会因这或那催促孩子要快,尤其华人家庭旳孩子被父母额外加了许多负担,你若不催他们怎么能完成?
本文只是告诉我们家长应该换位思考!如果父母能做到张驰有序,培养孩子时间观念能为将来应对社会做好准备同时又身心健康。绝对不是放任放纵孩子!

发表于 2014-7-3 12: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勤劳的海狸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勤劳的海狸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孩子是在专注地做事情,即使是系鞋带这种小事也可以等一下的
但是如果他/她在游离状态,完全搞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还是有必要提醒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2KMUM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7-3 12: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ckb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ckb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子 发表于 2014-7-3 12:20
LS几位很好地阐明了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如果上述现象没发生在你身上那只能算是奇葩了。哪个父母不会因这或那 ...

你说的不错,不要光算上我们这几个,我都不相信就有没催促过孩子的父母。

但是的确,作为父母时常都要换位思考一下,让孩子去做的每一件事情是不是合适。澳洲已经是一个非常慵懒的国家,我也已经是一个非常慵懒的父亲,我想在不停催促孩子以外,父母更需要做得还是以身作则。所以如果自己是很有节奏感地做事情,孩子应该也会一样。

因此长远来看,减少命令式的催促孩子,改进自己调整自己做事情的节奏,这才是父母需要做给孩子看的榜样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未子 + 2

查看全部评分

世间生死劫未尽,天下苦乐事不停。(Copy right reserved.)

发表于 2014-7-3 12: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未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未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正在考虑怎么抓孩子的磨蹭这项,希望在LZ这帖中找点灵感或反省。。。

我以为磨蹭不仅是孩子,也是我们大人过幸福生活的大敌。。可是LZ似乎有蛮好蛮different的ideas...



发表于 2014-7-3 12: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ongs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ongs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也不想老是催孩子,可是早上八点要出门上班,不催得话他们的饭40分钟也吃不完。

发表于 2014-7-3 13: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丫丫的天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丫丫的天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习了,像我比较性急的更是要学习!

发表于 2014-7-3 13: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ingying.li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ingying.li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商量着说每那么严重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7-3 13: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y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y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每天最少说一百个快点,我和女儿一起刷牙,我都刷完了她连牙膏还没挤出来呢,我能不说吗

发表于 2014-7-3 13: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ocares20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ocares20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说快点,我只会说,上学时间了,睡觉时间了,顶多重复两次。

然后休息日就是大家一起犯懒,早饭吃个一两小时,想出去玩就出去,否则家里发呆也可以,作手工也可以,浇花挖泥巴也可以。

发表于 2014-7-3 13: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心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心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真的很想磨蹭,可是。。。。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4-7-3 14: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澳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澳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sDonIsGood 发表于 2014-7-3 10:31
写文章的人搞清楚磨蹭和不同节奏的区别了吗?这种纸上谈兵外加动不动就引用匿名国外专家研究结果的文章真是 ...

赠上一段笑话:

一对夫妻,辛辛苦苦打拼几年后,买了个海景别墅。因为还房贷的压力巨大,每天还是要早出晚归。然而,他家的保姆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抱着家里的狗狗在阳台上晒太阳、看海、喝咖啡……

也许这就叫不同的人生,关键在于你自己的取向!

发表于 2014-7-3 14: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加油宝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加油宝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儿子现在早上跟我一起数我说了多少个“快点”
哪天我说的少了,他就很高兴,自己说自己进步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4-7-3 14: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月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月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也总是一边催促快点,一边又反省自己,可是有时候真的没办法

发表于 2014-7-3 14: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m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m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耐心耐心再耐心

发表于 2014-7-3 14: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鱼羊鲜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鱼羊鲜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条件不允许磨蹭。。。

发表于 2014-7-3 14: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ngliu123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ngliu123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点意思

发表于 2014-7-3 14: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oisd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oisd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7-3 14: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mim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mim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各持己见. 这种事情怎么说都对,怎么说也不觉得错.

发表于 2014-7-3 14: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蒙面超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蒙面超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想催,因为知道这是小孩子的天性
不能不催,因为生活可不会照顾我们的天性

发表于 2014-7-3 16: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k010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k010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肯定沒有辦法百分百做到. 但僅可能提醒自己看時機適時放慢腳步.

发表于 2014-7-3 23: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澳洲行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澳洲行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做到很难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