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Croydon with Clarendon 建房之路(最新更新入住一年后DIY前院&侧院LANDSCAPING进展) (2009-12-21) hunterxiao911 · (参加活动,挣分)我第一次遭遇男妓 (2008-6-11) 孔武
· 真正的恋爱是要结婚以后才能开始的 -- 《昼颜》 (2014-10-12) 胡须康 · 赶搭征文末班车-在澳洲的第一辆车 我们新生活的开端 (2008-1-31) villa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461|回复: 12

参加活动--养儿防老应该建立在亲子关系的基础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3 18: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迪迪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迪迪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养儿防老是个社会问题。中国养老保健系统做得不够好,所以到现在,年纪大了还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其中发达地区,教育程度比较高的人相对来说比较独立。
而在澳洲,这个问题就更加不成问题了。据我了解,本地人养儿根本就不存在防老这一说。
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就是所谓的亲子关系,是从小培养出来的。是一种真实的情感依托。
而在中国,社会和传统文化强加的程度比较大。尤其象我们这一代,小的时候父母大多忙着工作,白天一天都不碰面,晚上才聚在一起吃个饭。忙的,可能连在一起吃饭的时间都没。应筹,做生意啊,把事情扔给保姆的也不在少数吧。这个年纪的父母觉得孩子不缺吃,不少穿,或者如果穿得比人家好,吃得比人家好,那就更觉得问心无愧了。
因为问心无愧,所以他们觉得得到你的关心是应该的。五十多岁就开始说自己老了,什么毛病也来了。高血压,血脂高啊,希望你经常打个电话问问。
小的时候就没什么话题,现在电话拎起来也不知道说什么,只能抱怨这些毛病找找话题。
而他们也一副关心你,爱你的样子,最少他们心里是这样认为的,他们自认为他们的经验比你丰富,可以操纵你的生活,让你少走弯路。很多时候,真是让人无可奈何,而真正的,他们的这些想法也都是从自我出发,真的是考虑你了吗?
还是比较欣赏当地人的做法,父母和子女在关系上是对等的。父母不会操纵子女的家庭。而做为子女,自己的事情靠自己,不要依赖于父母的帮助;更不要碍于父母情面损伤自己家庭,把自己的未来幸福做为回报父母的养育恩情断送掉。
我的做法是,父母和子女是独立的家庭,经济上最好不要太依赖,保持自己个体的独立性。不管父母经济情况如何,该表示的时候还是要表示一下。互相的尊重才能持续良好的关系。

[ 本帖最后由 迪迪 于 2012-4-23 18:0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70 收起 理由
缓缓 + 10 感谢分享
无翼而飞 + 10 感谢分享
管理员(无翼而飞) + 50 管理员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4-23 18: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白雲山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白雲山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2-4-23 19: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迪迪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迪迪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帮顶。
再强调一下我的观点,养儿防老应该建立在亲子关系上。而不是社会和文化所强加在身上的束缚。
亲子关系好的,本地人成家后与父母关系密切的也很多。这是一种感情,是一种互相需要。关系好的亲子,父母与孩子,也是可以互相沟通的朋友。这种关系--亲情,是任何友情也无法替代的。
但如果亲子关系不好,剩下的只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是谁谁都累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luckynumber + 1 有共鸣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2-4-23 19: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无翼而飞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无翼而飞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的想法真的做起来也不容易,也属于理想范畴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4-24 11: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迪迪 于 2012-4-23 18:08 发表
谢谢帮顶。
再强调一下我的观点,养儿防老应该建立在亲子关系上。而不是社会和文化所强加在身上的束缚。
亲子关系好的,本地人成家后与父母关系密切的也很多。这是一种感情,是一种互相需要。关系好的亲子,父母与孩子,也是可以互相沟通的朋友。这种关系--亲情,是任何友情也无法替代的。
但如果亲子关系不好,剩下的只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是谁谁都累啊。

这一段特别有共鸣,也是我想说的。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4-24 12: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无翼而飞 于 2012-4-23 18:30 发表
lz的想法真的做起来也不容易,也属于理想范畴

我争取在下一代身上试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4-24 12: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0101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0101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迪迪 于 2012-4-23 18:08 发表
谢谢帮顶。
再强调一下我的观点,养儿防老应该建立在亲子关系上。而不是社会和文化所强加在身上的束缚。
亲子关系好的,本地人成家后与父母关系密切的也很多。这是一种感情,是一种互相需要。关系好的亲子,父母与孩子,也是可以互相沟通的朋友。这种关系--亲情,是任何友情也无法替代的。
但如果亲子关系不好,剩下的只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是谁谁都累啊。

很赞同,亲子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家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不仅仅是父母和孩子之间,还有孩子(们)和他(们)的配偶之间。

发表于 2012-4-24 17: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迪迪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迪迪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无翼而飞 于 2012-4-23 18:30 发表
lz的想法真的做起来也不容易,也属于理想范畴


两年前对于我来说的确不容易。
总要付点学费的。

发表于 2012-4-24 17: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迪迪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迪迪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2-4-24 11:10 发表

我争取在下一代身上试试



D妈妈,我看到你已经有在做了。

发表于 2012-4-24 18: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迪迪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迪迪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20101010 于 2012-4-24 11:32 发表

很赞同,亲子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家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不仅仅是父母和孩子之间,还有孩子(们)和他(们)的配偶之间。


这种情感的需要,是相互的,亲子关系做得好,老年自有保障了。

发表于 2012-4-24 18: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迪迪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迪迪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有一年回国,我表姐说她儿子不听话,有时候气得不得不打一顿。我当时就说,你现在打得爽,等他大了,就要恨你了。我表姐楞了一下,然后就问,在旁边玩的儿子说,你不听话的时候,妈妈打你,那都是为你好,你说妈妈打你应不应试?才九岁的外甥懵然点了点头,摸不着头脑。我表姐满意了,然后说,小孩也要教育,不打不行。
大多父母都是这样,觉得打你是为你好,虽然有时候打你是为了解气。还真无耻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4-24 19: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0101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0101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迪迪 于 2012-4-24 17:06 发表
我有一年回国,我表姐说她儿子不听话,有时候气得不得不打一顿。我当时就说,你现在打得爽,等他大了,就要恨你了。我表姐楞了一下,然后就问,在旁边玩的儿子说,你不听话的时候,妈妈打你,那都是为你好,你说妈妈打你应不应试?才九岁的外甥懵然点了点头,摸不着头脑。我表姐满意了,然后说,小孩也要教育,不打不行。
大多父母都是这样,觉得打你是为你好,虽然有时候打你是为了解气。还真无耻啊?!

在这里可不行,9岁小孩在学校一说挨打,麻烦就来了。

发表于 2012-4-24 20: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ier9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ier9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里的孩子很难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