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llk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lk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闲来翻文件夹,发现自己07年初曾经很用功地写过关于卸妆与洁面的空瓶记,回忆了一些记忆里深刻的卸妆洁面品……现在搬过来。08年结婚,09年生娃,10年带孩子,也没有用太多新东西,所以,07年的心得,还是有效的吧。
注意文中写的“目前”,都是2007年初……真是流光容易把人抛T T
----------------旧文的分割线------------------------
关于卸妆和洗面产品的说法真的非常多。什么是好的卸妆产品,什么是好的洗面产品?一般认为能不伤皮肤地清洁彩妆、多余油脂、污垢的产品就是好的。用过的卸妆品有油,有乳,有胶,也有水,清洁力上油大于乳大于胶大于水,舒适度上油和乳都好,胶和水刺激性较大。
也有很多人说卸妆洗面的添加再多成分,也会随着清水流走,因此选择价格便宜的产品就好。但弱酸性,特别是氨基酸基础的洗面产品,价格都不低,专柜和开架品,在基本成分一致的时候,细节决定胜负。即使是同样碱性的界面活性剂,专柜品会添加其他成分,在使用感上,更温和,更温柔。
我们经常说性价比,如果能找到性价比优秀又适合自己的产品是一种幸运。可往往是找到了,还禁不起好奇和广告的引诱,去找想象中应该更好的那一瓶。更多时候是败到了,才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见= = 但就如谈恋爱一样,不寻找,不经历,就找不到除却巫山不是云的那一瓶T-T
洗面本应该是一种享受。洗面时也要注意按摩的手法,自己有没有打圈,是不是在用泡沫按摩,是不是全脸都照顾到了,是不是清洗得够干净有没有残余,之后还要立刻涂上爽肤水,以免失去了洗面的意义...因此成为了自己对自己有所期待的过程。痛并快乐着,保养也折射二律背反的深刻人生。
目前在用的半空瓶卸妆
SKII的卸妆胶:卸妆力不逊于油,但没有油溶解彩妆迅速。干手干脸,用量要到位,按摩清洗后皮肤柔滑丰润,非常干净。价格高,但因为很满意,就一直在用。
SOFTYMO胶元蛋白卸妆乳和洗面乳:KOSE旗下softymo一线,清洁用品非常出名.伊能静在其书里精选的10来种卸妆洗面品,两种都来自softymo,不能不说它有独到之处. 图片上两条,是胶元蛋白系列的,左边的粗的是卸妆乳,右边的是洗面乳. 卸妆乳是白色胶+乳状,卸妆力OK,带亮片的眼影和深色眼线都没问题. 这条卸妆乳在台湾论坛上口碑不错,据说是可以把小粉刺按摩出来的. 开始用的时候我也按摩出了粉刺,结果很兴奋地大按特按,最后是发了前所未有的痘痘= = 现在乖乖地只用这条来卸妆, 然后洗脸, 洗完脸很柔嫩. 我现在比较喜欢卸妆和洁面统一成一个牌子的,但将来应该不会再买这两条了,还是喜欢成分更好,用的界面活性剂更好的洁面用品。
TRILOGY的洁面乳:来自新西兰草本配方,可以卸隔离等淡妆,用完皮肤也不干,还可以用这条二次清洁。当初是看了成分表才买的,尤其注意到了胡萝卜油(英国的天价草本保养品The organic pharmacy,最著名的就是胡萝卜卸妆霜)。因为是有机产品,用起来心情很愉悦,这个也用到第二瓶了。
目前三个卸妆产品,卸妆力skii大于softymo大于trilogy,用完皮肤滋润度skii大于trilogy大于softymo。
目前在用的半空瓶洗面
ORLANE B21的洗面乳,像牛奶一样稀,真正是乳。清洁力几乎为零,而且非常刺激。B21系列很有名,没想到洗面乳这么难用,配套的爽肤水勉强可以,但也一股肥皂味。居然还买了250毫升的巨瓶,真是夜路走多遇到鬼的典型><
EL 蓝色洗面乳,清洁力很好,洗完也很舒服,但用久了就觉得有点点舒服得不彻底。如果说我最喜欢的SKII洗面乳会让人从毛孔里透出清新感,这条还只停留在皮肤表面觉得清新的程度。芒果果等人说很干,我是夏天用的所以觉得还不错``
SKII的洗面乳,我已经用了无数条了吧,从罐子开始用的,成分好,洗得干净,使用感舒服,无可挑剔。很多人说AQ的更好,但我应该不会换了..
CLARINS男士洁面,错误地买了,没人用,所以只好自己在很热的天气用,有去角质的效果,味道非常好闻。可以给讲究的男生购买,女生自己就没有必要了
回忆里能确认感受的品牌
很努力地回忆……这么多年,用过好多品牌,但能确认使用感受的,只有以下这些。
卸妆类,我的使用经验可以概括为:
1.眼卸一定要温和,温和再温和。如果用起来稍有不适,坚决扔掉。敏感的话不要选择卸妆水,用水油分离型产品或卸妆乳。一定要用棉片,之后用棉棒清理睫毛缝隙。
2.卸妆产品最好选择含油份的,长期对皮肤比较好。如果不喜欢油,则凝胶状的比水状的好。水状是偶尔偷懒或应急使用的(不过我没有用过口碑很好的贝德玛,不清楚那是什么原理)。湿巾个人不太推荐,可以偶尔应急用用,但含有的化学成分和香料过多,长期用皮肤会很干燥,且容易导致敏感。
3.卸妆过程中,融合彩妆要充分,乳化要充分,如果融合和乳化都充分的话,清洗是很容易的,甚至不用洗面乳,冲掉后都会觉得毛孔在呼吸。
4.卸妆产品不是按摩产品,彩妆和产品融合后,污垢浮出,就可以开始乳化了。长时间在脸部停留,对皮肤是不好的。按摩的话请选择专门的按摩霜。
眼卸
clinique的紫晶眼卸:在所有水油分离型的眼卸中,这条总体感觉最好。卸妆力好,溶解快,不刺激,给皮肤适当的滋润感。但和所有水油分离型眼卸一样,操作不当就会糊眼睛。
juvena水油分离型眼卸:卸妆力和倩碧差不多,但是味道比较不好闻,很人工,滋润度也没有倩碧的好,价格要便宜一些。
ea水油分离型眼卸:大概因为油的含量比较大,溶解眼妆的速度在我用过的所有眼卸中大概是数一数二的快,也不刺激。虽然感觉过油,但价格不贵,对化浓妆、也不在乎过度滋润感的jm而言,应该是很不错的。
talika的lash conditioning cleanser:卸妆力较强、可以卸掉防水睫毛膏的眼卸胶,因为来自talika,所以宣称对睫毛也有养护作用。清爽,温和,沁凉,卸妆过程中完全没有难过的感觉,如果不是价格相对高,是希望一直用下去的产品。
欧莱雅的眼部卸妆水:没有用过同系列水油分离型的,卸妆水对我已经足够。卸妆力没有上面说的几款水油分离型快,但胜在清爽,不会糊眼睛,用起来方便很多。更可贵的是身为卸妆水,一点也不刺激。价格上优势更加明显,所以就一直用这瓶了。
garnier绿色眼部卸妆水:口碑很好的开架卸妆水,有人说可以和同门lancome比肩。但我一用就过敏,眼睛又干又痛,同系列的保湿霜也不能用,残念= =
simple的眼部卸妆水:因为是simple的产品,所以不刺激,但是几乎没有卸妆力,怎么搽眼妆都搽不干净,绝对不会再买了。
David jones自产的眼卸:胶状,用起来清凉,普通眼妆卸起来完全没问题,本来是EL的一个化妆师推荐给我的,一用非常意外。才澳币3块多,效果却很不错。推荐。
卸妆产品 (单独使用,之后需要二次清洁的产品)
dhc卸妆油:用过很多小样,油质比较厚重,溶解彩妆迅速,乳化也很快很彻底。接下来用同系列的洗面皂,皮肤干净而柔软。dhc的基础四样都是很不错的,基础护理选这套完全可以。
kanebo liftulle提拉卸妆油:油质和dhc一样比较厚重,溶解彩妆和乳化没有dhc快,如果乳化不彻底,会有长痘痘的风险。适合比较有耐心的mm,很大一瓶RMB不到100元,品质也不错,所以在各个bbs上都是曾风靡一时的产品。
skii的卸妆油:是一款清淡的卸妆油,溶解彩妆的速度也没有dhc快,但用了这瓶后我再也没有长过生理期前的痘痘,也许是所含芥末树籽精华的作用,也许是因为非常贵,所以我按摩得格外用心的缘故。
aesop深层洁面霜:植物类品牌中我比较喜欢aesop,这款洁面霜非常出色,适合偏干性、干性和敏感肌肤,但混合性肌肤在干燥的季节也可以用。可以轻易卸除粉妆,同时伴有好闻的味道,洗后皮肤洁净而滋润。含有法国黏土,所以深层清洁效果也很好。
chanel的光彩卸妆乳:非常好用的卸妆乳,质地偏乳状,卸妆非常干净,长期使用的话脸上因莫名其妙的堵塞形成的小包包都会消失。缺点是用量比较大,价格就高一些。
倩碧的comforting cream cleanser:ba送的30毫升中样,出乎意料的好用。卸妆力一般,需要按摩,但洗完皮肤很舒适,我是冬天用的,洗完稍微有点点干,夏天应该就比较合适了。
laura mercier的one step cleanser:很多人都喜欢的卸妆产品,伊能静书里推荐用这条卸眼妆。颜色和质地都与chanel光彩卸妆乳很像,但卸妆力却差远了。洗完脸也比较干。不太喜欢。
露得清的fresh foaming cleanser:卸妆和洗面二合一,是稀稀的胶状,可以揉出稀稀的泡沫。很温和,但由于太清爽了,所以怀疑它的卸妆力。我还是比较喜欢含油分的卸妆产品,油才能卸掉油,否则就是合成的化学成分了吧= = 所以用了一段时间就送人了。
shiseido skincare系列卸妆乳: 和chanel光彩卸妆乳,无论是质地还是卸妆力都很像,卸妆迅速、干净、温和、滋润。需要用棉片搽,所以用量比光彩更大,所幸价格便宜一点儿。但光彩用起来,总有点不一样,也许是味道,也许是用后皮肤格外洁净的感觉...也许是价格带来的错觉= =
洁面
和眼影口红睫毛膏一样,洁面乳是每次去超市或商场,最容易带回家的dd。每天至少要用一次,不合适的可以用来洗手洗澡,所以这么多年,尝试过很多不同的洁面产品。但是,什么是一支好的洗面乳,却让我越来越困惑。以前皮肤很敏感,现在很难敏感。混合性肤质,所以可以自由选择各种不同的洁面品。理论上应该寻找氨基酸界面活性剂的产品,但只要洗起来不刺激、洗后不过度干燥,我会觉得都还好……甚至感觉不出有什么很大差别。
很喜欢skii洗面乳,也是无奈之举。在自己想疼爱自己的时候,总得有最后的选择吧。慢慢地拧开瓶盖,用温柔的手势搓出大量泡泡,细心地按摩,彻底地冲净,凝视镜中突然变得白净水嫩的容颜……那是新的自我。而在其他或懒散或紧张的日子里,洗脸的时候只想抱怨为什么要注意的地方那么多,难道还自我催眠这个用的是氨基酸,那个是SLS?当然有人把洁面当成“愈疗”的过程,越是疲惫,越是紧张,越要按部就班一丝不苟。这样的女孩子,在生活的各种选择中,想必都能处理得很好。如果还是欢欣鼓舞地去执行保养的每个过程,那就更加深不可测= =
这里写一些印象比较深刻的洗面乳..绝对都是空瓶子^^
aesop的洗面乳:fabulous face cleaner和amazing face cleanser,前者适合干性、敏感、混合性皮肤,后者适合油性和毛孔粗大型皮肤。都是稀薄的胶状,f基本搓不出泡泡,a泡泡较多而细。洗完皮肤舒适和干净。味道都很好闻,所以心情不好的日子洗这两罐,有微妙的幸福。
aveda给敏感皮肤的洁面乳:aveda给敏感皮肤的三件套,洗面乳、喷雾和乳液,添加大量精油成分,但控制在敏感皮肤能接受的范围内,是非常不错的基础护理,也是aveda其他系列的入门产品。这个洗面乳单用感觉一般,但如果配全套用,却能带给皮肤出乎意料的舒适与清新,不油腻也不干燥,恰到好处。
avene的rinse off gentle gel cleanser:相当温和的胶状洁面,洗完皮肤清新到觉得有点凉。其实……最喜欢的是它的颜色和质感。肉粉红,有闪光粒子在其中似的(当然没有),质地也不是纯粹的gel,仿佛是由固体小球组成的……不愧是法国出的,药房品都做得这么感性。
chanel的洗面乳:老版的保湿洗面乳有非常美好的青瓜味,改版后就没有用过了。新版的光彩洗面乳我用过两三条,也是很保守的选择,最后是实在厌烦了用半条洗澡了。肉色的乳,可以搓出丰富的泡泡,用量极节省。因为用了半条洗澡,让我发现这条有美白的效果,也许是可以去角质吧。
cetaphil的洗面乳:500毫升的一大瓶,用日杂的话说,用舒塔芙洗脸,是“挑战”,永远都用不完。温润的白色,质地介于乳与霜之间,非常非常温和。洗完脸上有层薄膜感。我以前狠狠说过这个洗面乳的坏话,说洗了和没洗一样,或洗了和用水洗一样。但后来读了不少mm的心得,很多mm都表示喜欢它的温和和滋润。成熟多了的我当然不会再说那么武断的话,但我也不会再买。
倩碧的洗面皂:和aveda的敏感系列和dhc的四件套一样,皂、2号水、黄油一起用,是非常好的基础护理。我对皮肤的要求——清洁、角质护理、滋润、水油平衡——都能达到。后来试过07版美白的皂、给混合性/干性的美白水以及美白乳液,也是相当好的美白系列,推荐给几位朋友,都很喜欢。单单说这两块洗面皂,洗后皮肤都有点干。但搽上水和乳液,皮肤就感觉很舒适了。倩碧的美白系列用完后,我拿到了资生堂revital系列的中样,也是给混合性皮肤的洗面乳、水和乳液(好象都是2号),同样有非常美好的感受。因为有了这些经历,我开始思考是不是统一到一个品牌比较好。当然不是随意统一到不对自己产品负责的品牌,而是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商家已经配好的系列进行成套使用,比如kose的雪肌精系列。而这些系列化的组合,都是相应品牌的“拳头产品”,所谓的王道。
caudalie和dove的洁面摩丝:大葡萄的洁面摩丝是它的口碑产品,我很兴奋地买来,发现和我以前买过的dove洁面摩丝差不多。caudalie的招牌葡萄味固然高雅而清新——dove是人工的青瓜味——但摩丝的浓度、质感,洗完后皮肤的洁净程度,都是差不多的。dove摩丝甚至比caudalie的更“结实”,而caudalie洗后皮肤更加润泽滑嫩,显得光泽度更好。所以说dove性价比高,而caudalie则是给自己的小小宠爱。
ea的2-in-1洗面乳:洗完皮肤很凉,相当凉。后来买沐浴露,六神送了新出的洗面乳,黄色包装的。洗完差不多的感觉,很凉,夏天用很舒服。ea成分好,大家都知道了;六神没有写成分,但感觉泡沫不太柔细,就是普通开架洗面中常见的泡泡。
kose清肌晶:这块大名鼎鼎的洗面皂,托朋友空运了半个地球来到我家。外表一流,透明的黑色,清凉的味道,可以搓出很细很细的泡泡。用这么美的洗面皂洗脸,顿时觉得自己仿佛是古代的淑女,堪称YY型洁面必备!因为可以去角质,所以用完皮肤会很白,也会很干。淑的代价,是之后要用温润的水水加保湿精华。
phytomer的perfect visage gentle cleansing milk:在EDS做特价时和同系列的水水一起买回来的,200还是250ml的大瓶子,因为便宜,所以奢侈地用,很快就干掉了= = phytomer是法国的沙龙牌,也是植物路线的。虽然只用过洁面乳和水,但我敢说其他产品不会比darphin差。洁面乳惊人的温和(月亮说可以卸妆,我也用来卸妆,之后二次清洁也靠它),但用完皮肤惊人的不油不干、润泽自然。水水也非常好,迅速补水又不腻,我记得是玫瑰味道。去法国的jms值得大力关注这个牌子。
资生堂the skincare/revital系列洁面乳,欧泊莱的三款洁面乳:资生堂的这两款洁面都挺好的,洗得非常干净,the skincare 的洁面乳洗后稍微觉得干,revital因为高端一些,添加的成分可能不一样,膏体是雪白带反光,洗后皮肤基本不觉得干。把欧泊莱的三款洁面乳(普通/DX系列/美白)放在这里,是因为我觉得和国际柜的两条比,这三条一点都不差。普通型对应the skincare,DX对应revital,各方面都是差不多的。欧泊莱的美白型洁面乳去角质比较厉害,美白效果很明显。但是资生堂的洁面,不知道为什么,洗的时候总给我一种很“碱”的感觉。
旁氏的柔珠,kose softymo胶元蛋白洁面乳和kanebo naive桃子洁面乳:三条都是开架洗面乳。桃子当年红遍各大论坛,是日本开架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先头部队,具有鲜明的日本开架洁面乳特色:泡泡多,洗得干净,包装大,价格便宜。softymo的胶元蛋白和桃子差不多,但洗后比较不干,皮肤非常非常滑。另外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就是,每次用完这条,脸就变得非常柔·软,摸上去像豆腐一样,好象不存在般。虽然过几分钟后,我又塌实地摸到自己脸了,但一瞬间的仙女感觉还是让我很快乐。softymo噱头比较多,比如这条宣称是有海洋胶元成分,另外的还有珍珠成分等等。旁氏的柔珠也差不多,里面有很小的粒子,宣传说是保湿的,虽然不相信,但这条洗得干净又不紧绷,实在是开架中很出色的产品。
thebodyshop的茶树洁面摩丝:茶树系列,在标榜可以去痘的各品牌产品线中,其实是很老实的一个。老实的成分,老实的包装,老实的描述,老实的价格。想依靠专柜品去痘,除非是非荷尔蒙原因的,加上自己努力研究理论和成分,大把洒银子,也许中长期可以看到效果。tbs茶树……与其他专柜品差不多的效果,却是1/3的价格。这瓶洁面摩丝,如果是油性皮肤,预防痘痘和发炎,可以试一下,温和,洗后很凉。
羽西柔和洁面液:大概14年前买过一瓶,含中药的,不知道现在配方有没有改变。这瓶洁面液,也有人说是卸妆的,印象中很温和,很洁净,不干。淡淡的中药味儿,提醒我这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积淀。现在的羽西,彩妆方面有更“定制化”的趋势,保养方面,引入了很多外国概念。我觉得挺可惜的。但最近推出的比如生机水,不知道是不是回归中国传统的一步。中国的市场,应该有中国自己特色的产品,比如佰草集,真是聪明。
[ 本帖最后由 llkk 于 2010-10-5 22:32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