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我在澳洲这几年 (2012-1-26) Goofy · 参加活动 手机摄影大赛-田园的都市 (2015-2-10) 小河流水
· 圆头之旅 (2008-11-7) 仰望星空 · 王思涵在墨尔本——2岁5个月小朋友的生活日记 (2006-1-9) poloand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2226|回复: 18

论外国孩子以及中国孩子和家长对钢琴的态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0 00: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ody0heav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ody0heav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是一名在澳洲教了很多年钢琴的钢琴教师,我的学生也分成外国孩子和中国孩子,我发觉中国孩子和外国孩子对钢琴练习以及态度非常得不一样,包括他们的家长。

中国孩子对钢琴的态度说的细一些更应该说成是他们对老师的态度更贴切一些。由于家长对孩子们的期望很高,所以导致孩子们在上课时太听老师的话而在对音乐的理解上没有形成自己的个性,而且为了考级,更忽视自己学习音乐的初衷。 但是,中国孩子们不是非常容易就放弃学钢琴了,因为大家都理解钢琴的学习时枯燥的乏味的,所以都能够持之以恒。

相对与中国的孩子,外国的孩子们对钢琴的态度,是以兴趣为主,一旦失去了兴趣,就变得没那么喜欢钢琴了,所以很容易放弃,但是外国孩子的天性非常的自由,所以他们的音乐也很有灵性,而且家长也不会采取逼迫孩子们的举动,所以各有各的好。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 收起 理由
缓缓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10-10 01: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牛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牛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懂钢琴,不过很同意你的观点,“对音乐的理解上没有形成自己的个性,而且为了考级,更忽视自己学习音乐的初衷。”

很多年前,因为对音乐的喜爱,我也随波逐流地加入了“音乐发烧友”一族,经常去北京新街口淘碟、淘器材,也认识了一圈朋友。交往一段时间,发现多数朋友其实都是用碟来检验器材,追求器材的极致,而根本忽略掉音乐。对他们来讲,器材才是最重要的,哪种类型的音乐无所谓。而我正相反,为了提高音乐的原声品质,才去不得已追器材。后来,我自己把发烧友们分为两类,音乐类和器材类,只跟音乐类的聊。但。。。真是少而又少啊。
苏格拉底怎么死的?!

发表于 2013-10-10 01: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ody0heav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ody0heav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牛哥 发表于 2013-10-10 00:08
不懂钢琴,不过很同意你的观点,“对音乐的理解上没有形成自己的个性,而且为了考级,更忽视自己学习音乐的 ...

诶,平时除了教钢琴我也玩乐队,完全理解你的感受。启示真正热爱音乐的人是不会因为器材的等级高低而去表现音乐,因为技术好的人用再差的器材也可以将他的才能发挥到极致!
E

发表于 2013-10-10 01: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牛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牛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elody0heaven 发表于 2013-10-10 01:19
诶,平时除了教钢琴我也玩乐队,完全理解你的感受。启示真正热爱音乐的人是不会因为器材的等级高低而去表 ...

咱不歪楼。回到你贴子的话题。

我个人感觉,很多中国家长让孩子学钢琴,自己和孩子其实都并不是那么热爱音乐,只是把钢琴当成一门手艺来学的。对他们来说,钢琴就是钢琴,和音乐无关。

而西人的家庭和孩子,很多是因为喜欢音乐本身,为了表现音乐,而去学一门乐器(比如钢琴)。钢琴只是音乐的一个载体,除它之外,音乐还有很多载体。所以,如果对钢琴没兴趣了,他们可能换成别的乐器学。甚至根本布学了,就只是听,也能很享受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adduvs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苏格拉底怎么死的?!

发表于 2013-10-10 01: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ody0heav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ody0heav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西人孩子们对钢琴有着一定的周期,一旦他们觉得没有兴趣了,非常难持之以恒。至于中国孩子们,在还没有真正理解音乐的乐趣的情况下已经被家长逼着做了,所以就算他们擅长也很难再喜欢了。我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来澳洲之前一直是非常讨厌弹钢琴的,但是来到澳洲遇到一个好老师,才开始喜欢上弹钢琴的,并立志成为像她一样的教师。所以良好的教育非常重要,还有就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中国的老师很难成为inspiring的教师,西人老师呢,虽然很随性,但是技术又不过关,真的是两难啊。

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方法也不一样,记得以前我父母是每节课在后面认真做笔记,而且要和老师讨论很久,但是西人家长从很小就让孩子和老师自己交流,从来不管他们的进度。
E

发表于 2013-10-10 08: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nl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nl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就孩子而言都是一样的,只是父母的态度和投入不一样。

当孩子学到一定程度时,才可能更好地理解音乐,从而形成自己的风,而且才有动力往下继续。

娃学校有个音乐老师,自己的音乐素养很高,修钢琴和声乐。他就是很Relax,即使早晨一点点的Rehearsal时间,他也会和娃们讲很多笑话。我想孩子们一定很喜欢这个老师,把音乐当趣事教。但是在与娃的朋友交流中发现,不是每个洋娃都欣赏。那个很棒的洋娃说,老师是不错,但是太没原则了,上课,排练都没纪律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liqur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赠人茉莉,手留余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10-10 09: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an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an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心情很难过和婉惜。我女儿学了5年的钢琴。多少努力和泪水。上个星期她决定放弃了。
我告诉, 琴会继续留着。希望有一天她会从新拾起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未子 + 2 安慰一下,兴许她会早日重拾旧爱.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0-10 09: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未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未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inluo 发表于 2013-10-10 08:58
其实就孩子而言都是一样的,只是父母的态度和投入不一样。

当孩子学到一定程度时,才可能更好地理解音乐, ...

记得英文里有一个说法,”two wrongs can't make a right" or something like that. 我也发觉,“one right plus one wrong cannot make the whole thing right". 那个老师爱开玩笑给一点点small talk轻松一下气氛本身应该是一个right的蛮好的事情。而他没有原则或对音乐要求的水准低则是那个wrong thing,其最后总体结果,还是不好不为见怪。

兴许那老师small talk轻松氛围之后能近快进入主题并且能有高标准严要求就两全其美了?

发表于 2013-10-10 10: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牛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牛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未子 发表于 2013-10-10 09:52
记得英文里有一个说法,”two wrongs can't make a right" or something like that. 我也发觉,“one rig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就你的例子而言,那个老师本人应该对自己在音乐的追求上是很苛刻的,所以他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但他明白,不是每个人都愿意那样苛刻地对待自己,甚至可以说,多数人都不太愿意。他开班授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钱,而不是其他,所以他需要用更轻松愉快的方式留住多数学生,而不是把他们“教出来”。

如果他的学生都是像他一样,愿意为音乐奉献自己,估计他就会有另外的教法了。
苏格拉底怎么死的?!

发表于 2013-10-10 11: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qu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qu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首先声明我不是钢琴老师,我是琴妈。

我见过非常关心孩子进度的外国家长,也见过三个月也弹不好一个曲子的中国学生。所以我同意楼上有位同学说的,孩子都一样,要看家长的态度和投入。

好的老师也是关键。如果能找到技术好、又能引导孩子的老师,对孩子的好处是大大的。楼主自己不是就有亲身体会嘛。

还有,我不认为考级跟理解音乐有冲突,这要看老师和家长怎么引导了。

发表于 2013-10-10 11: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ostmywa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ostmywa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ostmyway 于 2013-10-10 10:41 编辑
zhand 发表于 2013-10-10 08:22
心情很难过和婉惜。我女儿学了5年的钢琴。多少努力和泪水。上个星期她决定放弃了。
我告诉, 琴会继续留着 ...


相信我,她会再拿起来的。

我小的时候学过手风琴,没有学多久,父母不逼迫我,我爱练就练,不爱练就不练,所以进步特别小,一直弹奏枯燥的曲子,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放弃。但是我也记得自己为学手风琴付出了不少的努力,我上学父母是不送的,我2年级开始就背着我的手风琴加书包去上学,后面手风琴,前面背书包,非常沉,,,非常沉,我走路大概15-20分钟到学校,中午有时候要去姥姥家吃饭,我要背着琴走30分钟。。。。。。

后来学校的老师开小班,单收费都把学生拉到家里去学,在学校里不好好教,我妈妈非常恶心她的做法,没有让我去她家里去学。再后来吃小灶的同学进步非常快,我慢慢的就落后了,然后再转校,我就放弃了。。。

快20年过去了,我现在开始把乐器拿起来了,没有手风琴,家里买了钢琴,我现在开始练钢琴了,再次重新拿起来,心情大大的不同,这次是真正的自己想去学,想去练,可以谈3个小时不带停,开始真正enjoy。

所以我相信有一天你的女儿也会想起来伴随了她5年的钢琴,会再出自自己的兴趣把它拿起来

钢琴是老公的妹妹的,送给了我,她练到5级也不练了,但是她看到我练琴,她手也痒痒了,每次来家里也都要练上好长时间,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未子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不知道签什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10-10 15: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jrli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jrli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实习也是教音乐?

LZ 是没碰上过我儿子这一类的,他上钢琴课说的话绝对不比老师少。。。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估计当他的老师会发彪。。。

发表于 2013-10-10 16: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ody0heav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ody0heav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jrlisa 发表于 2013-10-10 14:18
LZ实习也是教音乐?

LZ 是没碰上过我儿子这一类的,他上钢琴课说的话绝对不比老师少。。。如果没有足够的 ...

哈哈,我还遇到过上课特别喜欢挑老师刺的呢, 稍微有一点给他钻空子,他就拿事例来压你!不过我比较喜欢这类的学生,因为通常这类学生都非常有个性,容易和老师交流,可塑性也强。我们作为老师,就是需要和他们讲道理!话多的学生和听话的学生比要好太多了!!!
E

发表于 2013-10-10 16: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cki20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cki20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hand 发表于 2013-10-10 09:22
心情很难过和婉惜。我女儿学了5年的钢琴。多少努力和泪水。上个星期她决定放弃了。
我告诉, 琴会继续留着 ...

我自己就是个例子,从四岁开始弹琴,多少泪水,弹了四年,打死也不弹了。

发表于 2013-10-10 20: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an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an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ostmyway 发表于 2013-10-10 11:37
相信我,她会再拿起来的。

我小的时候学过手风琴,没有学多久,父母不逼迫我,我爱练就练,不爱练就不练 ...

谢谢你的安慰和支持。我把你们的评论和经历给她看了。她默默无语。希望对她有所触动。
我也不期望她考级。只希望音乐和钢琴能一直陪伴她。也是作为父母给女儿的一份礼物。

发表于 2013-10-11 09: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nglishba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nglishba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般说来,中国家长的功利心较重,爱攀比。觉得钢琴那么贵,投资大,不好好学对不起学费和钢琴价格。 而且朋友圈里只有要一个钢琴牛蛙,其他家长就会觉得压力巨大。跟补习考精英一个道理。

老外就比较放松,反正这钱就是让孩子开心学点东西,不花在这个兴趣上,就是花在那个兴趣。不求结果只求开心。 到了high school 阶段,真正喜欢的西人小孩就开始发力了,而此时很多超前的华人孩子反而burn ou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3-10-11 10: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chelwang52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chelwang52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nglishbay 发表于 2013-10-11 09:33
一般说来,中国家长的功利心较重,爱攀比。觉得钢琴那么贵,投资大,不好好学对不起学费和钢琴价格。 而且 ...

是这个理儿。

看到过数个华人孩子被家长PUSH钢琴考级, 小小年纪考到了很高的级别, 但是对音乐的理解和认知没有跟上, 导致对钢琴深恶痛绝, 达到8级10级后就完全放弃, 再也不摸钢琴了。

发表于 2013-10-11 10: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z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z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nglishbay 发表于 2013-10-11 09:33
一般说来,中国家长的功利心较重,爱攀比。觉得钢琴那么贵,投资大,不好好学对不起学费和钢琴价格。 而且 ...

非常赞同,中国家长期待太高,觉得花了钱了就得有成就,拿名次,把爱好玩乐变成追名逐利,比如我带孩子跳舞,本地人就是带孩子乐乐,自己还可去喝杯咖啡聊聊,孩子穿得像小天使,老师带着游戏一样学,中国家长不能忍受,在门口偷着盯着,看孩子认不认真,孩子一不做好,马上急得恨不能上前训斥,还总认为老师不够专业,这钱白花,还不如自己教,满腹怨言,到处说,其实这就是一个小孩子社交玩得方式,10来块钱,一个半小时,就得培养出专业舞蹈明星?

发表于 2013-10-11 11: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到有的孩子确实是只弹考级的曲子考级很快也没抵触情绪,自己家的孩子学了三年第一次考级还很不愿意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