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市场经济第一课 --育儿日记外N篇 (2006-12-26) clickle · David 上学记 -----为 dlthomas来澳一周年记 (2005-2-16) dlthomas
· 新IT移民澳洲找工记 (2007-1-28) flyspirit · 说说我的无臭养鸡--发酵床养鸡方法 (2012-9-4) ihop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5254|回复: 64

IT同学们来摆一摆你经历过的失败/成功的项目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7 13: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典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典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经常看到一些文章说IT project只有多少多少的成功率,觉得应该成功的还是大多数吧。。
大家不妨来聊聊你经历过的项目里失败的占多少比例?
失败的为什么会失败? / 成功的为什么成功?

我做的项目都不大,早期经历过几个不成功的。
最近n年因为做公司内部的项目,都是很成功的( 时间/范围/预算)

不成功的一个的ERP项目,我在里边只是小小兵,感觉原因有三,一是那个公司本来就没有ready,二是选用的产品平台不太好(走下坡路的一个产品),三是team技术不强,包括甲方乙方

还做过一个CRM项目,主要是我做的,也不成功。主要原因是:1) 那家公司太小,4~5个sales, 上这种MS CRM真的不是很合适,2) 我的技术不到家,当时也是边学边干 3)那个老板要求太多,比如坚持所有的报表要用excel文件等,
虽然他们后来一直用,但我感到很guilty, 里边的东西被我改得太多,几乎不能升级/不能维护。

[ 本帖最后由 典 于 2011-10-7 13:32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0-7 15: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nsom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nsom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成不成功跟技术的关系真的不大,只要你能把东西捣鼓出来,基本功能实现,谁也不care你的技术细节

决定project是否成功的更重要的是市场和客户需求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萤火虫2788 + 3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0-7 15: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dwwhhk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dwwhhk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winsome 于 2011-10-7 15:48 发表
成不成功跟技术的关系真的不大,只要你能把东西捣鼓出来,基本功能实现,谁也不care你的技术细节

决定project是否成功的更重要的是市场和客户需求

说的有道理

发表于 2011-10-7 15: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umcok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umcok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做过一个跟你那个CRM的经历很类似的j2ee项目. 只有我一个人在开发 而且是在一个他们公司自己写的系统上做二次开发 他们的老板也是要求了一火车的东西 再根据实际情况和难易程度慢慢trim, 最后要求的功能勉强可以无错运行 但是我也觉得比较guilty, 那时候技术不是很过关 customize了很多东西只是为了实现一些特定要求 以后基本没什么升级的可能性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IsDonIsGood + 3 一火车的东西,瀑布汗啊~~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0-7 16: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les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les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失败项目基本是老板把你当奴隶使的那种,一个项目几百块钱,要求一大堆,不干了……

发表于 2011-10-7 22: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perblu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perblu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半夜调域名控制器,结果整个域全完蛋鸟。。。。项目失败,大老板管客户叫亲爹也没用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0-7 22: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cec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cec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要从不同角度来看,老板说:"赚钱的项目 就是成功,否则为失败。 烧的可以钱~" 。 技术员说:"在此项目上,无论从使用者界面方面,还是安全级别上都用了最新技术,与时共进了。成功的~"

发表于 2011-10-8 10: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收路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收路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般统计里对“失败”的定义是 不单最后没做完的算失败 凡超预算 超时 或者 原定features没有做全都都算失败 所以比率肯定高
对于CxO 们来说 这样的定义伤不起 所以但凡能最后投产的都是“成功”的 也不管对business有没有真正的帮助(减低成本了吗?增加收入了吗?有合理的投入产出比吗?)不管受众用户满意度如何 不管ops 是否对系统运作焦头烂额 不管未来maintenance还要有多少投入 ... 等等
所以这个讨论要看你对IT project 怎么定义“成功”与“失败”

发表于 2011-10-8 18: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rnand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rnand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uperblue 于 2011-10-7 21:04 发表
大半夜调域名控制器,结果整个域全完蛋鸟。。。。项目失败,大老板管客户叫亲爹也没用鸟。。。。

然后呢?还有然后么? 呵呵
like hell

发表于 2011-10-8 19: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典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典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上的同学们说得对,看起来失败的定义很难界定,

也许对提供开发服务的一方来说,只要钱到手了就算成功,客户能不能用无所谓。
让我想到我们最近的一个外包项目,我们的项目主管私下里表示简直就是蒙,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大家都蒙,先蒙过去了再说,以后多半是不能用的,因为不是公司的关键系统,就算不能用也无所谓。 所以这个项目对有人来说将是成功的(就算不能用)。

发表于 2011-10-8 23: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僚人乐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僚人乐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这个问题要分两个层面来说才比较清楚:一个是项目,一个是这个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产品。
就项目而言,over budget, over time, or defective in function upon completion就算是失败的了。所以IT项目失败率才会那么高——很多项目,最加了钱和时间,最终的任务/产品是不错的,但就原来的项目而言是失败的。
上面说的一些例子,可能不能算项目失败,只能说是产品不够优秀。

我经历的一个失败的项目,是一家电力公司,投入超过400万澳元开发的一个停电维护计划系统。我在这个项目里是architect并参与开发。从工期、代码质量、预算来看,都很不错。但是,虽然期间经过几次小的功能增加,最终上线用户却不满意,原因是业务管理/数据模型的不适用和部分功能的缺失——这导致用户使用系统来完成他们的日常业务不方便。这直接导致这家公司一年多后,以升级的名誉,整合了另一个系统,从新开发(这时就代码而言,数据是移植了的)。我带领旧部,历经一年,终于成功完成。
总的感觉是:一个成功的项目,一个合格的需求提供者非常重要!这时项目成功的基础。作为佐证,说说我听到的一个失败例子:一个政府财务部门投了不少钱搞了一个系统,由该部门经理主管(提供需求),结果系统上线根本没法用(功能不对),该经理挺不住压力自杀身亡。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lovebaby + 2 感谢分享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0-9 00: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umcok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umcok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僚人乐土 于 2011-10-8 23:47 发表
我觉得这个问题要分两个层面来说才比较清楚:一个是项目,一个是这个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产品。
就项目而言,over budget, over time, or defective in function upon completion就算是失败的了。所以IT项目失败率才会那么 ...

同意用户需求一定要从实际中来 所谓的系统最终是跟end user打交道的 但是经常直接跟项目开发成员打交道的不是end user

发表于 2011-10-9 00:1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僚人乐土 11# 帖子

此文章由 racec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cec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ood job,400 million,How much labors?

发表于 2011-10-9 10: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05050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05050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僚人乐土 于 2011-10-8 23:47 发表
我觉得这个问题要分两个层面来说才比较清楚:一个是项目,一个是这个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产品。
就项目而言,over budget, over time, or defective in function upon completion就算是失败的了。所以IT项目失败率才会那么 ...


我个人的经验: 这个项目的管理有问题,尤其是在需求管理部分。
为什么没有使用快速迭代方式?能分享一下吗?

发表于 2011-10-9 10: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rnand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rnand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僚人乐土 于 2011-10-8 22:47 发表
我觉得这个问题要分两个层面来说才比较清楚:一个是项目,一个是这个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产品。
就项目而言,over budget, over time, or defective in function upon completion就算是失败的了。所以IT项目失败率才会那么 ...

哈哈,这就是现在做项目最大的问题,很多项目最大的障碍是客户,自己不了解自己的需求,又对IT没有理解能力,更讨厌的是需求3天一变。IT不知道business的需求很正常,他们自己提出来怎么做就怎么做,做出来不满意,那本来应该是business的责任,IT只要保证output和客户提出的需求一致就算合格了。很多consulting公司做项目的同时一边要帮助客户发掘自己的需求,一边要把他们需求引导到购买更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这种客户就是典型的欠教育
like hell

发表于 2011-10-9 21: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僚人乐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僚人乐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racecar 于 2011-10-9 00:16 发表
Good job,400 million,How much labors?

是4 million。其中开发公司拿了2m出头吧。这些投入不包含硬件和维护费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1-10-9 21: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月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月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成不成功主要看budget够不够

发表于 2011-10-9 21: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僚人乐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僚人乐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fly050505 于 2011-10-9 10:11 发表


我个人的经验: 这个项目的管理有问题,尤其是在需求管理部分。
为什么没有使用快速迭代方式?能分享一下吗?


我们是采用SCRUM,项目分为大约12个迭代(iteration/Sprint),其中,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结束就上线使用。第二阶段增加额外的功能。而且,我们都是在现场开发,我们(包括开发人员)和最终用户(他们叫system administrator,负责提供需求,我们有BA再落实成文档)有直接沟通。最终竟然还是需求问题,我真的挺意外。
在我们完成第二个版本,该部门总经理才告诉我们,第一个版本结束时,由不少用户排他的们抱怨,而个版本有人就完成业务的角度作了比较,觉得改进很大,最后老总请我们吃饭。
有时候完成业务的方法有好几种,有个高效并能兼顾不同变化,有的则不然。就像我们设计系统,不同方法的优劣不经实际考验,往往很难分清孰优孰劣,这里面包含有设计者的一种预见性。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8 收起 理由
lovebaby + 2 感谢分享
IsDonIsGood + 3 谢谢奉献
+ 3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0-9 21: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reanbe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eanbe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项目成功与否怎么定义

发表于 2011-10-9 22: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ornsa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rnsa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年前曾试着把现成的two tier application 该成 three tier, 试了一小部分,最后放弃了。

主要还是对three tier架构不熟悉,test时 老是randonly出现系统错误, 搞不清错误是在server端还是在client端。另外速度也明显没有two tier快,再加上three tier的support会更麻烦,最后只是玩了一下,自我安慰,算是做过three tier了。
持不同股见者...

发表于 2011-10-9 22:2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Fernando 15# 帖子

此文章由 hornsa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rnsa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时候是BA对客户的业务知识不够,又不愿意放下架子去问清楚。

我们3年前曾经接了一个case, 就是为澳洲的一个Courier增加一个功能。这个case给了我们足够长的时间来做,我让我们的BA去把问题再问清楚,但他就是老是拖阿拖,最后在交货时还不清楚我所提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只是随便给了个solution, 当时就觉得不合理。碰巧这时我自己的business想用这个Courier, 于是顺便问了一下他们的操作流程。一问才知道我们的solution根本不是人家所要的。 于是赶紧根据人家的要求再重做。

事后发了e-mail给BA, 告诉他们information collect上面有问题,人家还要狡辩,说所有的information是客户的IT部门给的,说我们只是按照他们给的去做,但为什么不愿多问这么一句话呢?

很幸运,我们现在已经成为这家Courier的软件提供商,我想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否则做出的东西真的要被人贻笑大方了。
持不同股见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0-10 08: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perblu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perblu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Fernando 于 2011-10-8 18:56 发表

然后呢?还有然后么? 呵呵


然后没有鸟。。。赫赫

发表于 2011-10-10 09: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典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典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僚人乐土 于 2011-10-9 20:49 发表


我们是采用SCRUM,项目分为大约12个迭代(iteration/Sprint),其中,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结束就上线使用。第二阶段增加额外的功能。而且,我们都是在现场开发,我们(包括开发人员)和最终用户(他们叫system administrator,负责 ...


同意需求管理真的太关键了。

我们的CRM系统是内部开发,采用类似的迭代过程,不同的是因为我们是内部,所以可以直接作交叉求证,一开始找公司NSW分部的业务员/经理采集需求,初样出来后,找VIC的人员讨论,下一阶段则找WA的人测试,这些被找的人有时候在他们的team里自己开会讨论,再来回答我们的问题。对功能有争议的时候甚至做民调,所以出来的产品总是能集中大多数人的智慧,没有一个人说半个不字。如果单从用户满意度来说,我们做的东西是非常成功的。

发表于 2011-10-10 09: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venbi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venbi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做CRM容易失败,特别是业务流程还没有就先做系统,拍脑袋想出来的东西基本不实用。

发表于 2011-10-10 10: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ightt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ightt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做的教育平台开发,需求是教育部里的人,老师,还有一些Lead User,根据他们的反馈,不停的改进这个平台的各种功能。

怎么说呢,成功和失败很难讲,只要有经费,这个平台就一直存在着,就好比myschool这样的网站。然后教育部就会鼓励师生去继续使用,那样我们就会继续有需求。很多需求,做不出来了,和客户搞搞关系,让他们放弃,或者换个别的做,有时候他们也会同意。

日子就过一天混一天,反正只要有政府拨款,项目就还算成功咯

[ 本帖最后由 righttang 于 2011-10-10 10:12 编辑 ]

发表于 2011-10-10 10: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gwulong197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gwulong197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们都比我幸运多了。。。。

我们做网上的ACCOUNTING SOFTWARE,, 就是和MYOB 是一摸一样的功能。。

我一个人初始化项目,,又自己做BA和会计联系,,又是学会计,又是做程序,,,
又是帮公司在中国成立公司,注册公司,,又是研究劳动法,,又是管理PROGRAMMERS, 又是测试,,做好了功能又要求爷爷告奶奶的找会计,看做的功能是不是他要的,他还没时间看,,,问他会计方面的知识他也很多不明白,,害的我天天还抱着会计的书看。。做好了项目,还要做美工,还要做MARKETING

哪有什么需求管理,,什么信息采集,,,什么文档,,什么分阶段MILESTONE,,什么项目管理,, 小公司根本不管那些,也没人听你的,,,,,,, 好歹我也在中软,微软做了那么多年。

需求改了N次,每次做之前问是不是要这功能,说是,做到一半SCREEN 做好了,让看一眼,,,确认一下,,不看,,,最后最完了,,,已经和其他的模块集成,会计老人家一句话,,不行,这不是我想要的,,我问那你要什么,,,他也不知道,,他就说知道这不是他想要的。。。。。坑爹。。。。。还的陪着笑脸。   

软件做好了,我说公司的我们自己要测试一下,他们会计不测,说要让客户测试,如果客户有问题了会告诉我们,,,

跟他们说了不行,没有用,什么分阶段测试,,没用,,,,最后做好了,让他们测试都不测试,,,,,,信了邪。。
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没办法,谁叫他们有钱,,也不在乎钱,,,就在那折腾,,,,,,,

我也差钱,所以,就陪他们折腾。。
还好,,项目都差不多做完了,,,,,,

[ 本帖最后由 yangwulong1978 于 2011-10-10 10:2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atransformer + 4 不容易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10-10 12: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就说知道这不是他想要的。。。。。

我最喜欢这样的,可以一直charge钱。。

发表于 2011-10-10 12: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rryclar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rryclar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NDA,不能讲

发表于 2011-10-10 16: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夜游神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夜游神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年初领导完成了一个网络项目,我之前有3批人做过,花了将近3年的时间没有能够完成最基本的第一步--site survey
我接手后,直接跟大佬要了特权,踢飞了project management, 踢飞了change control team~~~

花了差不多2个多礼拜做site survey,全面理解整个旧的系统。不光光是网络的,基本上从建筑planning一直到key applications,还有人和团队~~~
最后发现之前的图纸全部都是错的,遗漏了不知道多少细节~~~

然后有了visibility,后面就是顺水顺风的做下来了,roll out new design, creating build materials list, fighting for bugdge……………………之后到了实际部署,动用6个人一共只花了2个小时就搞定了~~

后来震惊了党中央,上面派人下来问我怎么弄得这么顺,我就说:It is all about visibility and I am the only one got this visibility that's why I know what I should I plan for and how am I going to do. The less bullshiting "PM" & "RC" involved the faster you can make the achievement.

做项目,我的体会是整体上的大局观+细节理解+权利+沟通~~~缺一不可~~~

目前来看,很多项目失败是失败在没有完全理解
1 现在是什么情况
2 什么是客户要求
3 根绝现在的情况以及客户的要求,什么样子的方案是最合适的

弄清楚以上三点之后,再继续搞七搞八的开会~~否则都是白搭~~~
还有就是别浪费太多时间和非专业人士(PM&RC)开会,一般90%都是浪费时间~~~绝对的实时的视觉,保证绝对的实时的零风险,保证绝对的实时的正确决定和预期

[ 本帖最后由 夜游神 于 2011-10-10 16:4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yunshan0568 + 5 学到了东西,THX

查看全部评分

Do My Best!! 把梦实现 走到海的最遥远!!!!!

发表于 2011-10-10 16:4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righttang 25# 帖子

此文章由 JerryW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rryW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ighttang 在redfern做事?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