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flyspiri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spiri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8月中旬来澳洲,经过将近3个月的时间,终于找到专业工作,说起其中的经历,也是坎坷曲折,借此文,总结一下自己经验,也鼓励下还在努力的同志,保持信心和斗志,尽快能够达到自己所愿。
我是IT行业, 在出国之前,就通过些渠道了解了些澳洲的IT情况,总的来说,目前大环境还是不错,澳洲这段时间经济发展好,失业率低,IT行业比较景气。SEEK上,每天都有不少的IT招聘广告,有需求,就比较好办。
对自己的能力,我还是比较有信心,96年毕业之后,一直在IT行业膜爬滚打,10年工作经验,从小程序员到高级管理,都干过,所以技术和经验这块不太担心。倒是英语方面,不是很强。所以我到了之后,就去参加了SkillMax课程,这门课主要目的,就是training新移民找工技巧和沟通技巧。通过上SkillMax, 我既锻炼了英语,又掌握了写简历,和面试的技巧,还交了批朋友。收获颇丰。
回顾整个找工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1. 投石问路,知己知彼
第一次发简历是8月30日,总共投了六份,第二天有两个中介和我联系,和第一个中介面谈了下,感觉还可以,但他让我做了些技术方面的测验,结果不太好,这关就算没过。第二个中介是先在电话里交谈的,她机哩骨碌说了一通,我有两次都没听明白,问了两次Pardon, 结果也黄了。后来几天,陆陆续续投了些,也偶尔有中介和我联系,但就没有面谈了。至于雇主的影子,一直还没有看到。
不管怎样,心里就有了个底,证明自己前面的判断基本正确,需求有,工作经验还有人看重,问题还是英语不行。这是主攻方向。技术方面,也需要再加强下。
发现电话交流,确实比较痛苦,所以如果中介有电话来,而正好自己在火车上,或者大街上,噪音多的话,一定要和中介说清楚,这样他会容易接受你多说几次Pardon. 如果有可能,要求中介留下联系方式,过会再打过去。总之降低一切不利因素影响。
电话交谈也可以锻炼,之后我就在发简历前,和对方先通个电话,这样既可以给对方留下个印象,又可以了解下职位的其他情况。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
2. 全力出击,折戟沉沙
在SkillMax呆了段时间后,我听力和口语,有些感觉了。9月24日开始全力出击,但是,到30日,一直没有和中介见上面,最多只是电话聊聊,直到过了10月,第一周就拿到3个面试,两个中介,一个雇主。
第一次见的那个中介,我和他聊的非常愉快,足足谈了1个小时,他甚至帮助我分析了一下优缺点,并和我详细的介绍了一下那个职位情况,然后明确告诉我,会和雇主联系。从中介那出来后,我是充满信心。
万万没有想到,第二个中介,是同一个公司同一个职位,我和他说了情况后,谈话立刻就结束了。更倒霉的是,这家中介,先把我的简历发给了雇主,所以在雇主眼里,到反尔是他们先联系上我,按照行规,我该算第二个中介的客户。这个机会,莫名其妙的就地丢了。搞的超级郁闷。
接下来一天的雇主面试,没好好准备,啥问题都没背,跑过去一谈,技术问题还能应付,有些general的问题,反而回答得不好。比如,他们有个要求,我没有。CIO问:” do you have any experience of XXX” 时,我直接说no,这是非常糟糕的answer, 好的回答应该是: “我目前还没有这样的经验,但我能够很快地掌握,因为……”. 结果这次面试,也没有成功。
之后的4,5周,虽然有几次中介的面试,或者电话联系,但都不理想,有的觉得我英语不够流利,有的觉得我overqualified (有时我应聘初级程序员职位)。
SkillMax的课程我还是坚持在上,10月份起我们换了个老师,她对我成功找到工作帮助
非常大。一接手我们的课,她就建议我们每天坚持看半小时英语,坚持朗读一篇新闻,以了解澳洲的信息。
她教的非常实用,面试时要准备哪些问题,该怎么回答,都一一指点,并让我们反复练习。还介绍了个项目给一位同学,我们两人一起做了下这个项目,也算搞了些经验。
3. 时来运转,柳暗花明
到了11月,有点心急了,到12月份,尤其圣诞节前后, 职位会少很多。据说要到明年2月份,才会恢复到现在水平。所以我加大了投递面。原来我只投C++职位,比较有把握,现在.NET的职位也投。经过了一个项目,底气更足了些。
11月7日是澳洲一年一度的墨尔本杯。那天下课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墨尔本杯的一些情况,并说这天在许多公司里,同事间会一起凑些钱,做为赌注放在桌上,然后每人抽几匹马,等结果公布后,抽中前三名马的,就赢了赌注。为了实际体验下,我们就每人出了4刀,并随机抽取写着马名字的小纸条。临走时老师提醒我们3点钟赛马开始,请关注电视直播。
我到对此也没啥兴趣,反正碰运气而已,也没有回去看直播,继续呆在skillmax的computer center里。在我快走前,接到两个面试电话,都是雇主直接面试。一个上午,一个下午,虽然以前也面试了好几次,但雇主面试还是不多,一下子来了两个,好兆头啊。
心情愉快的回到家,一上网看了看the Australian, 头条就是墨尔本杯,头马叫Delta Blue,等等,这名字这么熟?翻出我兜里小纸条,嘿,上面豁然写着Delta Blue,9个英文大字母,今天真是好运气啊,好运气。
第二天一早,穿戴整齐,直奔第一个公司,赢来的钱等回去学校拿。具体不多说了,顺便提一下那公司搞的项目挺有意思,是研究怎样通过人脑,来控制游戏机操作,而不是用手控制。
中午去学校拿了钱,和大伙客气了几句并请喝咖啡,下午就去第二家公司。见到公司老板和技术经理,都是澳洲人。老板很客气的请喝咖啡,又有咖啡喝,好,有点东西喝,不至于说多了口渴。趁老板买咖啡这工夫,就我和技术经理两人坐那,技术经理开口第一句:昨天墨尔本杯,有没有看啊。
“yes, yes” 我立刻回答:“我还买马了,很幸运我买的马得了第一名”
“你好运气啊,我买的那匹马,啥奖都没中,那可是匹好马呀”。他买的是Yeaths,欧洲马,确实也很不错。
我马上安慰他两句。这时候老板买咖啡回来,转入正题,不过有前面的铺垫,感觉气氛好多了,他们问的问题,和专业相关的,绝大部份是我以前做过的工作。和专业无关的,也在课上准备过,比如以下几个问题:
Are you task orientation or project orientation?
What’s your strength?
What’s your weakness?
都做过充分准备,当然给出的,是令对方绝对满意的答案。不过整个面试过程中,还是有些问题,那就是老板说英语速度非常快,好几个问题我都没有一次听明白。
面试结束,回家等消息,感觉两个公司的希望都比较大,但究竟结果怎样,只有等待了。
第二天,2006年11月9日,星期四下午,接到第二个公司老板的电话,“恭喜你”他在电话里说:“我们打算请你加入我们团队,年薪是xxxxxxx,如果你满意,我今天准备好协议发到你邮箱,你先看下,如果没有问题,明天我们签约,下周一就可以上班”。
等这个时刻,等了好久了,来了的时候,还怕自己听错了?在电话里,用英语语无伦次的和他确认了下,得到确定的答复后,终于松了口气,这还有不答应的吗。
至此,我将近3个月的找工过程结束。澳洲移民生活进入新阶段。
[ 本帖最后由 flyspirit 于 2007-9-3 22:46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