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现场直播❤️❤️ 越南两周从南到北✨✨我可是写完了啊~yeah (2018-12-14) 小兔白又白 · (2012三月行)No Rush!!I'm on Fiji Time!---八天完美斐济本岛+MANA之旅~(无敌攻略+详尽资讯+多图+真人照)完结! (2012-3-20) bingzang
· 墨市五周--找工纪实 (2006-9-9) Henrychen · 在新加坡投资基金 (2007-12-29) fm_yy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830|回复: 12

中国家庭教育十大败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30 18: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eet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eet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亿万个中国家庭和中国家庭教育中成长的孩子里,孩子满青不是第一个离家出走的,更不是最后一个。面对此情此景,与其更多地揭露和批评孩子本人及其极端 行为本身的道德问题,过多地渲染其父母所承受的悲伤和痛苦,不如冷静思考一下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致命因素和败笔。
  教育是每个人健康成长的关键和基石,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完整意义上的教育应该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部分共同组成。而在中国,教育的分割和缺陷尤其家庭教育的弱点和弊端是暴露无疑的。

  随着孩子的出生和成长,教育的矛盾性、片面性和扼杀性已经不容忽视地摆在我们面前。

  面对矛盾,如果没有适当的解决方法,那么结果只有一种:就是矛盾一方的妥协。孩子选择离开就是一种无声的抗争,一种沉默的妥协,一种融 合了理智和冲动的极端路线。笔者要说,满青是理智的,因为他没有选择更加极端的方式草草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开始摆脱自身的不利因素,主动走向社会的大舞 台,接受社会的熏陶和教育。同时,满青又是冲动的,因为不合理的家庭教育使他忽视了必要的道德因素,从此抛却了家庭的亲情,淡化了父母的感受,无视了亲人 的悲伤。

  面对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种种弊端,很难笼统而简单的一言闭之,笔者姑且把家庭教育相对模糊地分为两个阶段:幼年教育和成人教育。细细数来,可概括为中国家庭教育的十大败笔:


  第一、过分溺爱,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孩子是父母的爱情结晶,爱孩子是天性使然,但溺爱孩子却是人类独创的一种另类之爱。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 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这种溺爱,是人性之中爱的光辉的一种畸形心理,在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以后,温柔变成一副枷锁,疼爱化做一个圈套。

  人性被扭曲后的结果,甚至不如非洲一种到了年龄便把小狮子扔进茫茫草原之母狮释放出来的兽性。对此,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段经典的话:“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除了溺爱,严格的中国父母们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忽视也相当可怕。在这方面,很多父母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严重扼杀幼小孩子的心理、情 感、意志和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从三四岁甚至更早,父母们便开始命令孩子们学汉字、念唐诗、背宋词、练算术,而不去顾及孩子爱玩的天性,一味地学死知识,一 味地命令式教育,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和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抛之脑后。

  可孩子毕竟是孩子,纵然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有无数个理由,又岂找出一个借口,去挑战和反对瞪着大眼、攥着拳头、携带着中国传统文化因子的家长的种种威严?



  第二、心灵施暴,扼杀独立人格的树立

  有一个关于教育的小故事很有意思,说的就是中国家庭教育和国外的区别:一个中国儿童拿着自己画的图画让父母鉴赏,他会说,你看,我画得 象不象?同样,国外的孩子会向父母说,你看,我画得好不好?这一“象”一“好”,仅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相同的环境下,异样的提问方式,得到截然不同 的回答是肯定的。道理自不必多解释什么,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跃然纸上。

  自古至今,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智慧,但我们对于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缺乏,却是毫无疑问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如 果我们的老师从小就遭受着一种心灵施暴的教育方式,而陈旧的理念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等到教育的重大责任再次落到他们身上时,我们所享受的待遇将 是多么可怕呀!

  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的孩子,在第一任老师的培养下,完全没有树立起独立的人格。这不是父母的错误,而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悲哀。



  第三、物质刺激,变相拜金主义的诱导

  在中国家庭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对于物质刺激这个词语一定并不陌生。

  据了解,这好象是中国父母们独有的杀手锏:考试成绩全部85分以上,给孩子买飞机玩具和酸奶;要是能在全班排名中进入前三,奖励100 块钱。反此种种,方式不同,但刺激效果却惊人的相似。当人生观的追求转化成物质上的贪婪,我们又从何谈起独立的竞争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呢?

  道理有时都是相通的,果然又相继出台了所谓“见义勇为奖”等种种令人哭笑不得的制度,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哀,而是一群人的悲哀,甚至 反映了在一个法制尚未健全的国度里,一个民族和一种文化的悲哀。在孩子的心灵里,这是一种变相的拜金主义诱导,也许正是从这一刻起,一道腐败的大幕已经悄 悄拉开。



  第四、动辄体罚,应试教育的最好帮凶

  体罚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特别是在农村孩子和教育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学校里。中国家长们理由万千,什么“不打不成才”、 什么“棍棒之下出孝子”等等,于是一个崭新的轮回继续着:被棍棒打出来的父母们依然棍棒着自己的孩子,被棍棒打出来的老师们依然棍棒着自己的学生。

  谁都知道,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是不对的。但对于等好成绩都等红了眼的父母们来说,他们管不了这些,他们最舒服的感觉和称心的方式 就是全力支持学校教育,做好应试教育的帮凶。放学回家刚放下书包,父母第一句话就是,你们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吗,就想去玩儿!你们老师不是让你写五十遍 新字词吗,你写了几遍了?这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也是每个人都服从过的。现在想来,是不是很搞笑?



  第五、朝令夕改,缺乏教育目标的远景性和阶段性

  这大概不能全怪中国家长,因为很多家长还在为生存奔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今天他们觉得当官好,就对孩子说好好学习,争取以后做大官;明天他们如果觉得写书赚钱,就会买来一堆文学作品,让孩子发奋读书。

  当然,家长自身的素质也大不相同,相应出的做法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差别。即使如此,中国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向缺乏远景性和阶段性,或者有了针对性没了方向性等等顾此失彼、朝令夕改的行为方式,是不用怀疑的。

  甚至,这个现象有两个极端。一是家长完全奴役孩子,即家长的话一言九鼎,让你上东你不敢去西。二是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完全“野生生 长”,他们从来不对你说向东或向西,所以你可以随便打狗或撵鸡。但无论如何,对家庭教育的完全漠视或过分重视,带来的后果都是不尽如人意的。

 

  第六、精神方面,孩子是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

  如果说以上五个方面更多是从孩子的幼年教育出发,那么以下五个方面则更多关注家长们对长大孩子的教育。早期的家庭教育父母在某种程度上是主人,但到成年期间的教育,父母主人翁的身份便被学校分担了很大一部分。

  经常可以听到家长们说这样的话:终于轻松了,我儿子住校了;学校老师会教育好孩子的,咱该歇着啦;孩子一个月甚至半年才回家一次,我上哪儿去教育他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这里没有达成完整的默契,分歧便诞生了。

  随着分歧诞生的是,一方面孩子迅速成长,新环境和新朋友等人际关系不断确立和稳定,而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的陌生。经常不见面,见面后又只是不冷不淡地说几句客套话而已。最终,孩子成为家长们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是孩子的过去,陌生的,是孩子的精神和未来。



  第七、事业方面,孩子沦为家长实现未泯理想的工具

  “我们那时候条件差,都没机会念大学,所以你要好好学习,争取上大学深造!”大部分中国家长都是这么想的,至少在孩子小的时候是这样:好好学习,以高分考个好大学。这似乎是中国家长们对孩子们唯一的期待。

  但考上大学以后呢?“你看我念了大学,有了学历,结果还是没当个象样的官,所以你念完大学,一定要当大官!”这是另外一部分高学历家长的说法。于是,从帮孩子选小学开始,甚至不惜跑路子拖关系,再进重点中学,然后孩子考上大学了,回家问父母,我应该填报什么志愿啊?

  这就是中国的孩子,再过几天就要踏进大学校门了,还得回家问问父母要选择什么专业!此种后果,完全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恶果:由孩子被动地听家长吩咐,逐渐深化,趋向同化,最后到向家长询问,终于沦为家长实现他们未泯理想的工具。



  第八、道德方面,家长和学校教育一起超级空白

  这个话题应该和我们提倡的“以德治国”结合起来,那样会更加精彩,也会更加显示出中国对于道德问题的无奈。

  试想,如果道德都被挂在嘴边上说事,我们所拥有和理解的道德是否已经沦陷?

  这也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表现。中国家庭教育里,最被重视的是智力因素,至于其他的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甚至连学校教育都是一纸 超级空文,那又怎么去要求家长呢?小时候发的红奖状里写得清楚:该生在本学期之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绩优秀,特此奖励,以兹鼓励。但实际是什么?不 过只是因为我的试卷被打了95分,仅此而已。



  第九、生活方面,近乎泛滥的物质支持

  这与溺爱有关,但又不完全相同。如果说孩子从小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会因家庭的不同而产生差异的话,那么当孩子长大成人,独自在外地念书时,近乎泛滥的物质支持就开始了。

  据笔者的经验,孩子从小所接受的金钱等物质来源大概有以下几种:一是成绩达标后的“奖金”;二是帮父母买东西找回的零钱;三是家长每天 给的饭钱和坐车费用;四是亲戚朋友给的奖励,特别是过年时的压岁钱;五是节假期间打的小零工。大体上的这些来源,却根本无法跟父母提供的物质支持相提并 论。物质支持无可厚非,可一旦泛滥,被金钱左右头脑的人,行为往往是可怕的。



  第十、性教育方面,孩子顺利成长的绊脚石

  中国教育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性教育方案。要是归根溯源,挑出家庭教育的毛病来,似乎有失偏颇。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从很小的 时候,很多孩子就问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但很多母亲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你是我在大街上捡的!或者还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总结起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变着法 地回避性教育问题。

  而学校教育就弥补这一点了吗?答案也是否定的。以笔者为例,初中开生理卫生课,讲到人体生殖器官那一章节时,我们的女生物老师神秘 消失了。后来一个男老师来带课,草草说了几句便让大家自己看课本,后来有位胆大的男生起来提问女性生殖器长在哪里的问题时,还被老师严厉的处罚了。

  在这样的前提和基础下,面对一些性知识几乎为零的孩子,以至于发生什么未婚妈妈、青少年性暴力犯罪等等现象时,除了深刻思考我们教育的失败之外,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去讨论它们带来的危害了。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每个人永久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承担着对孩子的“摇篮教育”,同时父母也是孩子的终生老师,关系到孩子的“终生教育”。

  我们可以好不夸张地说,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奠基工程。可惜的是,作为我们每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们中国家长和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着以上十大败笔,这是我们多少年来一直容忍着的……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把儿童教育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要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塑像需要六位雕塑家:一是家庭,二是学校,三是儿童所在的集体,四是儿童本人,五是书籍,六是偶然出现因素。单从排列顺序上来说,家庭无可争议的被列在首位。

  因此我们也可以分辨出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面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十大败笔,更多的中国家长是否应该反思呢?











来源:妈妈宝宝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7-8-7 00: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北方的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北方的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up

发表于 2007-8-7 00: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bur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bur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没错,支持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07-8-7 02: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icstudi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icstudi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我看来,中国教育的失败就是中国成年人普遍缺乏教养导致的,孩子的无知就是父母和周围的人(以及媒体等能影响到孩子认知的人)无知造成的。
小孩子没礼貌粗野就意外着父母和周围的环境是没修养粗野的,人长大了没见识远见就是周围的人没有长远目标的体现。一代代往下传,突变是不会发生的。想让这个社会变得文明有法律意识富强,只有教育这一条路可走。
然而中国目前的教育不是这个方向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社会上获得更高的生存地位和条件。所以教育出来的人根本的观念就很难变得文明先进。
强大的德国人把别人家的小孩看成自己的小孩来教育,说“小孩是德国人的小孩,是全社会的小孩。”正是这种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小孩的榜样,教育他们要进取向上奋发图强。让我非常钦佩!

[ 本帖最后由 asicstudio 于 2007-8-7 01:32 编辑 ]

发表于 2007-8-7 09: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zp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zp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来我对孩子的道德培养是有效果的,记得丫头1岁半取打疫苗时,一般孩子打完针都要哭闹两下,但我家丫头不但不苦恼,竟然对护士说“谢谢”,把护士吓一跳。
无论她是否能听懂,平时我们总教她礼貌用语,我们相信即使她不会说话,但她能理解大人的意思。
不定期提供北京、澳洲IT中高端工作机会信息,请发简历到MSN=guigua8888@hotmail.com

发表于 2007-8-7 10: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arcraf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arcraf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习,学习,学习, 人不学不知道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7-8-7 11: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zzi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zzi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文,顶!

发表于 2007-8-7 11: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rah可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rah可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习了,多谢分享!

发表于 2007-8-7 12: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锄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锄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照这么说,现在80年代后的一代是不是都是废物啊?或者换个角度说,要是父母都学西方式教育,80年代后的一代是不是都应该是天才?

发表于 2007-8-7 19: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酒醉知故里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酒醉知故里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sicstudio 于 2007-8-7 01:23 发表
在我看来,中国教育的失败就是中国成年人普遍缺乏教养导致的孩子的无知就是父母和周围的人(以及媒体等能影响到孩子认知的人)无知造成的。小孩子没礼貌粗野就意外着父母和周围的环境是没修养粗野的,人长大了 ...



尽TMD的扯蛋!

[ 本帖最后由 酒醉知故里 于 2007-8-7 18:43 编辑 ]

发表于 2007-8-8 20: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锄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锄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酒醉知故里 于 2007-8-7 18:32 发表



尽TMD的扯蛋!

扯尽TMD的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7-8-8 20: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yeb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yeb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heeta 于 2007-7-30 17:48 发表
在亿万个中国家庭和中国家庭教育中成长的孩子里,孩子满青不是第一个离家出走的,更不是最后一个。面对此情此景,与其更多地揭露和批评孩子本人及其极端 行为本身的道德问题,过多地渲染其父母所承受的悲伤和痛苦 ...


洋洋洒洒好大一篇~~

作者列出了十大败笔--
请问这十大是如何评定的?
请问有无解决办法?

感觉这篇文章其实很空洞~~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07-8-22 18: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uoz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oz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也觉得看了这篇文章反而觉得无所适从,我听说澳洲的华人小孩享受东西方两种教育的优惠之处。一方面得到父母无私的风险,物质上财力上最大的支持;另一方面,父母又不能管教和命令他/她们,他/她们也没有孝敬父母的义务,父母在他们面前也没有那么权威,不想我们小的时候。

其实在这里做父母更难,不知道该保留几分传统的方式,还要受到西方的教育方式的挑战。小孩子越来越有思想,也是很难应付的。

唯一的我能想到的就是一切的教育都是建立在与孩子建立起信任关系以后,如果从小建立起来了,那么无论东西方的教育理念都可以发挥,如果没有,那就很难实施教育,沟通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因为我觉得与孩子相处与和其他的人相处没有很大的不通,他们需要父母及时的response,而且这种response应该正是适合他们的。就像照顾一个小婴儿,如果他/她哭的理由是饿了,大人的response是给他们一些吃的,那长此下去就容易建立起信任关系。所以一种说法是0-4岁要尽可能多与孩子相处,这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也为以后的教育做良好的准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