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 (2012-11-4) klosezhang · 我(未完成)的TMB (2023-8-27) 士多可
· 小小木匠升级版-可移动花坛-更新制作过程! (2011-4-26) zackwu · 纯功课贴-自家草地,化妆刷具功课贴 (2012-5-24) bobo-ooo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5985|回复: 22

[系列活动] 2012年2月半月谈——论语 [复制链接]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2-2 10: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ub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ub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契子
我用这诗来开始这篇半月谈。

叶采《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二五
双双瓦雀停书案,
点点杨花入砚台。
闲坐小窗读周易,
不知春去几多时

子曰 “洁净精微,《易》之教也。” 读易是教人头脑冷静,思想宁静,参透天地人世事之理。
孔子是个易学大师,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

他先后删《诗》、 《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
老年的时候喜《易》,曾达到“韦编三绝”(看注1)的程度。孔子晚年撰写了《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等,合称"十翼",又称《易大传》。

《论语•述而》载:"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意思就是如果五十岁就开始学习《周易》,那么就可以不犯大错误了。

孔子对《易》是很推崇的。老子对易,也是有深究的。
所以,我个人认为老子和孔子在某些方面是有共通性和连贯性的。其实这两位哲人都是我们的文化瑰宝,为什么要强行分开讨论谁是道家,谁是儒家呢?
而事实上,儒家道家是后人家给他们的!
原本的简单分类,却造成后来的分裂与争执,这是个遗憾.
所以我个人在下面的讨论中会引用老子的话来述说论语。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论语是孔子的语录,不是他写的。
所以论语有时候看起来很乱,东一句西一段。我们看论语,先要对这点有所认识。

还有一部叫《春秋》的历史记录,是孔子修的。我们现在说孔子就和论语挂上等号,这是不对的,是片面的。
解读论语,当然也不能用显微镜挑一句话来大做文章。
要了解孔子,最基本的先要把论语看完。而且,论语不长,看完了也不要立刻下定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有不同的感悟。至于春秋,系辞等等,那是高阶的,有兴趣再慢慢品味。

*注1: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一根竹简上写字,一 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绳子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熟牛皮绳编 连的叫“韦编”。像《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41 收起 理由
hxsh2000 + 3 感谢分享
big_beast + 20
dootbear + 1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2-2 10: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ub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ub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于丹 –成长

我去听了于丹的讲座,还得到一本她签名的书。于丹在书上写什么呢?
“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这句话多么有意思啊!
为什么她不写
“道可道,非常道,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拯救地球!”

“道天地将法,智信仁勇严------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拨乱返正,改变这个纷乱的时代!”

她没有这么写,是因为她领悟到孔子对我们最基本的期望:不是拯救地球,是不要破坏地球,不要制造麻烦,不要让身边的人受苦!

《侍坐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注意到了吗?子路一开始就要拯救地球了)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冉有野心没有那么大,他不要拯救地球。他只想让其他人都有饭吃,懂得礼貌,会欣赏音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公西华比较搞笑,他的愿望就是吃饱饭,拜拜神。)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曾皙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跟他们3个人不同)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不要不好意思,说吧)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洗个热水澡,唱唱歌,爬爬山)
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孔子说,我也想和你一样)

写到这里,估计有很多人开骂了。骂的内容我也猜到:自私,消极,软弱……
其实批评之前先想一想孔子整个形象。他会叫你们自私,消极和软弱吗?

《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朱熹集注:“推己及物。”


一个大儒,如果自己想爬爬山,洗洗澡,唱唱歌,就要推己及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要拯救世界,那是圣人的工作。我们只要做到推己及人就够了。

说到这里,估计骂声仍然不断。为什么?我想是因为不多人读过道德经: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子;国家混乱,有忠臣

大道废才能对比出仁义。国家不混乱,哪里来的忠臣?

子路要拯救地球,先决条件是地球需要他去拯救。
如果大家都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爬山玩水唱歌,也帮别人都达到这个水平。地球就安全了。不用子路去拯救了。一个没有怪兽的地球,我们就不需要咸蛋超人了。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自作多情,还很豪气地想保护别人。这本意其实是好的。可是在深层地想一想,你不来搞破坏,不来威胁平民百姓,哪又何来保护呢?
周处除三害就是最经典的例子。周处他杀猛虎,屠海蛟,自以为拯救地球了。其实人们最高兴的是他和另外两个小害同归于尽。简单的说就是:周处你去死吧!你自己才是三害之首!

如果人人都能好好地生活,大家都平平安安地赚钱,高高兴兴地吃饭;又有谁需要保护,又有谁需要英雄来拯救世界呢?
子路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伟大的。可是他说他想让管理的城市人人英勇,有足够的军队,那问题就很大了。

其实这个逻辑很简单:
为什么要有原子弹?因为怕别人攻击。
为什么怕别人攻击?因为别人有原子弹!。
这也是美国的逻辑:我要拯救地球,所以我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表面上它是这么说的,其实它满肚子的坏水。冠冕堂皇地举着正义的旗帜来进行军事扩张和利益掠夺。

其实我们看历史,伟人都是在动乱的时候才出现。动乱又何来?都是些废柴闹出来的。如果没有废柴就没有动乱,没有动乱就没有所谓的什么拯救地球这一说了。所以说,先“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是最基本的。

自己别是搞破坏的废柴是最重要的。拯救地球这么伟大的事,暂时先交给咸蛋超人吧。
娱乐一下《那些年我們一起堆的廢柴》:
http://www.youtube.com/v/9jr1H1hwSBo

[ 本帖最后由 fubao 于 2012-2-2 11:22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老猫晒太阳 + 1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2-2 10: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ub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ub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于丹-孝

于丹在讲座上批评现在的孝道,我个人是非常同意的。
她说,为什么孝是美德?
为什么大家不说养育孩子培养他们成才是美德?
她说,这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事,做好了,那是本来就应该的;做不好,该罚!
就好象我们不应该说呼吸是美德一样。 人本来就应该呼吸。没有人会说:“哇,他真努力地呼吸,真伟大,真君子也!”

孝顺是最基本的。
最基本的都没有做好,那就什么都别谈了。
但是这最基本的容易做到吗? 难啊!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
孝不但要养亲,还要敬亲安亲,愉色而养,真正成为人的道德情感需要;孔子重视父母子女间的感情交流,并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

行孝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子女对父母的物质奉养.
但是孔子并不停留在物质奉养上,他认为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是不够的,还得在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尊敬和爱戴。
所以他又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如果对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爱戴的话,仅是物质上的奉养,又与犬马有什么区别呢?

现在大家生活的压力都很大。“色难”是最有技术含量了。怎么才能让身边的人有好脸色看? 养活父母,在这个年代不太难。活嘛,容易得很。

但是意见不和,生活习惯不同,心理,生理上不舒服的埋怨……小小的火山积累积累,然后来个大爆炸。
于是我们常常听到婆媳的纷争,孩子嫌弃老爸的笨拙迟钝,甚至很多人都喜欢拿自己的老爸和李泽楷他老爸比较。
“老爸你太差了,谁谁谁的父亲留下多少多少栋房子给他,多少多少的生意给他……。老爸,你看你,就一个废柴!”

养父母如果养得像犬马一样,那是个非常失败的人。
还有更失败的吗?
有!
有的人甚至连养都不想养。这个故事大家都听过,小时候我爸喜欢跟我说的:
有个人把年迈的老爸装进箩筐里,挑上山扔。他的儿子(就是被扔的老头的孙子)急了,大呼:“爸,你忘记拿箩筐了。”
这人说:“算了吧,箩筐和爷爷都不要了”。
孙子道:“那以后我用什么挑你上山扔啊?”

曾几何时,孝顺是我们华夏子民的传统美德,我们也引以为豪。
现在我们怎么沦落到要鼓励大家孝顺了? 这是不需要鼓励的,这是本来就应该的!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仁者爱人”
孔子对仁的简明概括。而他又认为 “孝”是“仁”的基础,“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孝道观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最高道德准则。 孔子对“孝”的最高阐述是要求子女在父母生前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在父母死后也要继承他们的遗志立身。

所以孔子说: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周武王和周公旦继承文王的遗志讨灭了商纣王,故孔子赞扬他们说:“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司马迁著《史记》,班固著《汉书》都是立志完成其父遗留下来的未竟事业,是孔子孝道观最高要求的体现。

这一点可能就要引起很多的抨击和讨论。很多人说这是愚孝。其实什么愚孝呢?
我说这是瞎读书的人愚昧!我们在看文章的时候,不能钻牛角尖。看书,要思考,要感悟。学而不思则惘,这叫“读死书”。孔子不是叫我们对父亲言听计从。但是至少我们能贯彻父母对我们的期望。

当然又有人会说, 我爸要我读医学当医生,我却喜欢跳舞画画。我去学画是否不孝顺了? 至于什么是好的期望和坏的期望,那么就请读者们自己斟酌了。有些问题不好回答。我想,能贯彻原则的人,应该都是好人吧。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读法律医生,当然都是希望孩子能衣食无忧,出人头地。如果你能在跳舞画画上能达到父母的期望,那也算尽孝了。 但是万一你花了父母一大笔钱,学跳舞画画,然后突然又改变注意说没有兴趣了,想要学行为艺术…… 到头来一事无成,还回家要钱,那就是不孝!

有一点我还是相当肯定的:老爸在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像清泉一样细水长流地花他的钱,老爸不在时,千万别像黄河决堤一样3年把所有的财产花光! 那绝对是大逆不道!

孔子对于要求子女孝敬父母做的一些具体行为,典籍中还有如下一些记载: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父母在世时,要以礼侍奉;死了,要以礼安葬,并且按礼仪祭祀。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关心父母的病痛也是讲求孝道之关键。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就是要求子女经常在父母面前尽些孝心。
朋友们,先孝顺父母,把基本功做好了,再来谈拯救地球吧。

附注:
但是做父母的养孩子,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我们是否要以此来要求孩子对自己好呢?
教育孩子孝的道理,也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子不孝,父之过”
我个人认为是有一定的道理.
什么叫熏陶?
什么叫耳濡目染?
父母对孩子好是必然的,
孩子敬重父母也是必然的.
但是这种关系不能变成一种买卖: 儿呀,我对你怎么怎么样,牺牲了多少多少....所以你必须怎么样怎么样,要对我多好多好.....
个人认为这层关系必须搞清楚。
相互爱戴敬重不是一种买卖,不能用价值来衡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8 收起 理由
老猫晒太阳 + 18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2-2 10: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ub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ub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友与信
颜渊、季路待。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字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第五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呼?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第一)


前面说过了,孔子非常强调信用。“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个信在这里又重复了。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第五)
孔子又说:有些人口花花,说话噼里啪啦。Shame on you! 耻之耻之!

说到这里,让我想到我很多年前当销售员时我上司对我们的要求:
A good saleman can sell ice to Eskimos!

这句话让我郁闷了好久。你怎么会卖冰给爱斯基摩人呢?
他们估计看到冰就头疼。那个时候我很失败,因为我真的无法说服我自己去卖冰给爱斯基摩人。
那个时候我也让我身边的人失望,因为他们认为我是个书呆子,出到社会就什么都不会。

后来随着阅历的增长,我觉得我当时的上司误导了我。
爱斯基摩人不要冰,你还他妈的卖冰给他,在英文里叫 hard sell。
《绝代双骄》里有句话好玩,就是“世上只有强X的,哪有逼赌的!”
别人不要的东西你还鼓你三寸不烂之舌来骗别人购买。那就是逼买。
你可能真的成功了,但是以后就别想还会有生意上门。
顾客就是朋友。你要卖东西给顾客,你得说服顾客你所卖的东西就是他想要的。以后顾客才会相信你,继续跟你交易。
你为了commission,什么垃圾都卖,什么人都骗。
这就叫无信,没有人品!
谨之慎之!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子罕》第九)
这话表面看起来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小矛盾。
这和王安石批评鸡鸣狗盗的人,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个人认为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就见仁见智了。首先,我同意三人行必有我师。
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是事实。

但是如果我们每天和鸡鸣狗盗的人腻在一起,真正的君子就会远离我们。
君子嘛,就不要和一些下三滥的人吓搞在一起。“师”这个字不一定是学习,也可以理解为借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里的师就是借鉴。
下三滥的人干了些龌龊的事,我们三人行,就师(借鉴)他们,别犯同样的错误。

我们华社有很多父母喜欢把孩子送私立学校。为什么呢?
第一当然是希望教学质量能好。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孩子有个好的成长环境。
好的孩子和好的孩子在一起,互相学习,一起成长。这就好比孟母三迁,都是一个道理:毋友不如己者。 你看一个人的人品如何,你观察他的朋友就可以了。

我想我写到这里,估计有很多朋友又要开骂了。

我知道,也能理解有些人是草根出身,然后飞黄腾达。
但是事实统计证明,美国总统很多都是来自同一大学。为什么?社交圈子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如果我们经济能力不行,也不能勉强去读私立学校。我们惟有希望孩子能自强不息了。但是如果行有余力,还是尽量让孩子有个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毋友不如己者”。同理,选房子也是一样,大家共勉。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第十六)
我们身边有很多朋友平淡如水。平时都没说几句话,也不互相送礼互相灌酒。但是到了关键时刻,你有困难第一个就找他。一些吃吃喝喝的哥们,火烧屁股的时候都躲了起来,理由总是很多。

我也常跟朋友说,我能帮的就帮。你也别因为我帮了你就请我吃饭,把大家的关系搞到好像是一场买卖一样。

其实这句话可以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益友,难道就不能反过来约束我们,让我们别变成别人眼中的损友吗?我们对朋友,能否做到“直,谅,多闻”呢?要求别人之前,先要求自己也是合理的吧?

好朋友,什么叫好朋友?我忘记哪个历史书说乾隆和和珅其实是好朋友。乾隆知道和珅是个损友,却无法舍弃。
什么叫损友呢?

我借用我朋友他们宗教的说法:
耶和华所恨恶的有六样,连他心所憎恶的共有七样:
就是高傲的眼
撒谎的舌 (友便辟)
流无辜人血的手
图谋恶计的心(友便佞)
飞跑行恶的脚
吐谎言的假见证
并弟兄中布散分争的人


其实宗教的说法和论语有接近。
只是宗教有一个高高在上,和蔼可亲,博爱爱人的神在循循善诱。
**关于交友,圣经的“箴言”里面,讲的详细的多。(这是我朋友给的资料,我自己没读过圣经,在此感谢)

论语没有。论语告诉我们,要自我约束。
品德这东西是个人修养。
你可以没有品德,可以没有修养,可以用社会的底线--法律去约束自己。
但是我们难道不能对自己有更高的期望,对自己,对社会更负责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2 收起 理由
hr6970 + 12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2-2 10: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ub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ub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搞笑的礼

我发现到很多论语专家都不喜欢讨论这个章节: 乡党

里面有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古怪旧礼。
既然我前面一开始就说读书要读全套,我就不能避而不谈。
我找了一些资料,但是关于这篇的不多。我觉得他们的看法和我有出入,所以我尝试用我的理解来看“乡党”篇。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孔子在本乡的地方上显得很温和恭敬,像是不会说话的样子。但他在宗庙里、朝廷上,却很善于言辞,只是说得比较谨慎而已。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孔子在上朝的时候,(国君还没有到来,)同下大夫说话,温和而快乐的样子;同上大夫说话,正直而公正的样子;国君已经来了,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样子,但又仪态适中。

还有很多搞笑的,我摘录但是就不翻译了。大体上是说孔子见到皇帝时的态度,见到官员时的态度: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很多人批评说这是迂腐的旧礼,也因为这些旧例现在不合理了,因此说论语不适合现今的社会。
其实真么是这样吗?
我觉得这样看待乡党篇就太肤浅,太片面了。

一个时代一个礼。
如果要说礼,估计我们等做个博士论文来讨论。
我觉得我们看论语,不要束缚于它叙述礼的形式,而要问自己: 为什么需要礼?

换句话说,“不要问怎么样,要问为什么”。Don’t ask how, ask why?

綱理伦常
有句话叫“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很多时候我们这些所谓的新新人类把最基本的綱理伦常都忽略了。这一节我不做解释,我想用问题来让大家感受:
1)        尊师----这个问题其实很沉重。现在过年都喜欢给老师送礼。很多国家都把教育变成一种买卖。
a.        为什么要尊敬老师?
b.        为什么不要尊敬老师?

2)        社会的------敬老
a.        为什么要敬老?
b.        值得我尊敬吗?
c.        不值得我尊敬我就不尊敬吗?
d.        为什么不值得我尊敬?

3)        职业的------拍马屁
a.        为什么跟老板说早安?
b.        为什么跟老板微笑?
c.        为什么要乖乖被老板骂?

4)        平辈的------横刀夺爱
a.        为什么朋友妻不可戏?
b.        为什么君子不夺人所好?
c.        为什么要排队礼让?
d.        为什么出去吃饭要男的出钱?

5)        政治的------下跪
a.        为什么军队要向统治者敬礼?
b.        为什么 Julia Gillard不向女王下跪?
c.        为什么女王不向Julia Gillard 下跪?

6)        服装------红白黑
a.        为什么office suit不是黑就是白?
b.        为什么红事也黑白装,白事也黑白装?
c.        为什么打领带而不戴个大红花球?
d.        为什么女性在大场面不化妆就是不礼貌?

我问了那么多的问题,其实就是要引申出一个大前提:礼在我们这个年代,仍然是重要的,至于形式就各有各精彩了。
进庙先拜神,入门先叫人,这就是礼。

礼可以很隆重的,也可以很平淡的。礼是用来约束我们人类在社交时候的行为。很多时候,法律是说不通的。我们人类不是动物,我们知道綱理伦常。你可以不守礼,警察也不会捉你,但是以后大家就不跟你玩了。

我们是否应该吸收孔子的精神,闻一而知二,运用孔子的精神来规范我们今天的行为呢?
孔子说的礼,很多都是旧礼。
可是他为什么推崇礼呢?
仁也!不知礼,鲜矣仁!
可能我们不必遵循旧礼,但是那个仁的精神是要延续的。

很多事情,就算法律上没有说不能做,但是我们仍然不会做的,这就叫礼!孔子希望我们多注重礼,不要天天把法律挂在嘴边。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礼是人品的升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2 收起 理由
mlstring + 1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2-2 11: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ub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ub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生死
孔子是有神论呢还是无神论呢?
如果孔子是有神论,那么他拜什么神呢?
我想引用一诗来表达儒家的胸襟:

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论语,卷六 ,先进第十一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读书人的胸襟,首先要先做好自己的本分。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
这句话很多人都误读。
小乘佛教说个人佛个人修
大乘佛教说普渡众生。
我的看法是,当我“穷”的时候,我能力有限,就不要给社会添乱,不要自找麻烦。 先养活自己吧。就有如小乘佛教的说法,自己修自己心中的佛吧。
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做到。

我们通常都是穷的时候怨天尤人,不然就找朋友借钱,领政府的救济。
所谓救急不救穷。
真穷的时候,自己要想办法“独善其身”,别连累别人了。
拒绝接济你的朋友,其实他们也很难受。领救济金的资金,其实可以投入更好的地方去从事生产。穷还添乱,非君子也。
做到穷且乐,还不连累身边的朋友,难矣。

说到这里,就要导入宗教的范畴了。
贾生才高无伦,希望能为天下苍生做出贡献。可是上级不问苍生,竟然问些虚无缥缈的鬼神。
有神吗?没神吗?
明显宣王没有做到 “富则兼济天下”这一点。宣王不该问这些问题。或者说他不该把这些问题排在前面。他的责任是问天下苍生何如,自己又该怎么做。
宣王的能力这么大,它没有尽自己的本分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非君子也。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人的事(就是眼下的事)你都没能做好了,怎么还有闲暇去问些神神鬼鬼的事呢?

”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活着的时候我们都迷迷糊糊,不知道在做什么,没有尽自己的责任。
怎么还有心思去烦恼死后该怎么办呢?
我想起香港的动画《麦兜波罗油王子》的一句对白:爸爸活在过去,妈妈活在未来,只有我一个人活在现在,但是我不知道要做什么。

孔子没有否定鬼神之说。
他只是认为,我们先做好人的本分。
行有余而志于学,到了有闲暇的时候再来讨论神学吧。

**附
有人去庙拜菩萨。
拜呀拜,拜呀拜......
转头一看,咦?旁边一起拜菩萨的人怎么长得跟菩萨一个样?
问:阁下是......?
曰:正是正是。
问:你自己拜自己?
曰:求神不如求自己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34 收起 理由
mlstring + 18 谢谢奉献
pink_maomao + 6 谢谢奉献
虞宅与美丽 + 1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2-2 20: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lstr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lstr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把论语读得好深。。。实在佩服呀。。。
俺就草草过了一遍。。。已经忘得差不多啦。。。(monkey13)

发表于 2012-2-2 20: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00056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00056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真是精品啊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2-2 22: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ub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ub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大家的支持,
谢谢大家的加分。
最感谢mlstring 版主给我这个表现的机会。

感动得我傻笑了一整天。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卧底 + 2
mlstring + 3 好可爱呀。。。 以后多来读书版作作贡献。。。分分自然就来啦。。。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2-3 14: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伊吏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伊吏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继续写!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2-3 22: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ub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ub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行了,生意开始忙了。
这些是我过节时有空慢慢写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2-6 18: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成若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成若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甚合吾意

发表于 2012-2-6 20: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isi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isi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LZ的分享——读,悟,行, 与君共勉。

发表于 2012-2-24 12: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enhu2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enhu2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精品文章,顶

发表于 2012-2-24 20:59 |显示全部楼层

得罪了

此文章由 happy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ppy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孔子的 理论

基督 的 教化

佛法的 高妙

思想混乱的时代, 使得 大家 到 故纸堆 里 翻找 精神的寄托, (此处 叹一口气), 各位先哲 再有千里眼,也看不了这么远

提高自己的修养 绝对是好事, 只是 永远 别放弃 独立思考, 把尘封的 棺材板 背上身

发表于 2012-2-26 12: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r_sprit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r_sprit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对啥有兴趣的人都有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2-28 15:51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文化应该提倡

此文章由 romanticlad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manticlad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楼主的精心准备,中国传统的古典文化是做人之本,应该大力提倡,尤其是当前的社会,更需要这种精神!

发表于 2012-3-9 19: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ppy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ppy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说的 再玄妙,还是一个忍字

发表于 2012-4-15 07: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p204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p204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2-4-15 22: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r_sprit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r_sprit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能忘孝道啊

发表于 2012-5-31 22: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do_sh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do_sh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有启发,感谢楼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6-10 17: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da-奔跑中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da-奔跑中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受启发

谢谢

发表于 2012-6-13 21: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ilianc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ilianc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三老爷是个瞎子,靠给人算命生活的瞎子.
我相信他没读过书,虽然他自己说他是这个村子里最有学问的人.
那时候我很小,最喜欢在暖暖的阳光下听他说有的没的乱七八糟的事情.
很多事都随着年代的久远忘记了.也有些话一直记得清楚.比如:
天地为尺,不走弯路;
世上只有生与死,生活要简单.
心里有多少事,脑中有多少麻;数不清的心中事,理不清的脑中麻.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